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7468发布日期:2020-06-09 19: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登山运动鞋。



背景技术:

运动鞋,原意是用于进行体育运动穿着的鞋,由于运动鞋穿着舒适,且有不同款式,也是流行文化、时尚服饰之一,现在很多人外出游玩和运动选择去爬山,由于山路崎岖且泥泞的路较多,一般选择带有防滑钉的运动鞋,但是穿着带有防滑钉的运动鞋容易刮伤地面,且遇到水泥地面时,防滑钉与地面会发生摩擦,导致行走感受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登山运动鞋,通过在鞋底内增加调节装置,使得可以调整防滑钉的长度,使得可以依据使用场景去调整防滑钉长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登山运动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包括内底、中底以及下底,且所述鞋底按照内底、中底以及下底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所述中底内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中底内部的腔体、调节轮、传动轮、防滑钉、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以及传动皮带,所述防滑钉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腔体内且靠近下底的一侧开设有与防滑钉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中底和下底,所述防滑钉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轮和传动轮通过转轴同圆心转动连接在腔体内,所述腔体内且靠近鞋宽的侧边开设有让调节轮伸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腔体相互导通,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固定连接在腔体内,所述防滑钉、传动轮、第一导向板以及第二导向板呈环状分布,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传动轮、防滑钉、第一导向板以及第二导向板组成的环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调节防滑钉时,转动调节轮,使得传动轮与调节轮一起转动,调节轮会带动传动皮带一起转动,传动皮带会在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的引导下与防滑钉接触,使得传动皮带通过相互摩擦力带动防滑钉旋转,因为防滑钉与通孔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与内螺纹,使得防滑钉可以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在通孔中移动,从而改变防滑钉伸出的长度,使得在室内也可以穿着运动鞋,不用担心划伤地板,并且可以提升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靠近腔体的一侧孔径大,且背离腔体的一侧孔径小,所述内螺纹设置在通孔孔径小的一侧,所述防滑钉上套设有限制防滑钉移动的挡板,所述外螺纹设置在防滑钉上且位于挡板朝向下底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制防滑钉伸出的长度,避免过度转动调节轮使得防滑钉从通孔内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轮和防滑钉上且与传动皮带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滑花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传动皮带与防滑钉和传动轮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避免因打滑导致不可调节防滑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三导向板、伸缩杆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导向板和腔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板与传动皮带进行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的弹力,使第三导向板张紧传动皮带,使得传动皮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增大传动皮带对防滑钉和传动轮的压力,从而增大传动皮带与防滑钉和传动轮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出现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以及传动轮的横截面均呈h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以及传动轮与传动皮带接触的位置的两侧会形成凸起,这样可以限制传动皮带的位置,防止皮带从防滑钉和传动轮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前部与两侧设置有透气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网层可以加强运动鞋的透气能力,防止脚部出汗与鞋内出现异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后跟处设置有后跟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过程中,后跟支撑会包围人体脚后跟,使得运动鞋更好的贴合脚部,增加运动鞋对脚部的包裹感,提高运动鞋的舒适性与运动时运动鞋的稳定性,且对人体脚后跟起保护和支撑作用,防止脚内翻或脚外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底由tpr底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下底的防滑能力,从而防止穿着运动鞋滑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要调节防滑钉的长度时,转动调节轮,使得传动轮转动,传动轮会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在第一单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以及第三导向板的引导作用下,与防滑钉产生接触,利用相互摩擦力使得防滑钉跟随着传动皮带转动,防滑钉会利用与通孔螺纹连接从而在通孔中移动,从而改变防滑钉伸出的长度,使得在室内也可以穿着运动鞋,不必因为担心划伤地板,使得运动鞋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避免进入室内需要更换运动鞋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登山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钉未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钉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面;3、透气网层;4、开口;5、后跟支撑;6、内底;7、中底;8、下底;9、调节组件;10、腔体;11、调节轮;12、传动轮;13、防滑钉;14、第一导向板;15、第二导向板;16、传动皮带;17、通孔;18、内螺纹;19、外螺纹;20、挡板;21、第三导向板;22、伸缩杆;23、弹簧;24、防滑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登山运动鞋,如图1所示,包括鞋底1和鞋面2,鞋面2的前部和两侧设置有透气网层3,透气网层3可以增强运动鞋的透气能力,加强运动鞋的通风,减少脚部出汗和运动鞋内出现异味,其中鞋面2脚后跟处设置有后跟支撑5,在穿着过程中,后跟支撑5会包围人体脚后跟,使得运动鞋更好的贴合脚部,增加运动鞋对脚部的包裹感,提高运动鞋的舒适性与运动时运动鞋的稳定性,且对人体脚后跟起保护和支撑作用,防止脚内翻或脚外翻。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鞋底1包括内底6、中底7以及下底8,其中下底8由tpr底构成,tpr底具有透气好、强度高、耐低温性优异、摩擦系数高等特点,这样将增大下底8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并增强下底8的防滑能力,从而防止穿着运动鞋滑倒,且鞋底1按照内底6、中底7以及下底8的顺序依次排列设置,其中,中底7内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9,调节组件9包括位于中底7内的腔体10、调节轮11、传动轮12、防滑钉13、第一导向板14、第二导向板15以及传动皮带16,其中防滑钉13设置在腔体10内,腔体10内开设有与防滑钉13配合且导通中底7和下底8的通孔17,其中通孔17靠近中底7的一侧孔径大,背离中底7的一侧孔径小,且通孔17孔径小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18,其中防滑钉13上设置有限制防滑钉13移动的挡板20,使得防滑钉13的一部分不能进入通孔17孔径小的一侧,且在防滑钉13上且位于挡板20朝向下底8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内螺纹18相配合的外螺纹19,这样可以当过度调大防滑钉13长度时,限制防滑钉13旋出的长度,避免过度调整使得防滑钉13从通孔17内脱出,其中,过度调小防滑钉13长度时,防滑钉13会与腔体10抵接,从而限制防滑钉13旋入的长度,防止调节装置损坏,其中当防滑钉13与腔体10抵接时,内螺纹18与外螺纹19处于相啮合状态,其中调节轮11和传动轮12通过转轴同圆心转动连接于腔体10内,腔体10内且靠近鞋宽的一侧边开设有让调节轮11伸出的开口4,开口4与腔体10相导通,其中传动轮12、防滑钉13、第一导向板14以及第二导向板15呈环状分布,且第一导向板14设置在传动轮12和防滑钉13之间,第二导向板15设置在相邻两个防滑钉13之间,传动皮带16通过第一导向板14与第二导向板15的引导套设在传动轮12、防滑钉13、第一导向板14以及第二导向板15组成的环形上,使得传动皮带16与防滑钉13相接触,其中腔体10内还分别设置有第三导向板21、伸缩杆22以及弹簧23,弹簧23套设在伸缩杆22上,这样可以保证弹簧23可以正确的被压缩和拉伸,伸缩杆22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导向板21和腔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三导向板21在弹簧23的弹力下与传动皮带16抵接,这样将使第三导向板21张紧传动皮带16,使得传动皮带16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增大传动皮带16对防滑钉13和传动轮12的压力,从而增大传动皮带16与防滑钉13和传动轮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现象,其中传动轮12和防滑钉13上与传动皮带16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滑花纹24,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传动皮带16与防滑钉13和传动轮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其中第一导向板14、第二导向板15、第三导向板21以及传动轮12呈h形结构,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导向板14、第二导向板15、第三导向板21以及传动轮12与传动皮带16接触位置的两侧凸起限制传动皮带16的位置,从而防止传动皮带16从防滑钉13和传动轮12中脱出,其中防滑钉13表面喷涂有防锈剂,这样可以防止防滑钉13生锈。

当要调节防滑钉13的长度时,旋动调节轮11,调节轮11和传动轮12会一起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皮带16转动,传动皮带16在第一导向板14和第二导向板15以及第三导向板21的引导到作用下,与防滑钉13且位于挡板20朝向中底7的一侧接触,从而利用相互摩擦力使传动皮带16带动防滑钉13在通孔17中转动,从而调节防滑钉13的长度,这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去调节防滑钉13的长度,使得运动鞋可以适合不同的场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