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038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在假期选择户外活动或外出旅行,因此对于户外服装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对于某些户外运动,如登山、野营、探险等,服装作为重要的装备,需要具有防风、防雨、透气、保暖等户外着装性能。但市面上的户外服装大多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近年来,帐篷作为野营的必备物品,人们对其需求不断增大。在户外旅行时需携带较多装备,而现有的多数帐篷体积大、重量大,携带不方便,易消耗旅行者大量体力。因此,需提高帐篷的便携性和可收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帐篷。

本发明包括前衣身(2)、后衣身(3)、袖子(6)和双肩背包。两个袖子(6)与服装主体的两个袖窿处分别连接。所述的袖子(6)包括主体袖片(6-1)和两张展开袖片(6-2)。两张展开袖片(6-2)的其中一侧边缘与主体袖片(6-1)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

所述的前衣身(2)分别相互独立的两片前半衣身。前半衣身包括前半主体衣片(2-1)、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和第三前展开衣片(2-4)。第一前展开衣片(2-2)、前半主体衣片(2-1)、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依次排列相连。

所述的后衣身(3)分别相互独立的两片后半衣身。后半衣身包括后半主体衣片(3-1)、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和第三后展开衣片(3-4)。第一后展开衣片(3-2)、后半主体衣片(3-1)、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依次排列相连。

所述的双肩背包包括背包展开布片和双肩包配件组。双肩包配件组包括双肩包高度拉链(38)、双肩包底部拉链串。背包展开布片包括主体底布、侧部展开布和两块端部展开布。主体底布呈矩形。两块端部展开布分别设置主体底布的两端边缘;侧部展开布设置在主体底布的一侧边缘;主体底布的两侧边缘的一端均设置有双肩包高度拉链(38)。双肩包底部拉链串包括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第一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第二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依次排列相连,设置在有背包展开布片的端部。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之间成夹角。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相互之间成夹角。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形成具有u形外凸的拉链串;外凸部分即为折叠后双肩背包的底部。

主体底布上设置有三条横向折痕和三条纵向折痕;三条横向折痕用于将主体底布进行两次对折;三条纵向折痕用于将主体底布卷成包状。三条纵向折痕将主体底布分隔为依次排列相连,且与第一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第二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分别对应的背包外布片、第一背包侧布片、背包内布片和第二背包侧布片。

该可穿戴式帐篷具有两种使用模式,分别为服装模式和帐篷模式。

①.服装模式下,双肩背包、前衣身(2)、后衣身(3)和袖子(6)均处于折叠状态。两个前半衣身的前半主体衣片(2-1)对接在一起;两个后半衣身的半主体衣片(3-1)对接在一起;前衣身(2)与后衣身(3)连接在一起,形成服装主体。

前半衣身中,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和前半主体衣片(2-1)翻折在一起,且前半主体衣片(2-1)对折。后半衣身中,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和后半主体衣片(3-1)翻折在一起,且后半主体衣片(3-1)对折。袖子(6)中,主体袖片(6-1)和两片展开袖片(6-2)翻折在一起,且主体袖片(6-1)对折;主体袖片(6-1)的两侧连接在一起形成筒状。双肩背包中,背包展开布片沿着各横向折痕对折两次;两条双肩包高度拉链(38),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各自连接在一起。

②.帐篷模式下,双肩背包、前衣身(2)、后衣身(3)和袖子(6)均处于展开状态。两个前半衣身上的第三前展开衣片(2-4)外侧边缘、两个后半衣身上的第三后展开衣片(3-4)外侧边缘与两个袖子(6)上的两张展开袖片(6-2)的外侧边缘分别连接。背包展开布片两端边缘与两个袖子(6)的底部边缘分别连接。背包展开布片的两侧边缘与前衣身的、后半衣身上底部边缘分别连接;双肩背包、前衣身(2)、后衣身(3)和袖子(6)合围成的帐篷通过帐篷支架(51)撑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半衣身上设置有前片配件组。前片配件组包括第一前片魔术贴(16)、第二前片魔术贴(17)、前片长侧边拉链(18)、前片短侧边拉链(19)和前片下摆拉链(20)。前片下摆拉链(20)设置在前半衣身的底部边缘。前片长侧边拉链(18)设置在第一前展开衣片(2-2)远离前半主体衣片(2-1)的一侧。第二前展开衣片(2-3)与第三前展开衣片(2-4)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风绳的带孔洞的三角布(26)。第三前展开衣片(2-4)远离第二前展开衣片(2-3)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前片短侧边拉链(19)和管状长布条(27)。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靠近前半主体衣片(2-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前片魔术贴(16)和第二前片魔术贴(17)。第一前片魔术贴(16)和第二前片魔术贴(17)分别位于前半衣身的上半段、下半段。前半主体衣片(2-1)的顶部领口处设置有前领口下拉链(9)。服装模式下,两条第一前片魔术贴(16)粘合在一起,两条第二前片魔术贴(17)粘合在一起,使得折叠稳固。帐篷模式下,两个前半衣身通过前片长侧边拉链(18)连接在一起,帐篷支架的支撑杆穿过管状长布条(27)。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半衣身上设置有后片配件组。后片配件组包括第一后片魔术贴(21)、第二后片魔术贴(22)、后片长侧边拉链(23)、后片短侧边拉链(24)和后片下摆拉链(25)。后片下摆拉链(25)设置在后半衣身的底部边缘。后片长侧边拉链(23)设置在第一后展开衣片(3-2)远离后半主体衣片(3-1)的一侧。第二后展开衣片(3-3)与第三后展开衣片(3-4)的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布(26)。第三后展开衣片(3-4)远离第二后展开衣片(3-3)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后片短侧边拉链(24)和管状长布条(27)。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靠近后半主体衣片(3-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后片魔术贴(21)和第二后片魔术贴(22)。第一后片魔术贴(21)和第二后片魔术贴(22)分别位于后半衣身的上半段、下半段。服装模式下,两条第二后片魔术贴(21)粘合在一起,两条第二后片魔术贴(22)粘合在一起,使得折叠稳固。帐篷模式下,两个后半衣身通过后片长侧边拉链(23)连接在一起,帐篷支架的支撑杆穿过管状长布条(27)。

作为优选,两张展开袖片(6-2)的外侧面均设置有袖片侧缝拉链(12)。袖子(6)上设置有袖片配件组。袖片配件组包括袖片侧缝拉链(12)、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袖片下摆拉链(32)和窗口布片(33)。两条袖片侧缝拉链(12)分别设置在主体袖片(6-1)的两侧边缘的上半段。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分别设置在两张展开袖片(6-2)的斜边上。两张展开袖片(6-2)外侧面靠近主体袖片(6-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袖片魔术贴(28)和第二袖片魔术贴(29)。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分别位于展开的袖子(6)的上半段、下半段。袖子(6)内侧面的底部设置有袖片下摆拉链(32)。服装模式下,两条第一袖片魔术贴(28)与两条第二袖片魔术贴(29)分别粘合,使得折叠稳固。

作为优选,主体袖片(6-1)、两片展开袖片(6-2)的下半段中部设置有窗口切开线,形成窗口布片(33)。窗口布片(33)的切开线边缘与主体袖片(6-1)、两片展开袖片(6-2)通过拉链连接。窗口布片(33)的内侧设置有纱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肩包配件组还包括底布端边缘拉链(34)、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背包展开布片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两条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另一侧边缘设置有两条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两端边缘均设置有底布端边缘拉链(34)。背包展开布片的夹层中设置有床垫气囊。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肩背包还包括双肩包盖布(42)、双肩包背带(43)、双肩包提手(44)、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和第三双肩包按扣(47)。双肩包盖布(42)的内侧边缘与主体底布最靠近双肩包底部拉链串的横向折痕连接;帐篷模式下,双肩包盖布(42)位于背包内布片处。

双肩包盖布(42)的外侧面设置有双肩包提手(44)。背包外布片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两颗第一双肩包按扣(45)的公扣部分。双肩包盖布(42)的外边缘处安装有两颗第一双肩包按扣(45)的母扣部分。第二背包侧布片、第一背包侧布片的外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两颗第二双肩包按扣(46)、两颗第三双肩包按扣(47)的公扣部分。双肩包盖布(42)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有两颗第二双肩包按扣(46)、两颗第三双肩包按扣(47)的母扣部分。服装模式下,双肩包盖布(42)上的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和第三双肩包按扣(47)各自扣合。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可拆卸帽子(1)。可拆卸帽子(1)的面部轮廓开口处设置有抽绳(15),领口与面部轮廓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包裹按扣(14);可拆卸帽子(1)的外侧面底部设置钩襻(13)。可拆卸帽子(1)的后脑勺位置设置有帽子上拉链(10)。帽子上拉链(10)用于在帐篷状态下与前衣身(2)上的前领口下拉链(9)连接。帐篷模式下,帐篷支架中部的挂钩勾住可拆卸帽子上的钩襻(13)。服装模式下,可拆卸帽子(1)与服装主体通过领口拉链(55)连接;前半主体衣片(2-1)的顶部领口处设置有前领口下拉链(9)。帐篷模式下,前半主体衣片(2-1)上的前领口下拉链(9)与可拆卸帽子(1)上的帽子上拉链(10)连接。

作为优选,可拆卸帽子(1)的内侧面靠近领口的部位设置有能够向外翻出的单肩包盖布(49);单肩包盖布(49)的外边缘及可拆卸帽子(1)的面部轮廓处均设置有单肩包拉链(50)。可拆卸帽子(1)的外侧面的领口部设置有单肩包背带(48)。将单肩包盖布(49)翻出;将单肩包盖布(49)与可拆卸帽子(1)上的单肩包拉链(50)连接,即可形成一个单肩包。可拆卸帽子(1)的内侧面与单肩包盖布(49)的内侧面上通过盖布魔术贴(54)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衣身(2)及后衣身(3)均采用通过层压工艺形成,里层面料均为纯棉布,表层面料与里层面料之间均设置有聚氨酯防水透湿微孔薄膜。前衣身(2)及后衣身(3)腋围线以上的部分的表层面料为细旦涤纶和发光纤维进行三维机织形成的织物;前衣身(2)及后衣身(3)腋围线以下的部分的表层面料为细旦涤纶和发光纤维织成的平纹织物。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均呈三角形状。前衣身(2)和后衣身(3)的两条侧缝均设置有衣身侧缝拉链(11);服装模式下,前衣身(2)与后衣身(3)通过衣身侧缝拉链(11)连接。所述的前衣身(2)的正中门襟位置设置有前门襟拉链(7);前门襟拉链(7)将前衣身(2)分隔两片前半衣身。前门襟拉链(7)位于前半主体衣片(2-1)上半段的内侧。后衣身(3)的正中位置设置有后中拉链(8),将后衣身(3)分隔两片后半衣片。后中拉链(8)位于后半主体衣片(3-1)上半段的内侧。

本发明具体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有服装和帐篷两种形式,可根据需求转变使用方式。在登山、探险等活动时帐篷可变成衣服穿在人身上,起到保暖防风防雨的作用;在野外露营时可将衣服脱下展开成帐篷,减轻了旅行者的行李负担,减少旅行者的体力消耗。

2、本发明作为服装时,外观与普通户外服装无异,且服装的帽子可拆卸,在必要时可作为单肩包使用。另外本发明配有双肩背包,该双肩背包实则为帐篷底布,内含气囊,既起到收纳的作用,又可以在旅行者遇到危险时,如跌落水中时,通过用力拉气囊装置上的拉绳,触发气囊装置,使背包充气,起到救生的作用。

3、本发明作为帐篷时,因面料作用使帐篷防雨防风透湿透气,帐篷底部的气囊充满气后,起到气垫床的效果,使旅行者即使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也能搭建帐篷,进行休息。

4、本发明的衣片由涤纶和发光纤维通过三维机织或平纹织物织成,强度高、耐磨性好、耐光耐腐蚀。加入发光纤维后,可使着装者在夜间行走或在野外驻扎帐篷时起到警示作用,增强安全性。

5、本发明的衣片采用层压工艺,而不是涂层工艺,保证面料防风防雨透湿,满足人体着装舒适性。外布采用细旦涤纶,线密度大,孔隙小,防水性好。里布采用纯棉布,提高帐篷内水汽的吸收速度和吸湿量,保证帐篷内透气性好,减少闷热和不适。

附图说明

图1a、1b分别是本发明在服装模式下的正面示意图、反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帐篷模式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中可拆卸帽子内的单肩包盖布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3b、3c分别是本发明中的可拆卸帽子的正面示意图、反面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中的可拆卸帽子变形为单肩包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袖子的展开折叠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前半衣身的展开折叠变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后半衣身的展开折叠变化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中双肩背包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中双肩背包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可拆卸帽子1、前衣身2、后衣身3、领口拉链4、袖口收紧带5、袖子6、前门襟拉链7、后中拉链8、前领口下拉链9、帽子上拉链10、衣身侧缝拉链11、袖片侧缝拉链12、钩襻13、按扣14、抽绳15、第一前片魔术贴16、第二前片魔术贴17、前片长侧边拉链18、前片短侧边拉链19、前片下摆拉链20、第一后片魔术贴21、第二后片魔术贴22、后片长侧边拉链23、后片短侧边拉链24、后片下摆拉链25、固定防风绳的三角布26、固定支架的管状长布条27、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袖片下摆拉链32、窗口布片33、帐篷底布宽度拉链34、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气囊控制装置37、双肩包高度拉链38、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双肩包底部拉链41、双肩包盖布42、双肩包背带43、双肩包提手44、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第三双肩包按扣47、单肩包单肩包背带48、单肩包盖布49、单肩包开口拉链50、可帐篷支架51、支架固定板52、盖布下边缘53、帽子上的魔术贴54、主体底布55、侧部展开布56、端部展开布5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a、1b和2所示,一种可穿戴式帐篷,包括可拆卸帽子1、前衣身2、后衣身3、袖子6、双肩背包和帐篷支架51。前衣身2和后衣身3的两条侧缝均设置有衣身侧缝拉链11;前衣身2与后衣身3的两肩处分别缝合在一起;前衣身2与后衣身3的两条侧缝处均通过衣身侧缝拉链11连接,形成该可穿戴式帐篷的服装主体。可拆卸帽子1与服装主体通过领口拉链4连接;两条袖子6服装主体的两个袖窿处分别缝合。袖子6的袖口处设置有袖口收紧带5。展开为帐篷模式时,服装主体的两肩之间的部分形成帐篷的顶部;领口处的缺口通过可拆卸帽子1遮挡。

如图3a-3d所示,可拆卸帽子1的面部轮廓开口处设置有抽绳15,领口与面部轮廓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包裹按扣14,用于头部防风防寒;可拆卸帽子1的外侧面底部设置钩襻13。可拆卸帽子1的后脑勺位置设置有帽子上拉链10。帽子上拉链10用于在帐篷状态下与前衣身2上的前领口下拉链9连接。可拆卸帽子1的内侧面靠近领口的部位设置有能够向外翻出的单肩包盖布49。单肩包盖布49的盖布下边缘53与可拆卸帽子1的内侧面缝合连接(如图3a的中间部分的虚线缉缝)。可拆卸帽子1的内侧面与单肩包盖布49的内侧面上通过盖布魔术贴54连接,从而将单肩包盖布49藏在帽内;单肩包盖布49的外边缘及可拆卸帽子1的面部轮廓处均设置有单肩包拉链50。可拆卸帽子1的外侧面的领口部设置有单肩包背带48。单肩包背带48的两端与可拆卸帽子1底部的两端分别缝合。单肩包背带48采用伸缩带结构,长度可调节。当可拆卸帽子1作为单肩包使用时,拉开帽子与衣身连接的领口拉链4,将单肩包盖布49翻出;将单肩包盖布49与可拆卸帽子1上的单肩包拉链50连接;根据需求调节单肩包背带48长度,即可形成一个单肩包。

如图1、2和4所示,袖子6包括包括主体袖片6-1和两张展开袖片6-2。主体袖片6-1的内端设置有袖窿弧线,用于与服装主体的袖窿处缝合。主体袖片6-1的主体呈矩形。两张展开袖片6-2均呈直角三角形状。两张展开袖片6-2各自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主体袖片6-1的两侧边缘分别缝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决定帐篷的宽度,取值根据帐篷的宽度需求决定。两条袖片侧缝拉链12分别位于两张展开袖片6-2的外侧面。

袖子6上设置有袖片配件组。袖片配件组包括袖片侧缝拉链12、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袖片下摆拉链32和窗口布片33。两条袖片侧缝拉链12分别设置在主体袖片6-1的两侧边缘的上半段(上半段)。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分别设置在两张展开袖片6-2的斜边上。两张展开袖片6-2外侧面靠近主体袖片6-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袖片魔术贴28和第二袖片魔术贴29。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分别位于袖子6的上半段(靠近袖窿的部分)、下半段(靠近袖口的部分)。主体袖片6-1、两张展开袖片6-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跨越三片袖片的袖片下摆拉链32。

主体袖片6-1、两片展开袖片6-2的下半段中部设置有窗口切开线,形成能够翻出的窗口布片33。窗口布片33呈半圆形。窗口布片33的切开线边缘与主体袖片6-1、两片展开袖片6-2通过拉链连接。窗口布片33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独立连接主体袖片6-1、展开袖片6-2的纱布;通过控制拉链,能够选择完全关闭窗口、保留纱布或完全打开窗口。两条第二袖片魔术贴29均位于窗口布片33的外侧面。

袖子6的折叠状态用于作为服装的袖子,展开状态用于作为帐篷的端面挡布开后帐篷的宽度为主体袖片6-1和两张展开袖片6-2的底部宽度之和,能够达到1m;主体袖片6-1的长度使得帐篷的高度大于1m;可见帐篷的宽度和高度均满足成年人的使用需求。将袖子6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的过程如下;通过向内翻折两片展开袖片6-2,能够将第一袖片魔术贴28、第二袖片魔术贴29翻折至主体袖片6-1的内侧;之后将主体袖片6-1的下半段向内翻折,并使得两条第一袖片魔术贴28与两条第二袖片魔术贴29分别粘贴在一起,保证折叠稳固。最后将两条袖片侧缝拉链12连接在一起,折叠完成。

如图1、2和5所示,前衣身2的正中门襟位置设置有前门襟拉链7;前门襟拉链7将前衣身2分隔两片前半衣身。服装状态下,前门襟拉链7用以帮助使用者穿脱服装;帐篷状态下,前门襟拉链7作为帐篷的开口。前半衣身包括前半主体衣片2-1、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和第三前展开衣片2-4。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均呈三角形状。底部边缘等长的第一前展开衣片2-2、前半主体衣片2-1、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依次排列相连,形成类扇形状,作为帐篷侧面布的一半。前门襟拉链7、衣身侧缝拉链11分别位于前半主体衣片2-1上半段的两侧。将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向前半主体衣片2-1处翻折;再将前半主体衣片2-1的底部边缘沿着前门襟拉链7、衣身侧缝拉链11底端的连线向上翻折,即形成前半衣身的主体形状。此时,前半主体衣片2-1的底部边缘与前半衣身的腋围线重合。

前半衣身上设置有前片配件组。前片配件组包括第一前片魔术贴16、第二前片魔术贴17、前片长侧边拉链18、前片短侧边拉链19和前片下摆拉链20。前片下摆拉链20设置在展开后的前半衣身内侧面的底部边缘。前片长侧边拉链18设置在第一前展开衣片2-2远离前半主体衣片2-1的一侧。第二前展开衣片2-3与第三前展开衣片2-4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风绳的带孔洞的三角布26。第三前展开衣片2-4远离第二前展开衣片2-3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前片短侧边拉链19和用于固定帐篷支架杆的管状长布条27。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靠近前半主体衣片2-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前片魔术贴16和第二前片魔术贴17。第一前片魔术贴16和第二前片魔术贴17分别位于前半衣身的上半段、下半段。前半主体衣片2-1的顶部领口处设置有前领口下拉链9。在帐篷状态下,前领口下拉链9与可拆卸帽子1上的帽子上拉链10配合,将前衣身2的领口处的开口封闭。

前半衣身的折叠状态用于作为服装的前衣身2的一半,展开状态用于作为帐篷的侧面挡布的一半。折叠状态下前半衣身的宽度为25cm;展开后前半衣身底部边缘的长度为前半主体衣片2-1、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和第三前展开衣片2-4的底部边缘之和,能够达到1m;帐篷的侧面挡布由两块前半衣身拼成,故展开后帐篷的长度达到2m,满足成年人的使用需求。将前半衣身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的过程如下;将第二前展开衣片2-3和第三前展开衣片2-4沿着连接处对折。将第一前展开衣片2-2以及对折后的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向内翻折,能够将第一前片魔术贴16和第二前片魔术贴17翻折至前半主体衣片2-1的内侧;之后将前半主体衣片2-1的下半段向内翻折,并使得两条第一前片魔术贴16与两条第二前片魔术贴17分别粘贴在一起,保证折叠稳固,折叠完成。

如图1、2和6所示,后衣身3的正中位置设置有后中拉链8,将后衣身3分隔两片后半衣片。帐篷状态下,后中拉链8作为帐篷的开口。后半衣身包括后半主体衣片3-1、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和第三后展开衣片3-4。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均呈三角形状。底部边缘等长的第一后展开衣片3-2、后半主体衣片3-1、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依次排列相连,形成类扇形状,作为帐篷侧面布的一半。后中拉链8、衣身侧缝拉链11分别位于后半主体衣片3-1上半段的两侧。将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向后半主体衣片3-1处翻折;再将后半主体衣片3-1的底部边缘沿着后中拉链8、衣身侧缝拉链11底端的连线向上翻折,即形成后半衣身的主体形状。此时,后半主体衣片3-1的底部边缘与后半衣身的腋围线重合。

后半衣身上设置有后片配件组。后片配件组包括第一后片魔术贴21、第二后片魔术贴22、后片长侧边拉链23、后片短侧边拉链24、后片下摆拉链25、三角布26和管状长布条27。后片下摆拉链25设置在展开后的后半衣身内侧的底部边缘。后片长侧边拉链23设置在第一后展开衣片3-2远离后半主体衣片3-1的一侧。用于固定防风绳的三角布26设置在第二后展开衣片3-3与第三后展开衣片3-4的连接处。后片短侧边拉链24和用于固定帐篷支架杆的管状长布条27均设置在第三后展开衣片3-4远离第二后展开衣片3-3的一侧边缘上。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靠近后半主体衣片3-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后片魔术贴21和第二后片魔术贴22。第一后片魔术贴21和第二后片魔术贴22分别位于后半衣身的上半段、下半段。

将后半衣身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的过程如下;将第二后展开衣片3-3和第三后展开衣片3-4沿着连接处对折。将第一后展开衣片3-2以及对折后的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向内翻折,将后半主体衣片3-1的下半段向内翻折,并使得两条第一后片魔术贴21与两条第二后片魔术贴22分别粘贴在一起,保证折叠稳固,折叠完成。

前衣身2及后衣身3均采用通过层压工艺形成,里层面料均为纯棉布,表层面料与里层面料之间均设置有聚氨酯防水透湿微孔薄膜;前衣身2和后衣身3均具有较好的防水透湿性能,加入发光纤维后增强夜间行走安全性。前衣身2及后衣身3腋围线以上的部分的表层面料为细旦涤纶和发光纤维进行三维机织形成的织物;前衣身2及后衣身3腋围线以下的部分的表层面料为细旦涤纶和发光纤维织成的平纹织物。由于前衣身2及后衣身3腋围线以下的部分有5层面料(各展开衣片翻折、主体衣片对折形成),腋围线以上的部分只有1层面料,因此上半部分采用三维机织,下半部分采用平纹织物,能够达到上下平衡的作用。

如图1、2、7a和7b所示,双肩背包包括背包展开布片、双肩包盖布42、双肩包背带43、双肩包提手44和双肩包配件组。双肩包配件组包括底布端边缘拉链34、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气囊控制装置37、双肩包高度拉链38、双肩包底部拉链串、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和第三双肩包按扣47。背包展开布片为一块完整布料,包括主体底布55、侧部展开布56和两块端部展开布57。主体底布55呈矩形。两块端部展开布57分别设置主体底布55的两端边缘;侧部展开布56设置在主体底布55的一侧边缘;背包展开布片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两条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另一侧边缘设置有两条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两端边缘均设置有底布端边缘拉链34。主体底布55的两侧边缘的一端均设置有双肩包高度拉链38。双肩包高度拉链38的长度为主体底布55长度的1/4。背包展开布片的夹层中设置有床垫气囊。背包展开布片的侧部边缘设置有气囊控制装置37。气囊控制装置37内的气泵为有床垫气囊充气。

双肩包底部拉链串包括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第一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第二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依次排列相连,设置在端部展开布57上。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相互垂直。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相互垂直。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形成具有u形外凸的拉链串;外凸部分即为折叠后双肩包的底部。

主体底布55上设置有三条横向折痕和三条纵向折痕;三条横向折痕用于将主体底布55进行两次对折;三条纵向折痕用于将主体底布55卷成长方体状。三条纵向折痕将主体底布55分隔为依次排列相连,且与第一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第二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分别对应的背包外布片、第一背包侧布片、背包内布片和第二背包侧布片。

双肩包盖布42的内侧边缘与主体底布55最靠近双肩包底部拉链串的横向折痕缝合;双肩包盖布42能够自由翻转。展开时,双肩包盖布42位于背包内布片处。双肩包盖布42的外侧面设置有双肩包提手44。双肩包背带43的长度能够调整,设置在双肩包盖布42与双肩包底部拉链串之间。背包外布片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两颗第一双肩包按扣45的公扣部分。双肩包盖布42的外边缘处安装有两颗第一双肩包按扣45的母扣部分。第二背包侧布片、第一背包侧布片的外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两颗第二双肩包按扣46、两颗第三双肩包按扣47的公扣部分。双肩包盖布42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有两颗第二双肩包按扣46、两颗第三双肩包按扣47的母扣部分。

双肩背包的折叠状态用于存放使用者的随身物品,展开状态用于作为帐篷的垫布。将双肩背包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的过程如下;将背包展开布片沿着各横向折痕对折两次;之后,将背包展开布片沿着各纵向折痕翻折成长方体状,并将两条双肩包高度拉链38连接在一起;将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连接在一起,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连接在一起,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连接在一起,使得双肩背包的底部封闭。将双肩包盖布42上的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和第三双肩包按扣47扣合,双肩背包的顶部封闭。需要放入物品时,只需将双肩包盖布42打开即可。

帐篷支架51包括中心支撑部和四根支撑杆。帐篷支架51的结构与直柄伞状,通过四根支撑杆的弯曲绷紧形成帐篷的框架。帐篷支架5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

本发明具有两种使用模式,分别为服装模式和帐篷模式。

(1)如图1所示,服装模式下,双肩背包、前衣身2、后衣身3和袖子6均处于折叠状态。两个前半衣身通过前门襟拉链7连接在一起;两个后半衣身通过后中拉链8连接在一起;前衣身2与后衣身3通过衣身侧缝拉链11连接在一起,形成服装主体;两个袖子6与服装主体的袖窿处连接。可拆卸帽子1既可以安装在服装主体的领口处作为帽子,也可以拆下作为单肩包。

前半衣身中,第一前展开衣片2-2、第二前展开衣片2-3、第三前展开衣片2-4和前半主体衣片2-1翻折在一起,且前半主体衣片2-1对折,使得两条第一前片魔术贴16与两条第二前片魔术贴17分别粘合。

后半衣身中,第一后展开衣片3-2、第二后展开衣片3-3、第三后展开衣片3-4和后半主体衣片3-1翻折在一起,且后半主体衣片3-1对折,使得两条第二后片魔术贴21与两条第二后片魔术贴22分别粘合。

袖子6中,主体袖片6-1和两片展开袖片6-2翻折在一起,且主体袖片6-1对折,使得两条第一袖片魔术贴28与两条第二袖片魔术贴29分别粘合。

双肩背包中,背包展开布片沿着各横向折痕对折两次;两条双肩包高度拉链38,两条第一双肩包侧边拉链39,两条第二双肩包侧边拉链40,两条双肩包底部拉链41各自连接在一起。将双肩包盖布42上的第一双肩包按扣45、第二双肩包按扣46和第三双肩包按扣47扣合。

(2)如图2所示,帐篷模式下,双肩背包、前衣身2、后衣身3和袖子6均处于展开状态。两个前半衣身通过前片长侧边拉链18连接在一起;两个后半衣身通过后片长侧边拉链23连接在一起;两个前半衣身上的前片短侧边拉链27、两个后半衣身上的后片短侧边拉链24与两个袖子6上的第一展开袖片拉链30、第二展开袖片拉链31分别连接。背包展开布片两条底布端边缘拉链34与两个袖子上的袖片下摆拉链32分别连接。背包展开布片上的两条第一底布侧边缘拉链35与两个前半衣身的前片下摆拉链20分别连接,两条第二底布侧边缘拉链36与两个后半衣身上的后片下摆拉链25分别连接。前半主体衣片2-1上的前领口下拉链9与可拆卸帽子1上的帽子上拉链10连接,从而用可拆卸帽子1封闭前衣身2领口处的缺口。

帐篷支架51的四根支撑杆分别穿过两个前半衣身、两个后半衣身上的管状长布条27。支架中部的挂钩勾住可拆卸帽子上的钩襻13。支撑杆的外端通过支架固定板52与地面固定,形成帐篷。将防风绳穿过三角布26上的孔洞并与地面固定,使帐篷更加稳固。气囊控制装置37为背包展开布片内的床垫气囊充气,形成气垫床。帐篷底部的尺寸为2m×1m;帐篷的两侧面均通过拉链进行开合,两个端面各有一个半圆形的窗口,可闭合或打开。窗口布片33由两层面料组成,外层为层压织物,里层为纱布。在天气晴朗时可只打开外层面料,保留里面的纱布,达到通风透气的作用;在下雨天可将小窗闭合,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

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可脱下衣服,展开衣片并相互连接,形成帐篷,取出帐篷支架51,将支架的四个支撑杆分别穿过衣身上的长布条27,固定帐篷;当不需要使用帐篷时,将支架与衣片分离并折叠,将帐篷底布内气囊中的气体放出,将帐篷底布折叠,使相对应的拉链连接,形成双肩背包,将支架收纳于双肩包中。拉开相互连接的帐篷布的拉链,先将帐篷布向中间折叠,后向上折叠,形成衣片,连接前后片和袖片侧缝处的拉链,将后中的拉链拉上,拉开帽子上和领围下连接的短拉链,形成一件防风防雨透湿保暖、具有收纳功能的外套,当遇到跌入河中等危险时,可触发背包上的气囊装置,起到救生的作用。

以170/84a的男装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尺寸,设置服装规格为胸围112cm、肩宽47cm、衣长73cm、袖长63cm,则左右前片的宽度为28cm,展开后的前片在下摆边缘向前中线方向延伸24cm,以腋下点为圆心,以侧缝线为法线,向外延伸48cm,使前片下摆长度达到1m,延伸后前片长侧边达123cm,短侧边。后片同前片一致。设置袖肥44cm,袖山高17cm,展开袖片,则袖片总高109cm,除去袖山高为92cm,沿袖片底部边缘向两边各延伸28cm,使袖片底部边缘长度达到1m,袖片两侧边长为96cm,与前后衣片短侧边长度一致。设置帐篷底部长2m,宽1m,两宽度边缘各拼接形状相同,高为15cm的梯形布料,将帐篷底布上下对折两次,设置从左到右的虚线,将帐篷底布从左到右分成宽26cm、15cm、26cm、15cm、18cm的长方形布块,后按虚线进行折叠,将拉链38、39、40、41连接,形成高50cm,长26cm,宽15cm的双肩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