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化妆品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
背景技术:
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例如口红管,除包括可通过旋转提供口红的中束芯组件外,通常还设置有用于提供装饰性和保护作用的盖部和底部,所述盖部和底部相互连接,形成容纳口红的封闭空间。为保证口红管在使用过程中,其盖部和底部不易随意地相互脱离,需要将两者较为紧固地连接。
现有技术中,口红管的盖部和底部一般采用卡扣配合,部分采用磁性吸引连接,其中,磁性吸引连接一般通过设置磁块或磁环来实现。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磁块或磁环占用空间大、设置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磁块或磁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脱的现象,造成盖部和底部的闭合不严。
在化妆品领域,用户对化妆品的选择除依赖化妆品功能本身外,产品外部包装的质量也成为用户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外壳使用性能的改良有望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个突破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口红管盖部与底部闭合结构复杂或者磁体易松动脱落而导致盖部与底部连接不严等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包括:盖部,包括外盖和设于所述外盖内的内盖;以及底部,包括外底和设于所述外底内的内底;其中,所述内盖上形成第一侧槽,使得第一磁体能够沿所述容器的径向方向放入所述第一侧槽;所述内底上形成第二侧槽,使得第二磁体能够沿所述容器的径向方向放入所述第二侧槽;所述盖部能够通过磁性吸引连接到所述底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肋,用于卡紧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侧槽的内壁设有第二凸肋,用于卡紧所述第二磁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靠近所述第一侧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凸肋的厚度逐渐变小;在靠近所述第二侧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凸肋的厚度逐渐变小。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肋的厚度从中间部分向两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凸肋的厚度从中间部分向两端逐渐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内盖靠近所述底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侧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凸缘;所述内底靠近所述盖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侧槽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槽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凸缘上间隔排布;所述第二侧槽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二凸缘上间隔排布。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缘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底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凸缘配合的第二凹槽。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内盖和所述内底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容器的轴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外盖和所述外底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突出部配合的槽状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容器还包括装配于内底中的中束芯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棒状材料。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束芯组件包括外筒体、容纳在所述外筒体中且能够相对于外筒体转动的内筒体、以及用于支承所述棒状材料的支座筒体。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中,通过在内盖上形成第一侧槽用于容纳第一磁体,使得外盖能够覆盖所述第一侧槽的开口,防止第一磁体在所述容器的使用过程中脱落;类似地,通过在内底上形成第二侧槽用于容纳第二磁体,使得外底能够覆盖所述第二侧槽的开口,防止第二磁体在所述容器的使用过程中脱落,从而保证盖部和底部之间能够实现较为稳固的连接,所述容器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的内盖或内底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的整体剖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的不同于图3的另一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容器100的整体剖视图。由图1和3可知,容器100包括:盖部1,包括外盖11和设于外盖11内的内盖12;以及底部2,包括外底21和设于外底21内的内底22;其中,内盖12上形成第一侧槽13,使得第一磁体41能够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放入第一侧槽13;内底22上形成第二侧槽23,使得第二磁体42能够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放入第二侧槽23;盖部1能够通过磁性吸引连接到底部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100中,通过在内盖12上形成第一侧槽13用于容纳第一磁体41,使得外盖11能够覆盖第一侧槽13的开口,防止第一磁体41在容器100的使用过程中脱落;类似地,通过在内底22上形成第二侧槽23用于容纳第二磁体42,使得外底21能够覆盖第二侧槽23的开口,防止第二磁体42在容器100的使用过程中脱落,从而保证盖部1和底部2之间能够实现较为稳固的连接,容器100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盖部1和底部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例如圆柱结构或立方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容器100包括空心圆柱状的盖部1、空心圆柱状的底部2和空心圆柱状的中束芯组件3。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盖部1具有圆形的开口端和相对的封闭端。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底部2具有圆形的开口端和相对的封闭端。盖部1和底部2可以呈近似相互对称的结构。盖部1的开口端和底部2的开口端大小一致,两开口端接合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以作为容器100的外壳,容纳并保护内部的中束芯组件3。中束芯组件3用于安装棒状材料,所述棒状材料可以是口红、唇膏等,也可以是其它可擦涂棒状化妆品、护肤品。
外盖11和内盖12可以为空心柱状结构,内盖12可以贴合外盖11的内壁安装,第一侧槽13形成于内盖12的侧面,外盖11可以覆盖内盖12上的第一侧槽13的开口,防止第一磁体41脱落。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盖11和内盖12均为空心圆柱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外盖11为空心立方体结构,内盖12为空心圆柱结构。外底21和内底22的设计与外盖11和内盖12相类似,外底21可以覆盖形成于内底22侧面的第二侧槽23的开口,防止第二磁体42脱落。
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形成于内盖12和内底22的侧面,无需设置多余的结构即可实现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的安装,使得容器100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同时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的安装方便并且不易脱落。
如图1和图3所示,内盖12靠近底部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缘15,第一侧槽13形成于第一凸缘15;类似地,内底22靠近盖部1的一端设有第二凸缘25,第二侧槽23形成于第二凸缘25。第一凸缘15沿内盖12的周向向外凸出,第二凸缘25沿内底22的周向向外凸出,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状结构。当然,也可以仅在需要设置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部位形成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或者,在需要设置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部位处,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的厚度较大;而在不需要设置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部位处,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的厚度较小,有利于节省材料。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100的不同于图3的另一整体剖视图,比较图3和图4,图3的剖面经过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图4的剖面不经过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图4所示的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的厚度小于图3所示的厚度。
相应地,外盖11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缘15配合的第一凹槽16;外底21的内壁设有与第二凸缘25配合的第二凹槽26。第一凹槽16形成于外盖11靠近底部2的一端,第二凹槽26形成于外底21靠近盖部1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26,能够收容第一凸缘15和第二凸缘25,同时能够保证外盖11与内盖12紧密连接,外底21与内底22紧密连接,外盖11能够更好地封闭第一侧槽13的开口,外底21能够更好地封闭第二侧槽23的开口。
第一凸缘15的外周边形状可以基于外盖11的形状设置,例如,对于外盖11为空心圆柱结构的情况,第一凸缘15的外周边形状可以大致为圆柱面;对于外盖11为空心立方体结构的情况,第一凸缘15的外周边形状可以大致为平面,从而使得第一凸缘15与外盖11的内壁实现更好的配合。第二凸缘25的外周边形状类似设置。
第一侧槽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第一凸缘15上间隔排布;第二侧槽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第二凸缘25上间隔排布。通过将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可以放置多个第一磁体41和多个第二磁体42,保证磁性吸引的作用力足够大,能够更为紧固地连接盖部1和底部2。相邻第一侧槽13的间隔可以相同,使得盖部1的磁性沿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第二侧槽23的间隔可以相同,使得底部2的磁性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一磁体41面向底部2的磁极一致,多个第二磁体42面向盖部1的磁极一致,多个第一磁体41与多个第二磁体42相互面对的磁极相反,从而实现异性相吸。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槽13的数量可以为4个,在第一凸缘15上以90度间隔排布;第二侧槽23的数量可以为4个,在第二凸缘25上以90度间隔排布。
为防止因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在使用过程中的摔落、掉落而造成的盖部1和底部2连接失效,第一磁体41可以进一步卡紧装配在第一侧槽13中。同样的,第二磁体42可以进一步卡紧装配在第二侧槽23中。例如,可以采用过盈配合实现卡紧装配。
图2示出了容器100的内盖12或内底22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第一侧槽13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肋14,用于卡紧第一磁体41;第二侧槽23的内壁设有第二凸肋24,用于卡紧第二磁体42。在图2中,将与第一侧槽13的开口相对的壁看作第一侧槽13的底壁,将底壁与开口之间的壁看作第一侧槽13的周壁。第一凸肋14设于第一侧槽13的周壁,并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凸肋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类似地,第二凸肋24设于第二侧槽23的周壁,并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凸肋2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靠近第一侧槽13的开口处,第一凸肋14的厚度可以逐渐变小;在靠近第二侧槽23的开口处,第二凸肋24的厚度可以逐渐变小。由此,便于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将第一磁体41推入第一侧槽13中,直至第一磁体41被第一凸肋14卡紧;便于沿容器100的径向方向将第二磁体42推入第二侧槽23中,直至第二磁体42被第二凸肋24卡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肋14的厚度从中间部分向两端逐渐减小;第二凸肋24的厚度从中间部分向两端逐渐减小。参照图2,第一凸肋14和第二凸肋24大致呈弧面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为立方体状槽,相应的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为与之匹配的立方体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形状也可以为圆柱状、锥体等其他形状。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的形状可以与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形状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体41和第一侧槽13以及第二磁体42和第二侧槽23的配合方式不限于图2所示的方式,也可以为卡扣配合、螺纹配合、粘接等连接方式。
如图2所示,内盖12和内底22上设置有多个沿容器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突出部17,外盖11和外底21上设置有多个与突出部17相配合的槽状结构27。通过突出部17和槽状结构27的配合,能够使得外盖11和内盖12紧密连接,并使得外底21和内底22紧密连接,同时外盖11和外底21可以更加紧密地覆盖第一侧槽13和第二侧槽23的开口,保证第一磁体41和第二磁体42不易松脱。
由于外盖11、内盖12和外底21、内底22均为中空体,存在质轻、易倒的不足,因此可在底部2中设置加重件28。如图1和图3所示,加重件28设置于底部2的封闭端,具体地,设置于内底22中,位于内底22的底部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重件28为圆环状,可套设于其他部件上,以节省空间。可选地,盖部1也可以设置类似的加重件。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中束芯组件3,用于安装所述棒状材料。中束芯组件3装配于内底22中,并包括外筒体31、容纳在外筒体31中且能够相对于外筒体31转动的内筒体32、以及用于支承所述棒状材料的支座筒体33,支座筒体33容纳于内筒体32中,并且可以在内筒体32中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棒状材料的容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磁体安装方便且不易松脱等优点,能够保证盖部和底部较为稳固地连接,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为了清楚地示出各个部件的细节,附图中的各个部件并不是按比例绘制的,所以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也不应作为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