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208发布日期:2020-06-23 2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1)、第一气杆(3)和第二气杆(4),所述伞面(1)包括第一伞面(101)和第二伞面(102),所述第一气杆(3)上方套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气杆(4),所述第二气杆(4)下端位于第一气杆(3)内部连接有活塞(6),所述第二气杆(4)的上端设有双接气阀(7),所述伞面(1)的上端连接在双接气阀(7)的侧壁周圈,所述伞面(1)内侧布置有充气条(8),所述伞面(1)的下端周圈设有环形气囊(9),所述充气条(8)上端与双接气阀(7)侧壁接通,所述充气条(8)的下端与环形气囊(9)接通,所述第一气杆(3)侧壁上端设有与所述环形气囊(9)相连的定位松筋绳(10),所述伞面(1)水平展开时,定位松筋绳(10)呈水平方向拉伸,所述第一气杆(3)的下端设有进出气转化阀(5),所述伞面(1)上端与双接气阀(7)侧壁之间以及充气条(8)上端与双接气阀(7)的侧壁接通处均设置有环形气密拉链(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接气阀(7)设置为两面沙漏型,且所述双接气阀(7)为橡胶材质,所述双接气阀(7)上下部分别设有上囊腔(705)和下囊腔(706),所述双接气阀(7)内部设有竖向布置的拉杆(701),所述拉杆(701)下端设有阀珠(702),上端穿过双接气阀(7)于外部连接有拉杆盖(703),所述拉杆(701)沿杆身方向套接有伸缩簧(704),所述伸缩簧(704)下端与阀珠(702)连接,上端与双接气阀(7)顶部内壁相连接,所述阀珠(702)经拉杆(701)带动于双接气阀(7)细腰处的上囊腔(705)和下囊腔(706)之间进行往复挤压运动,所述双接气阀(7)于细腰部设置有环形收缩弹簧(7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杆(3)顶部设置有螺纹盖(16)定位第二气杆(4),所述第一气杆(3)上部的内壁上布置有密封环(17),所述第二气杆(4)下端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环形止滑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转化阀(5)包括内盖(11)和外盖(12),所述内盖(11)底部相对两侧分别安置有充气单向阀(501)和排气单向阀(502),所述充气单向阀(501)和排气单向阀(502)的阀门均为磁性阀门,所述外盖(12)与内盖(11)套接,所述外盖(12)旋转卡接在第一气杆(3)的下端,所述外盖(12)底部一半为中空结构,另一半设置有阀门挡板(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条(8)表面设置有止气夹(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面(101)是纳米疏水材料,且位于伞面(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伞面(101)上设有伞套(15),所述第二伞面(102)是氧化钛与聚丙烯酸钠吸水材质,且位于伞面(1)的内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透明无骨充气双面两用伞,包括伞面、第一气杆和第二气杆,伞面包括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第一气杆上方套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气杆,第二气杆下端连接有活塞,上端设有双接气阀,伞面的上端连接在双接气阀周圈,内侧布置有充气条,下端周圈设有环形气囊,充气条上端与双接气阀侧壁接通下端与环形气囊接通,第一气杆上端设有定位松筋绳,第一气杆的下端设有进出气转化阀,伞面上端与双接气阀侧壁之间以及充气条上端与双接气阀的侧壁接通处均设置有环形气密拉链。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收纳,安全性能较高,同时可一伞两用,使用较为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涛;梁志君;陈宇民;黄燕静;李微;黄泽淳;江紫琼;黎子琪;何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