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3757发布日期:2021-03-30 19: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鞋用材料的日益更新,安全鞋类品种的逐步多样化、高档化。国内安全鞋的设计及技术要求开始与国外逐步接轨,采用电脑化管理,分电绝缘、防静电、耐酸碱、防刺穿、保护足趾、一般防护鞋六大类,具有良好的耐油、防砸、防静电、防穿刺、耐酸碱及绝缘等性能,分sb/sbp/s1/s1p/s2/s3六类安全等级,广泛适用于机械、冶金、建筑、化工、制药、采矿、油田、电力等行业。每双鞋都经过公司过程品质控制与出厂严格检测,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大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与欧洲安全鞋en345标准,产品得到了国内超过500家工矿企业尤其是欧美合资企业的青睐,并远销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

安全鞋是安全类鞋和防护类鞋的统称,一般指在不同工作场合穿用的具有保护脚部及腿部免受可预见的伤害的鞋类,同时安全鞋需要良好的防滑性、耐磨性和密封性,传统的安全鞋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安全鞋随着使用者的工作环境应运而生,但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场合,由于地面光滑或者积水,对鞋底的防滑性能就有较高的要求,以防止工作人员滑倒。然而由于现有安全鞋的鞋底纹理设计和布置不够合理,使得鞋底防滑性能较低,同时积水不易从鞋底下排出,导致容易滑倒。当下雨时鞋子表面会被雨水渗透进鞋内,以至于整个脚湿滑,可能导致站立不稳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有安全鞋的鞋底纹理设计和布置不够合理,使得鞋底防滑性能较低,同时积水不易从鞋底下排出,导致容易滑倒;当下雨时鞋子表面会被雨水渗透进鞋内,以至于整个脚湿滑,可能导致站立不稳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安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鞋本体和鞋底层,所述鞋底层连接于所述安全鞋本体的底部;所述鞋底层的前部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置有防水纸,所述防水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另一端连接有多个扣环;所述鞋底层的前部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置有一扣环;所述鞋底层的后部内安装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有多个缓冲球;所述鞋底层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多个防滑条,在所述鞋底层的底部两端的防滑条之间设有多个防滑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置有轴承,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于所述轴承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槽口上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可旋转连接有第一凹槽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盖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凹槽盖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槽口上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可旋转连接有第二凹槽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盖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凹槽盖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层的后部两侧内分别竖直安装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鞋底层内的上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鞋底层内的下壁。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包括侧支撑架、上支撑架、多个中支撑架、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支撑架,所述中支撑架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缓冲球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架和鞋底层内的上壁或所述缓冲球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架和鞋底层内的下壁。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条呈竖向线性阵列均匀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台呈线性矩阵均匀排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鞋,通过巧妙的设计,在安全鞋的鞋底层一侧安装了可以旋转的旋转轴,在旋转轴上连接了防水纸,在下雨天就能抽出防水纸盖在鞋面上,使得鞋子不会被雨水渗透;在安全鞋的鞋底层底部合理地设计了防水条和防水凸台,使得安全鞋的防滑性能增强以及增强了鞋底的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鞋的结构图;

图2显示为图1局部i的缩放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鞋的右侧视图;

图4显示为图3局部i的缩放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鞋的左侧视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鞋的鞋底层底部结构图。

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

安全鞋本体1,鞋底层2,第一凹槽21,轴承211,第一连接轴212,第一凹槽盖213,第一凹槽盖卡扣2131,旋转轴22,防水纸23,弹簧24,缓冲层25,支撑架251,上支撑架252,中支撑架253,下支撑架254,缓冲球26,防滑条27,防滑凸台28,第二连接轴3,第二凹槽盖4,第二凹槽盖卡扣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鞋,包括安全鞋本体1和鞋底层2,鞋底层2连接于安全鞋本体1的底部。鞋底层2的前部一侧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两侧置有一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置有防水纸23,防水纸23的一端连接于旋转轴22,另一端连接有多个扣环,防水纸23选用pe涂布。第一凹槽21的两侧还分别置有轴承211,旋转轴22的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于轴承211中,轴承211使得旋转轴22转动得更顺滑,通过旋转使得防水纸23更容易转出。

第一凹槽21的一侧槽口上置有第一连接轴212,第一连接轴212上可旋转连接有第一凹槽盖213,第一凹槽盖213边缘四周还粘有防水橡圈。第一凹槽盖213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于第一连接轴212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凹槽盖卡扣2131。第一凹槽盖213通过第一连接轴212旋转打开,通过第一凹槽盖卡扣2131卡入第一凹槽21内关闭。

鞋底层2的前部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分别置有一扣环。第二凹槽的一侧槽口上置有第二连接轴3,第二连接轴3上可旋转连接有第二凹槽盖4。第二凹槽盖4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于第二连接轴3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凹槽盖卡扣41。第二凹槽盖4通过第二连接轴3旋转打开,通过第二凹槽盖卡扣41卡入第二凹槽内关闭。

鞋底层2的后部内安装有多个弹簧24,弹簧24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层25,缓冲层25内设有多个缓冲球26。鞋底层2的后部两侧内分别竖直安装有两个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连接于鞋底层内的上壁,另一端连接于鞋底层内的下壁。缓冲层25包括侧支撑架251、上支撑架252、多个中支撑架253、下支撑架254。上支撑架252和下支撑架25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侧支撑架251,中支撑架253连接于上支撑架252和下支撑架254。缓冲球26连接于上支撑架252和鞋底层内的上壁或缓冲球26连接于下支撑架254和鞋底层内的下壁。当弹簧24收缩后,为了不让弹簧24收缩过渡强烈,缓冲层25中的缓冲球26可以限制弹簧24的过渡收缩,不至于弹簧24收缩过渡而导致站立不稳。

鞋底层2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多个防滑条27,在鞋底层2的底部两端的防滑条27之间设有多个防滑凸台28。防滑条27呈竖向线性阵列均匀排列,防滑凸台28呈线性矩阵均匀排列,这样可以在加大防滑作用的同时有增加了排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鞋,通过巧妙的设计,在安全鞋的鞋底层一侧安装了可以旋转的旋转轴,在旋转轴上连接了防水纸,在下雨天就能抽出防水纸盖在鞋面上,使得鞋子不会被雨水渗透;在安全鞋的鞋底层底部合理地设计了防水条和防水凸台,使得安全鞋的防滑性能增强以及增强了鞋底的排水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