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垫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8558发布日期:2020-09-23 00:4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垫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鞋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气垫鞋。



背景技术:

脚部需要承担人体所有的重量与压力,现今的气垫鞋主要是在鞋底靠近足跟的位置内设置气垫,以吸收足跟部位的反震力,目前市场上的气垫鞋紧紧通过橡胶等材料进行减震,因此对足部的缓冲保护还不够理想;

同时透气性也不是很理想,特别在运动后,脚掌产生湿气或热气时,该湿气、热气将会直接附着于气垫鞋上,导致脚掌会感觉到闷热不适,并且在脱掉鞋子时会散发出难闻的脚气,舒适度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气垫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垫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垫鞋,包括鞋底、连接在鞋底上端的鞋面、连接在鞋底上端的橡胶套、鞋底上端开设的第一凹槽和鞋底上端开设的多个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连接有减震透气装置;

所述减震透气装置包括压板、套筒、活塞、触杆、滑块、橡胶杆、橡胶圈、第一方形连接管、第一t形密封塞、第二方形连接管、第二t形密封塞、触板和定滑轮,所述橡胶套的下端抵触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延伸至套筒的内腔中并连接有活塞,所述套筒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内侧壁上,所述活塞的下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套筒的内底壁上,所述压板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触杆,所述触杆的下端抵触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套筒侧壁上开设的第一滑槽中,且滑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底壁上,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贯通插接有第一方形连接管,所述第一方形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方形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凹槽的侧壁延伸至鞋底内,所述第一方形连接管延伸至鞋底内的一端与多个第二凹槽均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方形连接管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第一t形密封塞,所述第一t形密封塞通过多个第二弹簧连接在第一方形连接管的侧壁上,且第一t形密封塞位于第一方形连接管外的一端为斜口结构;

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侧壁上贯通插接有第二方形连接管,所述第二方形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方形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凹槽的侧壁并与外界相互贯通,所述第二方形连接管的上端滑动插接有第二t形密封塞,所述第二t形密封塞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第二方形连接管的上端,所述第二t形密封塞的上端抵触触板,所述触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侧壁上开设的第二滑槽中,所述触板通过第四弹簧连接在第二滑槽的顶壁上,所述触板的上端连接有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滑块上,所述定滑轮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套接有活塞环。

优选的,所述触杆的下端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橡胶杆,且套筒上连接有与橡胶杆相对应的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t形密封塞和第二t形密封塞上均套接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橡胶套、触杆、滑块、橡胶杆、橡胶圈和活塞等一系列结构,共同达到减震的效果,提高气垫鞋的舒适度;

2、通过套筒、活塞、第一方形连接管、第二方形连接管和滑块等一系列结构,实现透气的效果;

通过简单的结构让气垫鞋达到减震同时透气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减震透气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中:1、鞋底;2、鞋面;3、橡胶套;4、减震透气装置;401、压板;402、套筒;403、活塞;404、触杆;405、滑块;406、橡胶杆;407、橡胶圈;408、第一方形连接管;409、第一t形密封塞;410、第二方形连接管;411、第二t形密封塞;412、触板;413、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垫鞋,包括鞋底1、连接在鞋底1上端的鞋面2、连接在鞋底1上端的橡胶套3、鞋底1上端开设的第一凹槽和鞋底1上端开设的多个第二凹槽;

第一凹槽内连接有减震透气装置4;

减震透气装置4包括压板401、套筒402、活塞403、触杆404、滑块405、橡胶杆406、橡胶圈407、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第一t形密封塞409、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第二t形密封塞411、触板412和定滑轮413,橡胶套3的下端抵触压板401,压板40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延伸至套筒402的内腔中并连接有活塞403,活塞403上套接有活塞环,起到密封作用,套筒402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活塞403滑动连接在套筒402的内侧壁上,活塞403的下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套筒402的内底壁上,压板401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触杆404,触杆404的下端抵触滑块405,滑块405滑动连接在套筒402侧壁上开设的第一滑槽中,且滑块405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底壁上,触杆404的下端呈圆弧状,防止损坏滑块405;

套筒402的侧壁上贯通插接有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的一端延伸至套筒402的内腔中,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凹槽的侧壁延伸至鞋底1内,第一方形连接管408延伸至鞋底1内的一端与多个第二凹槽均贯通连接,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的侧壁上滑动插接有第一t形密封塞409,第一t形密封塞409通过多个第二弹簧连接在第一方形连接管408的侧壁上,且第一t形密封塞409位于第一方形连接管408外的一端为斜口结构;

套筒402的另一端侧壁上贯通插接有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的一端延伸至套筒402的内腔中,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凹槽的侧壁并与外界相互贯通,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的上端滑动插接有第二t形密封塞411,第一t形密封塞409和第二t形密封塞411上均套接有密封圈,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第二t形密封塞411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的上端,第二t形密封塞411的上端抵触触板412,触板412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侧壁上开设的第二滑槽中,触板412通过第四弹簧连接在第二滑槽的顶壁上,触板412的上端连接有绳索的一端,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413并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滑块405上,定滑轮413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

压板401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橡胶杆406,且套筒402上连接有与橡胶杆406相对应的橡胶圈407,再次起到减震效果。

本案中:穿戴者穿上这双鞋行走,当鞋底1接触地面后,脚后跟抵触橡胶套3并压动减震透气装置4,此时压板401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触杆404和橡胶杆406向下移动,此时拉伸弹簧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触杆404抵触滑块405,滑块405向下移动,第一弹簧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橡胶杆406插到橡胶圈407中,通过橡胶杆406和橡胶圈407的形变,从而再次起到减震效果;

当鞋底1离开地面后,此时滑块405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活塞403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使压板401回到原位,随着活塞403向上移动,套筒402产生负压,由于此时第二t形密封塞411处于触板412的按压下,密封住第二方形连接管410,第一t形密封塞409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第一方形连接管408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套筒402内的负压将脚掌处的湿气和热气经第二凹槽和第一方形连接管408吸入到套筒402中;

在当鞋底1接触地面后,活塞403向下移动,此时位于右侧的滑块405向下移动抵触并向右按压第一t形密封塞409,使第一方形连接管408处于封闭状态,同时位于左侧的滑块405向下移动,通过绳索将带动触板412向上移动,此时第二t形密封塞411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二方形连接管410与外界贯通,随着活塞403向下移动,将热气和湿气排出,从而实现透气的效果;

通过简单的结构让气垫鞋达到减震同时透气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