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及可重复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4439发布日期:2020-12-22 13:48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及可重复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及可重复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医护人员所穿戴的防疫服大多为一次性的,且都不防水,这就使得在具有传染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户外救助人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一旦淋雨,就使户外救助人员面临这被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威胁。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自然界的平衡破坏,目前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突发性、未知性和危害性等特点,消防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广大执勤人员在疫情期间执行日常勤务工作、应急处置救援作业、医护人员、各级各类出行管控执勤人员(社区、街道、园区、乡村、道路卡口、收费站、保安等的工作人员)、警务执勤人员(各重点单位警卫、网格化民警、各居委蹲点值勤警察)、医疗场所辅助工作人员(不进入病房和手术室的人员)工作时,面对未知病原体的威胁,其自身防护至关重要。防护包括物理防护、免疫防护和药物防护,其中物理防护的关键之一是防护服,因此,防护服在防生救援人员健康保护中举足轻重。

针对现有的防疫服均为一次性的且不防雨,在疫情期间防疫服大量缺口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且防雨的防护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现有的防疫服所存在的一次性且不防水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及可重复使用方法,可以保护户外救助人员在防疫期间和日常执勤时免受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物侵害,并具可重复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包括:上衣、裤子、防护帽,所述上衣、裤子、防护帽为连体式设置;所述上衣、裤子、防护帽均由防水透气层、基布和舒适层三层复合材料,所述基布为防护服的主体面料,所述防水透气层复合在基布上,所述舒适层设置在基布内。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采用100%涤纶,100g/㎡斜纹面料构成,所述防水透气层采用ptfe双组分膜并复合在基布上,所述舒适层采用30d网布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衣袖口、裤子裤脚采用迷宫式密封设置,所述防护服内层袖口上设置有手指套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帽与面部的接触处采用收口设置;所述防护服上衣上还设置有防水拉链;所述防护服上衣部分的肩部、衣袖上设置相应的反光条;所述防护服的两侧手臂上还设置有口袋;所述防护服的上臂、腰部、腿部设置有束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服还配合设置有防护靴,所述防护靴与裤脚连接设置,所述防护靴采用天然橡胶为基料,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为辅料,加入不同的防老化剂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服上还配合设置有薄型脚套,所述薄型脚套采用尼龙、ptfe膜、网布层压复合材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服还可由分体式结构构成;所述分体式防护服包括上衣、裤子、防护帽和防护靴;所述防护服的裤子采用背带裤的结构设置;所述上衣采用夹克式的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帽与上衣颈脖接触处、上衣的下边缘与裤子接触处均采用弹性收口设置;所述防护靴通过连接件与防护服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方法,所述重复使用方法主要是根据穿戴者所处环境的不同对所穿戴的防护服进行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使用方法和化学消毒使用方法;所述物物理消毒方法包括热力灭菌方法、辐射灭菌方法、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方法;所述化学消毒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消毒试剂对防护服进行消毒。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及可重复使用方法,能有效阻隔病人含有细菌或病毒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害物,可对新冠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提供有效防护。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及可重复使用方法,具有优良的耐静水压和拒水性能,可在雨天作为雨衣执勤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的物理或者消毒方法后还可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实例中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中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一体式增强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上衣1、裤子2、防护帽3、防护靴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针对现有防疫服所存在的一次性且不防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可以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缺口问题。

具体的,本方案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由新型多功能面料构成,该新型多功能面料主要包括:防水透气层、基布和舒适层三层复合材料,其中,基布作为防护服的主体面料,为防护服提供了强度高、耐磨、耐消毒、耐日晒等实用性能;防水透气层复合在基布上,为防护服提供防水功能和透湿性能;舒适层设置在基布内,用于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本方案提供的防护服面料的基布优先选用100%涤纶,100g/㎡斜纹面料,使得防护服具有强度高、耐磨、耐消毒、耐日晒等实用性能。

进一步的,本方案提供的防护服防水透气层优先选用ptfe双组分膜,其不仅使得防护服面料具有优异的防水功能和透湿性能,保证了面料多次洗涤、消毒后的防疫防雨功能,同时提高了穿着舒适性。

进一步的,本方案提供的防护服舒适层优先选用30d网布,其不仅可以保证防护服在正常高强度工作和消毒处理后,服装功能不发生变化,对防水膜层做出相应的保护,同时使服装内层顺滑,易穿脱。

如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本方案提供防护服,面对体液病原体危害,能对人体(头部、躯干防护、足部等)提供全方位防护,具备阻隔性能、防穿透、耐渗透等性能;面对物理危害,具备耐切割、射刺破、耐磨损、阻燃等物理方面的性能;面对化学品危害,具备上述两种性能之外,还必须具备整体液密性能。

同时,该防护服还具有较好的适体性,服装轻便舒适,对各种动作不造成阻碍,能最大限度保障救援人员活动和作业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该防护服还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性和耐久性,可重复使用,在各种温度条件下、水质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且长期使用不易断裂、变质、变色、脆化和污染,容易洗涤和保管。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基本型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衣1、裤子2、防护帽3一体式结构构成。

具体的,上衣1、裤子2和防护帽3采用连体式结构,由新型多功能面料制成,上衣1的臂膀、上衣1与裤子2的连接处、防护帽3与上衣1脖颈的连接处均优先采取来去缝,并在内侧贴合胶条的方式,同时胶条的交叉处要进行加强,如此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防护服装整体处于较高的防护等级。

另一方面,防护服的上衣1、裤子2和防护帽3优先选用整片制作,且接缝处均减少暴露在正面,如此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少对血液病毒喷溅物等的接触。

这里的防护帽3可将头部紧密包裹住,仅裸露出观察区和呼吸区,方便穿戴者进行工作,防护帽3与衣领连接处应能使穿戴者抬头、低头活动方便,且不会与口罩在下巴处脱开或造成不便。

该防护服的防护帽3包括颈部部分和头部部分,其中颈部部分用于固定连接头部和上衣,采用超弹材料构成,可根据颈部大小紧密贴合包裹颈部;穿戴者穿着防护服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延长性,便于穿着。

头部部分采用超弹材料构成,可将头部紧密包裹住,仅裸露出观察区和呼吸区,如此结构的设置,保证了防护服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具体设置时,防护帽3可采用圆顶直筒造型,可与口罩、护目镜相结合,利于面部密闭的有效防护。

同时,可通过在防护帽3面部设置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以保证防护帽3边缘与面部的服帖与密封,最大限度的对头部进行紧密包裹,脸部还能配合各类面罩使用,使得安全防护更好。

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穿戴者身材差异较大,本发明还在该防护服的上衣部分的腰部设置一腰围调节带,该腰围调节带具体为一魔术带或者弹性绳。这样使用时即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腰围大小,非常的方便。

具体设置时,可优选将腰围调节带设置在腰的两侧,防止前面受到喷溅类污染,导致褶皱处不易清洁而且美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方案还在防护服的上臂、腰部、腿部设置有束紧带,通过调节束紧带可以将防护服更好的固定在穿戴者的身上,避免防护服发生串位,影响救援时穿戴者的操作。

目前,常规医用防护服为单层袖口,手套戴在袖口外面,容易造成沾染风险。

本实例中,将防护服的袖口进行迷宫式密封设置,使用时,手套戴在内层袖口的外面,外层袖口盖住手套口。从功能角度考虑,可使得佩戴防护手套时,防护性能更好;从美观角度考虑,此设计能遮住手套袖口,会更美观整洁。

进一步的,本实例对防护服的袖口进行迷宫式密封设置后,还在防护服内层袖口上设置有手指套环,套环钩挂在拇指上,方便穿脱手套,并防止内层袖口脱出造成感染风险。

同时,本实例中,将防护服的脚口也进行迷宫式密封设置,使得外观更加美观,防止液体渗漏及病毒侵入,防护性能更好。

由于该防护服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便于穿着,在上衣部分开设有一穿衣口,穿衣口的具体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可设置在防护服的胸前、背部、肩部等地方,具体的开设形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直线型等。在本方案中为了便于操作,实现个人独立的穿戴,将该穿衣口开设在上衣部分的胸前,并由上到下直线分布,且该穿衣口上设置有防水密封拉链,通过防水密封拉链的啮合实现穿衣口的密封闭合。

为了对该防水密封拉链形成保护,同时进一步提高拉链的防水效果,在上衣部分上沿防水密封拉链延伸方向设置一保护翻边,通过该保护翻边覆盖住防水密封拉链。

该防护服的拉链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沿上衣从下而上设置到上衣与防护帽颈部部分的连接处,也可以根据需要一直设置到防护帽头部部分与颈部部分的下巴连接处。

进一步的,在该防护服的胸部、臂部还设置有集成式的吊带,方便救援时,直升机将穿戴者快速吊运到救援地点。

同时,该防护服还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腰包,应急救援人员等各类执勤人员在执勤工作过程中,频繁地与各类人员直接接触、近距离打交道,甚至发生肢体性接触,被感染的风险非常高。

市面上各类防疫服均为连体结构,没有口袋等设置,导致应急救援人员等各类执勤人员的手机、对讲机、纸笔等随身物品无处安放,不但占用双手而影响执勤作业效率,同时存在易沾染病毒飞沫等危险,而给执勤作业人员造成更大的潜在危害;另外在雨季执勤时,同样面临水域救援防护服无口袋等设置,手机、对讲机等随身物品无处安放,易被雨水淋湿等问题。本防疫防雨腰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困扰,解放消防员双手,提高作业效率。

该腰包具体的结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不在赘述。

进一步的,与该防护服配合设置的还有保暖袜套,其具体的功能、结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这里不在赘述。

另外,根据需要可在上衣部分的肩部、衣袖部上设置相应的反光条,以达到增强视觉效果和警示的目的。该反光条通过粘结剂直接粘贴在上衣上,或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贴。

由于裤子部分在救援过程中需要经常与外接物体接触摩擦,故本方案在裤子部的大腿至膝盖部还设置有一层加厚耐磨层,该耐磨层采用潜水服材料,可以增强防护服的耐磨性和防撞性;同时在防护服的手腕,胳膊肘、臀部也设置一层加厚耐磨层遮掩提高整个防护服的耐磨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救援工作较为特殊,防护服上还配合设置有弹性反光条,使救援人员在任何区域都具有醒目外观,也便于待救人员在第一时间识别救援人员。整体材料易得,结构相对简单,生产制造的成本相对要低。

实施例2

针对户外救援人员在工作环境中需要全方位防护时,穿戴者脚部处于裸露环境中,会造成不必要的感染等危险,本实施例针对实施例1中的防护服的设置了增强ⅰ型,该增强ⅰ型防护服中的防护服的具体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防护服设置相同,这里不再具体介绍,尤其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增强ⅰ型防护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防护靴。

该防护靴优先选用以天然橡胶为基料,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为辅料,加入不同的防老化剂等组成,如此成分构成的防护靴,其耐磨、耐老化、抗切割、耐屈挠等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可有效防止病毒穿透,且具有一定的耐油和耐酸碱性能。

进一步的,该防护靴还设置有防穿刺中底,以防止救援人员在复杂火场环境中被尖锐物刺伤足部。

本实例中优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毡作为防穿刺中底,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能够随步态作出适度形变,减少了消防员穿着时为使靴底挠曲运动所需能量的消耗,减轻以往穿着防疫靴时沉重和疲劳的感觉。

同时,本防护靴还设置有内衬,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例中优选发泡氯丁橡胶布作为防疫靴的内衬,这种材料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不透水等特点,能够将汗液导引到外层,维持靴腔内的干爽,也便于救援人员的日常清洗维护。此外,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发泡氯丁橡胶内衬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可提高防疫靴的防寒性。

具体设置时,本防护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高筒型和半筒型,对救援人员的腿脚部进行有效的防护。

进一步的,该防护靴优先选用模压成型工艺,使防疫靴外层一体化成型,如此设置,保证了防护靴的长期使用完整性与耐用性,可避免普通硫化工艺加工防护靴容易出现贴条剥落造成病毒、血液、体液以及水渗透进入靴腔内。

进一步的,本实例中还对该防护靴针对人体脚部的特点设置了脚底内侧摆置支撑鞋垫、使用后跟稳定片、新式防滑靴底、鞋楦舒适性设计,均提高了穿戴者的舒适性。

实施例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例还提出了加强ⅱ型防护服,该增强ⅱ型防护服中的防护服的具体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防护服设置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增强ⅱ型防护服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薄型脚套,该薄型脚套与防护服采用一体式结构构成,具有防疫防雨的功能,同时通过配合不同功能类型的防护靴使用,进一步增加防疫防雨服装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

具体的,该薄型脚套优先采用尼龙、ptfe膜、网布层压复合材料设置,采用“两片式”和“三片式”结构设置,如此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材料的拼接,降低防水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并有效降低防水脚套的漏水风险。

具体实施时,可针对不同材料分别采用车缝和高温热熔贴合以及粘贴和防水胶条的方式进行设置。

实施例4

由于上述实例中的防护服的脸面部属于裸露设计,而在疫情期间和雨季,病毒、飞沫、雨水等极易侵袭眼、口、鼻部,从而导致感染或视线模糊,因而做好脸面部防护极为重要。

本实例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防护帽檐和面屏的组合设计,在阻隔液体飞溅或喷溅物以及飞沫接触眼睛的同时,组合面屏能同时降低眼睛的暴露水平,并保护面部其他区域。组合面屏的设计能保护到头顶和下巴,面屏能环绕至侧脸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飞溅物绕过面屏边缘接触到眼睛或面部其他区域。

具体的,该组合面屏可拆卸的与防护帽檐连接设置,采用高透光材质,可弯折,可重复使用,耐重复消毒。整体由两片构成,帽檐形状为椭圆形,上面缝合有魔术贴勾面;面屏为半圆形。二者通过两侧的按扣进行拆装组合。

具体设置时,该组合面屏包括防护帽、帽檐、面屏、调节袢四部分,防护帽为防护服自身一体连接的帽子,防护帽的前端头顶开口内层设有魔术贴毛面,用来与防雨帽檐的上面的魔术贴勾面相粘合。当组合面屏拆卸下来时,防护服的防护帽便成为基础款式(即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款式)。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求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帽檐也可以单独使用,与防护帽上的魔术贴粘合,可以用来正常防雨使用;帽檐也可以采用特定方式与防护面屏相连接来配合使用,同时牵拉防护帽顶部的调节袢,使帽檐和面屏处于头部合适的位置,同时不妨碍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在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和各类执勤人员为了有效保护眼、口、鼻部等头面部裸露部位防飞沫喷溅、免受感染,需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面部防护装备,但在佩戴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工作,佩戴护目镜、口罩时易造成面屏雾化、脸部勒痕、伤痕、面部泛红、瘙痒、面部过敏、红肿长痘、破皮等问题。

为此,本实例在上述设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面部防护型和头部整体防护服型头罩,配合选用随身电动过滤型供气系统,不需要再佩戴护目镜和口罩,为使用者提供微正压凉爽舒适安全的面部防护。

面部防护型头罩可以有效隔离面部、头部免受(降低)侵害。头罩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头箍旋钮,使头罩牢固佩戴在头部,同时拉紧头罩边缘松紧带,确保适合所有人群佩戴,无需做适合性测试及尺码测试。配合选用的随身电动过滤型供气系统,为头面部提供微正压净化空气,可以降低头部温度,防止面屏起雾,微正压环境可防止病毒飞沫进入头罩内部,安全舒适。

头部整体防护型头罩可以有效隔离面部、头部、颈部及前胸后背的整个上身免受(降低)侵害。头罩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头箍旋钮,使头罩牢固佩戴在头部,同时拉紧头罩边缘松紧带,确保适合所有人群佩戴,无需做适合性测试及尺码测试。配合选用的随身电动过滤型供气系统,为头面部提供微正压净化空气,可以降低头部温度,防止面屏起雾,微正压环境可防止病毒飞沫进入头罩内部,安全舒适。

本实例提供的电动过滤型供气系统利用电动风机与正压的方式,通过防毒过滤单元将呼吸气体进行过滤,经过呼吸导管输送新鲜呼吸气体给使用者,可在密闭条件下,保护人体呼吸安全的个体呼吸防护装备。

该系统是由电动风机、舒适型背带、强力电池及充电器、过滤罐组成,可与头罩连接使用,在头罩内形成微正压送风,能有效地保护佩戴人员的面部、眼睛和呼吸道免受病毒侵害。单罐型在低档40l/mim下持续使用时间约4~5小时,双罐型在风量120l/min流量下持续使用时间约4小时。系统在-20℃~50℃能正常使用。

实施例5

由于在户外救援过程中,防护服易发生破损,一旦鞋套或者裤子发生破损,连体式结构的防护服就不能再使用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本实例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组成结构,由分体式上衣、裤子、防护帽和防护靴构成。

其中,防护服的裤子采用背带裤的结构设置,上衣采用夹克式的结构设置,头套与上衣颈脖接触处、上衣的下边缘与裤子接触处均采用弹性收口设置,如此结构设置,可使得防护帽与上衣、上衣与裤子之间进行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使防护服整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在防护靴与防护服的裤脚和袖口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带有一定硬度的连接件螺纹口配合连接,如此结构的设置,在具体应用时,如果只是防护靴发生破损,可只更换防护靴,如果裤子发生破损,可只更换裤子,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在户外救援工作时,还可根据具体救援需要,可方便快捷的拆卸、穿戴防护服,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救援防护服其它具体结构构成设置可参照一体式的防护服结构设置构成。

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可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搭配组合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具体需求。

本方案在提供上述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该防护服使用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身材选择合适的尺码,执勤服的穿着以较宽松为宜,不应限制作业活动。

2、将执勤服穿好,保证门襟处闭合完好并戴好连衣帽。

3、请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其他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靴子、呼吸防护设备等。

4、涉疫执勤作业后需按规定进行“现场快速喷雾消毒”和“水煮高温消毒或浸泡式消毒”消毒,消毒技术方法详见《消防员多功能防疫防雨服快速消毒规程》(见附录)。对“水煮高温消毒或浸泡式消毒”后多次使用的情况,必须进行消毒次数标识,并在“消毒次数记录标签”上做好记录,以确保执勤服在安全次数内使用。

5、日常清洗(非涉疫)基本款采用冲洗或擦洗或机洗方式,增强款严禁机洗。洗涤后使用挂置式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不低于60℃,不高于100℃。没有烘干条件的可挂起自然晾干。

6、消毒清洗后的服装应在阴凉通风处存储,避免阳光直射,以备再次使用。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该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清除或杀灭消防员多功能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五版)中附件5物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中,规定针对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时应急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种,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种,并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因此,消防员多功能防疫防雨服采用喷雾消毒、煮沸消毒或含氯消毒液浸泡的方法进行消毒。

具体选用防护服的消毒方法时,还要根据防护服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适合的选择。

结合目前防护服的使用情况,其消毒方法包括以下几类:

一类使用情况

是指进入过传染病员区(红区)执勤或作业,或者在非传染病员区直接接触过传染病员肢体或体液的使用情况。对于一类使用情况,应在使用后立即将执勤服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丢弃的相关规程消毒或“现场快速喷雾消毒”后,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回收机构处理,不再重复使用。

二类使用情况

是指在疫区(非传染病员区)开展常规执勤或处置救援作业,并且未接触过传染病员肢体或体液的使用情况。对于二类使用情况,在每一次离开执勤作业区域时,均应按“现场快速喷雾消毒”方法进行现场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任务执行完毕,须及时脱除执勤服,脱除前应先按“现场快速喷雾消毒”方法进行现场消毒,脱除后立即将其放入100℃恒温开水中实施“水煮高温消毒”,或脱除后立即将其放入密封桶中密封带回,回到后立即实施“浸泡式消毒”(有条件的也可在现场或返回途中实施浸泡消毒),浸泡消毒后应及时漂洗并晾干以备再次使用。本执勤服在二类使用情况下的重复使用次数不超过20次(浸泡式消毒20次)。

三类使用情况

是指在非疫情期间或非疫区开展雨天执勤、水域救援等使用情况。对于三类使用情况,无具体使用次数和消毒要求,可根据执勤服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洗消与重复使用。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使用情况所提供的的消毒使用方法,下面分别进行具体的说明:

1、现场快速喷雾消毒

(1)消毒药剂选择

消毒药剂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乙醇消毒剂。

①当选择含氯消毒剂时,建议消毒溶液浓度为有效氯含量500mg/l(即0.5克/升)(疫情期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用桶装与家用瓶装84消毒原液有效氯含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配兑为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的消毒溶液。

②当选择乙醇消毒剂时,建议消毒溶液浓度为乙醇含量为70%-80%。

(2)消毒设备选择

消毒设备可根据条件选择手持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手动、电动、机动)或多功能清洗机等喷雾设备。

(3)操作流程

①使用含氯消毒液时

第一步:在喷雾器中灌入已配兑好的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的消毒液;

第二步:盖好密封盖;

第三步:确认被消毒人员眼、面部被有效防护;

第四步:确认周围没有其他无关人员;

第五步:围绕被消毒人员360度旋转方式喷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腋下部位喷雾时,被消毒人员应当举起双手;对裆部喷雾时,被消毒人员应叉开双腿;对松紧褶皱处喷雾时应将褶皱拉平展开。应确保彻底对所有容易遗漏的隐藏部位有效喷雾消毒;

第六步:被消毒人员分别抬起两只脚,对足底喷雾消毒;

第七步:对被消毒人员手部进行喷雾消毒;

第八步:所有部位喷雾消毒完成后被消毒人员原地等待5分钟;

第九步:5分钟后,使用清水对被消毒人员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同第五步,确保将消毒液清洗干净没有残留;

第十步:自然晾干继续执勤或脱下执勤服。

②使用乙醇消毒液时

第一步:在喷雾器中灌入乙醇含量为70%-80%的消毒剂;

第二步到第七步同“①使用含氯消毒液时”;

第八步:继续执勤或脱下执勤服。

(4)其他要求

①消毒人员和被消毒人员应采用相同的防护措施,都需做好眼、面部防护,并且消毒人员应始终处于上风向进行消毒。执行完消毒任务后消毒人员也应当消毒。

②消毒前和消毒全过程中,被消毒人员不能脱卸任何防护装备(手套、面罩、护目镜等);

③消毒人员在消毒时不准吸烟、饮水、吃食物、随意走出疫区(点),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④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配兑时应戴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消毒液溅到眼睛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⑤含氯消毒液不能与洗衣粉、洁厕灵、柔顺剂、洗衣液等混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

⑥含氯消毒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⑦乙醇消毒剂易燃,使用时远离火源注意安全。

⑧对酒精过敏者不得使用乙醇消毒剂。

⑨优先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

⑩选择低压型多功能清洗机,使用时预先调低压力并确认喷嘴类型(喷雾),确保被消毒人员安全。

2、水煮高温消毒

(1)消毒药剂

水煮高温消毒应使用100℃恒温沸水。

(2)消毒设备

能够封口的大口水桶。

(3)操作流程

第一步:使用含氯消毒液实施“现场快速喷雾消毒”;

第二步:脱面罩、护目镜,并放入水桶中;

第三步:使用灌入已配兑好的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消毒液的手持式喷雾器对手部喷雾揉搓消毒,并用清水对手部清洗,确保不残留消毒液;

第四步: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将污染面向内卷式脱下执勤服,连同外层医用手套一起脱下,并放入水桶中;

第五步:加热桶中水至100℃,并保持30分种以上;

第六步:将桶中开水排放干净,并加入清水,清水需浸没防疫防水服,浸泡10分钟后换清水,再次浸泡10分钟;

第八步:将面罩、护目镜、防疫防雨服挂起使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防疫防雨服不残留液体;将医用一次性手套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回收机构处理,不再重复使用

第九步:防疫防雨服服悬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条件具备的,可将防疫防水服采用挂置式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不低于60℃,不高于100℃(烘干兼有二次消毒效果)。

第十步:完成消毒后,记录已消毒次数。

(4)其他要求

①需要水煮高温消毒时,“现场快速喷雾消毒”优先选择含氯消毒剂,一般不推荐使用乙醇消毒剂(酒精)。如使用酒精进行“现场快速喷雾消毒”应待乙醇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浸泡。

②“水煮高温消毒”的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需戴口罩、医用或橡胶手套等。

③现场条件不允许立即实施“水煮高温消毒”时,防疫防雨服放入桶中后,立即将盖子盖紧塑料桶密封,返回后使用实施水煮高温消毒。

④基本款防疫防雨服可以机洗,培强款防疫防雨服服不可机洗,不可用滚桶式烘干机进行烘干。

3、浸泡式消毒

(1)消毒药剂

浸泡式消毒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建议消毒溶液浓度为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疫情期间)。

(2)消毒设备

能够密封的大口塑料桶。

(3)操作流程

第一步:使用含氯消毒液实施“现场快速喷雾消毒”;

第二步:脱面罩、护目镜,并放入塑料桶中;

第三步:使用灌入已配兑好的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消毒液的手持式喷雾器对手部喷雾揉搓消毒,并用清水对手部清洗,确保不残留消毒液;

第四步: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将污染面向内卷式脱下执勤服,连同外层医用手套一起脱下,并放入塑料桶中;

第五步:将已配兑好的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的消毒液小心加入塑料桶中,消毒液不要洒落或溅落在桶外,消毒液需浸没执勤服后,立即将盖子盖紧;

第六步:执勤服在消毒液中浸泡5-10分钟后,将卷在一起的执勤服舒展开并按压确保每个部位都浸没在消毒液中,再浸泡20-30分钟;

第七步:将塑料桶中消毒液排放干净,并加入清水,清水需浸没执勤服,浸泡10分钟后换清水,再次浸泡10分钟;

第八步:将面罩、护目镜、执勤服挂起使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执勤服不残留消毒液;将医用一次性手套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回收机构处理,不再重复使用

第九步:执勤服悬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条件具备的,可将执勤服采用挂置式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不低于60℃,不高于100℃(烘干兼有二次消毒效果)。

第十步:完成消毒后,记录已消毒次数。

(4)其他要求

①需要浸泡式消毒时,“现场快速喷雾消毒”优先选择含氯消毒剂,一般不推荐使用乙醇消毒剂(酒精)。如使用酒精进行“现场快速喷雾消毒”应待乙醇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浸泡。

②“浸泡式消毒”的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需戴口罩、医用或橡胶手套等。

③现场条件不允许立即实施“浸泡式消毒”时,执勤服放入塑料桶中后,立即将盖子盖紧塑料桶密封,返回后使用已配兑好的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即0.5克/升)消毒液浸没执勤服实施浸泡消毒。

④执勤服不可机洗,不可用滚桶式烘干机进行烘干。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能有效阻隔病人含有细菌或病毒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害物,可对新冠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提供有效防护,同时,具有优良的耐静水压和拒水性能,可在雨天作为雨衣执勤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可重复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的物理或者化学消毒方法后还可再次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使用的消防防疫防雨执勤防护服服,既可为消防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广大执勤人员在疫情期间执行日常勤务工作、应急处置救援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环保的防护支撑;也可用于雨季、汛期和各类水灾时开展执勤、现场处置作业、水域救援等提供防雨、防污染保护;还可适用于医护人员、各级各类出行管控执勤人员(社区、街道、园区、乡村、道路卡口、收费站、保安等的工作人员)、警务执勤人员(各重点单位警卫、网格化民警、各居委蹲点值勤警察)、医疗场所辅助工作人员(不进入病房和手术室的人员)工作时的个人防护需求,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缺口全面保障各类执勤防疫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社会效益显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