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改圈首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0723发布日期:2020-08-21 14:5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改圈首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改圈首饰。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佩戴戒指、手镯比较常见,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端的钻石、彩宝首饰更是婚嫁必须品,和赠送父母的最佳商品。

但是佩戴戒指、手镯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因佩戴人手指尺寸粗细的不同、或者佩戴人手腕尺寸的不同,再加上生产厂家几乎做不到适合所有人手指、手腕尺寸的圈口,使得买卖双方遇到困惑。

有些商户为了解决圈口尺寸问题,专门在商城、商超、卖场特别设立“维修部”现场对圈口进行二次变更;

现有的改圈工作过程如下:

将需要扩大,或缩小圈口尺存寸的戒指、手镯等从底部据开,如果是需要扩大圈口尺寸就需要在底部添加贵金属;如果是缩小,圈口尺寸就从底部剪下贵金属多余的圈号段;

再用汽油火枪,融化焊接,物理锻压到需要的圈口尺寸后再用硫酸、盐酸等强酸(强酸极具腐蚀性,发挥的气体为毒害物资)浸泡,除去表层锻压产生的铁锈;再经过电动吊磨打砂纸打磨(会产生重金属粉尘);再使用粗、细布的电机轮高速抛光(会产生重金属、化学抛光蜡及布料的灰尘)。最后将抛光完毕的戒指用声波清洗器将化学抛光蜡等污垢清洗干净、用电吹风烘干,再进行下一步电解(电镀)程序。

再经过二次电解(因改圈时表层,原电解层破坏,改圈必须二次电解);提示:众所周知电解/电镀液的介质是氰化物,剧毒且不环保(残液倾倒致下水道,其危害不言而喻),但又是必须要经过的过程。在大型商超更不适合使用,(特别是汽油火枪)。

改变戒指、手镯圈口尺寸对首饰本身的伤害是致残性的,破坏力无法恢复,并且在改圈的过程中必须用到高温明火,且使用高标号汽油作为燃烧材料,使“维修部”本身充满安全隐患。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二次改变圈口尺寸的圈口要经过据开、焊接、打磨、抛光、电解的过程;经过上述过程的首饰表层原始电解镀层已被破坏,二次电解的质量,远不如原厂品质好;

2、焊接再打磨、再抛光势必会让原本的首饰,再次瘦身,从而更易变形、如融化焊接技术不到位,更容易使圈口开裂;

3、每一款戒指、手镯初始都是高温液压浇注成型,托架圈口也是一次浇注成型,二次改变圈口,势必从原理上,让金属延展性发生变化,使得托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或者从锯开处弹开,如“维修部”的焊接技术不成熟,势必更易开裂,改圈势必会破坏圈口内侧刻印图案、文字、商标等,让顾客无法享受品牌商的服务,没有商标印记、厂家印记,使得品牌商、生产商更易推卸责任,让顾客蒙受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改圈首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戒指、手镯等改圈后圈口易开裂、二次改圈质量差、圈内印记容易被破坏、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改圈首饰,包括第一边环、第二边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环与所述第二边环中间的主装饰部,其中:

所述第一边环与所述第二边环上分别设有第一边环滑道和第二边环滑道,所述第一边环上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边环上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边环与所述第二边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边环滑道与所述第二边环滑道组成主装饰区,所述主装饰部套设于所述主装饰区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为卡槽和卡扣。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截面设置为l型,槽孔设置为方形,所述槽孔开设在l型卡槽的结合处;

所述卡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承托部和网底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插入所述槽孔内,所述网底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承托部上。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均设有第二弯折部,两第二弯折部相对设置,形成卡槽;

所述卡扣包括第三连接部和凸起,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环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凸起上,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卡槽内部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j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上设有网底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网底固定部设置为螺孔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网底,所述网底固定设置于所述主装饰部的内径处。

优选地,所述网底包括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边缘部之间的x型网状结构,其中:

所述x型网状结构设置为多个,每两个所述x型网状结构之间设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为凹型,所述开口的另一侧设有凸型;

所述网底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x型网状结构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孔设置为倒梯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边缘部均设有插柱,所述第一边环与所述第二边环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免改圈首饰,通过设置第一边环、第二边环与主装饰部等三个主要部分,中部的主装饰部作为主要的装饰部分,可以镶嵌宝石或者制作各种样式的花色,第一边环与第二边环用于调节不同的手腕,或者指圈的内尺寸,也可以在外部做装饰,使用时,第一边环与第二边环的边环外径与边环滑道的型号和尺寸统一兼容通用,边环内径设计为大小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佩戴者的需求,主装饰部与边环个性组合,可任意选择喜欢的主装饰部、边环的款式,如需要改变尺寸,仅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边环即可。

由于更改圈口时,主装饰部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的据开、焊接、打磨、抛光、电解的过程,避免了现有的戒指、手镯等改圈后圈口易开裂、二次改圈质量差、圈内印记容易被破坏、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技术问题,由此,可以在主装饰部的圈口内侧进行镶嵌和刻印,即可以在手镯圈内侧和戒圈内侧刻入更多个性文字、图腾图案、印记等,满足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免改圈首饰实施例二的开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边环;2、第二边环;3、主装饰部;4、网底;5、梯形螺栓;6、开启头;7、手柄;11、第一边环滑道;12、第一连接部;13、插孔;21、第二边环滑道;22、第二连接部;41、第一边缘部;42、第二边缘部;43、x型网状结构;44、连接杆;45、凹型;46、凸型;47、固定孔;48、插柱;121、槽孔;122、第一卡合部;123、第二卡合部;124、第二弯折部;221、第一弯折部;222、承托部;223、网底固定部;224、第三连接部;22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改圈首饰,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边环1、第二边环2以及设置于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中间的主装饰部3,第一边环1、第二边环2与主装饰部3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适合佩戴的形状,其中:

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上分别设有第一边环滑道11和第二边环滑道21,第一边环1上还设有第一连接部12,第二边环2上还设有第二连接部22,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通过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连接,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2、第一边环滑道11与第二边环滑道21组成主装饰区,主装饰部3套设于主装饰区上,使主装饰部3可相对于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在第一边环滑道11与第二边环滑道21上灵活旋转。

通过设置第一边环1、第二边环2与主装饰部3等三个主要部分,中部的主装饰部3作为主要的装饰部分,可以镶嵌宝石或者制作各种样式的花色,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用于调节不同的手腕,或者指圈的内尺寸,也可以在外部做装饰,使用时,第一边环与第二边环的边环外径与边环滑道的型号和尺寸统一兼容通用,边环内径设计为大小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佩戴者的需求,主装饰部3与边环个性组合,可任意选择喜欢的主装饰部3、边环的款式,如需要改变尺寸,仅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边环即可。

由于更改圈口时,主装饰部3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的据开、焊接、打磨、抛光、电解的过程,因此,可以在主装饰部3的圈口内侧进行镶嵌和刻印,即可以在手镯圈内侧和戒圈内侧刻入更多个性文字、图腾图案、印记等,满足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分别设置为卡槽和卡扣,使用时,通过将卡扣插入或者卡入到卡槽的内部,将第一边环1、第二边环2连接在一起,并且卡槽与卡扣与第一边环滑道11与第二边环滑道21组成主装饰区,将中部主装饰部3套设在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卡槽的截面设置为l型,槽孔121设置为方形,槽孔121开设在l型卡槽的两个面的结合处,槽孔位于结合面的中心,便于卡扣的第一弯折部221插入并且有效地卡合固定。

如图3所示,卡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弯折部221、承托部222和网底固定部223,第一弯折部221插入槽孔121内,网底固定部223设置于承托部222上,具体地,网底固定部223设置为螺孔结构,使用时,网底4与网底固定部223通过梯形螺栓5固定,安装完成后承托部222与主装饰部3贴近设置,通过设置承托部222与主装饰部3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在主装饰部3转动时,对承托部222的磨损,并且避免承托部222阻碍主装饰部3转动的现象。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网底4,网底4固定设置于主装饰部3的内径处,通过设置网底4增加佩戴的舒适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遮挡卡槽和卡扣,工艺更加完美,提高首饰本身的品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网底4包括第一边缘部41、第二边缘部42以及设置于第一边缘部41与第二边缘部42之间的x型网状结构43,其中:

x型网状结构43设置为多个,每两个x型网状结构43之间设有连接杆44,其中一个连接杆44上设有开口,开口的一侧设置为凹型45,开口的另一侧设有凸型46,装配的过程中,先将凹型45开口端固定,再将凸型46开口一端卡入到凹型开口内,完成网底4的装配。

网底4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47,固定孔47设置于x型网状结构43的中心处,固定孔47设置为倒梯形孔,固定孔47与网底固定部223通过梯形螺栓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孔47为倒梯形孔,使用时,将梯形螺栓5插入到网底4上的固定孔47内,旋拧梯形螺栓5即可将梯形螺栓5上的螺纹与网底固定部223内的螺纹配合,从而将网底4与边环固定,通过设置倒梯形孔,使梯形螺栓5的端面嵌入到固定孔47内,并且梯形螺栓5的端面与网底的端面齐平,外观上摸不出凹凸的层次感,增加佩戴的舒适感。

组装时,首先将第一边环1、中部主装饰部3、第二边环2依次接触放置后,将第二边环2上的卡扣插入到第一边环1的卡槽内,再将网底上的固定孔47与第二边环2上的网底固定部223对齐后,固定网底4的凹型45开口端,再将凸型46开口一端卡入到凹型开口内,最后在每个固定孔47内拧入梯形螺栓5,采用使用梯形螺栓5固定网底4即可。

当需要二次更换圈口时,首先拧松梯形螺栓5,先将网底拆除,由于卡扣插入卡槽内部后,连接紧固,通过特定的螺丝刀旋拧入网底固定部223,当网底固定部223受力后,卡扣的第一弯折部221和承托部222均会产生轻微的形变,最终将第一弯折部221从卡槽内弹出,完成第一边环1、中部主装饰部3、第二边环2的分离,此时,消费者即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喜好,选择更换中部的主装饰部3或者更换边环,当保留主装饰部3,仅更换边环时,既可以节省资金,又能满足适合于消费者的圈口尺寸,当保留边环仅更换主装饰部3时,既能节省资金,又能秒变新款,通过此免改圈结构,以简单的工艺操作即可实现主装饰部3与边环的任意组配,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卡槽包括第一卡合部122和第二卡合部123,第一卡合部122与第二卡合部123上均设有第二弯折部124,两第二弯折部124相对设置,形成卡槽;

卡扣包括第三连接部224和凸起225,第三连接部22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二边环2上,第三连接部224的另一端固定于凸起225上,凸起225插入卡槽内部与卡槽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24设置为直线型,凸起225设置为三角形结构,在实际的设计时,第三连接部224也可以设计为曲线,弧形或者其他异形,凸起225也可以设计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异形,确保凸起225与卡槽配合紧固不松脱即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边缘部41与第二边缘部42均设有插柱48,第一边环1与第二边环2上分别设有与插柱48配合的插孔13,通过设置插柱48与插孔13配合,加固两面的边环,使整个组合更加稳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卡合部122上设有网底固定部223,网底固定部223设置卡槽的边缘,装配时,先卡合固定两个边环与主装饰部3,待卡合结束后,通过将网底4上的固定孔47与网底固定部223对齐后,使梯形螺栓5的端面嵌入到固定孔47内。

图9是开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拆卸时,首先拧松梯形螺栓5,先将网底拆除,然后使用开启头6插入到卡槽的缝隙内,将手柄7旋转90度,在力的作用下,即可将第一卡合部122与第二卡合部123的端部分离,将卡扣从卡槽内分离,从而实现边环的拆卸。

图6是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卡槽的第一卡合部122和第二卡合部123设置为弧形,第一卡合部122和第二卡合部123从同一起点向外延伸后在端部形成第二弯折部124,并且第二弯折部124相对设置,形成卡槽,卡扣的第三连接部224设置为直线型,凸起225设置为椭圆形或者圆形,用以与开槽配合。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均设置为j型,使用时,将两个j型相对设置,勾合在一起,j型结构的外缘可以如图7所示,设置为圆角或者弧形,也可以如图8所示,设置为直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