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软木eva弹性体高弹止滑鞋垫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木eva弹性体高弹止滑鞋垫。
背景技术:2.现今鞋市场,我国运动鞋和旅游鞋的鞋垫材料60%以上是eva橡塑发泡材料制成。eva发泡材料得益于其轻便、弹性较好、柔韧好、不易皱,有着极好的着色性、适于各种气候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本身不吸湿,抗压缩性稍差,导致其在穿着过程中脚感差,尤其是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可明显出现“烧脚”的感觉。其本身不吸湿性导致在用做鞋垫时容易造成鞋腔内潮湿而发臭,且不容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而威胁环境。
3.软木取自栓皮栎的树皮,是天然可再生物质,每平米大约包含4200万个非常微小的软木细胞,使得它具有高回弹性、高摩擦系数,耐水、耐老化、耐油、耐高低温性(
‑
60
‑‑
+80℃)、压缩恢复性、隔音和防虫蛀,更重要的是软木给人体以温暖的足部感觉,是天然的高档鞋用材料。但软木本身抗压性有限,所受压力超过自身的弹力范围后很难恢复原状;其次是软木本身抗拉强度较差、耐折性不强,作为鞋材使用缺乏柔韧性和加工性;其三是高档软木价格昂贵。
4.一种具备优良的弹性抗拉性能好、同时轻便、脚感舒适性有效提升相结合的鞋产品,颇为现今市场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木eva弹性体高弹止滑鞋垫,以解决现有使用纯eva发泡材料的鞋垫存在不吸湿和不降解、穿着鞋垫打滑发臭等问题,同时可降低运动、走路时间长导致鞋垫打滑、并继而导致脚掌磨泡等潜在人身伤害风险。
6.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木eva弹性体高弹止滑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包括至少两层叠加层,所述叠加层中的上层为软木颗粒复合材料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下侧设置有弹性层,所述接触层和弹性层滚胶后模压成型。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鞋垫本体包括两层叠加层,所述上层的叠加层为软木颗粒复合材料接触层,所述下层为弹性复合材料的弹性层,所述接触层的软木颗粒复合材料层厚度为0.6
‑
0.8mm,硬度为邵尔a40
‑
45;所述弹性层的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2
‑
4.5mm,硬度为邵尔a45
‑
50。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鞋垫本体包括三层叠加层,包括上层的软木颗粒复合材料接触层、中间层的复合材料弹性层、下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止滑层。
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触层、弹性层、止滑层接触层外边缘设置有下翻的折边,所述弹性层外边缘设置有下翻的折边,止滑层和弹性层贴合后嵌入防护层折边内,继而和接触层贴合并嵌入接触层的折边内,接触层、弹性层、止滑层完成贴合后,接触层折边的下端、弹性层折边的下端分别于止滑层的底端面平齐。实现贴合对齐,整体性更好,模压成型后,整体强度更佳,可使用寿命更长。
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接触层厚度为0.6
‑
0.8mm,硬度为邵尔a40
‑
45;中间层的复合材料弹性层的厚度为2
‑
4.5mm,硬度为邵尔a45
‑
50;下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止滑层厚度为0.8
‑
1mm,硬度为邵尔a50
‑
55。调整厚度和硬度差异化,实现接触层的接触时触感更佳,增加舒适性,弹性层的较大的尺寸空间内弹性性能最大程度体现且更大的空气流通行程易于提升吸湿效果,止滑层大于接触层的厚度和硬度,厚度和硬度性能的结合则实现比接触层更好的止滑性能,三层之间的结构相互辅助,实现整体轻薄、弹性佳、吸湿性能好,继而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止滑层底面设置有均布的止滑颗粒。
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止滑层设置有陈列排布的v型止滑凸起。
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层设置有网状孔眼结构。一则提升鞋垫本体整体上的透气效果,汗及水汽便于上下流通,更大空间上对汗和水分进行吸收,利于较长时间保持干爽;再者不规则的表面更利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粘结连接稳定性。
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层设置为平滑结构。便于加工,整体更轻薄,视觉外形效果更美观。
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触层和止滑层,均为软木颗粒模压成型后裁剪所得,结构层中为软木颗粒的相互堆积挤压成型。
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复合材料弹性层为包括eva、橡胶、改性淀粉复合成分混组模压成型,成型的薄片状结构层回弹性幅度范围为48%
‑
52%。本方案中的复合材料弹性层,复合材料性能除回弹性能好之外,其改性淀粉,为玉米淀粉经过醋酸乙烯酯接枝而成,含有可与eva化学交联的酯基,从而实际上在eva弹性体中引进了亲水的羟基基团,故而,实现该复合材料弹性层具备较佳的吸湿性,具体可吸湿体量占自重的5%
‑
8%;现有案例中的,材质为eva的弹性体不具有吸湿性,即吸湿性为0,回弹性在45
‑
55%;竹纤维在标准条件下的吸湿性可达到8
‑
11%;但回弹率一般为15%以内;棉纤维吸湿一般为8
‑
10%,但回弹性一般在10%以内;相对上述惯用材质,复合高性能弹性层综合性能优势明显,穿着舒适性更佳。
1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鞋垫本体,前掌部位厚度为3.8mm
‑
4.0mm,后跟部位最厚为5.7
‑
6.0mm;其中接触层厚度0.6
‑
0.8mm;弹性层厚度呈现前掌部位薄、脚跟部位厚的设计,前掌部位厚度2.0
‑
2.2mm、后跟部位厚度4.0
‑
4.5mm;止滑层厚度0.8
‑
1.0mm;接触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为0.5mm
‑
1.0mm;弹性层eva橡塑弹性体厚度为2.0
‑
4.5mm,下层止滑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0.8mm
‑
4.0mm。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穿着舒适感和抗疲劳效果佳;止滑层的软木颗粒取自剖层软木复合层,该方案中,如果是两层叠加的方案,则不包括止滑层。
18.作为一种改进,复合材料弹性层中改性淀粉占整体组成重量比为15%
‑
35%。改性淀粉的含量占比较高,可以提升产品材质性能,实现发泡脱模不粘模版,成型效果更好,产品表面可以实现较佳的平整度,产品空隙均匀致密,弹性更高,耐压缩性能有效提升,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
19.利用三层叠加的三明治式结构或者两层叠加结构,由上层颗粒较细的软木复合物提供细腻舒适的脚感;中层eva橡塑弹性体提供整个鞋垫的强度和弹性,起到增强层的作用,保障整个鞋垫的耐折性能及其它物理性能上可以满足普通鞋垫的基本要求,并具有适当的吸水性,可吸收部分脚汗散发的水汽;下层由颗粒较大的软木复合物提供超强的止滑性能,可以保证在穿着时,脚与鞋垫以及鞋垫与鞋底不滑动。另外,由于中层eva橡塑弹性体
中含有大量的改性淀粉组分,所以有一定的吸湿性;如果采用具有网状孔眼结构设计,可以增大鞋垫吸湿面积,并有利于鞋腔内脚汗湿气通过网眼下沉吸收。整个鞋垫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然降解,降低自然污染,更为环保。
20.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用eva橡塑复合材料制作的中间层弹性体,替代软木材料,其组成包含eva、poe、epdm和改性淀粉,不但改善了eva材料不耐磨和拉伸强度差的问题,增强了材料的回弹性,同时增加eva橡塑材料的吸湿性和自然降解性能;在上面层和下止滑层中使用软木复合材料,充分发挥软木材料的极佳脚感和优良的止滑性能,既能使人体感觉舒适,又能防止鞋垫在鞋内穿久打滑,防止长距离运动磨泡给人体造成的创伤;通过设计成叠加三层的三明治结构或者两层叠加结构,在上层采用软木复合材料,充分发挥该软木复合材料与人脚的适应性优势,脚感细腻舒适;下层采用粒径稍大的软木颗粒复合材料,充分发挥该复合材料止滑性能好的优势;中间层为eva、橡胶、改性淀粉三种主要成分复合的高性能弹性层,具有自身重5%
‑
8%的吸湿性,进一步提升穿着舒适性;上层软木层、中层eva橡塑弹性体和下层软木止滑层经过高温模压,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鞋底本体三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1中鞋底本体两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3所示,该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软木eva弹性体高弹止滑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包括至少两层叠加层,所述叠加层中的上层为软木颗粒复合材料的接触层2,所述接触层下侧设置有弹性层3,所述接触层和弹性层涂胶后模压成型。
27.该实施例中,所述鞋垫本体包括两层叠加层,所述上层的叠加层为软木颗粒复合材料接触层,所述下层为弹性复合材料的弹性层,所述接触层的软木颗粒复合材料层厚度为0.6mm,硬度为邵尔a40;所述弹性层的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3mm,硬度为邵尔a46。
28.该实施例中,所述止滑层设置有陈列排布的v型止滑凸起。
29.该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设置有网状孔眼结构5。一则提升鞋垫本体整体上的透气效果,汗及水汽便于上下流通,更大空间上对汗和水分进行吸收,利于较长时间保持干爽;再者不规则的表面更利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粘结连接稳定性。
30.在具有网状孔眼结构模具中发泡得到中间层弹性鞋材,在标准环境下测定,5h吸水汽可以达到自身重的5%。
31.该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设置为平滑结构。便于加工,整体更轻薄,视觉外形效果更美观。
32.该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层和止滑层,均为软木颗粒模压成型后裁剪所得,结构层中为软木颗粒的相互堆积挤压成型。
33.该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弹性层为包括eva、橡胶、改性淀粉复合成分混组模压成型,成型的薄片状结构层回弹性幅度范围为48%
‑
52%。
34.本方案中的复合材料弹性层,复合材料性能除回弹性能好之外,其改性淀粉,为玉米淀粉经过醋酸乙烯酯接枝而成,含有可与eva化学交联的酯基,从而实际上在eva弹性体中引进了亲水的羟基基团,故而,实现该复合材料弹性层具备较佳的吸湿性,具体可吸湿量占自重的5%
‑
8%;现有案例中的,材质为eva的弹性体不具有吸湿性,即吸湿性为0,回弹性在45
‑
55%;竹纤维在标准条件下的吸湿性可达到8
‑
11%;但回弹率一般为15%以内;棉纤维吸湿一般为8
‑
10%,但回弹性一般在10%以内;相对上述惯用材质,复合高性能弹性层综合性能优势明显,穿着舒适性更佳。
35.该实施例中,所述鞋垫本体,前掌部位厚度为3.8mm,后跟部位最厚为5.7mm;其中接触层厚度0.6mm;弹性层厚度呈现前掌部位薄、脚跟部位厚的设计,前掌部位厚度2.0mm、后跟部位厚度4.0mm;止滑层厚度0.8mm;接触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为0.5mmmm;弹性层eva橡塑弹性体厚度为2.0mm,下层止滑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1.0mm。
36.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穿着舒适感和抗疲劳效果佳;止滑层的软木颗粒取自剖层软木复合层,该方案中,如果是两层叠加的方案,则不包括止滑层。
37.该实施例中,复合材料弹性层中改性淀粉占整体组成重量比为15%
‑
35%。
38.改性淀粉的含量占比较高,可以提升产品材质性能,实现发泡脱模不粘模版,成型效果更好,产品表面可以实现较佳的平整度,产品空隙均匀致密,弹性更高,耐压缩性能有效提升,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
39.实施例二
40.如图1和图2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所述鞋垫本体1包括三层叠加层,包括上层的软木颗粒复合材料接触层2、中间层的复合材料弹性层3、下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止滑层4。
41.该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接触层厚度为0.7mm,硬度为邵尔a45;中间层的复合材料弹性层的厚度为4mm,硬度为邵尔a50;下层的软木复合材料止滑层厚度为1mm,硬度为邵尔a55。
42.该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层、弹性层、止滑层接触层外边缘设置有下翻的折边,所述弹性层外边缘设置有下翻的折边,止滑层和弹性层贴合后嵌入防护层折边内,继而和接触层贴合并嵌入接触层的折边内,接触层、弹性层、止滑层完成贴合后,接触层折边的下端、弹性层折边的下端分别于止滑层的底端面平齐。实现贴合对齐,整体性更好,模压成型后,整体强度更佳,可使用寿命更长。
43.调整厚度和硬度差异化,实现接触层接触触感更佳,增加舒适性,弹性层的较大的尺寸空间内弹性性能最大程度体现且更大的空气流通行程易于提升吸湿效果,止滑层大于接触层厚度和硬度,厚度和硬度的结合则实现比接触层更好的止滑性能,三层之间结构相互辅助,实现整体轻薄、弹性佳、吸湿性能好,继而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44.该实施例中,所述止滑层底面设置有均布的止滑颗粒。
45.该实施例中,所述鞋垫本体,前掌6部位厚度为4.0mm,后跟7部位最厚为5.9mm;其中接触层厚度0.8mm;弹性层厚度呈现前掌部位薄、脚跟部位厚的设计,前掌部位厚度2.2mm、后跟部位厚度4.5mm;止滑层厚度1.0mm;接触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为1.0mm;弹性层
eva橡塑弹性体厚度为4mm,下层止滑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3.0mm。
46.实施例三
47.和前面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所述鞋垫本体,前掌6部位厚度为3.9mm,后跟7部位最厚为5.9mm;其中接触层厚度0.7mm;弹性层厚度呈现前掌部位薄、脚跟部位厚的设计,前掌部位厚度2.1mm、后跟部位厚度4.3mm;止滑层厚度0.9mm;接触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为0.8mm;弹性层eva橡塑弹性体厚度为3.5mm,下层止滑层所用软木颗粒直径3.0mm。
48.该实施例中,所述止滑层底面设置有均布的止滑编织图画线纹。
49.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