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珠戒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8036发布日期:2021-07-13 15: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镶珠戒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珠戒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镶珠戒指中,镶珠结构通常是整个珠子镶嵌在戒指的珠托架上,通过珠托架上的扣爪和或胶粘固定,从上面能看到底部的珠托架,并且从侧面看过去珠托架和珠子是有明显分界的,影响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镶珠戒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镶珠戒指,包括戒指主体和珠体;所述戒指主体的两端相交错连接,且所述戒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珠托架和星型结构;所述珠体设置于所述珠托架上,所述珠托架包括承托面,所述珠体包括第二球面和安装面;当所述珠体与珠托架相连接时,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承托面相抵接,且所述安装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的面积,以使得所述珠体遮挡所述珠托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戒指,将珠托架和星型结构分别设置在戒指主体相交错连接的两端上,避免了珠托架和星型结构同时位于戒指的戒面上时相互干涉的问题以及戒面装饰部件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并且,由于安装面的面积大于承托面的面积,当从上向下看时,珠体能够遮挡珠托架,从而达到看不到底部的珠托架的效果,提升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以及安装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上设置有固定针,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针相插接配合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针与固定孔之间还通过粘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与固安装面之间通过粘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胶粘腔。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面向内凹陷设置有用于收纳多余胶水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珠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珠托架与星型结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接,所述珠托架与所述戒指主体具有所述星型结构的一端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均位于所述珠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戒指主体上还设置有镶嵌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戒指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将珠托架和星型结构分别设置在戒指主体相交错连接的两端上,避免了珠托架和星型结构同时位于戒指的戒面上时相互干涉的问题以及戒面装饰部件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并且,由于安装面的面积大于承托面的面积,当从上向下看时,珠体能够遮挡珠托架,从而达到看不到底部的珠托架的效果,提升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戒指主体;2、珠托架;21、第一球面;22、承托面;23、固定针;24、凹槽;25、胶粘腔;3、珠体;31、第二球面;32、安装面;33、固定孔;4、星型结构;5、镶嵌物;6、第一连接筋;7、第二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镶珠戒指,包括戒指主体1和珠体3,所述戒指主体1的两端相交错连接,且所述戒指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珠托架2和星型结构4,所述珠体3安装于所述珠托架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所述珠托架2和星型结构4分别设置在所述戒指主体1相交错连接的两端上,避免了所述珠托架2和星型结构3同时位于戒指的戒面上时相互干涉的问题以及戒面装饰部件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珠托架2与星型结构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筋6相连接,所述珠托架2与所述戒指主体1具有所述星型结构4的一端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筋7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6和第二连接筋7均位于所述珠体(3)的下方;其中,所述戒指主体1、珠托架2、星型结构4、第一连接筋6和第二连接筋7的具体固定方式可为一体成型制成或者焊接固定。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珠托架2包括承托面22,所述珠体3包括第二球面31和安装面32;当所述珠体3置于珠托架2时,所述安装面32与所述承托面22相抵接,且所述安装面32的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22的面积,以使得所述珠体3遮挡所述珠托架2。

具体的,所述珠托架2呈小半球状且包括第一球面21和所述承托面22,所述珠体3呈半球状或者大半球状且包括所述第二球面31和安装面32,由于所述安装面32的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22的面积,当从上向下看时,珠体能够遮挡珠托架,从而达到看不到底部的珠托架的效果,提升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诚然,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珠托架2与珠体3的关系还可如下所述:所述第一球面21的球径与所述第二球面31的球径一致,所述承托面22与安装面32均为圆形且两者的直径一致,并且所述珠托架2的结构尺寸与所述珠体3缺失的部分相同,以便于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相连接时,所述安装面32与所述承托面22相抵接,所述第二球面31与第一球面21相衔接,所述第一球面21的球心与所述第二球面31的球心重合,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由于所述珠托架2呈小半球状,所述珠体3呈大半球状,以使得所述珠体3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珠托架2的外形尺寸,当从上向下看时,所述珠体3能够遮挡所述珠托架2,从而达到看不到底部的所述珠托架2的效果;且由于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合并形成球体,从侧面看时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之间无明显分界。由此,以便于更好的展示所述珠体3,提升戒指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珠托架2与珠体3的加工,减少加工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珠托架2的承托面22以及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均为平面。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珠托架2与珠体3之间的固定,所述珠托架2的承托面22上设置有固定针23,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针23相插接配合的固定孔33。具体的,所述固定针23固定连接在所述承托面22的圆心上,且所述固定针23与承托面22相垂直;所述固定孔33设置于所述安装面32的圆心上,且所述固定孔33与安装面32相垂直。由此,当所述珠体3通过所述固定孔33与固定针23的配合连接至所述珠托架2上时,能够更好的确保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合并形成球体,不至于出现错位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所述珠托架2与珠体3之间的固定,所述固定针23与固定孔33之间还通过粘胶固定;所述承托面22与固安装面32之间同样通过粘胶固定。

参阅图2,较佳的,所述承托面22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胶粘腔25。由此,胶水可集中在所述胶粘腔25内并粘附在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上,从而在保证胶粘强度的同时,所述承托面22与安装面32的抵接面上的胶水尽可能的少或者无胶水,以使得所述承托面22与安装面32之间更为紧密或达到无缝贴合的程度。

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珠托架2的承托面22向内凹陷设置有用于收纳多余胶水的凹槽24。具体的,所述凹槽24贯穿所述珠托架2的第一球面21。由此,当胶粘固定后,可以从所述第一球面21的一端将所述凹槽24内多余的胶水刮掉,去除多余的胶水,保证戒指的纯重;所述凹槽24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凹槽24沿所述承托面22的圆心呈圆周分布,以美化凹槽外观。

较佳的,所述凹槽24位于所述胶粘腔25上,结合所述凹槽24与胶粘腔25,能够更好地完成所述珠体3与珠托架2之间的胶粘固定。

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戒指主体1和或星型结构4上还设置有镶嵌物5。所述镶嵌物5的镶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只单独设置于所述戒指主体1的任意位置上;或者只单独设置于所述星型结构4上;或者同时设置在所述戒指主体1和或星型结构4上。

诚然,所述镶嵌物5包括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宝石可为钻石、水晶、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绿帘石、乌兰孖努、欧泊等,所述玉石可为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等,所述有机宝石可为琥珀、珍珠、珊瑚、煤精等,本实用新型对所述镶嵌物5的具体选择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戒指,通过将所述珠托架2和星型结构4分别设置在所述戒指主体1相交错连接的两端上,避免了所述珠托架2和星型结构3同时位于戒指的戒面上时相互干涉的问题以及戒面装饰部件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并且,由于所述安装面32的面积大于所述承托面22的面积,当从上向下看时,珠体能够遮挡珠托架,从而达到看不到底部的珠托架的效果,提升戒指的整体美观性;胶水可集中在所述胶粘腔25内并粘附在所述珠体3的安装面32上,从而在保证胶粘强度的同时,所述承托面22与安装面32的抵接面上的胶水尽可能的少或者无胶水,以使得所述承托面22与安装面32之间更为紧密或达到无缝贴合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