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4586发布日期:2020-09-08 13:4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移动电子设备的出现,人们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实现通信、支付、健康监测等功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普及。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类产品,手表类产品具体包括手表类产品和腕带类产品;以脚为支撑的鞋类及相关的产品,鞋类及相关的产品具体包括鞋类产品、袜子类产品和其他腿上佩戴的产品;以头为支撑的眼镜类及相关的产品,眼镜类及相关的产品具体包括眼镜类产品、头盔类产品和头带类产品等;可穿戴设备由于其便携性、智能性,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并不断地应用于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目前,智能手表也是被广大用户喜欢并使用的一款可穿戴设备。现有技术中手表腕带大多采用铝质的卡针框式固定,时间长容易损伤使用者手腕的皮肤,且无法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给手机终端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卡针框式固定腕带,时间长容易损伤使用者手腕的皮肤、无法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给手机终端进行充电等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手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由上腕带1、下腕带2、表冠3组成,上腕带1和下腕带2分别连接表冠3的一端,所述上腕带1上设置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卡孔13,下腕带2底端设有卡扣21,卡孔13与卡扣21尺寸大小对应配合;所述表冠3由上表盘4和后盒盖5组成,上表盘4四周有向外延展的弧状凸起片41,上表盘4上设有一处安装室42,后盒盖5四周设有向内收缩的弧状凹槽51,后盒盖5上设置有腔体52;显示屏6设置在安装室42内,显示屏6下方设置有蓝牙控制板7,锂电池8设置在腔体52内,在芯片板9设置在锂电池8的下方,usb接口端10设置在后盒盖5的一侧,电源按钮11设置在后盒盖5的另一侧。

所述上腕带和下腕带都采用橡胶制成,卡扣与下腕带一体制造,且卡孔与卡扣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卡接。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腕部的同时能根据实际手腕大小调整松紧度,能方便快速的穿戴和卸下且橡胶材料柔软,佩戴时间长不会损伤手腕,且卡接方式能方便快速的穿戴和卸下。

所述下腕带上设有自由滑动的卡托。进一步的固定腕带,防止卡扣与卡孔意外脱落造成智能手表掉落。

所述上表盘四周设有的向外延展的弧状凸起片与后盒盖四周设有的向外延伸的弧状凹槽交叉贴合。

所述显示屏外层设置有一层钢化玻璃。防止显示屏因外力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

所述智能智能手表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下电源按钮,双点击屏幕显示器唤醒智能手表显示屏幕,进入第一次连接配对状态,手机终端打开蓝牙,搜索到智能手表后与手机终端配对。

步骤二:手机终端出现配对成功或已连接则表示智能手表已配对成功,智能手表就可实时接收手机终端信息、来电等消息。当接收到新消息后,智能手表显示屏幕高亮用以提示用户有新消息待处理。

步骤三:当手机终端显示电源不足时,智能手表可以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配备数据传输线连接智能手表后盒盖左侧的usb接口,连接手机终端充电口就能为手机终端进行充电。

步骤四:当智能手表电源不足时,只需用数据传输线连接usb端口,插在电源座上就能实现手表自动充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后实时接收手机终端信息、来电等消息,还可以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给手机终端进行充电,体积轻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表冠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表盘4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沿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盒盖主视图;

图7是图6沿b-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腕带1、下腕带2、表冠3、上表盘4、后盒盖5、显示屏6、蓝牙控制板7、锂电池8、芯片板9、usb接口端10、电源按钮11、卡孔13、卡扣21、卡托22、弧状凸起片41、安装室42、弧状凹槽51、腔体52、钢化玻璃6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上腕带1、下腕带2、表冠3组成,上腕带1和下腕带2分别连接表冠3的一端,所述上腕带1上设置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卡孔13,下腕带2底端设有卡扣21,卡孔13与卡扣21尺寸大小对应配合;所述表冠3由上表盘4和后盒盖5组成,上表盘4四周有向外延展的弧状凸起片41,上表盘4上设有一处安装室42,后盒盖5四周设有向内收缩的弧状凹槽51,后盒盖5上设置有腔体52;显示屏6设置在安装室42内,显示屏6下方设置有蓝牙控制板7,锂电池8设置在腔体52内,在芯片板9设置在锂电池8的下方,usb接口端10设置在后盒盖5的一侧,电源按钮11设置在后盒盖5的另一侧。

所述上腕带1和下腕带2均为橡胶腕带,卡扣21与腕带二2一体成型制造,卡孔13与卡扣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卡接。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腕部的同时能根据实际手腕大小调整松紧度,能方便快速的穿戴和卸下且橡胶材料柔软,佩戴时间长不会损伤手腕。

所述下腕带2上套有可自由滑动的卡托22。进一步的固定腕带,防止卡扣与卡孔意外脱落造成智能手表掉落。

所述上表盘4四周设有向外延展的弧状凸起片41与后盒盖5四周设有的向外延伸的弧状凹槽51交叉贴合。

所述显示屏6外层设置有一层钢化玻璃61。防止显示屏因外力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

所述智能智能手表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下电源按钮,双点击屏幕显示器唤醒智能手表显示屏幕,进入第一次连接配对状态,手机终端打开蓝牙,搜索到智能手表后与手机终端配对。

步骤二:手机终端出现配对成功或已连接则表示智能手表已配对成功,智能手表就可实时接收手机终端信息、来电等消息。当接收到新消息后,智能手表显示屏幕高亮用以提示用户有新消息待处理。

步骤三:当手机终端显示电源不足时,智能手表可以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配备数据传输线连接智能手表后盒盖左侧的usb接口,连接手机终端充电口就能为手机终端进行充电。

步骤四:当智能手表电源不足时,只需用数据传输线连接usb端口,插在电源座上就能实现手表自动充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后实时接收手机终端信息、来电等消息,还可以充当备用的移动式电源给手机终端进行充电,体积轻小,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