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3270发布日期:2021-01-15 13:4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雨天穿着鞋子时,路面可能有积水,而目前的鞋子防水效果不佳,这就导致路面积水或雨水很容易从鞋面渗入鞋子内部,导致鞋子内部潮湿,使穿着鞋子时不舒适,因此目前的鞋子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粘防水鞋。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粘防水鞋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粘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通过防水涂饰剂整理,所述防水涂饰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0-50份烯基琥珀酸酐;

10-12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

5-8份乙腈;

1-2份交联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烯基琥珀酸酐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五元环酸酐和两个长碳链烯基团,酸酐可与鞋面的胶原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形成酯键,使烯基琥珀酸酐定向排列,分子中的憎水长碳链烯基定向排列在胶原纤维表面,达到拒水作用;加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可将鞋面的胶原纤维结构中的亲水的羧基、羟基封闭起来,从而提高防水性能;同时,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与烯基琥珀酸酐均含有羧基,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更易于混溶,使烯基琥珀酸酐和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交联后可形成稳定的油状液体,解决烯基琥珀酸酐水解速度快、不稳定的问题;以乙腈作为溶剂,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在乙腈中的溶解度更大,由此更有利于实现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与烯基琥珀酸酐的均匀混溶,达到提升拒水性的目的。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4-5份壬基苯酯、2-3份苄胺和0.1-0.2份cui。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壬基苯酯和苄胺的偶联提高防水涂饰剂成膜的后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偶联得到的产物具有润滑性,提高与烯基琥珀酸酐等混合组分之间的混溶均匀性,使整体组分混合后涂饰于鞋面上的拒水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2-3份磺酸型大孔树脂和0.6-0.8份聚己内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复合产生协同作用,可在鞋面和防水涂饰剂之间形成媒介,由此无需采用底涂剂再涂覆防水涂饰剂,减少操作步骤,同时又可保证防水涂饰剂在鞋面上粘着牢固,实现较好的防水性能。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2份丙烯酸酯乳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丙烯酸酯乳液作为助剂可与聚己内酯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整理剂的润湿、渗透能力和涂层的粘着牢度与耐水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覆防水涂饰剂时加入交联剂,促进各组分之间的联结性,由此增强涂饰剂的涂层膜的强度,并使涂层膜具有较强的韧性,防水作用更持久。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粘防水鞋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升温至80-90℃,搅拌反应1-1.5h,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5-6次,在70-80℃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1-2次光油,在70-80℃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涂光油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涂饰剂的涂层膜的防水效果。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中,搅拌反应1-1.5h后,继续添加将壬基苯酯、苄胺和cui混合并在50-60℃下搅拌反应50-60min后得到的产物;接着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搅拌15-20min后,继续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并搅拌40-45min,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加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可将鞋面的胶原纤维结构中的亲水的羧基、羟基封闭起来,与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的烯基琥珀酸酐混合后可得到防水效果更好的防水涂饰剂;

一方面通过壬基苯酯和苄胺的偶联提高防水涂饰剂成膜的后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偶联得到的产物具有润滑性,提高与烯基琥珀酸酐等混合组分之间的混溶均匀性,使整体组分混合后涂饰于鞋面上的拒水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烯基琥珀酸酐购于湖北鑫鸣泰化学有限公司;壬基苯酯购于盘锦鑫安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磺酸型大孔树脂为江阴市有机化工厂生产;聚己内酯购于上海海曲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酯乳液购于上海宝林塑胶公司;光油选用上海雅鹰油墨有限公司的油性光油;丙烯酸酯胶粘剂购于东莞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型号12102。

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参照图1,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80℃,搅拌反应1h,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5次,在70℃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1次光油,在70℃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参照图1,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90℃,搅拌反应1.5h,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6次,在80℃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2次光油,在80℃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参照图1,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85℃,搅拌反应1.5h,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5次,在75℃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2次光油,在75℃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80℃,搅拌反应1h;继续添加将壬基苯酯、苄胺和cui混合并在50℃下搅拌反应50min后得到的产物;接着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搅拌15min后,继续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并搅拌40min,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5次,在70℃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1次光油,在70℃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90℃,搅拌反应1.5h;继续添加将壬基苯酯、苄胺和cui混合并在60℃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到的产物;接着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搅拌20min后,继续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并搅拌45min,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6次,在80℃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2次光油,在80℃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粘防水鞋及其加工工艺,防水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防水涂饰剂的制备;将烯基琥珀酸酐和乙腈充分混合,再添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升温至85℃,搅拌反应1.5h;继续添加将壬基苯酯、苄胺和cui混合并在55℃下搅拌反应52min后得到的产物;接着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搅拌16min后,继续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并搅拌44min,冷却至室温,制得防水涂饰剂;

s2.喷涂防水涂饰剂;将s1的防水涂饰剂喷涂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干燥后再喷涂,重复操作5次,在75℃下烘干;

s3.喷涂光油;在喷涂防水涂饰剂后的鞋面的两侧面上再喷涂2次光油,在75℃下烘干;

s4.防水鞋冷粘成型;将s3得到的鞋面按纸样模版裁切,将鞋底进行磨粗处理,把需要粘合的部分打粗,用丙烯酸酯胶粘剂涂布于鞋底上,在60℃下烘干5s,然后将裁切后的鞋面粘合于鞋底上并用手加压,然后再用4公斤/cm2的压力加压4s,接着在5℃的条件下冷冻20s后,放置至室温,整理定型,得到成品防水鞋。

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将壬基苯酯替换为甲基丙烯酸苯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壬基苯酯和苄胺,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将聚己内酯替换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不添加磺酸型大孔树脂和聚己内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不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和聚己内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2所示。

对比例

对比例1

以未经本申请的防水涂饰剂和光油整理的鞋面作为空白对照组。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鞋面未喷涂光油,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替换为硬脂酸甘油酯,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乙腈替换为乙二醇,各组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2-4的组分含量表

表2实施例4-12的组分含量表

性能检测试验

测定鞋面试样的吸水率,将鞋面试样置于盛水的容器中,水温保持在20℃±5℃,且水面高出试样表面5mm左右,分别在4h和8h时取出试样,擦干表面水分后称重,然后将试样放置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入带盖的容器中冷却1h,再次称重并计算吸水率,吸水率越低则防水性能越好;针对实施例4以及实施例9-12,用不干胶带检验涂饰层的粘着牢度,采用5分制,5分最好;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由本申请的防水涂饰剂和光油整理过的鞋面防水性能较好,壬基苯酯和苄胺的添加、丙烯酸酯乳液和聚己内酯的共同添加均有利于提高鞋面的防水效果;磺酸型大孔树脂可提高防水涂饰剂在鞋面上的粘着牢固性,从而避免长时间浸润导致牢固性下降而降低鞋面的防水性能;且磺酸型大孔树脂和和聚己内酯的添加对防水涂饰剂在鞋面上的粘着牢固性的提升具有协同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