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及摔倒防伤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0961发布日期:2020-09-11 21:4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及摔倒防伤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身运动防护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及摔倒防伤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摔倒已成为运动过程中人身受伤首要原因,尤其对于身体状况较脆弱的特定人群来说,摔倒极容易造成骨折、脑震荡或更为严重的身体损伤。因此,摔倒防伤保护装置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降低摔倒导致的冲击,现有技术中的摔倒防伤安全气囊,通过在跌倒的瞬间进行激发充气膨胀,对使用者的身体保护,使得使用者在摔倒的瞬间化解些冲击力,大大降低伤害程度,提高运动时安全性。但现有技术中的摔倒防伤安全气囊,采用舵机带动阀门刺破气瓶进行充气的方法,高压气瓶激发使用凸轮作为传动方式带动刺针,但凸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会损耗很多力,在刺破瓶口的过程中,舵机不仅需要提供较大的力矩给刺针,还要克服弹簧的阻力作用,这样不仅增加了舵机的负载,对舵机有更高的要求;一旦舵机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导致气瓶不能完全刺破,使得充气速度变慢、充气效率变低,同时限制了整个装置无法达到最佳的保护功能。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充气速度慢,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可以快速触发刺破气瓶充气,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为用户提供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包括传感组件、及设于触发机壳上的触发推针组件和供气组件,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供气组件设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的一侧,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之间设有气体释放腔;在传感组件监测到摔倒信息时,所述触发推针组件刺破所述供气组件,释放气体。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推针组件包括设于推针吸盘上的触发推针,所述触发推针的针尖端设于所述供气组件的一侧,所述触发推针通过触发密封圈与所述触发机壳密封。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密封圈和所述推针吸盘之间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过升压电路与触发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触发电路通过微处理器与所述传感组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推针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和所述推针吸盘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推针吸盘为铁磁材料制成,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圆柱形吸盘式电磁铁。进一步地,所述传感组件为ctcac360-3d加速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用于为安全气囊充气的气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包括触发装置、基座、及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安全气囊袋,所述触发装置通过触发连接气管与所述安全气囊袋相连接,所述触发装置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材质为冲压工程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在传感组件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触发电路给电磁感应线圈供电产生电磁力,吸附装有触发推针的推针吸盘朝电磁感应线圈移动,触发推针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供气组件释放气体;通过电磁力带动触发推针快速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提高了充气速度和充气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和充气效率得到了提高,在用户落地时安全气囊袋吸收撞击,从而降低了用户摔倒受伤的风险,给用户增强了摔倒受伤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发装置及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发推针组件刺穿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组件、触发电路和电磁感应线圈之间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针吸盘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针吸盘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发推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发推针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传感组件20触发机壳30触发推针组件31推针吸盘32触发推针33触发密封圈34电磁感应线圈35触发电路36回位弹簧40供气组件50基座60安全气囊袋70触发连接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包括传感组件10、及设于触发机壳20上的触发推针组件30和供气组件40,所述传感组件10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供气组件40设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20的一侧,所述供气组件40与所述触发推针组件30之间设有气体释放腔;在传感组件10监测到摔倒信息时,所述触发推针组件30刺破所述供气组件40,释放气体。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所示,触发推针组件30和供气组件40设于触发机壳20上,供气组件40设于触发推针组件30的一侧,触发推针组件30与供气组件40之间设有气体释放腔,触发推针组件30通过触发机壳20与供气组件40连接构成了气体释放腔;传感组件10用于监测用户摔倒的信息,较佳地,传感组件10为ctcac360-3d加速度传感器,供气组件40包括用于为安全气囊充气的气瓶,较佳地,供气组件40朝向触发推针组件30的一侧设有安全保护膜,防止触发推针组件30未刺入供气组件40时气瓶漏气;在传感组件10检测到摔倒信息时,触发推针组件30刺入安全保护膜进入供气组件40,供气组件40释放气体。如图1至图9所示,触发推针组件30包括推针吸盘31及设于推针吸盘31上的触发推针32;如图4、图5所示,推针吸盘31可以是圆柱形吸盘,推针吸盘31为铁磁材料制成,推针吸盘31上设有安装触发推针32的凹槽。如图6、图7所示,触发推针32可以是圆柱形,触发推针32的一端设于推针吸盘31上,触发推针32的另一端针尖端设于靠近供气组件40的一侧,触发推针32针尖端为斜面,针尖角度为45度,触发推针32针尖端为中空的针尖端,便于在触发推针32刺入供气组件40时释放气体。如图1、图2所示,触发推针32通过触发密封圈33与触发机壳20密封,避免气体释放腔漏气,触发密封圈33套设于触发推针32上,触发密封圈33可以是o型橡胶密封圈ptfe/nbr;触发密封圈33与推针吸盘31之间设有电磁感应线圈34,如图8、图9所示,电磁感应线圈34可以是圆柱形吸盘式电磁铁,电磁感应线圈34铁芯为聚酯漆包线、软磁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电磁感应线圈34通过驱动电路和升压电路与触发电路35相连接,触发电路35通过微处理器与传感组件10相连接。微处理器可以是arm处理器、dsp处理器或单片机处理器中的任意一种,升压电路和驱动电路可以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升压电路和驱动电路。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传感组件10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运算,向触发电路35发出运行指令,触发电路35通过升压电路的升压、以及驱动电路向电磁感应线圈34输出电流,电磁感应线圈34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推针吸盘31朝向电磁感应线圈34移动,带动触发推针32移动撞向供气组件40,触发推针32刺入安全保护膜进入供气组件40,供气组件40通过触发推针32针尖端释放气体。如图1、图2所示,触发推针32上设有回位弹簧36,回位弹簧36设于电磁感应线圈34和推针吸盘31之间,在触发推针32行程到位后,触发电路35停止给电磁感应线圈34供电,电磁感应线圈34电磁力消失,回位弹簧36带动触发推针32和推针吸盘31回位,供气组件40内气体释放完、下次还需使用时,需要更换供气组件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在实际触发时,如图1、图2、图3所示,传感组件10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后,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运算,向触发电路35发出运行指令,触发电路35通过升压电路的升压、以及驱动电路向电磁感应线圈34输出电流,电磁感应线圈34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推针吸盘31朝向电磁感应线圈34移动,带动触发推针32移动撞向供气组件40,触发推针32刺入安全保护膜进入供气组件40,供气组件40通过触发推针32针尖端释放气体;触发推针32针尖端为中空状,气体通过触发推针32针尖端释放至气体释放腔内。在触发推针32行程到位后,触发电路35停止给电磁感应线圈34供电,电磁感应线圈34的电磁力消失,回位弹簧36带动触发推针32回位,下次使用时,更换供气组件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在传感组件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触发电路给电磁感应线圈供电产生电磁力,吸附装有触发推针的推针吸盘朝电磁感应线圈移动,触发推针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供气组件释放气体;通过电磁力带动触发推针快速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提高了充气速度和充气效率,降低了用户摔倒受伤的风险,给用户增强了摔倒受伤的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包括触发装置、基座50、及设于所述基座50上的安全气囊袋60,所述触发装置通过触发连接气管70与所述安全气囊袋60相连接,所述触发装置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所示,用户穿戴服饰、腰带、背心或脖带内设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袋60设于基座50上,基座50的材质为冲压工程塑料,可以减轻重量,触发装置通过触发连接气管70与安全气囊袋60相连接;较佳地,触发连接气管70的一端通过螺纹与触发机壳20密封连接,触发连接气管70的一端与气体释放腔相连通;触发连接气管7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基座50密封连接,触发连接气管70的另一端接入安全气囊袋60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在实际运行时,如图1、图2、图3所示,传感组件10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后,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运算,向触发电路35发出运行指令,触发电路35通过升压电路的升压、以及驱动电路向电磁感应线圈34输出电流,电磁感应线圈34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推针吸盘31朝向电磁感应线圈34移动,带动触发推针32移动撞向供气组件40,触发推针32刺入安全保护膜进入供气组件40,供气组件40通过触发推针32针尖端释放气体;触发推针32针尖端为中空状,气体从触发推针32针尖端释放至气体释放腔内,通过触发连接气管70进入安全气囊袋60,给安全气囊袋60充气,在用户落地时安全气囊袋60吸收撞击,为用户提供保护。在触发推针32行程到位后,触发电路35停止给电磁感应线圈34供电,电磁感应线圈34的电磁力消失,回位弹簧36带动触发推针32回位,下次使用时,更换供气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摔倒防伤安全气囊,在传感组件监测到用户摔倒的信息,触发电路给电磁感应线圈供电产生电磁力,吸附装有触发推针的推针吸盘朝电磁感应线圈移动,触发推针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供气组件释放气体;通过电磁力带动触发推针快速移动撞向并刺入供气组件,安全气囊袋的充气速度和充气效率得到提高,在用户落地时安全气囊袋吸收撞击,从而降低了用户摔倒受伤的风险,给用户增强了摔倒受伤的保护。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传感组件、触发推针组件、触发推针、电磁感应线圈和触发连接气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