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0849发布日期:2021-11-15 23: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腕带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腕带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或者手环,其上具有两段可以扣接的腕带,其中一段腕带上具有扣钉,另一段腕带上具有与扣钉对应的多个卡孔,根据佩戴者手腕的粗细,可以调节腕带的松紧。
3.现有技术中,扣钉与腕带通过结构胶粘接在一起,使用时,腕带反复弯折后,腕带与扣钉连接处容易发生开胶现象,导致扣钉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带及穿戴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扣钉连接在柔软的腕带上,腕带反复弯折后,腕带与扣钉连接处容易发生开胶现象,导致扣钉脱落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腕带,所述腕带包括:带体和扣钉,所述带体包括带状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硬度大于所述主体的硬度;
6.所述扣钉与所述支架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扣钉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扣钉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8.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安装孔,所述扣钉卡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止挡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扣钉从所述安装孔内脱离。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呈环状;
11.所述限位部上具有形变缺口,所述形变缺口用于将环状的限位部分割成多个沿周向排列的限位单元。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直径,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形变缺口的作用下,能使所述扣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穿过所述限位部后卡接在所述支架上。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带体外表面的面为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自所述带体外表面朝向内表面的方向倾斜。
14.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用于容纳第一限位部;所述带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用于容纳第二限位部。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面为斜面,沿所述扣钉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斜面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倾斜。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材料为塑胶,所述主体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腕带。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包括:带体和扣钉,所述带体包括带状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硬度大于所述主体的硬度;所述扣钉与所述支架连接。腕带使用时,扣钉连接在腕带的支架上,支架的硬度相对于主体较大,反复使用时,扣钉不会从支架上脱落,延长腕带的使用寿命。
19.进一步的,所述扣钉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扣钉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安装孔,所述扣钉卡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止挡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扣钉从所述安装孔内脱离。扣钉与支架之间卡接,代替现有的粘胶连接,因此腕带的生产装配过程更为简单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腕带。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引用了上述的腕带,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也具备腕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的截面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的带体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的带体的截面图;
25.图4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6.图标:100-带体;110-主体;111-第一沉孔;112-第二沉孔;120-支架;200-扣钉;210-第一限位部;220-第二限位部;221-斜面;300-限位部;310-导向斜面;320-形变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带包括:带体100和扣钉200,所述带体100包括带状的主体110,以及与所述主体110连接的支架120,所述支架120的硬度大于所述主体110的硬度;所述扣钉200与所述支架120连接。
29.腕带使用时,主体110的硬度较低,其弯曲后可以缠绕在手腕上,而支架120的硬度相对于主体110较大,支架120更不容易产生形变,因此,使用硬度较大的支架120固定连接扣钉200,可以降低扣钉200与支架120的连接处因为支架120弯曲而产生开裂的风险,进而提高扣钉200与支架120的连接强度,反复使用时,扣钉200不会从支架120上脱落,延长腕带
的使用寿命。
30.所述扣钉200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且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在所述扣钉2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架120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安装孔,所述扣钉200卡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分别止挡在所述支架1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用于阻止所述扣钉200从所述安装孔内脱离。
31.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可以呈圆环状、椭圆环状、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其形状不受限制,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在所述扣钉2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支架120的厚度。所述支架120上设置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安装孔,所述扣钉200卡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分别止挡在所述支架1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用于阻止所述扣钉200从所述安装孔内脱离。
32.扣钉200通过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卡接在支架120上,其中,第一限位部210止挡在带体100的外表面上,能够阻止扣钉200向腕带内侧运动从支架120上脱离;第二限位部220止挡在支架120的内表面上,能够阻止扣钉200向腕带外侧运动从支架120上脱离,支架120不容易在腕带使用时产生弯折,固定在支架120上的安装孔也就不容易损坏,因此,扣钉200不易脱落,延长了腕带的寿命。同时,扣钉200与支架120之间卡接,代替现有的粘胶连接,因此腕带的生产装配过程更为简单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33.需要说明的,腕带的内表面指的是腕带使用时与手腕接触的一面,而腕带的外表面则为与内表面相反的另一面。
34.主体110采用柔软性高的材料制备,支架120可以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0的材料可以为塑胶,最好为硬塑胶,所述主体110的材料可以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氟橡胶等可弯曲的亲肤高分子材料。所述扣钉200为金属材料或者硬塑胶材料,最好为金属材料。扣钉200与硬度较高的支架120连接,可以降低扣钉200脱落的风险。
35.所述主体110与所述支架120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减少了后续组装的步骤。支架120可以内嵌在主体110的内部,不易于主体110分立。
36.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部300,所述限位部300呈环状;所述限位部300上具有形变缺口320,所述形变缺口320用于将环状的限位部300分割成多个沿周向排列的限位单元。
37.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扣钉200与支架120的装配过程,可以采用分体加工,然后再装配的方式,实现扣钉200与支架120的连接。具体的,所述安装孔内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部300,所述限位部300呈环状。在限位部300上开设多个形变缺口320,形变缺口320为限位部300的形变提供的运动空间,本实施例中,形变缺口3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形变缺口320将限位部300分割成四个限位单元。
38.安装时,可以由带体100的外表面一侧向内表面一侧插入扣钉200,扣钉200的第二限位部220首先与限位部300接触,随着扣钉200的继续插入,限位单元向内表面一侧弯曲,限位部300的内环的直径增大,第二限位部220能够通过限位部300,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分别止挡在所述支架1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
3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30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20的直径,所述限位部300在形变缺口的作用下,内环的直径增大,当扣钉200的第二限位部220从一侧冲开限位部300并运动到另一侧时,限位部300可以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以使所述扣钉200卡接在支架120上而不会脱落。
40.所述限位部300朝向所述带体100外表面的面为导向斜面310,且所述导向斜面310自所述带体100外表面朝向内表面的方向倾斜。
41.所述导向斜面310的最大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20的半径,所述导向斜面310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0的半径,所述第二限位部220的半径大于所述导向斜面310的最小半径。扣钉200的头部用于与另一个腕带的插孔插接,第一限位部210位于扣钉200的底部,第二限位部220位于头部与第一限位部210之间。支架120与扣钉200组装时,将扣钉200的头部由外表面一侧朝内表面一侧插入到安装孔内,因为第二限位部220的半径小于导向斜面310的最大半径,所以,第二限位部220可以沿竖向运动到限位部300内,配合倾斜的导向斜面310,在第二限位部220持续的挤压下,第二限位部220可以将限位部300扩张,最后穿过限位部300运动到支架120的内表面一侧,第二限位部220从安装孔穿过后,安装孔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安装孔靠近内表面的一端的开口半径小于第二限位部220的半径,且这一端不具有导向斜面310,第二限位部220无法倒回再穿出安装孔,也便无法自内而外从安装孔内脱离。同理,第一限位部210的直径大于导向斜面310的最大半径,因此,第一限位部210无法进入到安装孔内,也便无法将安装孔扩张并实现自外而内从安装孔内脱离。通过设置导向斜面310可以实现扣钉200与带体100的装配,降低加工装配的难度。
42.所述带体100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沉孔111,所述第一沉孔111用于容纳第一限位部210;所述带体10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沉孔112,所述第二沉孔112用于容纳第二限位部220。
43.带体10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沉孔111和第二沉孔112,可以使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与带体100连接后,二者分别陷入到带体100内,从而可以使第一限位部210背向第二限位部220的一面与带体100的外表面平齐,第二限位部220背向第一限位部210的一面与带体100的内表面平齐,提高腕带佩戴的舒适性。
44.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架120的厚度。
45.所述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支架120的厚度,防止扣钉200和支架120的加工存在的误差影响二者装配。
46.所述第二限位部220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210的面为斜面221,沿所述扣钉200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斜面221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210的方向倾斜。
47.因为所述第二限位部220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210的面为斜面221,所以,沿扣钉200的径向,由内向外,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距离是逐渐增加的。可以将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成与支架120的厚度相同,这样,即使扣钉200加工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第一限位部210和第二限位部220之间的间距是逐渐增加的,宽度较大的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安装余量,可以使扣钉200装配到支架120上。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腕带。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引用了上述的腕带,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也具备腕带的优点。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