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4047发布日期:2020-09-04 15:2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机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佩戴在口鼻部位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者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很好的作用,其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其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别包括工业口罩、民用口罩和医用口罩。其中,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083—2010,其基本要求是:口罩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应有良好的脸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不应有呼气阀,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并且固定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95%。

现有的市场上所销售的口罩大部分在检测中均能够满足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95%的规定,但是,口罩的规格尺寸仅区分为成人口罩以及儿童口罩,且该种测试的测试仪器均是符合标准情况下的制备并进行测试的,而在实际消费者使用中,不同使用者的脸部形状、尺寸均不相同,使得口罩的效用在每个使用者身上均不相同。

再加上口罩主要包括由熔喷布、纺粘布复合而成的罩体以及与罩体连接方便使用者佩戴的耳带,口罩的罩体边缘均是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封边,其柔软性较差,使得佩戴时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差,造成气密性较差。

因此,需要研发一款生产适用于大多数人佩戴、且佩戴时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强的口罩,同时生产效率高的口罩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适用于大多数人佩戴、且佩戴时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强的口罩,同时生产效率高的口罩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机生产线,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装置、放卷装置、预压裁边装置、垫部成型装置、翻转装置、耳带放料点焊装置、折叠装置、倾斜封口装置、分切装置、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以及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所述预压裁边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预压裁边刀辊、预压裁边底辊,所述预压裁边刀辊包括第一转轴、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筒体以及设于第一筒体的轴向两侧的保护唇,环绕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对弧形切刀,各对弧形切刀包括以垂直于第一筒体的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切刀和第二弧形切刀,所述第一弧形切刀和第二弧形切刀之间设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厚度尺寸小于弧形切刀的厚度尺寸,所述垫部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罩体封边和垫部弯卷翘起的封边机构以及使垫部层叠分布且将且自由边与罩体连接的焊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有机架上的焊接刀辊以及焊接底辊,所述焊接刀辊包括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上以垂直于其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凸条,环绕所述第二筒体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焊接凸条的周侧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垫部整理装置,单个垫部整理装置与一个罩体对应,所述垫部整理装置包括设于第二筒体上的若干个滑槽,各所述滑槽沿第二筒体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滑槽的深度从第二筒体的轴向一端向中心处逐渐增大,所述环槽内设有推拉块以及弹簧,推拉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滑槽内且位于第二筒体的轴向外侧,当外力沿第二筒体的径向方向垂直作用于推拉块上时,推拉块沿滑槽滑动,当推拉块处于滑槽内且位于第二筒体的轴向外侧一端时,推拉块的外端面与第二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焊接凸条的焊接面与第二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当推拉块处于滑槽的另一端时,推拉块的外端面与第二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焊接凸条的焊接面与第二筒体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封边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封边刀辊以及封边底辊,所述封边刀辊包括第三转轴以及套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包括上以垂直于其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罩体的横向两侧封边的第二焊接凸条,所述第三筒体上位于第二焊接凸条的轴向外侧均设有用于使垫部弯卷翘起的第三焊接凸条,所述第三焊接凸条的轴向外侧且与第三焊接凸条一体设有至少一个第四焊接凸条,各所述第四焊接凸条沿第三筒体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四焊接凸条的长度尺寸3~8mm。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装置依次包括用于实现材料顺时针旋转45°的第一夹持辊、第二夹持辊,以及用于实现材料顺时针旋转135°的第三夹持辊、第四夹持辊和第五夹持辊,所述第一夹持辊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第二夹持辊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夹持辊和第五夹持辊呈水平分布,所述第一夹持辊、第二夹持辊、第三夹持辊、第四夹持辊和第五夹持辊,其相邻的两夹持辊之间的距离依流水线方向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耳带放料点焊装置包括设于横向两侧的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所述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均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耳带放料辊、垂直设于机架上的旋转轴以及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超声波焊接装置、耳带导向夹持装置以及耳带裁切装置,所述耳带裁切装置设于超声波焊接装置和耳带导向夹持装置之间用于裁切耳带,所述耳带导向夹持装置包括设于固定座上的导轨、设于导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沿导轨运动的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上设有两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夹持架之间设有夹持弹簧,在夹持弹簧作用下使得两夹持块夹持于耳带。

进一步的,所述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有机架上的鼻梁条放料辊、第一夹持导料辊、第二夹持导料辊和鼻梁条分切机构,所述鼻梁条分切机构设于第一夹持导料辊和第二夹持导料辊之间,所述鼻梁条分切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分切刀辊以及分切底辊。

进一步的,所述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包括连接于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的输出端和分切装置输出端的滑杆、设于滑杆上的悬臂以及通过滚珠丝杆驱动悬臂沿滑杆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设有两夹持板,两所述夹持板的横向一侧相互铰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其相向或者相反摆动,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负压吸附箱连通。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口罩机生产线,在罩体预压的同时,实现对垫部边缘的裁切,并且在对罩体封边的同时压合出纵向凹槽,在纵向压槽压合中罩体的材料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使得其自由边会弯卷翘起,再通过垫部的整理形成层叠设置以及对其边缘与罩体焊接连接,形成垫部,使其生产出的口罩具有垫部,优点是垫部能够被撑开形成膨松状态,也就是其厚度大于罩体的厚度,并且垫部为中空易塑型,在使用者佩戴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其脸部结构且紧密贴合,减小两者的间隙,提高密合性,设备上简化流程步骤,提高材料的输送速度和输送平稳性,使得新设备与以往生产不具有垫部的口罩运行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生产效率提升,并且生产出的口罩的密合性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压裁边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压裁边刀辊的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封边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封边刀辊的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焊接刀辊的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焊接刀辊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耳带放料点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与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口罩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口罩折叠状态下省去耳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未裁切状态下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展开且垫部未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展开且垫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连接且夹持片未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为:

参考图1所示,一种口罩机生产线,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装置、以及依流水线设于机架上的放卷装置100、预压裁边装置200、垫部成型装置300、翻转装置400、耳带放料点焊装置500、折叠装置600、倾斜封口装置700、分切装置800、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900以及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110,所述放卷装置100、预压裁边装置200、垫部成型装置300、翻转装置400、耳带放料点焊装置500、折叠装置600、倾斜封口装置700、分切装置800、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900以及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110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形成对各个装置的控制,材料通过放卷装置100分别放卷,并通过预压裁边装置200使得材料复合成一体并裁切出垫部5的边缘,通过垫部成型装置300使得垫部5的整理形成层叠设置以及对其边缘与罩体1焊接连接成型,翻转装置400实现罩体1的平稳的上下面翻转,再通过耳带放料点焊装置500实现耳带2的两侧焊接,对罩体1进行折叠、并且倾斜开口处进行封口,使得罩体1展开时形成碗状结构,并且分切出单个罩体1,最后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900以及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110实现鼻梁条3的复合以及罩体的下料,具体的:

所述放卷装置100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六根材料放卷辊,分别对表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底层纺粘布进行放卷。

参考图2与图3所示,所述预压裁边装置200包括设于机架上的预压裁边刀辊210、预压裁边底辊,所述预压裁边刀辊210包括第一转轴211、套设于第一转轴211上的第一筒体212以及设于第一筒体212的轴向两侧的保护唇213,环绕所述第一筒体212的外表面上设置一对弧形切刀,所述弧形切刀包括以垂直于第一筒体212的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切刀214和第二弧形切刀215,所述第一弧形切刀214和第二弧形切刀215之间设有按压块216,所述按压块216的厚度尺寸小于弧形切刀的厚度尺寸。

参考图4与图5所示,所述垫部成型装置300包括用于罩体1封边和垫部5弯卷翘起的封边机构以及使垫部5层叠分布且将且自由边与罩体1连接的焊接机构,所述封边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封边刀辊310以及封边底辊,所述封边刀辊310包括第三转轴311以及套设于第三转轴311上的第三筒体312,所述第三筒体312包括上以垂直于其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罩体1的横向两侧封边的第二焊接凸条313,所述第三筒体312上位于第二焊接凸条313的轴向外侧均设有用于使垫部2弯卷翘起的第三焊接凸条314,所述第三焊接凸条314的轴向外侧且与第三焊接凸条314一体设有三个第四焊接凸条315,各所述第四焊接凸条315沿第三筒体312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四焊接凸条315的长度尺寸5mm;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有机架上的焊接刀辊320以及焊接底辊,参考图6与图7所示,所述焊接刀辊320包括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筒体321,所述第二筒体321上以垂直于其中轴线的中点为对称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凸条322,环绕所述第二筒体321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焊接凸条322的周侧外侧设有一个垫部整理装置,单个垫部整理装置与一个罩体1对应,所述垫部整理装置包括设于第二筒体321上的四个滑槽323,各所述滑槽323沿第二筒体321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滑槽323的深度从第二筒体321的轴向一端向中心处逐渐增大,所述滑槽323内设有推拉块324以及弹簧235,推拉块324在弹簧325的作用下处于滑槽323内且位于第二筒体321的轴向外侧,当外力沿第二筒体321的径向方向垂直作用于推拉块324上时,推拉块324沿滑槽323滑动,当推拉块324处于滑槽323内且位于第二筒体321的轴向外侧一端时,推拉块324的外端面与第二筒体321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焊接凸条322的焊接面与第二筒体321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当推拉块324处于滑槽323的另一端时,推拉块324的外端面与第二筒体321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焊接凸条322的焊接面与第二筒体321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焊接刀辊320和焊接底辊在转动中,推拉块324先与垫部5接触,在焊接底辊的挤压下,使得推拉块324沿滑槽323运动,同时带动垫部5运动,使得垫部5形成叠层设置,再通过第一焊接凸条322将垫部5的自由边与罩体1焊接连接。

参考图8所示,所述翻转装置400依次包括用于实现材料顺时针旋转45°的第一夹持辊401、第二夹持辊402,以及用于实现材料顺时针旋转135°的第三夹持辊403、第四夹持辊404和第五夹持辊405,所述第一夹持辊4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第二夹持辊40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夹持辊403和第五夹持辊405呈水平分布,所述第一夹持辊401、第二夹持辊402、第三夹持辊403、第四夹持辊401和第五夹持辊405,其相邻的两夹持辊之间的距离依流水线方向依次递增,使得材料的翻折稳定性好,并且起到纠偏的作用,防止材料的跑偏。

参考图9与图10所示,所述耳带放料点焊装置500包括设于横向两侧的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所述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和第二耳带放料点焊机构均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耳带放料辊501、垂直设于机架上的旋转轴502以及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轴502上设置有安装座503,所述安装座503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摆杆504,所述摆杆504的自由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505,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05的输出轴上设有固定座506,所述固定座506上设有超声波焊接装置507、耳带导向夹持装置以及耳带裁切装置508,所述耳带裁切装置508设于超声波焊接装置507和耳带导向夹持装置之间用于裁切耳带,所述耳带导向夹持装置包括设于固定座506上的导轨509、设于导轨509上的滑块510以及驱动滑块510沿导轨运动的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滑块510上设置有夹持架511,所述夹持架511上设有两夹持块512,所述夹持块512与夹持架511之间设有夹持弹簧513,在夹持弹簧513作用下使得两夹持块512夹持于耳带2,通过第二驱动气缸驱动夹持架511向超声波焊接装置507方向运动,使得其夹持的耳带2通过超声波焊接装置507与罩体1焊接连接形成第一个连接点,再驱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摆杆504的摆动,形成第二个连接点,再通过第二驱动气缸驱动夹持架511往后运动,使得耳带2预留一定空间,有利于耳带2的裁剪,并且预留出耳带2的焊接区域。

参考图11所示,所述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900包括可转动地设有机架上的鼻梁条放料辊901、第一夹持导料辊902、第二夹持导料辊903和鼻梁条分切机构904,所述鼻梁条分切机构904设于第一夹持导料辊902和第二夹持导料辊903之间,所述鼻梁条分切机构904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分切刀辊以及分切底辊,所述鼻梁条焊接下料装置110包括连接于鼻梁条放料分切装置900的输出端和分切装置800输出端的滑杆111、设于滑杆111上的悬臂112以及通过滚珠丝杆113驱动悬臂112沿滑杆111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悬臂112的自由端设有两夹持板114,两所述夹持板114的横向一侧相互铰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其相向或者相反摆动,所述夹持板114上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负压吸附箱连通,鼻梁条3通过鼻梁条放料辊901放料且通过鼻梁条分切机构904分切形成单个的,再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两夹持板114吸附住鼻梁条3运送至分切装置800处,最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夹持板114相向运动,将鼻梁条3复合于罩体1上,并将罩体1与废料夹持分离,实现下料。

参考图12、图13与图15所示,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包括使用时覆盖于使用者嘴部和鼻子的罩体1和一对耳带2,本实施例中罩体1是由外层纺粘部、聚丙烯熔喷布以及内层纺粘部依次层叠复合而成的,当然罩体1可通过同样的复合方式复合多层结构,形成更好的过滤效果,定义沿罩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为横向方向x,与横向方向垂直的为纵向方向y,所述罩体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左罩体11和右罩体12,所述左罩体11的上部a和右罩体12的上部a一体连接,其连接区域上设有鼻梁条3,且其连接处压合出纵向压痕线4,该纵向压痕线4与对称线d重合,所述左罩体11的中部b、下部c与右罩体12的中部b、下部c位于对称线d的横向两部通过超声波、热压合连接,优选的为超声波焊接,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左罩体11的中部b、下部c与右罩体12的中部b、下部c之间的区域裁切掉,使得左罩体11的中部b、下部c与右罩体12的中部b、下部位c于对称线d的横向两部通过超声波焊接后,其形成的尺寸差,使得制成的罩体1展开状态下形成碗状结构,有利于罩住使用者的嘴部和鼻子,并且罩体1的周沿贴附在脸部。

参考图14所示,当然在预压处罩体1轮廊e中,需要在罩体1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制备垫部5的区域f,并且其边缘g先裁切使得该区域f与余料区域h分离。

参考图15、图16、图17与图18所示,定义罩体1上佩戴时与皮肤接触的一侧为内侧面i,远离皮肤接触的一侧为外侧面j,所述罩体1的横向两侧沿向内弯折,且其自由边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与罩体1的内侧面j固定连接,优选的为超声波焊接,从而形成层叠设置的外部51和内部52,该外部51和内部52构成一垫部5,外部51和内部52的界限为弯折线k,所述外部51的内侧面i上且位于弯折线k的周侧沿纵向方向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6,优选的为热压合,使得垫部5被撑开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有利于垫部5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部。通过罩体1的横向两侧设置垫部5与脸部接触,且垫部5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使得垫部5与脸部的贴合性好,减小两者的间隙,提高密合性,具体的生产中,通过在罩体1的横向两侧通过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6,在纵向压槽6压合中罩体1的材料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使得其自由边(即上述罩体1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制备垫部5的区域f,并且其边缘g先裁切使得该区域f与余料区h域分离,该自由边为留出制备垫部5的区域f的边缘g)会翘起,再通过压合使得垫部5的外部51和内部52弯折层叠,并将内部52的自由边与罩体1的内侧面i固定连接,同时在纵向凹槽6的作用下,垫部5能够被撑开形成膨松状态,也就是其厚度大于罩体1的厚度,并且垫部5为中空易塑型,在使用者佩戴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其脸部结构且紧密贴合,该种设计结构简单,且能够应用于一次性口罩的快速生产流程中,使得生产成本能够大幅度的下降,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贴合性,提高密合性。

参考图17与图18所示,当然,所述垫部5的内侧面i上沿纵向方向y并排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三条横向凹槽7,优选的为热压合,所述横向凹槽7由纵向凹槽6横向向外延伸设置,且超过弯折线(k)3mm,使得垫部5的自由边在生产中能够更好的翘起并被弯折,同时,横向凹槽7在压合中罩体1的材料同样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弯折后能够撑起垫部5的侧面,形成更为立体的结构,并且外部51是与罩体1一体连接,使得内部52与脸部接触的区域形成自由状态被撑开形成向外凸起,更好的与脸部接触,进一步提高贴合性。

在预留出制备垫部5的区域f进行弯折且与罩体1的内侧面i焊接连接形成中空管状结构的垫部5后,可在其中部填充有具有软性的材料,如棉花材料,使得垫部5被撑开,提高与脸部的贴合性,但填充材料的占比在65%~80%之间,优选的为70%,既能将垫部填充撑开,且保证垫部5的柔软性,能够较好的弯折贴合,避免过硬加大弯曲难度。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2与图13所示,耳带2设于罩体1的横向两侧,并且沿其横向方向x向外延伸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上,各所述耳带2的两个端点均分布于罩体1的横向一侧,且呈纵向方向y分布,所述耳带2的两个端点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与罩体1的外侧面j连接形成连接点m,沿纵向方向y上的两个连接点m的距离尺寸n小于垫部5的两个端点的距离尺寸o,所述垫部5上位于耳带2沿横向方向x向外延伸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状态下与垫部5接触区域设有垫块8。垫部5由层叠设置的外部51和内部52形成,其硬度相对于罩体1较大,耳带2沿横向方向x向外延伸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时,耳带2抵靠在垫部5上,对垫部5起到一个下压力,能够使得垫部5更好贴合与脸部,由于耳带2的长度尺寸固定,设置的垫块8加大了耳带2对垫部的下压力,进一步提高贴合性。

并且,参考图17与图18所示,所述垫部5上沿纵向方向y间隔压合处两个压痕线9,其压合可通过物理按压,即通过按压块上设置凸条下压成型出压痕线9,垫部5上设置的压痕线9使得垫部5易于弯折随使用者的脸部结构弯折贴合,使用效果好。

参考图12与图19所示,所述垫部5的分布区域为由上端点与鼻梁条3的横向水平相对位置向下延伸至使用者的下巴处,在使用者佩戴口罩时,其上部a通过设置的鼻梁条3将罩体1紧紧贴合于鼻部,罩体1的两侧设置垫部5且其延伸到下巴处,同时,所述罩体1的下边沿向下且向内侧面i延伸设有夹持片10,使得罩体1的周沿能够较好的贴合在脸部,形成全方位的保护,口罩的密合性大大提升。

具体的夹持片10的设置是:所述夹持片10上位于罩体1的对称线d处裁切有v形缺口20,所述v形缺口20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该v形缺口20的裁切与罩体1的中部b和下部c一起进行的,且其裁切的横向宽度尺寸p要大于罩体1裁切后的横向宽度尺寸q,这样使得夹持片10焊接连接后能够向使用者的方向倾斜,使得夹持片10贴合于使用者下巴,形成较好的贴合性。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是:本口罩机生产线,在罩体1预压的同时,实现对垫部5边缘的裁切,并且在对罩体1封边的同时压合出纵向凹槽6,在纵向凹槽6压合中罩体1的材料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使得其自由边会弯卷翘起,再通过垫部5的整理形成层叠设置以及对其边缘与罩体1焊接连接,形成垫部5,使其生产出的口罩具有垫部,优点是垫部5能够被撑开形成膨松状态,也就是其厚度大于罩体1的厚度,并且垫部5为中空易塑型,在使用者佩戴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其脸部结构且紧密贴合,减小两者的间隙,提高密合性,设备上简化流程步骤,提高材料的输送速度和输送平稳性,使得新设备与以往生产不具有垫部的口罩运行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生产效率提升,并且生产出的口罩的密合性显著提升。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