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920发布日期:2020-06-23 21:21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餐垫,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



背景技术:

野餐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它不仅仅是找个自然环境大吃一顿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与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机会。近年来,人们已经把野餐当做餐饮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野餐时一般需要配备一野餐垫,人们可以坐在野餐垫上享用美食,也可以将美食放在野餐垫上。

但是现在人们野餐时也会餐在不少问题:1.人们在野餐时为了方便携带食物,都将食物装在野餐箱内或装入袋子内进行携带,但是同时携带食物、野餐垫,不仅需要的野餐箱体积大,还会携带不方便。2.人们野餐时往往不会或是忘记携带垃圾袋,无法对野餐后遗留的果皮、纸屑进行有效的处理,会造成野餐地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自己携带垃圾袋,折叠后形成野餐箱的野餐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所述野餐垫上设有可折叠成收纳包的折叠线,所述折叠线将野餐垫分为九个折叠块,所述折叠块包括位于四个角上的折叠块一、折叠块三、折叠块七、折叠块九、位于中部的折叠块五、位于折叠块五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折叠块二、折叠块四、折叠块六、折叠块八,所述折叠块一边缘设有第一母扣,所述叠块四上设有与第一母扣适配的第一子扣和第二子扣,所述折叠块七边缘设有第二母扣,所述折叠块八上设有与第二母扣适配的第三子扣和第四子扣,所述折叠块九边缘设有第三母扣,所述折叠块六上设有与第三母扣适配的第五子扣和第六子扣,所述折叠块三边缘设有第四母扣,所述折叠块二上设有与第四母扣适配的第七子扣和第八子扣,所述折叠块九背面设有第十子扣,所述折叠块四边缘设有折叠块十,所述折叠块十上设有第十子扣适配的第五母扣,所述折叠块十上设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存放有垃圾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线由两根竖折叠线和两根横折叠线组成,折叠线的将野餐垫分为九块,折叠块一和折叠块四之间留有空隙,折叠块七和折叠块八之间留有空隙,折叠块九和折叠块六之间留空隙,折叠块三和折叠块二之间留有空隙。在使用时,将折叠块十上的第五母扣和第十子扣分开、第一母扣与第二子扣分开、第二母扣与第四子扣分开、第三母扣与第六子扣分开、第四母扣与第八子扣分开;再将第一母扣与第一字扣重合、第二母扣和第三子扣重合、第三母扣和第五子扣重合,就可以将野餐箱展开为野餐垫,方便快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从储存箱内取出垃圾袋,将野餐完成后遗留的垃圾放到垃圾袋里,再通过折叠变为野餐箱,将垃圾袋放到野餐箱里,通过将第一母扣与第一子扣分开、第二母扣与第三子扣分开、第三母扣与第五子扣分开、第四母扣与第七子扣分开、再将折叠块二、折叠块四、折叠块八、折叠块六向折叠块五的方向折叠,再将第一母扣与第二子扣贴合、第二母扣与第四子扣贴合、第三母扣与第六子扣贴合、第四母扣与第八子扣贴合,最后将折叠块十盖上去,将第五母扣与第十子扣贴合,就可以将野餐垫折叠成野餐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块十上设有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块十上的拉手和折叠块十缝制在一起,在野餐垫折叠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拉手将折叠完成的野餐箱提起,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箱内设有滚轴,所述垃圾袋套设在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箱为塑料材质,整体呈圆柱状,滚轴位于储存箱中部,垃圾袋是垃圾袋卷的一部分,垃圾袋卷套设在滚轴上,储存箱上设有开口,垃圾袋从开口处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母扣、第二母扣、第三母扣、第四母扣、第五母扣均为魔术贴母扣,所述第一子扣、第二子扣、第三子扣、第四子扣、第五子扣、第六子扣、第七子扣、第八子扣、第十子扣均为魔术贴子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母扣为细软的纤维,魔术贴子扣为带有钩刺的弹性纤维,母子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形,可以重复使用,既便于安装,还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展开时作为野餐垫使用,折叠后作为野餐箱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垃圾袋对垃圾进行处理,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完成后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折叠块一,11.第一母扣,111.折叠线,2.折叠块二,21.第七子扣,22.第八子扣,3.折叠块三,31.第四母扣,4.折叠块四,41.第一子扣,42.第二子扣,5.折叠块五,6.折叠块六,61.第五子扣,62.第六子扣,7.折叠块七,71.第二母扣,8.折叠块八,81.第三子扣,82.第四子扣,9.折叠块九,91.第三母扣,10.折叠块十,101.第五母扣,102.第十子扣,103.储存箱,104.滚轴,105.垃圾袋,106.拉手,10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带垃圾袋的可折叠野餐垫,野餐垫上设有可折叠成收纳包的折叠线111,折叠线111将野餐垫分为九个折叠块,折叠块包括位于四个角上的折叠块一1、折叠块三2、折叠块七7、折叠块九9、位于中部的折叠块五5、位于折叠块五5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折叠块二2、折叠块四4、折叠块六6、折叠块八8,折叠块一1边缘设有第一母扣11,叠块四4上设有与第一母扣11适配的第一子扣41和第二子扣42,折叠块七7边缘设有第二母扣71,折叠块八8上设有与第二母扣71适配的第三子扣81和第四子扣82,折叠块九9边缘设有第三母扣91,折叠块六6上设有与第三母扣91适配的第五子扣61和第六子扣62,折叠块三3边缘设有第四母扣31,折叠块二2上设有与第四母扣31适配的第七子扣21和第八子扣22,折叠块九9背面设有第十子扣102,折叠块4四边缘设有折叠块十10,折叠块十10上设有第十子扣102适配的第五母扣101,折叠块十10上设有储存箱103,储存箱103内存放有垃圾袋105。折叠线111由两根竖折叠线和两根横折叠线组成,折叠线111的将野餐垫分为九块,折叠块一1和折叠块四4之间留有空隙,折叠块七7和折叠块八8之间留有空隙,折叠块九9和折叠块六6之间留空隙,折叠块三3和折叠块二2之间留有空隙。在使用时,将折叠块十10上的第五母扣101和第十子扣102分开、第一母扣11与第二子扣42分开、第二母扣71与第四子扣82分开、第三母扣91与第六子扣92分开、第四母扣31与第八子扣22分开;再将第一母扣11与第一字扣41重合、第二母扣71和第三子扣81重合、第三母扣91和第五子扣61重合,就可以将野餐箱展开为野餐垫,方便快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从储存箱103内取出垃圾袋105,将野餐完成后遗留的垃圾放到垃圾袋105里,再通过折叠变为野餐箱,将垃圾袋105放到野餐箱里,通过将第一母扣11与第一子扣41分开、第二母扣71与第三子扣81分开、第三母扣91与第五子扣61分开、第四母扣82与第七子扣21分开、再将折叠块二2、折叠块四4、折叠块八8、折叠块六6向折叠块五5的方向折叠,再将第一母扣11与第二子扣42贴合、第二母扣71与第四子扣82贴合、第三母扣91与第六子扣62贴合、第四母扣31与第八子扣22贴合,最后将折叠块十10盖上去,将第五母扣101与第十子扣102贴合,就可以将野餐垫折叠成野餐箱。折叠块十10上的拉手106和折叠块十10缝制在一起,在野餐垫折叠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拉手106将折叠完成的野餐箱提起,便于运输。储存箱103为塑料材质,整体呈圆柱状,滚轴104位于储存箱中部,垃圾袋105是垃圾袋卷的一部分,垃圾袋卷套设在滚轴104上,储存箱103上设有开口107,垃圾袋105从开口107处拉出。第一母扣11、第二母扣71、第三母扣91、第四母扣31、第五母扣101均为魔术贴母扣,第一子扣41、第二子扣42、第三子扣81、第四子扣82、第五子扣61、第六子扣62、第七子扣21、第八子扣22、第十子扣102均为魔术贴子扣,魔术贴母扣为细软的纤维,魔术贴子扣为带有钩刺的弹性纤维,母子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形,可以重复使用,既便于安装,还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