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耐磨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6454发布日期:2020-11-20 10:0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耐磨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耐磨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但是,现有的鞋底与底面接触面比较多,使得鞋面摩擦比较大,时间久了之后对鞋底损伤很大,而且鞋底防滑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耐磨鞋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顶层结构、内芯结构和底面结构,所述顶层结构位于最顶层,通过鞋垫与用户脚底板相接触,所述顶层结构为b类射出片材质,所述顶层结构下侧黏贴有内芯结构,所述内芯结构为橡胶材质,所述内芯结构外围包裹有底面结构,所述底面结构外侧顶端与所述顶层结构底面相黏贴,所述底面结构为pu材质,所述底面结构包裹在所述顶层结构和所述内芯结构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顶层结构包括顶表层,所述顶表层前端中部向下凹陷,且后端中部同样向下凹陷,所述顶表层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半球体结构向下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结构包括芯体,所述芯体为实心橡胶体,所述芯体一侧较厚,一侧较薄且向上翘起,所述芯体较厚一端中心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内侧表面黏贴有圆柱形弹片,所述圆柱形弹片为硬质塑料材质,且包裹于所述芯体内部,所述芯体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透气孔和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三透气孔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结构包括底表层,所述底表层一侧边缘位置呈三角状排列有三个第二凸起块,所述底表层前脚掌位置表面大小不一分布有第一凸起块,所述底表层中心为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底表层在所述连接块两侧开设有向上的圆弧形斜面,所述底表层在脚跟位置表面中心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为锯齿形凹凸不平的线槽形结构,所述防滑纹均匀设置有六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块设置有十四个,十四个所述第一凸起块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凸起块为半球形凸起,十四个所述第一凸起块的直径向中心位置直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三透气孔大小相同且结构一致,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三透气孔与所述第一透气孔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顶表层,并在顶表层表面开设有半球形凹槽,使得鞋垫与鞋底表面接触面之间空隙增大,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增加透气性,减少汗液的产生,产生的异味较少,通过在芯体中部和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和第一透气孔,并在透气孔内部包裹有圆柱形弹片,使得鞋底更加轻便有弹性,使得使用者体感过更佳,通过在底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块和第二凸起块,在减少鞋底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的同时,加大局部压强,使得鞋底附着力更强,提高耐磨程度的同时,加强抓地力,通过在底表面中部设置有连接块,使得鞋底连接更加紧密,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况,通过在底表面后侧开设有防滑纹,使得鞋底与地面的摩檫力更大,提高防滑性能,通过将顶层结构设置为b类射出片材质,使得上表面更加柔软,穿着更加舒适,通过将内芯结构设置为橡胶材质,提高鞋底的弹性性能,通过将底面结构设置为pu材质,提高鞋底底表面的耐磨程度,使得该装置整体更加耐磨、防滑且弹性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层结构;101、顶表层;102、凹槽;2、内芯结构;201、芯体;202、第一透气孔;203、第二透气孔;204、第三透气孔;3、底面结构;301、底表层;302、第一凸起块;303、连接块;304、防滑纹;305、第二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顶层结构1、内芯结构2和底面结构3,所述顶层结构1位于最顶层,通过鞋垫与用户脚底板相接触,所述顶层结构1为b类射出片材质,所述顶层结构1下侧黏贴有内芯结构2,所述内芯结构2为橡胶材质,所述内芯结构2外围包裹有底面结构3,所述底面结构3外侧顶端与所述顶层结构1底面相黏贴,所述底面结构3为pu材质,所述底面结构3包裹在所述顶层结构1和所述内芯结构2外侧表面。

所述顶层结构1包括顶表层101,所述顶表层101前端中部向下凹陷,且后端中部同样向下凹陷,所述顶表层101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为半球体结构向下凹陷,所述内芯结构2包括芯体201,所述芯体201为实心橡胶体,所述芯体201一侧较厚,一侧较薄且向上翘起,所述芯体201较厚一端中心开设有第一透气孔202,所述第一透气孔202内侧表面黏贴有圆柱形弹片,所述圆柱形弹片为硬质塑料材质,且包裹于所述芯体201内部,所述芯体201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透气孔203和第三透气孔204,所述第二透气孔203和所述第三透气孔204并列设置,所述底面结构3包括底表层301,所述底表层301一侧边缘位置呈三角状排列有三个第二凸起块305,所述底表层301前脚掌位置表面大小不一分布有第一凸起块302,所述底表层301中心为设置有连接块303,所述底表层301在所述连接块303两侧开设有向上的圆弧形斜面,所述底表层301在脚跟位置表面中心设置有防滑纹304,所述防滑纹304为锯齿形凹凸不平的线槽形结构,所述防滑纹304均匀设置有六条,所述第一凸起块302设置有十四个,十四个所述第一凸起块302大小不一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凸起块302为半球形凸起,十四个所述第一凸起块302外围直径较大,且向中心位置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透气孔203和所述第三透气孔204大小相同且结构一致,所述第二透气孔203和所述第三透气孔204与所述第一透气孔202结构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在工作时,该装置通过设置有顶表层101,并在顶表层101表面开设有半球形凹槽102,使得鞋垫与鞋底表面接触面之间空隙增大,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增加透气性,减少汗液的产生,产生的异味较少,通过在芯体201中部和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透气孔204、第二透气孔203和第一透气孔202,并在透气孔内部包裹有圆柱形弹片,使得鞋底更加轻便有弹性,使得使用者体感过更佳,通过在底表面301前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块302和第二凸起块305,在减少鞋底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的同时,加大局部压强,使得鞋底附着力更强,提高耐磨程度的同时,加强抓地力,通过在底表面301中部设置有连接块303,使得鞋底连接更加紧密,不会产生断裂的情况,通过在底表面301后侧开设有防滑纹304,使得鞋底与地面的摩檫力更大,提高防滑性能,通过将顶层结构1设置为b类射出片材质,使得上表面更加柔软,穿着更加舒适,通过将内芯结构2设置为橡胶材质,提高鞋底的弹性性能,通过将底面结构3设置为pu材质,提高鞋底底表面的耐磨程度,使得该装置整体更加耐磨、防滑且弹性性能更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