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0168发布日期:2021-08-10 14:0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鞋,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人喜欢在节假日自驾游或自由登山,但是野外森林、山区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手机的续航能力和定位功能较差,发生危险时往往无法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致使求救信息无法及时发出,同时增加了救援难度;虽然现有技术存在具有定位功能的鞋子,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1)为了获得较大的续航能力,鞋体较大,增加穿戴者的体力消耗。(2)鞋体自我保持力较低,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一般鞋体内的通信设备只能正常使用2天左右。(3)存在失误触发报警的情况,目前一些带有报警功能的鞋子,将报警按钮做的容易按下,容易导致失误触发报警,影响报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能够通过gps无线定位技术和气压计显示当前位置信息,并且能够实现自动报警,同时该智能鞋能够辅助用户获得所处位置的一些环境信息,提醒用户留意当前的状态;用户也可以通过将两只鞋子按规定的方式进行摆放,达到自动报警、寻求帮助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包括鞋体和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鞋体包括鞋面、鞋带、鞋舌、鞋垫、鞋底和鞋跟,所述鞋面与鞋底粘结在一起,所述鞋舌与鞋面缝合在一起,所述鞋跟设置在鞋底的后侧;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gps模块、气压模块和干簧管,所述gps模块安装在鞋跟的两侧,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气压模块和蓝牙模块安装在鞋跟内,所述gps模块、电源模块、气压模块和蓝牙模块都与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性连接。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鞋跟内设有鞋跟内置空腔,用于安装智能控制装置。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压电片、充放电控制电路和小型锂电池,所述压电片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与小型锂电池电连接。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鞋垫位于鞋体内,所述鞋垫内均匀设置有压电片。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蓝牙模块,能够与用户手机进行信息交互。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中采用的单片机型号为stc12c5a60s2。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智能报警定位鞋包括鞋子a和鞋子b,鞋子a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鞋子b安装有永磁体。

上述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其中,所述鞋子a和鞋子b的构造相同,所述永磁体安装在鞋子b的鞋跟后侧,所述干簧管安装在鞋子a的鞋跟后侧。

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定位、求生功能与鞋子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增加穿戴者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同时该智能报警鞋子设有蓝牙模块,用户能够手机上查询当前位置和海拔信息。

(2)本实用新型设有压电电源模块,该装置可以不用携带任何外部电源,通过压电片产生电能为智能控制装置的电子器件供电,能够更好地适应野外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仅为举例说明,不限于该文本限定的外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1.鞋跟,2.鞋底,3.鞋面,4.鞋带,5.鞋舌,6.鞋垫,7.压电片,8.dc电源接口,9.鞋跟内置空腔,10.电源模块,11.气压模块,12.蓝牙模块,13.gps模块,14.干簧管,15.单片机最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智能报警定位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6,一种适用于远足运动的智能鞋,包括鞋体和智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鞋体包括鞋跟1、鞋底2、鞋面3、鞋带4、鞋舌5和鞋垫6,所述鞋面3与鞋底2粘结在一起,所述鞋舌5与鞋面3缝合在一起,所述鞋跟1设置在鞋底2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鞋带4是束紧鞋子的装置,位于鞋舌5上方;所述鞋舌5与脚面接触,一端缝合在鞋面3下侧;所述鞋垫6是与脚掌接触的部位,位于鞋舌5下方;所述鞋底2与地面接触,位于鞋垫6下方;所述鞋跟1与鞋底2固定连接,位于鞋体最下方靠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鞋跟1内设有鞋跟内置空腔9,用于安装智能控制装置;所述鞋跟1的上侧设置有dc电源接口8,用于连接压电片7的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10、气压模块11、蓝牙模块12、gps模块13、干簧管14和单片机最小系统15,所述gps模块13安装在鞋跟的一侧,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15、电源模块10、气压模块11和蓝牙模块12安装在鞋跟内,所述gps模块13、电源模块10、气压模块11和蓝牙模块12都与单片机最小系统15电性连接;所述气压模块11的检测传感器贯穿鞋跟1,裸漏部分和鞋跟1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10包括压电片7、充放电控制电路和小型锂电池,所述压电片7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与小型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0中的压电片7为压电陶瓷圆片,该压电片均匀排列分布在鞋垫6中,输出电压采用标准接口(dc-002)引出电源线,并且与电源模块10中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为小型锂电池充电;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主要功能是整流、滤波、dc/dc转换和稳压,然后将电量储存至小型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的蓝牙模块12,能够与用户手机进行信息交互,即单片机最小系统15能够将gps模块13和气压模块11采集的信息处理后,通过蓝牙模块12传递给用户手机,所述gps模块13的信号天线顶端镶嵌在鞋跟一侧,天线的顶面裸漏在鞋跟外侧,与鞋跟的外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防止天线遮挡影响通信;所述gps模块13集成有蜂窝通信模块,能够使gps模块13将定位信息通过蜂窝通信功能传送至设定手机。

具体地,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15中采用的单片机型号为stc12c5a60s2,所述气压模块11的型号为ms5611,所述蓝牙模块12的型号为hc05,所述蓝牙模块12通过天线芯片与用户手机进行无线通讯。

具体地,所述适用于远足活动的智能鞋包括鞋子a和鞋子b,鞋子a和鞋子b分别穿在左右脚上,鞋子a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鞋子b安装有永磁体(图中未示出);所述鞋子a和鞋子b的构造相同,所述永磁体安装在鞋子b的鞋跟后侧,所述干簧管14安装在鞋子a的鞋跟后侧,实际使用时,当鞋子a和鞋子b的鞋跟后侧相对时,由于鞋子a和鞋子b分别安装有干簧管14和永磁体,所以当永磁体的磁场能够影响干簧管时,干簧管14会通电,此时单片机最小系统15会采集到干簧管14的工作电压,然后通过算法程序处理,将设定好的求救信号通过gps模块13发送给设定好的求救对象,等待救援。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

当使用者穿上该适用于远足活动的智能鞋后,在行走的过程中,鞋垫6内部的压电片7被踩压,此时压电片7能够将踩下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由于dc电源接口8与电源模块10电性连接;所以压电片7产生的电能经过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整流、滤波、dc/dc变换和稳压后能够储存至小型锂电池,小型锂电池为所有的电子器件供电,即通过压电片7发电,以提高智能控制装置的工作时间。

智能模块实际运行时,气压模块11也会采集到所在位置的气压值,并且能够通过单片机内部的算法程序将气压值转化为海拔值;同时,gps模块13能够采集所在环境的位置信息,并且gps模块13的采集信息和气压模块11的采集信息都会有单片机最小系统15进行处理,单片机最小系统15通过蓝牙模块12能够将这些信息传输至用户手机,以备用户使用。

当遇到危险时,身体不易活动时,只需将鞋子a和鞋子b的鞋跟后侧对接在一起,此时,鞋子b内永磁体的磁场会使干簧管14导通,此时鞋子a内的单片机最小系统15会采集到干簧管的电压变化并进行处理,通过gps模块13中的蜂窝通信功能向用户设定好的电话发送求救信号,并将用户此时的位置信息传输至设定的被求救人。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