一种便于取料的衣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6411发布日期:2020-08-14 18: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取料的衣领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裁剪制作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衣领模具。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衣领裁剪制作过程中,裁床上经常使用推刀裁剪,造成领子裁剪不准确,效率低下,布料容易滑落的现象,特别是批量裁剪中,裁剪时往往先将大片裁剪后再进行裁剪领子或者小片,就造成领子或者小片没有靠山(指的是大衣片被裁走了),容易滑落,再进行裁剪时造成裁剪精度不高,不易操作,工作难度大,耗时费工。

在公开号为cn2086681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衣领裁剪机。包括带有凹槽的底模1,在底模一侧垂直设有立杆,在立杆上铰接有压杆,压杆下方铰接有可沿立杆上下滑动的滑套,在滑套下方固定有刀模,所述刀模的外形与所述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刀模与滑套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以方便更换,对应的,所述底模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的模具,在所述模具底端设有乳钉,在底座上对应位置设有与乳钉相匹配的乳钉孔,以此实现可拆卸连接。

上述装置在取出加工的成品时,需要将刀模上升从而对成品取出,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料衣领模具,通过凹陷处的贯穿设置,可以将之间加工的成品落下,减少了需要从凹模板中取出的工步,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取料的衣领模具,包括凹模板与凸模板,所述凹模板与凸模板尺寸相匹配,所述凸模板的突出部分为刀模,所述凹模板的凹陷处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凹模板下侧连接有底座,另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由上往下依次贯穿凸模板、凹模板,且第一导向杆插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凸模板上侧连接有第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模板的凹陷处贯穿设置,可以将加工完成的衣领,通过凹陷处直接落下,将成品取出,减少了从凹模板中取出的工步,节省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板的凹陷处正下方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两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方设置的承接板,承接板两侧滑动连接,便于承接从凹模板上落下的成品,从而方便去取出,优化了使用步骤。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凹模板与所述凸模板之间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凸模板下侧,另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凸模板上,远离所述凸模板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凸模板内,所述第二导向杆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压块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将待加工的压住,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待加工的布料出现滑动偏移的问题,出现加工的误差,从而使加工出来的不合格,间接的提高了加工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的弹簧可以在裁切结束后利用弹簧的自身特性使凸模板实现复位的功能,使整体结构的优化更加的合理。

进一步的,沿其滑动方向,所述承接板一侧设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一侧设置的第二把手在拉伸承接板滑动的时候能够方便去拉动承接板进行滑移,更加的人性化。

进一步的,所述刀模包括刀柄与刀片,所述刀柄固定连接于所述凸模板上,所述刀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刀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模的设计方式能够便于去更换刀片,避免因出现刀片损坏而无法去进行后续的工作,同时也方便去更换不同的刀具使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宽泛。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凹模板一侧的侧面上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纹能够更加有效的将待加工的布料压住,降低了布条的移动效果。

进一步的,竖直方向上,所述底座与所述凹模板之间通过销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销孔连接方便去进行拆卸,且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模板的凹陷处贯穿设置,可以将加工完成的衣领,通过凹陷处直接落下,将成品取出,减少了从凹模板中取出的工步,节省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方设置的承接板,承接板两侧滑动连接,便于承接从凹模板上落下的成品,从而方便去取出,优化了使用步骤;

(3)设置的压块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将待加工的压住,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待加工的布料出现滑动偏移的问题,出现加工的误差,从而使加工出来的不合格,间接的提高了加工的质量;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模的设计方式能够便于去更换刀片,避免因出现刀片损坏而无法去进行后续的工作,同时也方便去更换不同的刀具使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宽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凸模板;2、凹模板;3、刀模;31、刀柄;32、刀片;4、底座;5、第一导向杆;6、挡块;7、第一把手;8、压块;9、第二导向杆;10、弹簧;11、防滑纹;12、承接板;13、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衣领模具,包括凹模板2与凸模板1,凹模板2与凸模板1尺寸相匹配,凸模板1的突出部分为刀模3,(凹模板2与凸模板1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凹模板2的凹陷处沿竖直方向贯穿,可以将加工完成的衣领,通过凹陷处直接落下,将成品取出,减少了从凹模板2中取出的工步,节省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凹模板2下侧连接有底座4,另设有第一导向杆5,第一导向杆5由上往下依次贯穿凸模板1、凹模板2,且第一导向杆5插接在所述底座4上,第一导向杆5顶端螺纹连接有挡块6,防止凸模板1从上侧滑出,凸模板1上侧连接有第一把手7。竖直方向上,底座4与凹模板2之间连接销孔(图中未示出),设置的销孔连接方便去进行拆卸,且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凹模板2与凸模板1之间设置有压块8,压块8位于凸模板1下侧,第二导向杆9固定连接于凸模板1上,远离凸模板1一侧滑动连接于凸模板1内,第二导向杆9竖直设置,设置的压块8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将待加工的压住,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待加工的布料出现滑动偏移的问题,出现加工的误差,从而使加工出来的不合格,间接的提高了加工的质量。第二导向杆9上套设有弹簧10,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弹簧10处于自由状态,套接的弹簧10可以在裁切结束后利用弹簧10的自身特性使凸模板1实现复位的功能,使整体结构的优化更加的合理。为了更加有效的将待加工的布料压住,降低布条的移动效果,压块8靠近凹模板2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11。

如图1和图2所示,凹模板2的凹陷处正下方有承接板12,承接板12两侧滑动连接于底座4上,下方设置的承接板12,承接板12两侧滑动连接,便于承接从凹模板2上落下的成品,从而方便去取出,优化了使用方法。沿其滑动方向,所述承接板12一侧设有第二把手13,承接板12一侧设置的第二把手13在拉伸承接板12滑动的时候能够方便去拉动承接板12进行滑移,更加的人性化。

如图1所示,刀模3包括刀柄31与刀片32,刀柄31固定连接于凸模板1上,刀片32滑动连接于所述刀柄31上。刀模3的设计方式能够便于去更换刀片32,避免因出现刀片32损坏而无法去进行后续的工作,同时也方便去更换不同的刀具使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宽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