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620发布日期:2020-09-15 18:4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减震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鞋垫。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舒适性、美观性、实用性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其中,人们对鞋垫的舒适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尤为严格。鞋垫对于鞋子的舒适性影响较大,鞋垫不仅需要具有较好的排汗和透气等功能,还需具有减震、耐磨的功能,才能更赢得人们的青睐;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鞋垫往往忽略减震鞋垫的减震和耐磨的重要性,现有技术中的减震鞋垫的减震性能较差,对于长时间穿着减震性能和耐磨差的鞋垫,尤其是经常运动的人员来说,对于足部的健康影响较大,也容易造成鞋垫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鞋垫的减震性能差和不耐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垫面层和下垫面层,所述上垫面层和所述下垫面层贴合,所述下垫面层包括前脚掌区域和后脚掌区域,所述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所述后脚掌区域连接有耐磨层和第二减震垫,所述耐磨层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减震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耐磨层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垫和所述第二减震垫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布置的减震部。

可选地,各所述减震部均呈多边形状。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所述减震部的端面与所述下垫面层的端面持平。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减震垫的所述减震部的端面与所述耐磨层的端面持平。

可选地,所述耐磨层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防滑部,各所述防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耐磨层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减震鞋垫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脚尖端和脚跟端,所述鞋垫本体靠近所述脚尖端的位置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上垫面层和所述下垫面层的透气孔,各所述透气孔间隔均匀布置。

可选地,所述鞋垫本体靠近所述脚跟端的位置设有三个凸起部,三个所述凸起部间隔排布并连接于所述上垫面层。

可选地,所述上垫面层上设置有抗菌布面层,所述抗菌布面层覆盖所述上垫面层。

可选地,所述减震鞋垫的厚度沿所述前脚掌区域至所述后脚掌区域的方向逐渐递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鞋垫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鞋垫,由于设有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且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采用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材料制造而成,当穿戴者走路时,重心落在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上,从而使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减震鞋垫起到减震的效果,并且,第一减震垫设置于前脚掌区域的第一凹槽内,使第一减震垫不凸出下垫面层,如此,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不会因为产生脚底不适,同理,第二减震垫设置于耐磨层的第二凹槽内,使第二减震垫不凸出耐磨层,如此,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不会产生脚底不适。减震鞋垫设置的耐磨层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如此,可以有效的减少穿戴者行走或者运动过程对减震鞋垫的磨损,延长减震鞋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鞋垫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鞋垫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鞋垫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鞋垫本体11—上垫面层12—下垫面层

13—透气孔111—凸起部121—第一凹槽

122—第一减震垫123—耐磨层124—第二减震垫

1221—减震部1231—第二凹槽1232—防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0,所述鞋垫本体10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垫面层11和下垫面层12,所述上垫面层11和所述下垫面层12贴合,所述下垫面层12包括前脚掌区域和后脚掌区域,所述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内连接有第一减震垫122,所述后脚掌区域连接有耐磨层123和第二减震垫124,所述耐磨层123设有第二凹槽1231,所述第二减震垫124设于所述第二凹槽1231内,所述第一减震垫122与所述耐磨层123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鞋垫,由于设有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且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均采用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材料制造而成,当穿戴者走路时,重心落在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上,从而使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减震鞋垫起到减震的效果,并且,第一减震垫122设置于前脚掌区域的第一凹槽121内,使第一减震垫122不凸出下垫面层12,如此,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不会产生脚底不适,同理,第二减震垫124设置于耐磨层123的第二凹槽1231内,使第二减震垫124不凸出耐磨层123,如此,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不会因为产生脚底不适。减震鞋垫设置的耐磨层123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如此,可以有效的减少穿戴者行走或者运动过程对减震鞋垫的磨损,延长减震鞋垫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减震垫122和所述第二减震垫124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布置的减震部1211。具体地,各减震部1211间隔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上,各减震部1211的材质均与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的材质相同,如此,通过各间隔部的设置从而使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减震鞋垫起到减震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各所述减震部1211均呈多边形状。具体地,减震部1211还可以呈圆弧状,多个减震部1211设置在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上,可以增大第一减震垫122和第二减震垫124与鞋子之间的摩擦力,如此,保证减震鞋垫放入鞋子后不易产生相对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122的所述减震部1211的端面与所述下垫面层12的端面持平。具体地,减震部1211的端面不凸出设置于下垫面层12的端面,如此,避免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产生脚底不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设置于所述第二减震垫124的所述减震部1211的端面与所述耐磨层123的端面持平。具体地,减震部1211的端面不凸出设置于耐磨层123的端面,如此,避免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产生脚底不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耐磨层123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防滑部1232,各所述防滑部1232分别设置于所述耐磨层123的两侧。具体地,各防滑部1232呈圆弧条状,耐磨层123两侧的防滑部1232对称设置,各防滑部1232均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制造而成,如此,可以增强减震鞋垫的耐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鞋垫本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脚尖端和脚跟端,所述鞋垫本体靠近所述脚尖端的位置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上垫面层11和所述下垫面层12的透气孔13,各所述透气孔13间隔均匀布置。具体地,各透气孔13呈倾斜排列,设置的各透气孔13实现透气和排汗功能,如此,使鞋子不容易留下异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鞋垫本体10靠近所述脚跟端的位置设有三个凸起部111,三个所述凸起部111间隔排布并连接于上垫面层11。具体地,其中两个凸起部111的宽度均由脚尖端至脚跟端的方向逐渐变小,另一个凸起部111的宽度由脚尖端至脚跟端的方向逐渐变大并位于两个凸起部111中间,三个凸起部111均具有一定弹性,如此,使穿戴者使用减震鞋垫后感觉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垫面层11上设置有抗菌布面层,所述抗菌布面层覆盖所述上垫面层11。具体地,抗菌布面层与穿戴者的脚底贴合,如此,设置的抗菌布面层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减震鞋垫的厚度沿所述前脚掌区域至所述后脚掌区域的方向逐渐递增。具体地,穿戴者在站立过程中,重心主要在脚跟,减震鞋垫的脚跟厚度设置大一些,可以减缓穿戴者在站立过程中的对脚部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