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鞋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6116发布日期:2021-05-19 03:3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鞋衬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拖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鞋衬。


背景技术:

2.在日常家居中,室内穿着拖鞋在室内活动,不仅能够为人们保持室内干净,也能体现个人素养,不仅透气而且能够放松脚部,也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靓丽的风景。
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出差也越来越平常,出差中都穿着鞋子,鞋子内都安放有鞋垫,鞋垫的作用是使鞋内底部完美清洁,排除脚汗和吸湿,使鞋内底平整光滑穿着舒适。但是,对于经常出差穿鞋子的人们来说,携带现有拖鞋非常不方便,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一是重量重,不便携带且费力。二是造型固定,不能改变,不易收纳,占用体积较大。所以人们很少携带拖鞋出门。当到达目的地,在室内却无拖鞋可换,长时间穿着鞋子,导致脚部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健康,对人们产生极大困扰。无论出差拜访客户,还是平时串门拜访主人时,一般进门前都需要脱掉鞋子,换上室内的拖鞋。此时,难以找到适合拖鞋,经常可以引发挤脚或太大难以行走的问题。还可能引发脚部疾病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4.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如何将室内拖鞋与鞋垫有效结合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鞋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内衬本体及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底部的部分共同缝制在一起,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内衬本体以能相对翻转设置。
8.所述固定带为具有弹性的编织带或具有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或非塑性的硬质垫体。
9.所述固定带为非弹性的编织带或非弹性的带体,所述内衬本体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
10.所述固定带的宽度大于3cm。
11.所述内衬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内衬本体的侧壁延伸形成一个封闭槽。
12.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的部分设置有多道相互交错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的部分分隔成多个规则排布的防滑凸起结构。
13.所述内衬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道沿所述内衬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
排水槽处于所述内衬本体对应与所述固定带之外的部分上。
14.所述内衬本体的厚度不小于0.5cm。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固定带可以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底部,使得内衬本体与固定带整体形成一块平面材料,可以直接安放与鞋子内,充当鞋子的内衬。当需要换穿室内拖鞋时,直接取出内衬本体,将固定带向内衬本体的鞋头一侧翻转,此时固定带与内衬本体形成一只一字拖鞋(即俗称一字拖),便于人们直接穿着,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有效地将鞋子内衬与拖鞋融为一体,暗装方式存放与鞋子内,同时影响内衬的使用。在拜访客户或串门时能够避免尴尬与脚部交叉感染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拖鞋携带不便与占用空间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鞋衬,其携带方便,不占据空间,有利于放松脚部,保证家居干净卫生,清洗方便,还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17.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排水槽等)。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状态图(即固定带处于内衬本体的底面上时的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省略第一凹槽和排水槽等)。
21.图中:
22.内衬本体

1;固定带

2;凹腔

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4.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鞋衬,包括内衬本体1和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呈一字宽扁形,所述固定带2处于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对应于人体前掌处,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上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内衬本体1底部的延伸部,所述内衬本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容置的凹腔3;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内衬本体1及延伸部位于所述内衬本体1底部的部位共同缝制在一起,所述内衬本体1与所述固定带2形成一字拖鞋的形状,且所述固定带2与所述内衬本体1以能相对翻转设置(即固定带2能够翻转至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也能翻转所述内衬本体1的底部上)。这样使得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连接更加稳固,同时提升固定带2抗拉能力。解决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仅通过胶水粘合遇水脱胶或胶水老化开裂的问题,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用时,固定带2可以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使得内衬本体1与固定带2整体形成一块平面材料,可以直接安放与鞋子内,充当鞋子的内衬。当需要换穿室内拖鞋时,直接取出内衬本体1,将固定带2向内衬本体1的鞋头一侧翻转,此时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形成一个只一字形拖鞋,便于人们直接穿着,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有效地将内衬与室内拖鞋融为一体,暗装方式存放与鞋子内,同时影响内衬的使用。在拜访客户或串门时能够避免尴尬与脚部交叉感染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拖鞋携带不便与占用空间的问题。需要作为拖鞋使用时,将固定带2从内衬本体1底部翻转至底面即可,操作快速且简便,穿着舒适,也而扩大其实用性。
25.实施例一
26.所述固定带2为具有弹性的编织带或具有弹性的带体,这里的固定带2为现有的氨纶编织带或弹性橡胶带。所述内衬本体1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或非塑性的硬质垫体。当内衬本体1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时,通过外力对固定带2的弹性拉伸(即徒手拉上固定带2)和外力促使内衬本体1的弯曲(即徒手使内衬本体1的弯曲),实现固定带2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去除外力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即人们放开手部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由于固定带2弹性恢复,使固定带2保持贴紧在内衬本体1底部上。当内衬本体1为非塑性的硬质垫体时,通过外力对固定带2的弹性拉伸(即徒手拉上固定带2),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上,去除外力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即人们放开手部对固定带2拉伸作用时),由于固定带2弹性恢复,使固定带2保持贴紧在内衬本体1底部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内衬本体1和固定带2都能够弯曲,保证行走时能够适应脚部弯曲,所以脚感舒适。
27.实施例二
28.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带2为非弹性的编织带或非弹性的带体,这里的固定带2可以是不具有弹性普通编织带(即普通尼龙编织带)或布带,所述内衬本体1为具有塑性的软质垫体。使用时,外力促使内衬本体1的塑性弯曲(即徒手使内衬本体1的弯曲),使固定带2能够直接翻转至内衬本体1底部,实现由一字拖鞋变换为一块平板状的鞋衬的转换。
2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带2的宽度大于3cm,处于所述凹腔3内的延伸部底面与所述内衬本体1的底面齐平。这样不会因延伸部的存在,使内衬本体1与固定带2在充当拖鞋时,产生高低不平,而产生不舒服。具体的,所述固定带2的宽度为3cm、5cm、6cm、7cm或8cm,这里固定带2的宽度满足供人体脚背相贴并能托起从内衬本体1两侧缝制处(该缝制处指的是所述内衬本体1上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与所述延伸部缝制在一起的部位处)至内衬本体1的后端部即可。
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内衬本体1的侧壁延伸形成一个封闭槽。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第一凹槽,能够为内衬本体1在受压时,提供形变的区域,提升整体的减震。第一凹槽又形成一个封闭槽,实现内衬本体1整体都能够缓冲减震(即提升内衬本体1整体横向方向受力缓冲减震)。另外,在鞋子内使用时,该第一凹槽能够为鞋内缝线处(即帮面与鞋底的缝线处)提供容置的区域。
3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2的部分通过常规方式设置有多道相互交错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内衬本体1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2的部分分隔成多个规则排布的防滑凸起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二凹槽分隔成多个规则排布的防滑凸起结构,增大接触面积,能够增加该部位与人体脚底相应处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穿着时,人体脚背与固定条接触摩擦,同时人体脚底与防滑凸起结构接触摩擦,使得人体脚稳固套于固定带2与内衬本体1之间形成容置区内,所以更加利于形成走,所以也适用于浴室使用。设置的第二凹槽直接形成防滑凸起结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降低内衬本体1用料,进而降低成本。
3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本体1的顶面上通过常规方式设置有多道沿所述内衬本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处于所述内衬本体1上对应与所述固定带2之外的部分上。具体的,排水槽在内衬本体1上表面不规则分布。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排水槽,
利于排水和排气,保证脚部干爽、舒适,同时排水槽能够有效起到防滑作用,降低人体脚部与内衬本体1发生溜滑几率。
3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本体1的厚度为0.5cm、1cm、2cm或3cm,所述内衬本体1采用tpu材料或发泡材料制成的。具体的,内衬本体1可以直接采用发泡材料通过常规方式发泡成型。内衬本体1可以直接采用tpu材料通过常规方式注塑成型。
34.上述中具体的,内衬本体1前端至后端厚度逐渐增加,这样能够使得人体重力分力向前,降低脚后跟受力,降低脚部疲劳。同时更有方便人们行走。
3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衬本体1上通过常规方式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图案,设置的图案,主要是使得内衬本体1看上去更加时尚、美观,利于吸引消费者。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带2上朝向人体脚背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起按摩作用的第二凸起颗粒(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二凸起颗粒为硅胶颗粒,所述固定带2上背离人体脚背的一面上设置有图案层,这里图案层是通过常规方式喷涂或印制上去的。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第二凸起颗粒,主要能过起到以下两点作用:一是能够对人体脚背的相应位置起到按摩作用。二是避免固定带2太伏贴人体脚背,导致不透气,难以排汗,造成的不舒服。设置的图案层,主要是使得内衬本体1与固定带2组合整体布单调,看上去更加时尚、美观,利于吸引消费者。
37.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鞋衬,使用时,把固定带2可向上翻起并通过连接件拆卸方式连接构成鞋面,固定带2形成内衬本体1连接构成一只普通的一字室内拖鞋。当出差旅行或不用时,固定带2可以直接向下翻,收纳与内衬本体1上材形成一块平面材料,可以直接安放鞋子内,也可以平直存放或卷曲存放,能够有效地节省空间,方便携带。携带本实用新型的内衬本体1出差旅行,无需使用酒店和宾馆内的一次性拖鞋,既能保证个人卫生,又能够多次使用,方便便捷。既能减少一次性拖鞋用量,又能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更加环保。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是在传统的内衬上加以改进,在内衬本体1上面设有固定带2,使内衬本体1与固定带2共同构成一字拖鞋,满足人们在需要拖鞋的场合下使用。在不影响内衬原有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清洗方便,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便携拖鞋,其携带方便,不占据空间,有利于放松脚部,保证家居干净卫生,也能避免脚部疾病的交叉感染,还能够多次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39.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