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

文档序号:25124406发布日期:2021-05-19 03:2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

1.本实用新型属于研学旅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


背景技术:

2.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其中会使多个学生跟随在一起,有些学生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其中会采用手环连接的形式将学生连接在一起,不仅能防止学生丢失,还能使体力好的学生带动体力差的学生行走,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但大部分的手环在拉伸的过程中,会存在将手环扭动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学生手腕扭伤,不利于学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包括环体和拉绳,所述环体外侧壁开设有第二转接口,所述环体内部贯穿第二转接口设置有转接机构,转接机构位于环体外侧一端连接有拉绳,环体外侧壁贴合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设有环体相同侧面贴合设置有护腕环,环体一端连接有固定环,环体内侧固定有腕垫。
6.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固定块、摆动杆、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设置于环体内部,转动环顶部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顶端贯穿第二转接口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连接有拉绳。
7.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机构还包括连接块和弹力装置,所述转动环两个底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底端与环体内部底面之间连接有弹力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块底面和环体内部一端底面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一侧开设有第一转接口,第一转接口重叠设置于第二转接口顶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远离第一转接口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第二粘接区贯穿固定环贴合固定于第一粘接区。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体内设置的转接机构连接拉绳,在佩戴的过程中,能够使拉绳在被拉动的过程中能够向环体外侧缓冲拉出,并且还可以使拉绳绕环体缓冲摆动,多方位缓冲防止了对手腕的冲击,从而对手腕起到很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1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体与固定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回卷机构和固定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体结构俯视图;
18.图中所示:1、拉绳;2、转接机构;21、固定块;22、摆动杆;23、转动环;24、连接块;25、弹力装置;251、弹簧;3、固定带;31、第一转接口;32、第一粘接区;33、第二粘接区;4、环体;41、第二转接口;5、腕垫;6、固定环;7、护腕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一种用于研学旅行的互助手环,包括环体4和拉绳1,所述环体4外侧壁开设有第二转接口41,所述环体4内部贯穿第二转接口41设置有转接机构2,转接机构2位于环体4外侧一端连接有拉绳1,环体4外侧壁贴合设置有固定带3,固定带3设有环体4相同侧面贴合设置有护腕环7,环体4一端连接有固定环6,环体4内侧固定有腕垫5;环体4内设置的转接机构2连接拉绳1,在佩戴的过程中,能够使拉绳1在被拉动的过程中能够向环体4外侧缓冲拉出,并且还可以使拉绳1绕环体4缓冲摆动,多方位缓冲防止了手环对手腕的扭动和冲击,从而对手腕起到很好的保护。
21.如图2所示,所述转接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摆动杆22和转动环23,所述转动环23设置于环体4内部,转动环23顶部连接有摆动杆22,摆动杆22顶端贯穿第二转接口41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内部连接有拉绳1;转动环23通过摆动杆22连接环体4外部的固定块21,转动环23和摆动杆22在环体4内部转动,从而使得固定块21连接的拉绳1能够沿着环体4的外侧壁转动。
22.所述转接机构2还包括连接块24和弹力装置25,所述转动环23两个底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底端与环体4内部底面之间连接有弹力装置25;转动环23与环体4内部通过弹力装置25连接,能够使转动环23在环体4内转动时产生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从而减缓转动环23的转动。
23.如图4所示,所述弹力装置25包括多个弹簧251,所述弹簧251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块24底面和环体4内部一端底面之间;通过采用弹簧251,使转动环23在环体4内部转动的过程中,并且向环体4外侧壁方向移动,弹簧251对转动环23均具有弹力拉伸的作用,从而使拉绳1在向外拉伸和沿环体转动时均能够实现缓冲。
24.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带3一侧开设有第一转接口31,第一转接口31重叠设置于第二转接口41顶面;开设的第一转接口31和第二转接口41可使摆动杆22能够沿环体4进行来回摆动。
25.所述固定带3远离第一转接口31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粘接区32和第二粘接区33,
第二粘接区33贯穿固定环6贴合固定于第一粘接区32;通过第一粘接区32与第二粘接区33贴合固定,将护腕环7与环体4连接固定,还可通过调节第一粘接区32和第二粘接区33的固定长度,控制手环的内圈大小,以适应不同手腕大小。
26.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
27.先按图2在环体4内安装转接机构2,环体4为空心的半圆环,环体4的两端面即为环体4的底面,先在环体4内的的两个底面固定多个弹簧251,再将固定有连接块24的转动环23放入环体4内,将连接块24依次连接固定弹簧251,从而使转动环23能够在环体4内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得到弹力的缓冲,再将摆动杆22垂直连接在转动23环顶面的中心处,摆动杆22的顶面为圆弧形,摆动杆22的顶面再连接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底面为圆弧形凹面,从而与摆动杆22顶面贴合固定;
28.再按图2、图3和图5对固定带3进行连接,先将固定带3贴合固定在环体4的外侧壁,即先将固定带3一端贴合固定在环体4上的一端,使得第一转接口31与第二转接口41重叠,从而留出一条开口,使得摆动杆22从第一转接口31和第二转接口41穿过,并且摆动杆22能够在开口内沿环体4圆弧方向摆动,再将固定带3贴合固定护腕环7,使得环体4和护腕环7能够处于同一垂直对称中心线上,使手环整体接近于圆环形,并且固定带3的第一粘接区32贴合设置于护腕环7上靠近固定环6一端的外侧壁,固定带3设有第二粘接区33的一端穿过固定环6,使第二粘接区33,完成护腕环7与环体4通过固定带3的连接;
29.在按图1对手环进行佩戴使用,先将手环的环体4套在手腕上,使得环体4上柔软的的腕垫5贴合手腕,再将固定带3带有第二粘接区33的一端由内向外穿过固定环6,再拉紧固定带3,使得固定带3带动护腕环7向手腕靠拢,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手腕粗细大小,使得护腕环7和环体4能够贴合固定在手腕上,最后将第二粘接区33贴合固定在第一粘接区32上,完成手环的佩戴;佩戴好后,通过拉绳1将佩戴有手环的学生之间进行连接,使得拉绳1连接在固定块21上,在学生走动过程中,体力好的学生在前面拉动体力差的学生,保证了学生能够进行集体前进,因连接的两个学生站在不同位置,拉动过程中会使拉绳1拉动摆动杆22,使得摆动杆22带动转动环23在环体4内移动和转动,此时在弹力装置25的弹力作用下,使拉绳1缓冲拉动,从而使连接的两个学生的手腕不被拉绳1拉伤,并且转动环23在转动过程中,环体4内连接在转动环23一侧的弹簧251被压缩,而另一侧的弹簧251被拉伸,从而在转动过程中,两侧的弹簧251均对转动环23具有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和拉力,使得连接的拉绳1能够在手腕上缓冲转动,避免了因拉绳1带动手环转动而使得手环将手腕扭伤的情况,为学生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