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083发布日期:2020-05-19 20:4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滑鞋,特别涉及一种光滑以及湿滑地砖面使用的防滑鞋。



背景技术:

目前,家居地面装修的大部分是比较光滑的地砖,特别是拖地后比较湿滑地砖面,以及雨后的室外地砖面以及长青苔的砖面,人们穿的鞋,防滑性能较差,容易造成人体滑倒,造成人体伤害;尤其是洗浴间的地面,地砖表面有较多积水,更容易造成人体滑倒,特别是老人或者小孩,一种防滑鞋已成为人们防止滑倒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滑鞋,用于防止人们在光滑或者湿滑的地砖行走时滑倒,特别是老年人或者小孩。

本发明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防滑鞋包括有鞋体以及内衬垫,鞋体包括有鞋底以及活塞,鞋底设有内衬垫凹槽、真空吸盘以及活塞腔,内衬垫凹槽位于真空吸盘以及活塞腔的上方,内衬垫与鞋底的内衬垫凹槽镶嵌连接;活塞安装于活塞腔内,活塞与活塞腔密封连接,活塞与活塞腔动配合连接,活塞与内衬垫连接,真空吸盘的内型腔与活塞腔的顶部连通,真空吸盘的吸盘口在鞋底的底部,真空吸盘的吸盘口向下,活塞腔的腔口位于鞋底的底部,活塞腔的腔口向下;内衬垫以及鞋底由弹性材料构成,其弹性材料包括有橡胶以及塑料,或者除橡胶以及塑料以外的非金属弹性材料;活塞的初始状态是:活塞位于活塞腔的顶部;内衬垫的初始状态是:内衬垫处于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防滑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鞋体穿在脚上,步行时,脚的重力踩在内衬垫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鞋底下面的真空吸盘与地面密封连接;同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内衬垫产生弹性变形,使内衬垫沿鞋底的内衬垫凹槽下降,内衬垫压活塞沿活塞腔不断下降;由于真空吸盘与地面密封连接,随着活塞沿活塞腔的不断下降,真空吸盘内的空气不断被抽走,利用活塞沿活塞腔向下移动对真空吸盘抽真空,使真空吸盘的内型腔产生负压,使真空吸盘吸紧地面,避免人体滑倒;当活塞下降到与地面接触时,活塞停止下降,活塞保持在与活塞腔密封连接的状态,真空吸盘的内型腔保持在负压状态,真空吸盘保持在吸紧地面的状态;当需要移动脚,提脚时,施加于内衬垫的人体重力消除,内衬垫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内衬垫的形状复原,内衬垫沿鞋底的内衬垫凹槽上升,活塞跟随内衬垫沿活塞腔上升,当活塞复位时,进入活塞腔的空气回流到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内型腔的负压消除,鞋体随脚离开地面;从而有效地防止人体滑倒,同时,也不影响行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滑鞋包括有鞋体、内衬垫、鞋底、活塞、真空吸盘以及活塞腔,内衬垫与鞋底镶嵌连接,活塞安装于活塞腔内,活塞与内衬垫连接,真空吸盘的内型腔与活塞腔连通;使用时,将脚穿在防滑鞋上,脚踩下内衬垫时,真空吸盘与地面紧密接触,同时,内衬垫带动活塞于活塞腔下降移动,将真空吸盘内的空气抽走,使真空吸盘产生负压将地面吸紧,避免人体滑倒;提脚行走时,内衬垫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活塞上升,进入活塞腔的空气回流到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的负压消除,不影响人们行走。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滑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滑鞋的结构示意图,防滑鞋包括有鞋体1以及内衬垫2,鞋体1包括有鞋底3以及活塞4,鞋底3设有内衬垫凹槽5、真空吸盘6以及活塞腔7,内衬垫凹槽5位于真空吸盘6以及活塞腔7的上方,内衬垫2与鞋底3的内衬垫凹槽5镶嵌连接;活塞4安装于活塞腔7内,活塞4与活塞腔7密封连接,活塞4与活塞腔7动配合连接,活塞4与内衬垫2连接,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与活塞腔7的顶部9连通,真空吸盘6的吸盘口10在鞋底3的底部11,真空吸盘6的吸盘口10向下,活塞腔7的腔口12位于鞋底3的底部11,活塞腔7的腔口12向下;内衬垫2以及鞋底3由弹性材料构成,其弹性材料包括有橡胶以及塑料,或者除橡胶以及塑料以外的非金属弹性材料;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4的初始状态是:活塞4位于活塞腔7的顶部9;内衬垫2的初始状态是:内衬垫2处于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防滑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鞋体1穿在脚13上,步行时,脚13的重力踩在内衬垫2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鞋底3下面的真空吸盘6与地面14密封连接;同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内衬垫2产生弹性变形,使内衬垫2沿鞋底3的内衬垫凹槽5下降,内衬垫2压活塞4沿活塞腔7不断下降;由于真空吸盘6与地面14密封连接,随着活塞4沿活塞腔7的不断下降,真空吸盘6内的空气不断被抽走,利用活塞4沿活塞腔7向下移动对真空吸盘6抽真空,使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产生负压,使真空吸盘6吸紧地面14,避免人体滑倒;当活塞4下降到与地面14接触时,活塞4停止下降,活塞4保持在与活塞腔7密封连接的状态,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保持在负压状态,真空吸盘6保持在吸紧地面14的状态;当需要移动脚13,提脚13时,施加于内衬垫2的人体重力消除,内衬垫2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内衬垫2的形状复原,内衬垫2沿鞋底3的内衬垫凹槽5上升,活塞4跟随内衬垫2沿活塞腔7上升,当活塞4复位时,进入活塞腔7的空气回流到真空吸盘6,真空吸盘6内型腔8的负压消除,鞋体1随脚13离开地面;从而有效地防止人体滑倒,同时,也不影响行走。

为了实施利用活塞4于活塞腔7移动对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抽真空;鞋底3设有吸气通道15,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通过吸气通道15与活塞腔7的顶部9连通;鞋底3设有导杆孔16,导杆孔16与活塞腔7连通,导杆孔16位于活塞腔7的顶部9,导杆孔16位于内衬垫2的下方;活塞4设有活塞杆17,活塞杆17穿过导杆孔16与活塞4以及内衬垫2连接。

为了帮助内衬垫2发生弹性变形后的复位,避免内衬垫2不能复位的情况发生;内衬垫2设有弹性柱18,弹性柱18设有多个,弹性柱18位于鞋底3的与内垫2之间,内衬垫2与内衬垫凹槽5的槽底19之间形成了一个内衬垫2的下降型腔20;弹性柱18的下端与内衬垫凹槽5的槽底19接触;在人体的脚13没有踩下内衬垫2时,弹性柱18的初始状态是:弹性柱18未发生弹性变形;内衬垫2与弹性柱18由一体的弹性材料构成。

防滑鞋的使用方法是:脚13踩下内衬垫2时,鞋底3下面的真空吸盘6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与地面14密封连接;同时,脚13踩在内衬垫2的重力大于内衬垫2的材料弹力,使内衬垫2产生弹性变形,内衬垫2向下变形,使内衬垫2沿内衬垫2的下降型腔20下降,内衬垫2通过活塞杆17驱动活塞4由活塞腔7的顶部9沿活塞腔7下降到地面14,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的空气经吸气通道15被抽到活塞腔7,使真空吸盘6产生负压;鞋底3在真空吸盘6在人体重力以及真空吸盘6内型腔8负压的共同作用下吸紧地面14,避免人体滑倒;当人体的一个脚13站稳在地面14,另一个脚13提起时,该脚13对穿在该鞋体1的鞋底3的内衬垫2施加的重力消除,该内衬垫2的形状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复原,内衬垫2由下向上复原,内衬垫2通过活塞杆17带动活塞4上升复位到初始位置,活塞腔7内的空气通过吸气通道15回到真空吸盘6,真空吸盘6内型腔8的负压消除;同时,人体施加于真空吸盘6的重力消除,避免影响人体行走。

防滑鞋使用时,脚13踩下内衬垫2时,内衬垫2向下变形移动,内衬垫2压缩弹性柱18,弹性柱18的下端与鞋底3接触或者连接,鞋底3与地面14接触,利用鞋底3的槽底19支撑弹性柱18的下端,使弹性柱18产生弹性变形,其高度变小;脚13不踩下内衬垫2时,也就是提脚13时,人体施加于内衬垫2的重力消除,弹性柱18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复原,弹性柱18伸长升高,弹性柱18顶内衬垫2上升,帮助内衬垫2复位到初始状态。

脚13踩下内衬垫2时,为了避免弹性柱18阻碍内衬垫2下降,影响内衬垫2带动活塞4下降,影响实施对真空吸盘6的抽真空;弹性柱18的材料弹力小于脚13踩下内衬垫2时,脚13施加于内衬垫2人体的重力,也就是脚13施加于内衬垫2的重力大于所有弹性柱18的材料弹力,避免弹性柱18阻碍内衬垫2下降。

为了避免活塞腔7漏气,影响实施对真空吸盘6的内型腔8抽真空;活塞杆17的硬度大于鞋底3的硬度,活塞杆17的外径大于鞋底3的导杆孔16的孔径,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密封连接;活塞4的硬度大于鞋底3的硬度,活塞4的外径大于鞋底3的活塞腔7的内径;防滑鞋使用时,脚13踩下内衬垫2时,内衬垫2压活塞杆17向下移动,活塞杆17克服鞋底3的导杆孔16位置的材料弹力,将导杆孔16的孔径张大到与活塞杆17的外径相同的状态,在活塞杆1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利用鞋底3的材料弹力将活塞杆17缩紧,使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处于密封的状态;同时,脚13踩下内衬垫2时,活塞杆17压活塞4向下移动,活塞4克服鞋底3的活塞腔7位置的材料弹力,将活塞腔7的孔径张大到与活塞4的外径相同的状态,在活塞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利用鞋底3的材料弹力将活塞4缩紧,使活塞4与活塞腔7处于密封的状态;避免活塞腔7漏气。

为了避免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以及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阻止内衬垫2上升复位,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的摩擦力小于内衬垫2复原时的材料弹力;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小于内衬垫2复原时的材料弹力;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的摩擦力加上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的合力小于内衬垫2复原时的材料弹力;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的摩擦力加上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的合力小于内衬垫2复原时的材料弹力加上弹性柱18复原弹力的合力。

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克服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的摩擦力上升,内衬垫2其上升的材料弹力大于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的摩擦力;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在其材料弹力的作用下克服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上升,内衬垫2其上升的材料弹力大于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在其材料弹力与弹性柱18复原弹力合力的作用下克服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以及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的合力上升,内衬垫2上升其材料弹力与弹性柱18复原弹力叠加的合力大于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与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叠加的合力。

为了利用人体的重力带动活塞4于活塞腔7下降,实施对真空吸盘6抽真空;内衬垫2的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弹力小于脚13踩在内衬垫2时人体重力;鞋底3设有的真空吸盘6、活塞腔7以及导杆孔16设有多个,真空吸盘6与活塞腔7的数量相同,每个真空吸盘6均有一条吸气通道15与活塞腔7的的顶部9连通;活塞4设有多个,活塞4的数量与活塞腔7的数量相同,活塞腔7的数量与导杆孔16的数量相同,导杆孔16的数量与活塞杆17的数量相同;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上升的材料弹力大于多个活塞4与活塞腔7合计的摩擦力;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上升的材料弹力大于多个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合计的摩擦力;内衬垫2上升复位时,内衬垫2上升的材料弹力与多个弹性柱18复原弹力叠加的合力大于多个活塞4与活塞腔7的摩擦力和多个活塞杆17与导杆孔16摩擦力叠加的合力。

为了活塞4的轴线与地面垂直,使活塞4下降时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鞋底3放于地面14时,鞋底3的导杆孔16的中心线与地面14垂直,鞋底3的导杆孔16的中心线与活塞腔7的中心线相同,活塞4的中心线与活塞腔7的中心线相同。

为了方便制造防滑鞋,以及实施内衬垫2与鞋底3的内衬垫凹槽5的紧密连接;鞋底3的内衬垫凹槽5的下部设有环形的连接槽21,环形的连接槽21的边沿形状与鞋底3的边沿形状相同;内衬垫2设有环形插接凸台22,环形插接凸台22的形状与环形的连接槽21的形状相同,环形插接凸台22与环形的连接槽21紧密插接,环形插接凸台22的尺寸大于环形的连接槽21的尺寸。

为了将内衬垫2的下降型腔20内的空气排走,避免阻碍内衬垫2的下降;内衬垫2设有排气孔23,鞋底3设有泄气孔24,排气孔23与泄气孔24连通;脚13踩下内衬垫2时,内衬垫2发生弹性变形下降,下降型腔20的空气经排气孔23以及泄气孔24排出;内衬垫2复原上升时,外部空气由排气孔23以及泄气孔24进入下降型腔20,避免下降型腔20负压,阻碍内衬垫2上升。

为了方便制造组装,实施弹性柱18以及活塞杆17与内衬垫2的连接;内衬垫2设有活塞杆插接孔25,活塞杆17设有锥形插接头26;将内衬垫2的环形插接凸台22与鞋底3的环形的连接槽21插接后,内衬垫2的活塞杆插接孔25的中心线与鞋底3的导杆孔16的中心线相同,然后将活塞4插入鞋底3的活塞腔7,使活塞杆17穿过鞋底3的导杆孔16,再将活塞杆17的锥形插接头26与内衬垫2的活塞杆插接孔25插接,将活塞4与内衬垫2连接在一起,使活塞4处于活塞腔7顶部9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