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897发布日期:2021-02-20 17:2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个分离部件的连接结构领域,尤指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卡扣结构灵活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卡扣结构配合连接手表,手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使用到的物品,手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或显示时间的仪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0003]
现有的,传统的手表包括表头和设置在表头相对两侧的表带,其中的一条表带远离表头的一端设置铰接有针扣的五金框、另一条表带上沿表带的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个卡孔,然后将带有孔的表带穿过五金框,然后通过针口卡入表带的卡孔内,从而达到将表头束在手腕上。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束紧方式并不方便,当使用者是小孩、老人或新手时,由于在针扣扣入卡孔时会不断在摆动,不能轻易地将针扣卡入卡孔,所以造成整个佩戴过程变得繁琐,且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佩戴过程中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通过将卡扣的扣合部与限位孔配合,解决了扣合过程中需要校准,扣合麻烦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卡扣结构,包括:
[0008]
第一盖体,其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容置槽;
[0009]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对应所述容置槽设有异形通孔,所述异形通孔为相连通的一出入孔和一限位孔;
[0010]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一安装槽;
[0011]
卡扣,所述卡扣包括连接部和扣合部,所述连接部可滑动的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扣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具有一斜面,所述扣合部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出入孔,且大于所述限位孔;
[0012]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设在第一安装槽内与所述连接部抵触,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连接部施加朝向所述限位孔一侧的作用力;
[0013]
扣合状态下,按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使其贴合,所述限位孔对所述斜面施加作用力使扣合部朝向所述出入孔移动,所述扣合部穿过所述出入孔扣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施加力使所述扣合部移至所述限位孔。
[0014]
本技术方案,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卡扣的扣合部扣入异形通孔的出入孔,再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将扣合部移动至限位孔,实现了卡扣的扣合,解决了卡扣在扣合过程中需要校准,扣合麻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5]
优选地,还包括:
[0016]
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凹槽:
[0017]
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0018]
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凹槽;
[0019]
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装设于所述第二凹槽;
[0020]
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通过磁吸力使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贴合。
[0021]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装设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自动贴合扣合,实现了卡扣结构的自动扣合,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2]
优选地,按钮,所述按钮具有按压端和接触端;
[0023]
所述第二盖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导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按压端适配,所述接触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斜面抵触;
[0024]
脱扣状态下,按压所述按压端,所述接触端挤压所述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从所述限位孔移至所述出入孔。
[0025]
本技术方案,通过按压按钮的按压端,按钮的接触端挤压扣合部从限位孔回移至出入孔,完成脱扣,解扣过程简单。
[0026]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盖板;
[0027]
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盖板对应所述扣合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大于所述扣合部径向尺寸,且大于所述扣合部的位移距离,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盖板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限位孔位置形成阶梯面。
[0028]
本技术方案,第二盖板与第二盖体连接,用于盖合第二盖体的第二凹槽和第一安装槽,对第二凹槽和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二磁吸件、卡扣和弹性件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也对第二盖体内第二磁吸件、卡扣和弹性件起到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第二盖体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0029]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设有若干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支撑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形成第一间隙;
[0030]
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有若干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支撑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形成第二间隙。
[0031]
本技术方案,第一盖板和第一安装位连接形成第一间隙,使第一盖板到容置槽之间距离增加,大大提高了卡扣扣入的空间。第二安装位和第二盖板连接,第二安装位上设有若干的第二支撑块,第二安装位和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便于卡扣在第一安装槽内滑动,避免了第二安装位和第二盖板连接的太紧导致卡扣的滑动困难,通过设置第二间隙大大提高了卡扣的可靠性。更优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贴合时,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直接贴合,避免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长时间的接触扣合导致结构的损坏。
[0032]
优选地,还包括,双面胶;
[0033]
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双面胶用于第一盖板与第一安装位和第二盖板与第二安装位的固定连接。
[0034]
本技术方案,采用双面胶的方式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连接可靠,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0035]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朝向所述限位孔一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块套设连接。
[0036]
本技术方案,弹性件和卡扣的连接部套设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少,使磁吸卡扣的结构更加紧凑。
[0037]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对应所述弹性件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大于所述弹性件。
[0038]
本技术方案,设置导向槽对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弹性件伸缩的可靠性,保障了卡扣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移动。
[0039]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置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
[0040]
所述第一盖板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容置槽设置两个所述异形通孔;
[0041]
所述第一安装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两个所述容置槽设置;
[0042]
两个所述卡扣的连接部分别可滑动装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装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分别对两个所述连接部施加朝向所述限位孔一侧的作用力。
[0043]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盖体内设置两个卡扣与第一盖体扣合,大大提高了扣合的可靠性,使卡扣扣合更加牢固。
[0044]
一种手表,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带、表盘以及任一上述的卡扣结构,其中:
[0045]
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表盘,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
[004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7]
1、通过卡扣的扣合部扣入异形通孔的出入孔,再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将扣合部移动至限位孔,实现了卡扣的扣合,解决了卡扣在扣合过程中需要校准,扣合麻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8]
2、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装设相互磁吸的磁吸件磁吸贴合,实现了卡扣的自动扣合,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9]
3、解扣时,通过按压按钮的按压端,按钮的接触端挤压扣合部从限位孔回移至出入孔,完成脱扣,解扣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0050]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5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的一个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0058]
附图标号说明:
[0059]
第一盖体100、第一凹槽101、容置槽102、第一通孔103、第二安装槽104、第一安装位105、第一支撑块106、第一磁吸件200、第一盖板300、出入孔 301、限位孔302、第二盖体400、第二凹槽401、第一安装槽402、第二安装位403、第二支撑块404、导向槽405、第二磁吸件500、卡扣600、连接部601、扣合部602、凸块603、弹性件700、按钮800、第二盖板900、第二通孔901。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61]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6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7所示,一种卡扣结构,包括第一盖体100,其中,第一盖体100具有第一面,第一盖体100的第一面上设有容置槽102;第一盖板300,第一盖板300和第一盖体100的第一面连接,且将容置槽102盖合,第一盖板300上对应容置槽102设有异形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异形通孔为相连通的一出入孔301和一限位孔302,且该出入孔301 大于限位孔302,当然,在实际的生产中,第一盖体和第一盖板可设置成一体式结构;第二盖体400,第二盖体400设有第一安装槽402,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400贴合时,第一安装槽402和容置槽102的位置相对应;卡扣600,卡扣600包括连接部601和扣合部602,连接部601可滑动的装设在第一安装槽402内,卡扣600的扣合部602朝向第一盖体100的一侧具有一斜面。
[0063]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各个结构的位置限定是基于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400贴合状态下。其中,扣合部602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盖体100的容置槽102 和第一盖板300上的出入孔301,但大于限位孔302;装设在第一安装槽内402 内的弹性件700对扣合部602施加往限位孔302的作用力,当扣合部602穿过出入孔301后通过弹性件700施加的作用力使扣合部602往限位孔302移动,从而实现卡合限位。解决了卡扣600在扣合过程中需要校准,扣合麻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64]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盖体100的第一面上还设有第一凹槽101,第一磁吸件200 装设在第一凹槽101;第二盖体400设有第二凹槽401,第二磁吸件500装设于第二凹槽401,第二磁吸件500和第一磁吸件200磁性相吸,通过磁力使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400自动贴合,从而实现了卡扣结构的自动扣合,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65]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按钮800,该按钮800具有按压端和接触端,第一盖体 100设有第二面,第二面
和第一面分别位于第一盖体100的两侧,第二面设有第二安装槽104,第二安装槽104和按钮800的按压端适配,第二安装槽104 内设有第一通孔103,第一通孔103位于第一凹槽101和容置槽102之间,且将第一凹槽101和容置槽102导通,第一通孔103和按钮800的接触端适配,按钮800和第一盖体100安装时,按钮800的接触端穿过第一通孔103和卡扣 600的扣合部602抵触,解扣时,只需按压按钮800的按压端,按钮800的接触端挤压扣合部602,扣合部602从限位孔302往出入孔301移动,完成解扣,解扣简单。
[0066]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盖板900,第二盖板900用于盖合第二盖体400上的第二凹槽401和第一安装槽402,且第二盖板900对应卡扣600的扣合部602设有第二通孔90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901可让扣合部602穿出,同时不阻碍扣合部602在异形通孔的移动,从而使第一盖板300和第二盖板900贴合时在第二通孔901和限位孔302的位置区域形成一阶梯面,保障了扣合部602 与限位孔302的扣合,第二盖板900对第二凹槽401和第一安装槽402内的第二磁吸件500、卡扣600和弹性件700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也对第二盖体400 内第二磁吸件500、卡扣600和弹性件700起到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第二盖体400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0067]
更优的,第一盖体100的第一面上设有第一安装位105,第一安装位105 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块106,第一盖板300和第一安装位105连接时,若干第一支撑块106支撑第一盖板300,使第一盖板300和第一安装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使第一盖板300到容置槽102之间距离增加,大大提高了卡扣600 扣入的空间。第二盖板900设有第二安装位403,第二安装位403上设有若干第二支撑块404,第二支撑块404支撑第二盖板900,第二安装位403与第二盖板900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便于卡扣600在第一安装槽402内滑动,避免了第二安装位403和第二盖板900连接得太紧,导致卡扣600的滑动困难,通过设置第二间隙大大提高了卡扣600的可靠性。更优的,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400贴合时,通过第一盖板300和第二盖板900直接贴合,避免了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400的长时间的接触扣合导致结构的损坏。
[0068]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盖板300和第二盖板900均由铝材制作,采用铝材料加工第一盖板300和第二盖板900,具有容易加工和材质轻薄的优点,更优的,铝材料不具有导磁性,避免了对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500的磁吸干扰,大大提高了磁吸卡扣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双面胶,双面胶设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用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一安装位105和第二盖板900与第二安装位403的固定连接,通过使用双面胶的方式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连接可靠,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0069]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卡扣600的连接部601设有凸块603,其中,凸块603朝向连接部601的移动方向,弹性件700与凸块603套设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少,使磁吸卡扣的结构更加紧凑。更优的,第二盖体400的第一安装槽 402内对应弹性件700设有导向槽405,且导向槽405大于弹性件700,通过导向槽405对弹性件700的伸缩方向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弹性件700伸缩的可靠性,保障了卡扣600在第一安装槽402内的移动。进一步优选地,按钮800 用软胶材料制作,采用软胶材料制作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同时,软胶材料制作的按钮800可避免用户由于按压力过大导致磁吸卡扣的结构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卡扣结构的可靠性。
[0070]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容置槽102设有两个,两个容置槽102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一凹槽 101的两侧,第一盖板300分别对应两个容置槽102设有两个异形通孔,用于安装卡扣600连接部601的第一安装槽402为两个,分别用于装设两个卡扣600 的连接部601,两个弹性件700分别装设在两个第一安装槽402内,且分别对两个连接部601施加朝向限位孔302一侧的作用力。
[0071]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7所示,一种手表,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带、表盘以及任一上述的卡扣结构,其中: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一端分别连接表盘,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盖体 100和第二盖体400。将卡扣结构和手表的表带相连,实现了手表表带的自动扣合连接。
[0072]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