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1354发布日期:2021-05-04 09:5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附件等组成,帽壳:这是安全帽的主要部件,一般采用椭圆形或半球形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在冲击压力下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变形,由于材料的刚性性能吸收和分散受力,加上表面光滑与圆形曲线易使冲击物滑走,而减少冲击的时间。根据需要和加强安全帽外壳的强度,外壳可制成光顶、顶筋、有沿和无沿等多种型式,帽衬是帽壳内直接与佩戴者头顶部接触部件的总称,其由帽箍环带、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技拴绳等组成。帽衬的材料可用棉织带、合成纤维带和塑料衬带制成,帽箍为环状带,在佩戴时紧紧围绕人的头部,带的前额部分衬有吸汗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帽箍环形带可分成固定带和可调节带两种,帽箍有加后颈箍和无后郐i箍两种。顶带是与人头顶部相接触的衬带,顶带与帽壳可用铆钉连接,或用带的插口与帽壳的插座连接,顶带有十字形、六条形。相应设插口4~6个,下颏带:足系在下颏上的带子,起固定安全帽的作用,下颏带由带和锁紧卡组成。没有后颈箍的帽衬,采用“y”字形下颏带。

目前安全帽用来建筑工地上工人阻挡高处坠物的袭击,而用来保护工人头部,目前传统的安全帽在穿戴一段时间工人会出很多汗水,而传统的安全帽的帽衬无法进行拆卸更换,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更换很容易滋生细菌,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和拆卸机构,所述安全帽本体包括一个帽身,所述帽身外部的一侧设置有帽檐,所述帽身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帽身外部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所述帽身的内部设置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带,所述固定圈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吸汗连接带,若干个所述吸汗连接带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圈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一个卡块,所述卡块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均设置有限位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卡块外部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帽檐的一侧与帽身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块一侧均与帽身的外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筋的底部均与帽身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帽身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连个所述通气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圈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带外部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紧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带中部固定设置有下颚保护块,所述下颚保护块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若干个吸汗连接带的底端均与固定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底端均与若干个吸汗连接带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卡块通过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圈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分别与隔板两侧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一端均与连个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置于两个第一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一侧与帽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卡槽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通过设置在固定圈外部的拆卸机构,使其能够将帽衬拆卸下来,通过内部设置的设置的限位弹簧通过卡槽内部的两侧开设的限位滑槽滑动第二限位孔的内部,使其能够固定在卡槽的内部,拆卸时按住卡块两侧的限位块向上推动即可进行拆卸,此种安全帽可以对帽衬进行拆卸更换,使其避免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更换很容易滋生细菌,避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的帽衬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的拆卸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帽本体;2、拆卸机构;3、帽身;4、帽檐;5、固定块;6、加强筋;7、固定圈;8、限位带;9、吸汗连接带;10、缓冲垫;11、卡块;12、隔板;13、限位弹簧;14、限位块;15、卡槽;16、通气孔;17、收紧卡块;18、下颚保护块;19、固定板;20、第一限位孔;21、限位滑槽;22、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帽衬可更换的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和拆卸机构2,安全帽本体1包括一个帽身3,帽身3外部的一侧设置有帽檐4,帽身3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5,帽身3外部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加强筋6,帽身3的内部设置固定圈7,固定圈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带8,固定圈7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0,固定圈7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拆卸机构2,拆卸机构2包括一个卡块11,卡块1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均设置有限位弹簧13,两个限位弹簧13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4,卡块11外部设置有卡槽15。

其中,帽檐4的一侧与帽身3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个固定块5一侧均与帽身3的外部固定连接,两个加强筋6的底部均与帽身3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帽檐4的一侧与帽身3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其具有遮阳效果,通过若干个固定块5一侧均与帽身3的外部固定连接,两个加强筋6的底部均与帽身3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其增强帽身3的硬度。

其中,帽身3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16连个通气孔1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通过帽身3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16连个通气孔1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使其具有通风效果,避免工人头部出很多汗水。

其中,限位带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圈7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限位带8外部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紧卡块17,通过限位带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圈7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限位带8外部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紧卡块17,使其调整限位带8的长度,更加贴和工人的头部。

其中,限位带8中部固定设置有下颚保护块18,下颚保护块18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通过限位带8中部固定设置有下颚保护块18,下颚保护块18采用海绵材料制成,使其保护工人的下巴,避免工人下巴受限位带8摩擦受伤。

其中,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的底端均与固定圈7的顶部固定连接,缓冲垫10底端均与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的底端均与固定圈7的顶部固定连接,缓冲垫10底端均与若干个吸汗连接带9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其能够吸附工人头部的汗水。

其中,卡块11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9,卡块11通过两个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固定圈7的外部,通过卡块11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9,卡块11通过两个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固定圈7的外部,使其对拆卸机构2进行限位固定。

其中,两个限位弹簧13一端分别与隔板12两侧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14一端均与连个限位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块11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0,两个限位块14分别置于两个第一限位孔20的内部,通过两个限位弹簧13一端分别与隔板12两侧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14一端均与连个限位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块11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0,两个限位块14分别置于两个第一限位孔20的内部,使其限位弹簧13受力反弹卡合在卡槽15内部

其中,卡槽15一侧与帽身3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槽15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21,卡槽15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2,通过卡槽15一侧与帽身3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槽15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21,卡槽15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2,使其限位块14通过限位滑槽21滑动到第二限位孔22,对其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时,通过帽檐4的一侧与帽身3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其具有遮阳效果,通过若干个固定块5一侧均与帽身3的外部固定连接,两个加强筋6的底部均与帽身3外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其增强帽身3的硬度。通过帽身3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16连个通气孔1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使其具有通风效果,避免工人头部出很多汗水。通过限位带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圈7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限位带8外部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紧卡块17,使其调整限位带8的长度,更加贴和工人的头部,通过限位带8中部固定设置有下颚保护块18,下颚保护块18采用海绵材料制成,使其保护工人的下巴,避免工人下巴受限位带8摩擦受伤,通过卡块11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9,卡块11通过两个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固定圈7的外部,使其对拆卸机构2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卡槽15一侧与帽身3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槽15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21,卡槽15两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2,使其限位块14通过限位滑槽21滑动到第二限位孔22,对其进行限位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