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5322发布日期:2021-11-03 12:3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物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隔离衣。


背景技术:

2.在医院里,为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接触某些病人(特别是传染病人或抵抗力低下的病人)时常常需要穿着隔离衣,另外,医护人员在进入无菌或使用层流净化的环境中工作时也需穿着隔离衣。
3.现有的隔离衣在连接处为简单的缝合而成,易使病毒、细菌经缝合接缝处渗入,隔离效果不好,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的问题。此外,现有的隔离衣材料透气性不好,医护人员易出汗,从而加大细菌滋生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隔离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隔离衣,包括隔离衣主体,所述隔离衣主体上的各缝合接缝处以及隔离衣主体上位于腰身处的绑带与隔离衣主体之间的缝合接缝处均热合有压条,所述压条包括内压条、外压条,所述内压条与外压条相互扣合连接,所述内压条设于所述隔离衣主体的内侧,所述外压条设于所述隔离衣主体的外侧,所述隔离衣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透气网层、排汗导汗层、过滤层和无纺布层。
6.优选的是,所述隔离衣主体的前端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的外部设有门襟面,所述门襟面的一侧与隔离衣主体缝合连接,所述门襟面的另一侧与隔离衣主体通过粘扣连接。
7.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内压条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间隔设置且设有多个,所述外压条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多个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
8.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隔离衣主体与防护帽之间围设有加固带,所述加固带的两端相互粘接固定。
9.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透气网层为珠地网眼棉。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排汗导汗层为导流毛圈布。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涂覆在所述活性炭层两侧的硫化聚合物涂层。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无纺布层为淋膜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隔离衣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隔离衣主体为分体式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在隔离衣主体上的各缝合处热合有压条,能够达到三到四级防护水平,避免隔离衣主体上因存在缝合接缝导致病毒、细菌渗入,大大提升了隔离衣的阻隔防护性能,
降低传染医务人员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能。
17.2、内压条与外压条相互配合使用,内压条以将缝合处的内部包覆,外压条以将缝合处的外部包覆,从而能够保证对隔离衣主体上缝合接缝处的包覆效果。
18.3、隔离衣主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透气网层、排汗导汗层、过滤层和无纺布层。其中,透气网层为隔离衣主体的最内层,具有透气性,能够将人体产生的热量及时经透气网层导出。排汗导汗层对汗液具有导流排流作用。过滤层能够有效过滤及阻隔经隔离衣外部渗入内部的病毒、细菌,有效隔离病毒、细菌,降低传染性,提高安全性能。无纺布层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的特点。因此,隔离衣主体整体的透气性好,能够有效降低内部细菌滋生以及外部细菌渗入。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隔离衣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分体式带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分体式不带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中压条的俯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中压条的剖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面料的剖视图;
26.图7为图6中过滤层的剖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隔离衣分体式上衣为反穿大褂样式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隔离衣主体;2、防护帽;3、防护鞋套;4、门襟面;5、加固带;6、内压条;7、外压条;8、接缝;9、无纺布层;10、过滤层;11、排汗导汗层;12、透气网层;13、活性炭层;14、硫化聚合物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如图1、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隔离衣,包括隔离衣主体1,隔离衣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隔离衣主体1的上部设有防护帽2,隔离衣主体1的下部与防护鞋套3配合使用,隔离衣主体1的袖口和脚口处均设有松紧带,以使衣服和裤子与人体贴合,避免出现接缝8。
31.隔离衣主体1上的各缝合处以及隔离衣主体1上位于腰身处的绑带与隔离衣主体1之间的缝合接缝8处均热合有压条。该结构中,通过在隔离衣主体1上的各缝合处热合有压条,能够达到三到四级防护水平,避免隔离衣主体1上因存在缝合接缝8导致病毒、细菌渗入,大大提升了隔离衣的阻隔防护性能,降低传染医务人员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能。
32.压条包括内压条6、外压条7,内压条6与外压条7相互扣合连接,内压条6设于隔离衣主体1的内侧,外压条7设于隔离衣主体1的外侧。该结构中,内压条6与外压条7相互配合使用,内压条6以将缝合处的内部包覆,外压条7以将缝合处的外部包覆,从而能够保证对隔离衣主体1上缝合接缝8处的包覆效果。
33.内压条6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间隔设置且设有多个,
外压条7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多个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该结构便于内压条6与外压条7定位缝合处,便于内压条6与外压条7卡合,且防止在热合时出现错位现象。此外,增大内压条6与外压条7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内压条6与外压条7互相咬合处形成多处密封,以保证内压条6与外压条7之间的连接密封效果。其中,各凸起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半弧形、三角形、矩形等。
34.如图6

图7所示,隔离衣主体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透气网层12、排汗导汗层11、过滤层10和无纺布层9。该结构中,透气网层12为隔离衣主体1的最内层,具有透气性,能够将人体产生的热量及时经透气网层12导出。排汗导汗层11对汗液具有导流排流作用。过滤层10能够有效过滤及阻隔经隔离衣外部渗入内部的病毒、细菌,有效隔离病毒、细菌,降低传染性,提高安全性能。无纺布层9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的特点。因此,隔离衣主体1整体的透气性好,能够有效降低内部细菌滋生以及外部细菌渗入。
35.进一步的,透气网层12为珠地网眼棉。珠地网眼棉的表面呈疏孔状,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好的优点。
36.进一步的,排汗导汗层11为导流毛圈布。
37.进一步的,过滤层10包括活性炭层13、涂覆在活性炭层13两侧的硫化聚合物涂层14。活性炭层13能够有效吸附有害物质,其外部包裹的硫化聚合物涂层14,能够有效将人体容易携带和传播的细菌杀死,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安全性能。
38.进一步的,无纺布层9为淋膜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
39.进一步的,隔离衣主体1的前端设有拉链,拉链的外部设有门襟面4,门襟面4的一侧与隔离衣主体1缝合连接,门襟面4的另一侧与隔离衣主体1通过粘扣连接。其中,粘扣为魔术贴。
40.进一步的,隔离衣主体1与防护帽2之间围设有加固带5,加固带5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该结构中,加固带5的设置能够锁紧隔离衣主体1与防护帽2之间的连接接缝8,使隔离衣主体1与防护帽2之间的连接处于人体颈部贴合,避免病毒或细菌渗入隔离衣内,对人员造成传染可能性。
41.实施例2
4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图3所示,隔离衣主体1为分体式结构,此时,本实施例的隔离衣除袖口和脚口外,裤腰和上衣衣摆处均设有松紧带。隔离衣主体1的上部可配设有防护帽2,也可不配设有防护帽2,隔离衣主体1的下部与防护鞋套3配合使用,
43.如图8所示,隔离衣主体1的上衣部分可为反穿大褂样式。
4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