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
背景技术:
书包是学生上学时用来放书本和文具的包,使用比较普遍,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用品,书包能够很好的盛放各种书本、文具,还能够更好的勾起学生对上学的兴趣,书包的样式通常为双肩包。
目前现有的学生书包在设计制作的时候仅仅是进行了阶梯性的大小号之分,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身体之间的差异,这样在背负的时候就会存在不适感。目前的书包肩带是通过肩带调节扣进行调节,通过改变肩带长度以达到不同的贴合程度。在选择书包的时候,不同身长的学生却使用着同一型号的书包,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背负过程中的背负舒适性会相对下降,使身体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书包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解决现有技术中书包肩带调节方式单一,无法适用各个身长各种体型的人使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包括书包本体、双肩背带和背带调节组件,其中:
所述双肩背带包括依次连接左肩带、肩带连接部和右肩带;
所述背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固定带、固定带首尾固定件和若干调节基带;
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首尾两端;
若干所述调节基带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背面中间的竖直方向上,每个所述调节基带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固定,其中间部分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存在一定间隙供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穿过;
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一端固定端与所述肩带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端穿过若干所述调节基带后通过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采用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毛面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活动端;或,所述魔术贴的毛面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活动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采用子母扣,所述子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端,所述母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活动端;或,所述子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活动端,所述母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肩带调节组件,所述肩带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和所述左肩带之间以及所述书包本体和所述右肩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肩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肩带调节扣、第二肩带调节扣、第三肩带调节扣、第四肩带调节扣和肩带调节带,其中:
所述第一肩带调节扣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的左上角和所述左肩带的上部之间;
所述第二肩带调节扣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的右上角和所述右肩带的上部之间;
所述第三肩带调节扣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的左下角和所述左肩带的下部之间;
所述第四肩带调节扣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背面的右下角和所述右肩带的下部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肩带插扣,所述肩带插扣连接于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反光条,若干所述反光条设置于所述书包本体正面下方、左右侧面及左肩带和右肩带上。
优选的,所述左肩带、肩带连接部和右肩带一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左肩带、肩带连接部和右肩带呈m型连接。
优选的,若干所述调节基带等间距平行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背面中间的竖直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通过肩带调节组件和背带调节组件配合,能够使得双肩背带在前后和上下方向上进行调整,适合各种体型各种身高(高矮胖瘦)的人使用,具有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功能多样、经久耐用、实用性高、舒适性好、贴合度佳、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三状态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三状态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的第三状态第三分解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书包本体;2-双肩背带;21-左肩带;
22-肩带连接部;
23-右肩带;
3-背带调节组件;
31-高度调节固定带;32-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1-毛面;
322-勾面;
33-调节基带;
4-肩带调节组件;
41-第一肩带调节扣;42-第二肩带调节扣;43-第三肩带调节扣;44-第四肩带调节扣;45-肩带调节带;
5-肩带插扣;
6-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肩背带可调节的书包,包括书包本体1、双肩背带2和背带调节组件3,其中:
所述双肩背带2包括依次连接左肩带21、肩带连接部22和右肩带23;优选的,所述左肩带21、肩带连接部22和右肩带23一体制成,并呈m型连接。
所述背带调节组件3包括高度调节固定带31、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和若干调节基带33;
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首尾两端;
若干所述调节基带33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中间的竖直方向上,每个所述调节基带3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固定,其中间部分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存在一定间隙供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穿过;优选的,若干所述调节基带33等间距平行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中间的竖直方向上。
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一端固定端与所述肩带连接部22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端穿过若干所述调节基带33后通过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采用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毛面321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322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活动端;或,所述魔术贴的毛面321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活动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322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如图3-5所示,分别示出了110-120cm、130-140cm和150-160cm不同身高对应的高度调节固定带31与调节基带33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首尾固定件32采用子母扣,所述子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所述母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活动端;或,所述子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活动端,所述母扣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实际操作中,所述魔术贴和子母扣可采用n极磁铁和s极磁铁来替代,同样能达到连接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书包还包括肩带调节组件4,所述肩带调节组件4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1和所述左肩带21之间以及所述书包本体1和所述右肩带23之间。参考图2所示,所述肩带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肩带调节扣41、第二肩带调节扣42、第三肩带调节扣43、第四肩带调节扣44和肩带调节带45,所述第一肩带调节扣41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45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的左上角和所述左肩带21的上部之间;所述第二肩带调节扣42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45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的右上角和所述右肩带23的上部之间;所述第三肩带调节扣43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45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的左下角和所述左肩带21的下部之间;所述第四肩带调节扣44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45连接于所述书包本体1背面的右下角和所述右肩带23的下部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肩带调节扣41、第二肩带调节扣42、第三肩带调节扣43、第四肩带调节扣44和肩带调节带45的组合搭配,有效的调节了所述书包本体1与使用者身体的距离,同时,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左右肩带,使得书包能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书包还包括肩带插扣5,所述肩带插扣5通过所述肩带调节带45连接于所述左肩带21和右肩带23之间,具体位置大致在使用者胸前的位置,可有效调节左右肩带的位置,使得书包很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身体,将一部分的受力从肩部转移到胸部。
图1-8中,所述书包还包括若干反光条6,若干所述反光条6设置于所述书包本体1正面下方、左右侧面及左肩带21和右肩带23上,有效地在夜间或者光线不好的环境中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具体使用原理:
如图6-8所示,使用者(如学生)将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活动端穿过由下往上第三根调节基带33及上方所有调节基带33,将肩带连接部22收紧并与书包本体1背面靠拢后与位于肩带连接部22上的高度调节固定带31的固定端粘合,从而实现背带调节组件3与书包本体1的连接。使用中,还可以通过第一肩带调节扣41、第二肩带调节扣42、第三肩带调节扣43、第四肩带调节扣44和肩带调节带45的组合搭配,调节书包本体1与使用者身体的距离,同时,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左右肩带,使得书包能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