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纺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
背景技术:
速度滑冰比赛是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主要项目,随着冬季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召开,速度滑冰运动以成为全民运动的流行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速度滑冰在比赛中,专业的速滑比赛装备对运动员技术发挥及保护的重要性,虽然现有的速滑比赛运动服已经为运动员技术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的国际性的赛事中,如何为运动员提供一套科学技术先进的服装装备一直是我们研发的课题,对有效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运动成绩的有效潜能发挥备列为我们主力研发目标;在实际比赛和训练中,在赛场高频迈步时运动员经常会感觉大腿根内侧的摩擦力很大,其成为短道速滑运动员非常大的提速阻力,增加消耗人体的疲劳度,影响成绩发挥,而且长时间摩擦会造成相应处布料的磨损,还会造成运动员大腿根内侧皮肤的损伤,给运动员带来诸多伤害,且现有的速度滑冰比赛服装包裹性差,风阻大,在比赛或者训练过程中,风易进入服装内,造成兜风,影响运动员成绩;同时现有速度滑冰比赛的运动服缺少吸汗吸湿结构,亲肤性差,长时间穿着不适,影响运动员发挥;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保证新材料的应用的同时,采用三维立体结构设计及无缝技术来提升装备科技,才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旨在改善现有技术速度滑冰比赛服装对应人体的大腿根内侧的摩擦力大,包裹性差,风阻大,在比赛或者训练过程中,风易进入服装内,造成兜风,影响运动员成绩;同时现有速度滑冰比赛的运动服缺少吸汗吸湿结构,亲肤性差,长时间穿着不适,影响运动员发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外层覆设有弹性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涂层覆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上身外表面、臀部、腿部、大臂与头部前半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涂层为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上身外表面、臀部、腿部、大臂与头部前半部采用高织纱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后部设有将进入所述服装本体内的风排出的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后颈和背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口为长条形开口,开口形状由上至下依次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小臂及小腿部位为凹凸机理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大腿内侧处覆设有顺滑耐磨层,所述顺滑耐磨层反光胶膜。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的拉链两边设有具有弹性的织带,所述织带由尼龙纱线加氨纶织造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服装本体对应人体的腋下部位设有湿快干面料组成的透气区。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服装本体的外表面上身、臀部、腿部、大臂、头部前半部分,采用高织纱针织面料外层涂加一层pu涂层工艺,借助pu涂层面料的物性,具有一定的拉力及回弹力,使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压力,服装本体紧贴于运动员身体,对应人体在训练及比赛高速滑行时,即保暖、又能减少风的阻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服装本体后颈处或背处设有排风口的设计,在比赛或者服装即使进风,风也可从排风口排出,有效防止服装兜风;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服装对应人体大腿内侧处设有反光胶膜形成的顺滑耐磨层,所述顺滑耐磨层为反光胶膜的设计,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速滑运动员进行高频迈步时,反光胶膜可进行高效顺滑接触,避免两大腿内侧的布料或皮肤直接进行大摩擦力的摩擦接触,克服传统速滑比赛运动服易造成大腿内侧皮肤和布料受到摩擦损伤等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运动员大腿内侧皮肤和布料受到摩擦损伤,保护运动员、延长运动服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可减少迈步阻力、便于提高迈步频率,提高运动员成绩;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服装的拉链两边织带采用尼龙纱线加氨纶共同织造,使织带具有一定得伸缩性能和弹性,从而保证运动员站立时的舒适型,提高穿着舒适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小臂及小腿部位采用凹凸机理针织面料拼接的设计,其在弯道转弯高速滑行时,可有效保持人体在倾斜幅度较大时的平衡性;
6、本实用新型服装本体版型采用三维立体裁剪技术,在头部增加紧身包裹头部及颈部位置紧贴皮肤,使其减少风力进入服装内,防止兜风,降低风阻;
7、根据运动项目的运动属性,在腋下部位增加透气设计,采用功能性吸湿快干材料,能够快速排出汗液,更加透气、舒适,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有效发挥个人潜能,提高运动员成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服装本体-1、聚氨酯-2、凹凸机理针织面料-3、排风口-4、透气区-5、顺滑耐磨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冰上大道速滑比赛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所述服装本体1外层覆设有弹性涂层,所述弹性涂层覆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上身外表面、臀部、腿部、大臂与头部前半部的位置,所述弹性涂层为聚氨酯2材质,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上身外表面、臀部、腿部、大臂与头部前半部采用高织纱针织面料,因聚氨酯2材质具有一定的拉力及回弹力,使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其在运动时训练或比赛时迅速达到对体能的爆发力,对应人体在训练及比赛高速滑行时,即保暖又能减少风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比赛过程中,风进入到服装内可以及时从排风口4排出,防止服装兜风,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后部设有将进入所述服装本体1内的风排出的排风口4,所述排风口4设于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后颈和背部处,所述排风口4为长条形开口,开口形状由上至下依次逐渐变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弯道转弯高速滑行时,可有效保持人体在倾斜幅度较大时的平衡性,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小臂及小腿部位为凹凸机理针织面料3。
进一步的,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大腿内侧处覆设有顺滑耐磨层5,所述顺滑耐磨层5为反光胶膜,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速滑运动员进行高频迈步时,反光胶膜可进行高效顺滑接触,避免两大腿内侧的布料或皮肤直接进行大摩擦力的摩擦接触,克服传统速滑比赛运动服易造成大腿内侧皮肤和布料受到摩擦损伤等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运动员大腿内侧皮肤和布料受到摩擦损伤,保护运动员、延长运动服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可减少迈步阻力、便于提高迈步频率,提高运动员成绩。
所述服装本体1的拉链两边织带采用尼龙纱线加氨纶共同织造,通过在服装的拉链两边织带采用尼龙纱线加氨纶共同织造,使拉链两边的织带具有一定得伸缩性能和弹性,从而保证运动员站立时的舒适型,提高穿着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排出汗液,更其加透气和舒适,所述服装本体1对应人体的腋下部位设有湿快干面料组成的透气区5。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为:服装本体1在上身外表面、臀部、腿部、大臂与头部前半部采用弹性涂层,在弹性涂层外层涂有聚氨酯2材质,因聚氨酯2材质具有一定的拉力及回弹力,使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其在运动时训练或比赛时迅速达到对体能的爆发力,对应人体在训练及比赛高速滑行时,即保暖又能减少风的阻力;在服装本体1的后颈或背部设置排风口4,保证在比赛过程中,风进入到服装内可以及时从排风口4排出,有效防止服装兜风;服装本体1在小臂及小腿部位采用凹凸机理针织面料3,能够有效的保证在弯道转弯高速滑行时,可有效保持人体在倾斜幅度较大时的平衡性;服装本体1在腋下部位采用功能性吸湿快干面料的透气区5,能够保证运动员快速排出汗液使其更加透气和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