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绑带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430发布日期:2021-02-27 12:3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绑带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绑带鞋。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带有鞋绳的鞋,在穿着之前需要将鞋绳交叉穿设于鞋面上设有的对称穿孔中,穿鞋时,用户需弯腰并手动地把鞋绳调好松紧,通过交叉打结的方式系好鞋带,以使鞋面裹紧足部,脱鞋时,需再次弯腰并手动地将鞋绳结一一解开,这种传统的鞋绳系带方式不仅费工费时,且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存在鞋绳散落的情况,特别是给一些残疾人士、儿童和老人会带来诸多的不便;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自动绑带的鞋,但目前现有技术中能够自动绑带的鞋的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在制造、组装、维修还是使用的过程中均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鞋工艺复杂难以量产、组装困难以及鞋子出现故障后难以进行维修等问题;
[0004]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绑带鞋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绑带鞋,解决用户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的问题。
[0006]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自动绑带鞋(第一技术方案),包括鞋本体,其设有鞋底和鞋面,鞋底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还包括鞋绳和电动收放绳机构;鞋面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鞋底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位于容置腔内,并与鞋绳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第二部分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
[0008]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鞋扣;第一鞋扣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鞋扣和第三鞋扣;第二鞋扣内设有第二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
[0009]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的第三通孔。
[0010]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四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扣;卡扣与容置腔相适配。
[0011]
基于第四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五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第四鞋扣;第四鞋扣内设有第四通孔;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所述卡扣处。
[0012]
基于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六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鞋底设有与容置腔
连通的鞋绳导向槽;鞋绳内置于鞋绳导向槽内的部分外壁套设有导管。
[0013]
基于第二或第五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电动收放绳机构包括外壳及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电源用于为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供电;电容传感器设于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用于感知足部靠近,并在足部伸入鞋本体时向控制器发送电容变化值;控制器接收电容变化值,并在电容变化值满足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
[0014]
基于第七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第七技术方案中的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外壳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
[0015]
基于第八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九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鞋本体外表面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设于鞋本体外表面的按压件和设于外壳侧部并对应按压件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按压件用于在接受操纵的同时作用于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受到按压件作用时向控制器发送压力值;控制器在接收到压力值时相应地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
[0016]
基于第九技术方案,还设第十技术方案,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按压件凸设于鞋本体外表面,且为硅胶材质;按压件设有朝压力传感器方向延伸的导柱;导柱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7]
基于第十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一技术方案,在第十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手动松脱组件;手动松脱组件包括拉绳和弹性件;电动收放绳机构还包括卷绕轴;卷绕轴内置于外壳,用于卷绕鞋绳的第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轴;通过电机正转或反转以带动卷绕轴卷紧或释放鞋绳;拉绳一端位于鞋面,另一端穿入所述容置腔与外壳,并与卷绕轴或电机或两者间的传动装置连接;弹性件一端顶抵外壳,另一端顶抵与所述拉绳连接的物体。
[0018]
基于第十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二技术方案,在第十二技术方案中,外壳靠近后脚跟的一侧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led灯;控制器在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时控制led灯亮起。
[0019]
基于第十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三技术方案,在第十三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内设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信至移动终端,借助移动终端控制所述控制器。
[002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21]
1、第一技术方案通过将鞋绳的第一端与置于鞋底容置腔内的电动收放绳机构连接,将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与鞋面的第二部分连接,并通过电动收放绳机构卷绕或释放鞋绳的方式,解决了手动松绑鞋绳的问题,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闭合时,鞋面自动裹紧足部,免去了用户手动系鞋绳的麻烦,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离时,足部可直接从鞋本体脱出,免去了用户拖鞋时弯腰解鞋绳的困扰;实现该技术效果的原理为:由于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与第二部分连接,因此当电动收放绳机构卷绕鞋绳时,鞋绳的第二端即可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当电动收放绳机构释放鞋绳时,鞋绳的第二端即可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分离。
[0022]
2、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鞋本体的结构,以实现鞋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鞋绳的带动下闭合或分离;该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部分设置内部具有第一通过的第一鞋扣,在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鞋扣和第三
鞋扣,且在第二鞋扣内设置第二通孔方式,使得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能够通过依序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的方式连接鞋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此一来,当鞋绳的第一端被卷绕或释放时,由于鞋绳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部分上,并连接了第一部分,因此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带动鞋面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
[0023]
3、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第三鞋扣的具体结构,以使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固定于第三鞋扣;实现该技术效果的原理如下:由于第三鞋扣内设有呈喇叭状的第三通孔,因此鞋绳的第二端可从第三通孔孔径较大的一端穿入,并从孔径较小的一端穿出,并通过在孔径较小的一端打结的方式,是的鞋绳的第二端无法从第三鞋扣中脱出,如此一来,则实现了鞋绳的第二端能够固定于第三鞋扣的效果。
[0024]
4、第四技术方案通过将电动收放绳机构设置成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并在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置与容置腔相适配的卡扣的方式,实现对鞋本体快速组装及二次拆装;实现该效果的原理为:由于该方案直接在鞋底的足弓部位置设置供电动收放绳机构装设的容置腔,结构简单,因此该设置简化了制鞋工艺,有利于提高产能;由于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外壁设有与容置腔相适配的卡扣,因此在鞋子成型后,通过卡扣与容置腔的配合,即可快速地将电动收放绳机构装设于容置腔内,该卡扣的设置使得电动收放绳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容置腔内且不易脱出容置腔;由于电动收放绳机构是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因此可对鞋子进行二次拆装,便于售后维修。
[0025]
5、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鞋本体的结构,实现了鞋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鞋绳的带动下闭合或分离;该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设置第四鞋扣,且在第四鞋扣内设置第四通孔的方式,使得鞋绳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卡扣处,即可实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如此一来,当电动收放绳机构卷绕或释放鞋绳时,鞋绳的第二端即可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
[0026]
6、第六技术方案通过在鞋底设置与容置腔连通的鞋绳导向槽,并在鞋绳内置于鞋绳导向槽内的部分外壁套设导管的方式,使得电动收放绳机构在卷绕或释放鞋绳的过程中,鞋绳不会因与鞋面直接的摩擦力过大或鞋绳在鞋底发生缠绕等问题而出现卡涩等鞋绳无法流畅伸缩的情况;该设置确保了鞋绳在带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闭合或分离时的流畅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0027]
7、第七技术方案提供了电动收放绳机构的具体结构,通过将电源、电机、控制器和电容传感器集成于外壳中,并在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设置电容传感器以感知足部靠近,在足部伸入鞋本体时向控制器发送电容变化值,由控制器根据接受的电容变化值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的方式,简化鞋本体内部的结构,并实现自动裹紧或松脱足部的效果;实现该效果的原理如下:由于电源、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容传感器均集成在外壳中,因此在组装时只需将外壳整体装入容置腔中,该设置不仅简化了制鞋工艺,有利于量产,还简化了组装或维修鞋子的流程;由于采用的是电容传感器,且电容传感器设置与外壳靠近脚底的一侧,因此足部只要一靠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就会发生变化,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能够更加地及时和灵敏,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避免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鞋面自动裹紧或松脱时反应迟钝,浪费时间,影响用户体验感的情况。
[0028]
8、第八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源设置成可充电电池,并在外壳接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无
线充电线圈的方式,使得用户在需要对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只需将鞋放在无线充电装置上,无线充电线圈在接收电能后,即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此外,由于电动的鞋子均会存在耗电快的问题,因此该将无线充电线圈的设置与外壳靠近地面一侧的表面的设置,能够使其感应面积更大,充电速度更快,以满足用户随走随充,以及快充的需求。
[0029]
9、第九技术方案通过在鞋本体外表面设置控制按钮的方式,使得用户通过操纵控制按钮即可对鞋子的绑缚和松脱的程度进行控制。
[0030]
10、第十技术方案通过将按压件设置凸设于鞋本体外表面,并在压力传感器和按压件之间设置导柱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按压控制按钮时能够更省力,方便操控。
[0031]
11、第十一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设置手动松脱组件的方式,使得用户在鞋子没电时,可通过拉动拉绳紧急地松脱鞋子,以避免鞋子没电时无法脱鞋的情况。
[0032]
12、第十二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靠近脚后跟的一侧设置与控制器连接的led灯,以使得用户在操纵鞋子的过程中led灯能够亮起,且其灯光能够穿透鞋底被看见,该设置起到美观和提示的效果,以使用户知晓鞋子内的电动收放绳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0033]
13、第十三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器内设置蓝牙模块的方式,使得用户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控制鞋子,如此一来,用户在穿脱鞋子的过程中则无需弯腰按压控制按钮,直接通过手机操控即可。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的鞋绳穿设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3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收放绳机构正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收放绳机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的鞋绳穿设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动绑带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43]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鞋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45]
鞋本体1、鞋底11、容置腔111、鞋面12、第一部分121、第一鞋扣1211、第二部分122、第二鞋扣1221、第三鞋扣1222、第四鞋扣1223、控制按钮13、按压件131、第一按压件1311、第二按压件1312、压力传感器132、第一压力传感器1321、第二压力传感器1322、鞋绳2、电动收放绳机构3、电机31、控制器32、电容传感器33、卷绕轴34、无线充电线圈35、传动装置36、第一齿轮361、第二齿轮362、第三齿轮363、第四齿轮364、卡扣37、手动松脱组件4、拉绳41、弹性件42、换向轮43、海绵块5、led灯6.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7]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48]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0049]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0050]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0051]
实施例一
[0052]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自动绑带鞋,其包括鞋本体1、鞋绳2、电动收放绳机构3和手动松脱组件4;
[0053]
鞋本体1包括鞋底11和鞋面12;鞋底11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111,以及与容置腔111连通的鞋绳2导向槽和拉绳41导向槽;鞋面12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与鞋底11固接;鞋本体1外表面设有与电动收放绳机构3电连接的控制按钮13;在本实施例中,鞋底11为tpu材质;
[0054]
其中,第一部分121设有第一鞋扣1211,第一鞋扣1211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部分122靠近第一部分12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鞋扣1221和第三鞋扣1222,第二鞋扣1221内设有第二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为开口朝下的过槽,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通孔还可为周壁完整的过孔;
[0055]
鞋绳2的第一端与电动收放绳机构3连接,其第二端穿出容置腔111与第二部分122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122与第一部分121闭合或分离;在本实施例中,鞋绳2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111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固定于第三鞋扣1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鞋扣1222内设有呈喇叭状的第三通孔,鞋绳2的第二端通过从第三通孔开口较大的一端穿入,从第三通孔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并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于第三鞋扣1222;鞋绳2内置鞋绳2导向槽中,且鞋绳2内置于鞋绳2导向槽的部分外壁套设有导管,该设置确保了鞋绳2在带动第二部分122与第一部分121闭合或分离时的流畅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0056]
电动收放绳机构3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11,并位于容置腔111内,电动收放绳机构3的外壁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扣37,卡扣37与容置腔111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鞋底11靠近脚
底一侧对应容置腔111的位置设有魔术贴,以使电动收放绳机构3可拆卸地装设于鞋底11,该设置有利于鞋子二次售后和维修;
[0057]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收放绳机构3的外壁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卡扣37,通过卡扣37与容置腔111配合,使的电动收放绳机构3能够固定于容置腔111内,不易脱出,且该设置有利于二次拆装;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收放绳机构3和魔术贴之间还设有与容置腔111和电动收放绳机构3外壁相适配的海绵块5,以避免装设于鞋底11的电动收放绳机构3影响足底舒适度的情况;
[0058]
电动收放绳机构3包括外壳及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机31、控制器32、电容传感器33、卷绕轴34和传动装置36;
[0059]
外壳用于容纳电源、电机31、控制器32、电容传感器33、卷绕轴34以及传动装置36,其外表面靠近脚后跟的一侧设有与控制器32电连接的led灯6,卡扣37设于外壳侧部;
[0060]
电源用于为电机31、控制器32和电容传感器33供电;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外壳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35,该设置增大了无线充电线圈35的感应面积,提升了充电速度,满足了用户随走随充需求;
[0061]
电机31设有输出轴,电机31正转,卷绕轴34绕紧鞋绳2,电机31反转,卷绕轴34松脱鞋绳2;
[0062]
电容传感器33设于外壳面向脚底的一侧,用于感知足部靠近,并在足部伸入鞋本体1时向控制器32发送电容变化值;该设置使控制器32对电机31的控制更加地及时和灵敏,使用户足部一伸入鞋子且未完全踩入鞋子内部时,鞋面12就可逐步包裹足部,以提高用户穿鞋的速度,节省时间,该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感;
[0063]
控制器32用于接收电容变化值,并在电容变化值满足控制条件时控制电机31正转或反转;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内设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信至移动终端,借助移动终端控制控制器32,以实现对鞋绳2的自动绑缚和松脱,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鞋子的智能化,使用户在不便弯腰时,也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鞋子的松紧程度进行微调;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在控制电机31正转或反转的同时控制led灯6亮起,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32还可在鞋子充电或足部靠近鞋子时亮起,以起到提示和美观的效果;
[0064]
卷绕轴34用于卷绕鞋绳2的第一端,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卷绕轴34,通过电机31的正转或反转以带动卷绕轴34卷紧或释放鞋绳2;
[0065]
传动装置36包括固接于电机31的输出轴的第一齿轮361、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362和第三齿轮363以及与卷绕轴34同轴连接的第四齿轮364,传动装置36的主要作用是减速运动,当然只要能够产生减速效果的任何装置都可以成为传动装置36;
[0066]
控制按钮13包括设于鞋本体1外表面的按压件131和设于外壳侧部并对应按压件131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32;按压件131用于在接受操纵的同时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32;压力传感器132用于在受到按压件131作用时向控制器32发送压力值;控制器32在接收到压力值时相应地控制电机31正转或反转;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按压件131和两个压力传感器132,分别为第一按压件1311、第一二按压件13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322,其中,按压件131为硅胶材质,凸设于鞋本体1外表面,且按压件131设有朝压力传感器132方向延伸的导柱,导柱抵接压力传感器132,该设置使得用户在按压控制按钮13时能够更省力,方便操控;
[0067]
手动松脱组件4包括拉绳41、弹性件42、换向轮43;其中,拉绳41一端位于鞋面12,另一端穿入容置腔111与外壳,经换向轮43换向后与电机31连接;弹性件42为弹簧,其抵于外壳与电机31之间;拉动拉绳41,电机31克服弹性件42的弹性力后撤,第一齿轮361和第二齿轮362脱离啮合,电机31的输出轴与卷绕轴34脱离传动连接关系,此时鞋绳2即可松脱;松开拉绳41,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第一齿轮361和第二齿轮362建立啮合关系,电机31的输出轴和卷绕轴34建立传动连接关系;当然,拉绳41也可以与卷绕轴34或传动装置36中任何一环连接,此时,弹性件42也同样应置于外壳和于拉绳41连接的物体之间,所起的效果与本实施例是一样的;该手动松脱组件4的设置,使用户在鞋子没电时也可通过手动拉动拉绳41的方式实现紧急松脱鞋绳2;
[0068]
在具体组装时,将电动收放绳机构3整体装入容置腔111中,并通过卡扣37与容置腔111内壁配合,以将电动收放绳机构3固定于容置腔111内;
[0069]
将导管套设于鞋绳2和拉绳41外壁;将鞋绳2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绕轴34,将鞋绳2的第二端沿鞋绳2导向槽穿出第一部分121,穿出容置腔111后依序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通过贯穿第三通孔后在第三通孔开口较小的一端打结的方式,将鞋绳2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三鞋扣1222;
[0070]
在实际使用时,当用户将脚伸入鞋子,电容传感器33随着足部的靠近,电容值会发生变化,控制器32根据电容变化值控制电机31正转,卷紧鞋绳2,此时鞋绳2的第二端带动第二部分122与第一部分121闭合,鞋面12裹紧足部;
[0071]
若用户需要对鞋面12的贴合程度进行调整,用户可通过按压控制按钮13的方式对其进行微调,当用户按压第一按压件1311时,第一按压件1311顶抵第一压力传感器1321,第一压力传感器1321在受到第一按压件1311作用时向控制器32发送压力值,控制器32在接收到压力值时相应地控制电机31正转,以使足部得到更紧的绑缚;
[0072]
同理,当用户按压第二按压件1312时,控制器32控制电机31反转,以使足部得到更松的绑缚;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蓝牙模块通信至移动终端,借助移动终端控制控制器32工作,以省去弯腰按压控制按钮13的动作;
[0073]
当用户需要脱鞋时,可通过长按第二按压件131或通过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连接的方式控制电机31反转;
[0074]
当鞋子没电且用户来不及充电时,用户可通过拉动拉绳41的方式,使第一齿轮361和第二齿轮362脱离啮合,这样即可脱鞋,松开拉绳41后,受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第一齿轮361和第二齿轮362恢复啮合;其中,电机31在正转或反转的过程中,led灯6会亮起,由于鞋底11是tpu材质,因此位于鞋底11内的灯光可透射于鞋底11;
[0075]
实施例二
[0076]
参见图6至图9,实施例二中的自动绑带鞋包括鞋本体1、鞋绳2、电动收放绳机构3和手动松脱组件4;鞋本体1包括鞋底11和鞋面12,鞋底11在足弓部位置设有容置腔111,鞋面12沿与鞋长垂直的方向设有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与鞋底11固接;电动收放绳机构3位于容置腔111内,并与鞋绳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卷绕或释放鞋绳2;鞋绳2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111与第二部分122连接,以带动第二部分122与第一部分121闭合或分离;
[0077]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在具体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鞋面12的第一部分
121未设置第一鞋扣1211,鞋面12的第二部分122未设置第二鞋扣1221和第三鞋扣1222,而是在第二部分122靠近第一部分121的一侧设置第四鞋扣1223,第四鞋扣1223内设有第四通孔;鞋绳2的第二端穿出容置腔111后贯穿第四通孔,并固定于卡扣37处;在本实施例中,鞋绳2的第二端通过打结并勾挂与卡扣37处的方式固定于卡扣37处;实施例二其余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78]
其中,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使用方式相同;
[0079]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绑带鞋有效地解决了用户需手动绑缚或松脱鞋绳2的问题。
[0080]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