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8380发布日期:2020-08-14 16:1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安装在手提包等包上而起到闭锁功能,并且,同时具有装饰部件作用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手提包等携带包的作用是在内侧保管化妆品、钱包或手机等各种携带品,但,在外观设计上,在包的外侧面形成有各种装饰。

为了与包形成一体,在包上形成的装饰形成在包的制造过程中粘接的金属板或其余的各种外观设计的装饰部件,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由在包上附着、脱卸的挂坠(charm)或垂饰等更换型装饰部件构成。

作为关于与以往的包装饰部件的技术,韩国实用新型公开第20-1992-0017530号的″手提包附着用装饰件″,其在主体两侧形成开放部,而使得具有凹入片的形状变形片可分离结合,并且,在主体开放部的背面两侧形成有凹入槽,在所述主体凹入槽形成固定片,而使得所述形状变形片向圆周边外侧分离或结合地结合形成。

但,如上述的以往技术只是简单地附着在手提包,只用于装饰而使用,因此,无法扩大功能,而降低效用性,从而,存在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安装在手提包等包上,不仅起到开闭的闭锁功能,同时还具有装饰部件的作用,从而,提高装饰部件的活用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提供一种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包括:主体,其形成有环部,以便与在包的盖子上形成的钩部连接,并且,从所述环部分别延伸形成第1及第2延伸部;铰链结合部,其形成于所述第1延伸部的末端;及开闭部件,其与所述铰链结合部铰链结合,通过旋转操作使得所述第1及第2延伸部相互分隔的部分被开放,并且,在解除外力时借助于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复归至与所述第2延伸部的末端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闭合所述第1及第2延伸部相互分隔的部分,并且,形成于所述包的包主体的钩片与所述第1及第2延伸部可分离地连接。

所述开闭部件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铰链结合部结合的结合部,从所述结合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1延伸部连接的第3延伸部,形成有与所述第3延伸部交叉的第4延伸部,以便与所述第2延伸部连接。

所述主体在所述第2延伸部的末端形成有第1挂接面,以使所述第4延伸部被挂接,所述开闭部件在所述第4延伸部的末端形成有第2挂接面,以便维持与所述第1挂接面面接触而挂接的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安装在手提包等包上而起到闭锁功能,并且,同时具有装饰部件的作用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由此,能够提高装饰部件的活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正面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开放动作的正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安装例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的弹簧安装结构的正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盖子12:钩部

13:包主体14:钩片

110:主体111:环部

112:第1延伸部113:第2延伸部

114:第1挂接面120:铰链结合部

121:铰链槽122:铰链结合凸起

123:铰链销130:开闭部件

131:结合部132:第4延伸部

133:第2挂接面134:第3延伸部

135:挂接槽140:弹簧

141:一端142: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100包括:主体110、铰链结合部120及开闭部件130,并且,整体的外侧面进行涂布或镀金表面处理,或者,为了自然的质感,可以由未进行表面处理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造,还可以由合成树脂或木材等各种材质制造,也可由多个不同的材质制造。

在主体110形成有与形成于包10的盖子11的钩部12连接的环部111,从环部111向外侧分别延伸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与开闭部件130一同形成″&(ampersand;和号)″形态,但,其只是一个示例,除此之外还可形成各种形态。在此,包10的钩部12可通过皮或纤维等的缝线而形成钩子,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由金属或合成树脂等钩子型结合部件等形成。并且,包10以手提包为示例,但,并非限定于此,还可适用于大手提袋、肩包、腰包、波斯顿包或背包等各种包。

主体110从环部111的一侧延伸形成第1延伸部112,第2延伸部113与第1延伸部112交叉地延伸,使得末端弯曲形成而与第1延伸部112接近。从而,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能够容易地形成通过开闭部件130开放的环结构。

主体110的第1挂接面114倾斜地形成,而使得后述的第4延伸部132被挂接在第2延伸部113的末端,由此,能够决定开闭部件130的稳定的复归位置。

为了与开闭部件130的铰链结合,铰链结合部120形成于第1延伸部112的末端。作为一例,如同本实施例,铰链结合部120形成有借助于在第1延伸部112的末端向外侧裸露地形成的铰链槽121相互分隔的一对铰链结合凸起122,并且,在铰链结合凸起122之间插入后述的开闭部件130的结合部131并通过铰链销123铰链结合,而能够使开闭部件130旋转。

开闭部件130与铰链结合部120铰链结合,并且,可通过旋转操作能够开放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相互分隔的部分(参照图3),并且,在解除外力时,借助于弹簧140的弹性力,复归至与第2延伸部113的末端接触的状态(参照图2),而闭合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相互分隔的部分,使得与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一同形成环,由此,使得形成于包10的包主体13的钩片14可分离地与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连接。例如,第2延伸部113插入形成于包主体13的钩片14的状态下,借助于开闭部件130的复归的闭合,使得第2延伸部113无法分离,或借助于通过开闭部件130的旋转的开放,使得第2延伸部113分离。在此,包10的钩片14可如同本实施例形成金属环,但,并非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也可由皮或纤维部件等缝针形成环。

开闭部件130形成有用于与铰链结合部120结合的结合部131,并形成有结合部131与第1延伸部112连接的第3延伸部134,并且,形成有与第3延伸部134交叉而用于与第2延伸部113连接的第4延伸部132,由此,能够使得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稳定地开闭。

开闭部件130在第4延伸部132的末端形成有第2挂接面133,以便与第1挂接面114面接触而维持挂接的状态,从而,维持在第1延伸部112的稳定的复归位置。为了形成与主体110的相同面,需减少开闭部件130的结合部131的厚度,因此,为了减少结合部131的厚度,在结合部131的两侧面可形成有厚度减少槽135。

开闭部件130的与第2延伸部113的末端相接的部分,例如,第4延伸部132的末端向下方旋转,而使得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相互分隔的部分被开放,从而,使得第2延伸部113对于包10的钩片14顺畅地安装/脱卸。

参照图5,开闭部件130被弹簧140弹性支撑,以便在解除外力时复归至与第2延伸部113的末端相接的状态。如同本实施例,弹簧140向形成于铰链结合部120的铰链销123夹入,而使得各个一端141,142分别被挂接在主体110和开闭部件130地安装。为此,作为一例,弹簧140的线圈部分向铰链销123插入的状态下被容纳在铰链槽121内,并且,使得弹簧140的一端141被挂接在形成于主体110的第1延伸部112末端的铰链槽121的内侧,弹簧140的另一端142则被挂接在形成于开闭部件130的结合部131的挂接槽135,从而,开闭部件130复归时能够闭合第1及第2延伸部112,113之间的间隔。在此,挂接槽135形成于铰链槽121内,并形成能够容纳弹簧140的形态。

弹簧140向铰链销123夹入,一端141固定在主体110的第1延伸部112,另一端142固定在开闭部件130,从而,能够接收使得开闭部件130在第1延伸部112复归原位置所需的弹性力。作为另一例,弹簧140可未介入形成铰链销123,而一端141直接固定在主体110,另一端142则直接固定在开闭部件130,由此,接收使得开闭部件130在第1延伸部112复归所需的弹性力,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使得开闭部件130在第1延伸部112复归所需的弹性力。此时,开闭部件130与弹簧140的连接部分为结合部131,但,也可为第3延伸部134或第4延伸部132等。并且,弹簧140可在开闭部件130及第1延伸部112的内侧埋入安装,而尽可能防止其向外侧裸露。

根据如上述的本发明的包用装饰兼闭锁装置,其安装在手提包等包而执行用于开闭的闭锁功能,并且,还可同时起到装饰部件的作用,由此,提高装饰部件的活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