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0817发布日期:2021-11-17 14:4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无菌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无菌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都口罩都采用无纺布制成,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等性能,因此在使用口罩可以达到阻挡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3.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210642606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口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在所述罩体两侧的系带,所述罩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的边缘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远离所述外层的一面设置有与鼻子相配合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下方设置有划痕。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口罩在生产完成后,目前为了存放方便,大部分厂家都将一定数量的口罩直接用包装盒保证,并未对口罩进行单独包装,因此口罩内层也直接裸露在外面,存在口罩内层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口罩内层易被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菌防护口罩。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菌防护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无菌防护口罩,包括外层以及内层,所述外层连接有两个耳带,所述内层边缘可拆设置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与所述内层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魔术贴包括毛面以及勾面,所述防护布内侧壁与所述勾面连接,所述内层远离于所述耳带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毛面连接;所述内层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毛面的遮挡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布的毛面与内层的勾面粘结,实现防护布与内层之间的固定效果,防护布实现对口罩内层的防护效果,当将防护布上毛面与内层上的勾面分离,防护布被取走,在遮挡部的作用下,确保人们佩戴口罩过程中的舒适性。
9.可选的,所述防护布侧边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位于所述防护布远离于所述遮挡部的位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防护布施加使其分离的作用力。
11.可选的,所述遮挡部设置为遮挡布,所述遮挡布内壁连接有所述毛面,所述遮挡布的侧边与所述内层的侧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布被取下,将遮挡布翻折至与内层的勾面粘结,遮挡布与内层固定且对内层上的勾面进行遮挡,确保口罩佩戴过程中的舒适性。
13.可选的,所述外层外壁缝合有纽扣,所述遮挡布远离于所述防护布的一侧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与所述纽扣扣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挡布翻折至外层时,挂环与纽扣扣合,实现对遮挡布与外层的固定效果。
15.可选的,所述遮挡布朝向所述外层的侧壁连接有布袋,所述布袋靠近于所述挂环
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挂环放置于所述布袋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挂环翻折至布袋内,实现对挂环的收集效果,提升口罩的舒适性。
17.可选的,所述遮挡布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毛面的宽度尺寸。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对遮挡布对毛面的遮挡效果。
19.可选的,所述遮挡布靠近于所述外层的侧壁以及所述布袋的外壁均连接有连接有海绵。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与面部贴合,提升人们佩戴口罩的舒适性。
21.可选的,所述遮挡布朝向外层的侧壁以及所述布袋的外壁与所述海绵之间均设置有胶水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水采用环保型胶水,便于对海绵进行固定。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防护布的毛面与内层的勾面粘结,实现防护布与内层的粘结固定,保证防护布对内层的防护效果;
25.2.将遮挡布朝向内层翻折,遮挡布的毛面与内层的勾面粘结,遮挡布将勾面遮挡住,且挂环与纽扣分离,将挂环朝向布袋内翻折,挂环位于布袋内。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外层;2、内层;3、耳带;4、防护布;5、毛面;6、勾面;7、遮挡布;8、拉绳;9、挂环;10、纽扣;11、布袋;12、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菌防护口罩。参照图1,无菌防护口罩包括内层2以及外层1,外层1连接有两个耳带3,两个耳带3分别位于外层1的两侧壁上,耳带3通过点焊与外层1连接,为了保证内层2的清洁效果,内层2边缘可拆设置有防护布4,防护布4与内层2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包括毛面5以及勾面6,勾面6以及毛面5均设置为长条状,防护布4内壁与勾面6连接,勾面6沿着防护布4长度方向设置,内层2远离于耳带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毛面5连接,即为毛面5设置有两个,且为长条状,当防护布4与内层2之间通过毛面5以及勾面6粘结连接时,完成防护布4与内层2的连接关系,实现防护布4对内层2的防护效果。
32.当防护布4与内层2连接时,为了避免遮挡布7乱摆,遮挡布7外层1外壁缝合有纽扣10,遮挡布7远离于防护布4的一侧连接有挂环9,挂环9与纽扣10扣合,实现对遮挡布7的限位作用,且遮挡布7的宽度尺寸大于勾面6的宽度尺寸,确保遮挡布7将勾面6完全遮挡。
33.当需要对口罩进行使用时,防护布4侧边连接有拉绳8,拉绳8位于防护部远离遮挡部的位置,拉绳8位于防护部远离于耳带3的侧边上,当对拉绳8施加使防护布4脱落的作用力时,防护布4与内层2分离,人们正常使用口罩。
34.当防护布4被拿走时,毛面5暴露在外部,内层2设置有用于遮挡毛面5的遮挡部,遮挡部设置为遮挡布7,遮挡布7的侧边与内层2的侧边缝合连接,遮挡布7内壁连接有毛面5,毛面5同样与勾面6粘结,遮挡布7绕着与内层2缝合的位置翻动,当防护布4取走时,遮挡布7摆动至与毛面5抵接且将毛面5粘结,既能保证遮挡布7对勾面6进行遮挡,且固定遮挡布7。
35.当遮挡布7摆动至内层2的同一侧时,遮挡布7带动挂环9一起摆动至内侧的同一侧,为了实现对挂环9的收集效果,遮挡布7靠近于外层1的侧面连接有布袋11,布袋11朝向挂环9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将挂环9朝向布袋11方向翻折,挂环9被翻折至布袋11中,实现将挂环9收集的效果,既能保证口罩外观的美观性,也能避免挂环9影响使用人员的舒适度。
36.遮挡布7靠近于外侧的侧壁以及布袋11的外壁均连接有海绵12,且海绵12与遮挡布7以及布袋11之间均通过胶水层连接,当佩戴人员使用口罩时,由于遮挡布7翻折至与勾面6粘结,此时布袋11以及遮挡布7的外壁均与人们的面部贴合,此时海绵12与面部贴合,提升人们使用口罩过程中的舒适性。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无菌防护口罩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使用口罩时,人们通过拉绳8将防护布4从内层2取下,防护布4的毛面5与内层2的勾面6分离,防护布4被取下;将遮挡布7朝向内层2翻折,遮挡布7的毛面5与内层2的勾面6粘结,遮挡布7将勾面6遮挡住,且挂环9与纽扣10分离,将挂环9朝向布袋11内翻折,挂环9位于布袋11内,当人们佩戴口罩过程中,面部直接与海绵12贴合,提升人们使用口罩过程的舒适性。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