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715发布日期:2020-06-23 21:15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穿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雨鞋。



背景技术:

对于农夫、园艺工作者、建筑工人、厨房人员、从事登山休闲者,或是一般民众在下大雨时,皆须穿着雨鞋以避免脚部潮湿,然而,防水材质通常并不通风透气,因此,穿着雨鞋时足部容易闷热潮湿,对于需要长时间穿着雨鞋者,更有容易滋生霉菌而造成香港脚、皮肤病等问题,目前市面上虽然有针对从事登山休闲者推出使用兼具防水及透气材质制作的登山鞋,然而,其价格不仅高昂而不易普及,且防水效果也没有一般雨鞋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防水及透气功能且成本较低的多功能雨鞋。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鞋,适用于供人脚穿着,包含鞋底、鞋身、多个穿孔,及多个塞子。

所述鞋身由所述鞋底周缘向上延伸,包括外表面,及相反于外表面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鞋底相配合界定适用于容置所述人脚的脚部空间。

所述穿孔贯穿所述鞋身且用于连通所述脚部空间与外界。

所述塞子分别能拆卸地密合于所述穿孔,用于隔绝所述脚部空间与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所述鞋身还包括脚部及由所述脚部向上延伸的筒部,所述穿孔形成于所述脚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所述脚部的前侧、后侧、外侧、内侧各自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所述脚部的前侧对应所述人脚的拇趾与第二趾间形成其中一个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所述脚部的外侧对应所述人脚的小拇趾与第四趾间形成其中一个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还包含多个形成于所述鞋身的外表面且不贯穿所述鞋身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数量相同于所述塞子,分别用于供所述塞子能拆卸地卡设。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还包含多个分别环绕所述收纳槽的环槽,每一个塞子包括柱身,及由所述柱身一端膨大形成的塞头,每一个环槽的内直径小于所述塞头的外径,每一个环槽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塞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所述鞋身还包括多个分别位于每一个穿孔周围的加厚区,每一个加厚区的厚度大于邻近区域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鞋,每一个塞子包括柱身、由所述柱身一端膨大形成的塞头,及由所述柱身另一端膨大形成的卡合部,每一个穿孔形状对应所述柱身与所述卡合部而使每一个塞子能拆卸地密合于对应的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所述鞋身设置所述穿孔,并设置分别能拆卸地密合于所述穿孔的所述塞子,可以使用单纯的结构达到兼具防水及透气功能,相较于市面上的高价防水透气布料,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且制作较容易,具有极佳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沿图1中的线ii-ii的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沿图1中的线iii-iii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4是所述实施例沿图1中的线iv-iv的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及

图5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多个收纳槽的另一种设置样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鞋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供人脚9穿着,包含一个鞋底2、一个鞋身3、多个穿孔4及多个塞子5。其中,所述多功能雨鞋较佳是使用防水且具可挠性材质制作,例如,使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橡胶或硅胶材质。

所述鞋身3由所述鞋底2周缘向上延伸,包括一个外表面31,及一个相反于外表面31的内表面32,所述内表面32与所述鞋底2相配合界定一个适用于容置所述人脚9的脚部空间33。所述鞋身3还能区分为一个脚部34及一个由所述脚部34向上延伸且呈筒状的筒部35,所述脚部34用于容置所述人脚9的脚掌区域,所述筒部35用于容置所述人脚9的脚踝区域或从脚踝至小腿的区域。

其中,所述脚部34较佳是具有多个分别位于每一个穿孔4周围的加厚区341,每一个加厚区341的厚度大于邻近区域的厚度,且突起的大小配合于对应的塞子5,并较佳是于边缘形成导角,以方便拔取所述塞子5。

所述穿孔4贯穿所述鞋身3且用于连通所述脚部空间33与外界。所述穿孔4较佳是形成于所述脚部34,且较佳是于所述脚部34的前侧、后侧、外侧、内侧各自形成至少一个上述的穿孔4。更佳是分别于所述脚部34前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拇趾与第二趾间、所述脚部34外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小拇趾与第四趾间、所述脚部34内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足弓处、所述脚部34后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脚踝后侧处形成一个上述的穿孔4(由于此穿孔4位置较高,并未位于图1的剖面线iii-iii上,因此在图3以假想线表示)。每一个穿孔4的较佳尺寸是最小内径介于4毫米(mm)~8毫米间,更佳是6毫米。

多个塞子5分别能拆卸地密合卡设于所述穿孔4,用于隔绝所述脚部空间33与外界。每一个塞子5较佳是类似于香菇形,并包括一个柱身51、一个由所述柱身51一端膨大形成的塞头52,及一个由所述柱身51另一端膨大形成的卡合部53。并且,较佳是使每一个穿孔4对应所述柱身51与所述卡合部53而形成中间直径较大的形状,使每一个塞子5可以更密合且能拆卸地卡合于对应的所述穿孔4,每一个塞头52较佳是于边缘形成导角,以方便取用。每一个塞头52的较佳的外径是介于12毫米~16毫米间,更佳是14毫米。

参阅图1及图4,其中,所述多功能雨鞋较佳是还包含多个形成于所述鞋身3的外表面31且不贯穿所述鞋身3的收纳槽6,所述收纳槽6数量相同于所述塞子5,分别用于供所述塞子5能拆卸地卡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6沿水平线排列于所述脚部34外侧,但所述收纳槽6也能如图5所示沿垂直线排列于所述筒部35外侧,或是依实际需求排列于其他位置或排列为其他样式,并不以此为限。其中,较佳是设计每一个收纳槽6也对应所述塞子5的柱身51与所述卡合部53而形成中间直径较大的形状。

参阅图1及图4,其中,所述脚部34较佳是还包含多个分别位于每一个收纳槽6周围的加强区342,每一个加强区342的厚度大于邻近区域的厚度,并具有一个界定所述收纳槽6的内环壁343、一个环绕所述内环壁343且延伸高度(图3中向左延伸的长度)高于所述内环壁343的外环壁344,所述外环壁344与所述内环壁343相配合界定一个环绕所述收纳槽6且深度浅于所述收纳槽6的环槽345。其中,较佳是设计每一个环槽345的内直径小于所述塞子5的塞头52的外径,每一个环槽345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塞头52的外径。

于实际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涉水或从事足部会被水溅湿的活动时,可以将所述塞子5分别塞到对应的穿孔4中,并通过所述塞子5密合于对应的穿孔4,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当使用者休息或是离开涉水区域时,可以将所述塞子5取下并分别塞到所述收纳槽6中,如此,可以通过所述穿孔4而达到通风透气效果,使足部可以保持干爽舒适。

参阅图1~图4,经由以上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功效如下:

一、通过于所述鞋身3设置所述穿孔4,并设置分别能拆卸地密合于所述穿孔4的所述塞子5,可以使用单纯的结构达到兼具防水及透气功能,相较于市面上的高价防水透气布料,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且制作较容易,具有极佳的市场潜力。

二、通过于所述脚部34前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拇趾与第二趾间、所述脚部34外侧对应所述人脚9的小拇趾与第四趾间各自形成一个上述的穿孔4,可以提供脚趾区域的透气效果,减少脚趾间闷湿而容易罹患香港脚。并且,由于上述两处皆为人体自然的凹陷区域,因此,在此设置所述穿孔4及对应的塞子5也较不会摩擦或影响到脚趾而造成不适感。

三、通过设置所述收纳槽6,可以收纳取下的所述塞子5,避免因为所述塞子5在取下后不慎丢失,导致所述穿孔4无法被密合而使所述多功能雨鞋丧失防水效果。

四、通过设置所述加厚区341与所述加强区342,可以增加所述穿孔4与所述收纳槽6周围的强度,避免多次插拔所述塞子5会使所述鞋身3破裂,所以能提高耐用度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鞋,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