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手术的手术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7022发布日期:2021-01-12 07: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便于手术的手术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手术的手术衣。



背景技术:

手术衣作为手术过程中必要的防护服装,用于降低医务人员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是手术操作中无菌区域的安全屏障。传统的手术衣通过系带固定,穿脱时系带系紧以及松散时均十分的不便,而且系带在手术过程中有松散的可能性,不利于手术的进行,提供一种穿脱方便,更为实用,便于手术进行的手术衣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手术的手术衣,穿戴省力,方便实用,同时便于手术的进行。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便于手术的手术衣,包括:

手术衣本体,其包括衣身以及对称连接在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衣身为后开襟式结构;所述衣袖上横向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带;所述衣身上端颈部穿戴口处连接有与所述颈部穿戴口适配的第一吸汗带,所述第一吸汗带内侧设置第一棉布层,所述第一吸汗带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子贴和第一魔术母贴;所述第一吸汗带的其中一端设置松紧部。

头套,其与所述手术衣本体配套,所述头套前端设置开口,开口处设置第二固定带,所述头套前端设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吸汗带,所述第二吸汗带内侧设置第二棉布层,所述第二吸汗带内设置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降温层。

束紧结构,其包括袢带和第三固定带,多个所述袢带沿所述衣身的腰身处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衣身的后端,并位于所述衣身后端敞口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衣身的腰身处的内侧,并贴合所述衣身内侧设置与所述衣身后端敞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固定带的另一端适配至所述袢带,并在环绕所述袢带扣合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魔术子贴和第二魔术母贴;所述袢带面向所述衣身的一侧设置第三魔术子贴/第三魔术母贴,所述衣身与所述袢带相对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三魔术子贴/第三魔术母贴相粘和的第三魔术母贴/第三魔术子贴。

优选的是,每侧衣袖上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3-4个,分别位于前臂、肘关节以及上臂的位置,所述第一固定带呈褶皱的方式绕与衣袖的横向,占所述衣袖横向外周的1/3-1/2。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吸汗带的长度较所述颈部穿戴口的外周大5-8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吸汗带可拆卸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头套的两侧以及前端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分别设置第四魔术子贴/第四魔术母贴,所述第二吸汗带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吸汗带面向面部的一侧,位于上方以及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魔术子贴/第四魔术母贴相互粘和的第四魔术母贴/第四魔术子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均为弹性束带。

优选的是,所述袢带设置为2-3个。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颈部穿戴口处设置第一吸汗带,替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系带,将第一吸汗带一端的第一魔术子贴粘和在另一端的第一魔术母贴上,即完成颈部穿戴的固定,十分的方便省力,避免了通过系带固定多次打结的麻烦,同时避免了颈部穿戴口因系带松散导致的不贴合,影响手术的问题;并通过设置的松紧部调整适配穿戴者的颈围,从而便于通过第一棉布层吸收颈部的汗液,一定程度上消除医者手术中的不适;通过头套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二吸汗带的方式,不仅利于吸取医者额头前端的汗液,避免了护士以及医者擦拭的不便,同时通过夹层内的降温层,对额头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利于保持医者头脑的清醒,使医者更为舒适,且便于拆卸更换,方便实用;通过第三固定带穿过不同位置的袢带,决定腰身处收紧的程度,以适配不同体态的医者,同时避免手术衣松散造成手术中的不适,第三固定带穿过合适位置的袢带并回扣,通过第二魔术子贴和第二魔术母贴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系带更为方便实用;通过设置第三魔术子贴和第三魔术母贴,便于将袢带贴合在衣身上,避免袢带勾跨造成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手术的手术衣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吸汗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手术的手术衣,包括:

手术衣本体,其包括衣身1以及对称连接在衣身1两侧的衣袖2;所述衣身1为后开襟式结构;所述衣袖2上横向设置多个第一固定带20;所述衣身1上端颈部穿戴口处连接有与所述颈部穿戴口适配的第一吸汗带10,所述第一吸汗带10内侧设置第一棉布层11,所述第一吸汗带10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魔术子贴12和第一魔术母贴13;所述第一吸汗带10的其中一端设置松紧部14。

头套3,其与所述手术衣本体配套,所述头套3前端设置开口,开口处设置第二固定带,所述头套3前端设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吸汗带30,所述第二吸汗带30内侧设置第二棉布层,所述第二吸汗带30内设置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降温层。

束紧结构,其包括袢带15和第三固定带16,多个所述袢带15沿所述衣身1的腰身处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衣身1的后端,并位于所述衣身1后端敞口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带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衣身1的腰身处的内侧,并贴合所述衣身1内侧设置与所述衣身1后端敞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固定带16的另一端适配至所述袢带15,并在环绕所述袢带15扣合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魔术子贴和第二魔术母贴;所述袢带15面向所述衣身1的一侧设置第三魔术子贴/第三魔术母贴,所述衣身1与所述袢带15相对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三魔术子贴/第三魔术母贴相粘和的第三魔术母贴/第三魔术子贴。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颈部穿戴口处设置第一吸汗带10,替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系带,将第一吸汗带10一端的第一魔术子贴12粘和在另一端的第一魔术母贴13上,即完成颈部穿戴的固定,十分的方便省力,避免了通过系带固定多次打结的麻烦,同时避免了颈部穿戴口因系带松散导致的不贴合,影响手术的问题;并通过设置的松紧部14调整适配穿戴者的颈围,从而便于通过第一棉布层11吸收颈部的汗液,一定程度上消除医者手术中的不适;通过头套3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二吸汗带30的方式,不仅利于吸取医者额头前端的汗液,避免了护士以及医者擦拭的不便,同时通过夹层内的降温层,对额头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利于保持医者头脑的清醒,使医者更为舒适,且便于拆卸更换,方便实用;通过第三固定带16穿过不同位置的袢带15,决定腰身处收紧的程度,以适配不同体态的医者,同时避免手术衣松散造成手术中的不适,第三固定带16穿过合适位置的袢带15并回扣,通过第二魔术子贴和第二魔术母贴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系带更为方便实用;通过设置第三魔术子贴和第三魔术母贴,便于将袢带15贴合在衣身1上,避免袢带15勾跨造成的不便。

一个优选方案中,每侧衣袖2上所述第一固定带20设置3-4个,分别位于前臂、肘关节以及上臂的位置,所述第一固定带20呈褶皱的方式绕与衣袖2的横向,占所述衣袖2横向外周的1/3-1/2。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前臂、肘关节以及上臂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带20,便于通过第一固定带20将衣袖2依附在胳膊上,避免因衣袖2宽松导致的手术中的不便,所述第一固定带20的长度在起到依附固定的同时,避免了因对胳膊紧束造成的不适。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吸汗带10的长度较所述颈部穿戴口的外周大5-8厘米。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吸汗带10大于颈部穿戴口的长度,便于第一吸汗带10根据颈部的不同,调整第一魔术子贴12和第一魔术母贴13粘和的位置,实用性更佳。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吸汗带30可拆卸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头套3的两侧以及前端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分别设置第四魔术子贴/第四魔术母贴,所述第二吸汗带30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吸汗带30面向面部的一侧,位于上方以及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魔术子贴/第四魔术母贴相互粘和的第四魔术母贴/第四魔术子贴。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四魔术母贴和第四魔术子贴粘和,使得第二吸汗带30贴合在额头前端,并位于眉骨之上,在保证通过第二棉布层吸取额头前端的汗液的同时,避免对眼部的遮挡,第四魔术母贴和第四魔术子贴粘和的方式,使得第二吸汗带30的拆卸更为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带20、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16均为弹性束带。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束带的性质满足对长度伸缩的需求,同时便于固定。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袢带15设置为2-3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袢带15应置于背部,避免袢带15置于衣身1前端,造成手术不便,2-3个的数量满足使用要求。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