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9480发布日期:2021-06-08 16: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


背景技术:

2.减震手套是以纱手套和革制手套为基础,在手套掌部加一定厚度的泡沫塑料、乳胶以及空气夹层合成橡胶或泡沫橡片来吸收振动;传统的减震手套分:1、为橡胶管方式这种方式是在指和掌的每个关节之间,设置固定的天然橡胶制作的橡胶管,它有吸收振动和能够弯曲的优势。并且有隔热性和耐热性,所以被广泛使用;2、海绵方式这种方式是在手掌部安装海绵,如果海绵厚的话,能提高吸收振动的效果。但若太厚的话,弯曲部分的抵抗力就会增大,妨碍操作。所以,根据工作要求来选择是很重要的;3、棉罩手套使用时,即使两只重叠在一起,被压缩后,反弹性也很小,吸收振动的效果也很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3.在建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铁锤对墙体进行砸除,在砸墙的过程中铁锤在敲击到墙体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较大的震动,手部长期受到振动影响,就会受到振动伤害,造成手臂抖动综合征、白指症等病症,手随工具长时间振动,还会造成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伤害,而发生白指症,特别是在湿、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由于血循环不好,手变得苍白、麻木等,如果伤害到感觉神经,手对温度的敏感度就会降低,触觉失灵,甚至会造成永久性的麻木,因此通过设置的减震块之间的互相挤压改变震动力的传力方向和减震气垫的降低震动力的大小的方式解决长时间砸墙工作中的震动对操作者手部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长时间砸墙工作中的震动对操作者手部造成伤害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包括主体、减震块和凸起;所述主体上的手指结构靠近掌心的一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所述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减震块固定连接。
6.工作时,使用者将主体套在手上,通过手指弯曲握住锤柄,进而使得主体上的手指结构弯曲,进而使得手指结构上的减震块上的凸起互相抵触和减震块的一侧与锤柄接触,在使用者用锤砸墙时使锤柄受到震动,进而使得锤柄对减震块施加作用力(例如图5中的a),进而使得减震块被朝着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由于相邻的两个减震块之间设置的凸起抵触,且减震块呈弧形分布在锤柄的外侧,进而在减震块被向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的时候,减震块靠近主体的一侧的弧长有变长的趋势,减震块靠近锤柄的一侧的弧长有变短的趋势,进而使得减震块靠近锤柄的一侧受压、靠近主体的一侧手拉,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凸起和橡胶块互相挤压(如图5中的b),进而使得减震块的两侧被压缩变形,进而通过减震块侧面的变形吸收部分锤柄作用在减震块上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主体的手指结构处均匀间隔设置有减震气垫;所述减震气垫位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减震气垫与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气垫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减震块之间;所述气囊端部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所述气囊与所述减震气垫连通;所述减震气垫内部充有气体。
8.工作时,在使用者将主体套在手上,弯曲手指握住锤柄的时候,进而使得手指上相邻的减震块之间的间距减小,进而使得气囊被压缩,进而使得气囊内部的气体被压进减震气垫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膨胀,进而使得减震气垫的厚度增加,进而使得使用者的手与锤柄之间的间距增大;在锤柄产生震动时,震动力通过减震块先传递到减震气垫上,进而使得减震气垫被压缩,进而通过减震气垫的变形吸收部分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承受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气囊,在使用者将主体套在手上的时候,减震气垫内部的空气部分被挤压进气囊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的厚度减小,进而使得主体上手指结构的内部的空间增大,进而便于使用者将主体套在手上,进而增加了减震手套穿戴的便利性。
9.优选的,所述主体上靠近手腕结构处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一端与所述主体的手腕处连接;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一侧靠近小拇指的一侧连接。
10.工作时,在砸墙的过程中使用的锤子的锤柄是有一定的长度的,使用者握住锤柄的一处,此时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伸出使用者的手部,在砸墙的瞬间,锤子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震动,由于使用者手的支撑,且锤柄自身具有刚性,进而使得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晃动,在长时间的砸墙工作,会增加使用者手部的负担,进而造成使用者手部的损伤;通过设置的束缚带,进而束缚住锤柄的末端,进而限制住锤柄的摆动,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锤柄摆动产生的力,进而降低使用者手部的疲劳感,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伤的可能。
11.优选的,所述主体手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为弹性材质;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束缚带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一侧靠近小拇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12.工作时,使用者在握紧锤柄时,由于锤柄的一段通过束缚带压住,进而使得锤柄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块和卡座之间,由于设置的固定块与卡座本身具有的强度加高,进而限制了锤柄在平行手掌方向的位移,进而避免了砸墙过程中震动导致的锤柄的末端的晃动,进而提高了减震手套在使用时的抵抗震动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接头和卡座,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卡接头插入到卡座中,即可实现束缚带的压紧束缚作用,进而提高了手套的便捷性。
13.优选的,所述主体上掌心结构处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为空心结构;所述减震垫内部充有气体。
14.工作时,由于手指部分均设置有减震块,且减震块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在使用者手抓紧锤柄的时候,手掌的部分是不与锤柄的表面接触的,进而减少手套与锤柄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锤柄更容易在手套上滑动;通过设置的减震垫,进而在使用者手握紧锤柄的时候掌心处的减震垫与锤柄接触,进而增加了手套与锤柄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锤柄由于砸墙时产生的震动引起的滑移;同时由于减震垫的中部为空心结构,进而在使用中握紧锤柄的时候,使
用者手部的握力压紧主体和减震块,进而使得减震块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减震块的表面与锤柄的表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使得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一步的增加了使用者握住锤柄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减震垫靠近手指的一侧和靠近手腕部的一侧的侧壁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壁厚。
16.工作时,在使用者握紧锤柄的时候,使用者手部的握力作用在主体和减震垫上,进而使得减震垫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减震垫的上下两侧下凹,,进而使得锤柄陷在减震垫下凹处,由于减震垫的两侧壁厚较大,进而使得两侧有较好的支撑力,进而在锤柄受到砸墙时产生的震动力时,限制锤柄在平行于掌心方向的移动,进而减小砸墙时锤柄相对手套的滑动,进而增加了砸墙时锤柄与手套的稳定性,进而砸墙时使用者用较小的握力能握住锤柄,进而使得砸墙时使用者能更省力。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者将主体套在手上,通过手指弯曲握住锤柄,进而使得主体上的手指结构弯曲,进而使得手指结构上的减震块上的凸起互相抵触和减震块的一侧与锤柄接触,在使用者用锤砸墙时使锤柄受到震动,进而使得锤柄对减震块施加作用力(例如图5中的a),进而使得减震块被朝着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由于相邻的两个减震块之间设置的凸起抵触,且减震块呈弧形分布在锤柄的外侧,进而在减震块被向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的时候,减震块靠近主体的一侧的弧长有变长的趋势,减震块靠近锤柄的一侧的弧长有变短的趋势,进而使得减震块靠近锤柄的一侧受压、靠近主体的一侧手拉,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凸起和橡胶块互相挤压(如图5中的b),进而使得减震块的两侧被压缩变形,进而通过减震块侧面的变形吸收部分锤柄作用在减震块上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效果。
19.2.本发明中在砸墙的过程中使用的锤子的锤柄是有一定的长度的,使用者握住锤柄的一处,此时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伸出使用者的手部,在砸墙的瞬间,锤子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震动,由于使用者手的支撑,且锤柄自身具有刚性,进而使得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晃动,在长时间的砸墙工作,会增加使用者手部的负担,进而造成使用者手部的损伤;通过设置的束缚带,进而束缚住锤柄的末端,进而限制住锤柄的摆动,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锤柄摆动产生的力,进而降低使用者手部的疲劳感,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伤的可能。
20.3.本发明中在砸墙的过程中使用的锤子的锤柄是有一定的长度的,使用者握住锤柄的一处,此时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伸出使用者的手部,在砸墙的瞬间,锤子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震动,由于使用者手的支撑,且锤柄自身具有刚性,进而使得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晃动,在长时间的砸墙工作,会增加使用者手部的负担,进而造成使用者手部的损伤;通过设置的束缚带,进而束缚住锤柄的末端,进而限制住锤柄的摆动,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锤柄摆动产生的力,进而降低使用者手部的疲劳感,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伤的可能。
21.4.本发明中使用者在握紧锤柄时,由于锤柄的一段通过束缚带压住,进而使得锤柄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块和卡座之间,由于设置的固定块与卡座本身具有的强度加高,进而限制了锤柄在平行手掌方向的位移,进而避免了砸墙过程中震动导致的锤柄的末端的晃动,进而提高了减震手套在使用时的抵抗震动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接头和卡座,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卡接头插入到卡座中,即可实现束缚带的压紧束缚作用,进而提高了手
套的便捷性。
22.5.本发明中由于手指部分均设置有减震块,且减震块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在使用者手抓紧锤柄的时候,手掌的部分是不与锤柄的表面接触的,进而减少手套与锤柄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锤柄更容易在手套上滑动;通过设置的减震垫,进而在使用者手握紧锤柄的时候掌心处的减震垫与锤柄接触,进而增加了手套与锤柄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锤柄由于砸墙时产生的震动引起的滑移;同时由于减震垫的中部为空心结构,进而在使用中握紧锤柄的时候,使用者手部的握力压紧主体和减震块,进而使得减震块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减震块的表面与锤柄的表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使得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一步的增加了使用者握住锤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中减震手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中减震手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5是本发明中减震手套的工作示意图;
29.图6是本发明中减震手套握紧状态的示意图;
30.图7是图6中的k向视图;
31.图中:主体1、减震块2、凸起3、减震气垫4、气囊5、束缚带6、固定块7、卡接头8、卡座9、减震垫1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3.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砸墙用减震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减震块2和凸起3;所述主体1上的手指结构靠近掌心的一侧均匀间隔设置有所述减震块2;所述减震块2上设置有凸起3;所述凸起3的一侧与所述减震块2固定连接。
34.工作时,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通过手指弯曲握住锤柄,进而使得主体1上的手指结构弯曲,进而使得手指结构上的减震块2上的凸起3互相抵触和减震块2的一侧与锤柄接触,在使用者用锤砸墙时使锤柄受到震动,进而使得锤柄对减震块2施加作用力例如图5中的a,进而使得减震块2被朝着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由于相邻的两个减震块2之间设置的凸起3抵触,且减震块2呈弧形分布在锤柄的外侧,进而在减震块2被向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的时候,减震块2靠近主体1的一侧的弧长有变长的趋势,减震块2靠近锤柄的一侧的弧长有变短的趋势,进而使得减震块2靠近锤柄的一侧受压、靠近主体1的一侧受拉,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凸起3和橡胶块互相挤压如图5中的b,进而使得减震块2的两侧被压缩变形,进而通过减震块2侧面的变形吸收部分锤柄作用在减震块2上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效果。
35.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主体1的手指结构处均匀间隔设置有减震气垫4;所述减震气垫4位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减震气垫4与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气垫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气囊5;所述气囊5位于所述减震块2之间;所述气囊5端部位于所述凸起3的一侧;所述气囊5与所述减震气垫4连通;所述减震气垫4内部充有气体。
36.工作时,在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弯曲手指握住锤柄的时候,进而使得手指上相邻的减震块2之间的间距减小,进而使得气囊5被压缩,进而使得气囊5内部的气体被压进减震气垫4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膨胀,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的厚度增加,进而使得使用者的手与锤柄之间的间距增大;在锤柄产生震动时,震动力通过减震块2先传递到减震气垫4上,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被压缩,进而通过减震气垫4的变形吸收部分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承受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气囊5,在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的时候,减震气垫4内部的空气部分被挤压进气囊5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的厚度减小,进而使得主体1上手指结构的内部的空间增大,进而便于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进而增加了减震手套穿戴的便利性。
37.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主体1上靠近手腕结构处设置有束缚带6;所述束缚带6一端与所述主体1的手腕处连接;所述束缚带6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1一侧靠近小拇指的一侧连接。
38.工作时,在砸墙的过程中使用的锤子的锤柄是有一定的长度的,使用者握住锤柄的一处,此时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伸出使用者的手部,在砸墙的瞬间,锤子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震动,由于使用者手的支撑,且锤柄自身具有刚性,进而使得锤柄远离锤子的一端晃动,在长时间的砸墙工作,会增加使用者手部的负担,进而造成使用者手部的损伤;通过设置的束缚带6,进而束缚住锤柄的末端,进而限制住锤柄的摆动,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锤柄摆动产生的力,进而降低使用者手部的疲劳感,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伤的可能。
39.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主体1手腕部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束缚带6;所述束缚带6与所述固定块7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6为弹性材质;所述束缚带6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头8;所述卡接头8与所述束缚带6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一侧靠近小拇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座9;所述卡座9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
40.工作时,使用者在握紧锤柄时,由于锤柄的一段通过束缚带6压住,进而使得锤柄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块7和卡座9之间,由于设置的固定块7与卡座9本身具有的强度加高,进而限制了锤柄在平行手掌方向的位移,进而避免了砸墙过程中震动导致的锤柄的末端的晃动,进而提高了减震手套在使用时的抵抗震动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接头8和卡座9,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卡接头8插入到卡座9中,即可实现束缚带6的压紧束缚作用,进而提高了手套的便捷性。
41.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主体1上掌心结构处设置有减震垫10;所述减震垫10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10为空心结构;所述减震垫10内部充有气体。
42.工作时,由于手指部分均设置有减震块2,且减震块2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在使用者手抓紧锤柄的时候,手掌的部分是不与锤柄的表面接触的,进而减少手套与锤柄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锤柄更容易在手套上滑动;通过设置的减震垫10,进而在使用者手握紧锤柄的时候掌心处的减震垫10与锤柄接触,进而增加了手
套与锤柄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锤柄由于砸墙时产生的震动引起的滑移;同时由于减震垫10的中部为空心结构,进而在使用中握紧锤柄的时候,使用者手部的握力压紧主体1和减震块2,进而使得减震块2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减震块2的表面与锤柄的表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使得锤柄与手套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一步的增加了使用者握住锤柄的稳定性。
43.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减震垫10靠近手指的一侧和靠近手腕部的一侧的侧壁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壁厚。
44.工作时,在使用者握紧锤柄的时候,使用者手部的握力作用在主体1和减震垫10上,进而使得减震垫10被挤压变形,进而使得减震垫10的上下两侧下凹,,进而使得锤柄陷在减震垫10下凹处,由于减震垫10的两侧壁厚较大,进而使得两侧有较好的支撑力,进而在锤柄受到砸墙时产生的震动力时,限制锤柄在平行于掌心方向的移动,进而减小砸墙时锤柄相对手套的滑动,进而增加了砸墙时锤柄与手套的稳定性,进而砸墙时使用者用较小的握力能握住锤柄,进而使得砸墙时使用者能更省力。
45.工作时,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通过手指弯曲握住锤柄,进而使得主体1上的手指结构弯曲,进而使得手指结构上的减震块2上的凸起3互相抵触和减震块2的一侧与锤柄接触,在使用者用锤砸墙时使锤柄受到震动,进而使得锤柄对减震块2施加作用力例如(图5中的a),进而使得减震块2被朝着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由于相邻的两个减震块2之间设置的凸起3抵触,且减震块2呈弧形分布在锤柄的外侧,进而在减震块2被向远离锤柄的方向推动的时候,减震块2靠近主体1的一侧的弧长有变长的趋势,减震块2靠近锤柄的一侧的弧长有变短的趋势,进而使得减震块2靠近锤柄的一侧受压、靠近主体1的一侧手拉,进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凸起3和橡胶块互相挤压(如图5中的b),进而使得减震块2的两侧被压缩变形,进而通过减震块2侧面的变形吸收部分锤柄作用在减震块2上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受到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效果,在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弯曲手指握住锤柄的时候,进而使得手指上相邻的减震块2之间的间距减小,进而使得气囊5被压缩,进而使得气囊5内部的气体被压进减震气垫4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膨胀,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的厚度增加,进而使得使用者的手与锤柄之间的间距增大;在锤柄产生震动时,震动力通过减震块2先传递到减震气垫4上,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被压缩,进而通过减震气垫4的变形吸收部分的震动能量,进而减少使用者手部承受的震动能量,进而起到减震的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气囊5,在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的时候,减震气垫4内部的空气部分被挤压进气囊5内部,进而使得减震气垫4的厚度减小,进而使得主体1上手指结构的内部的空间增大,进而便于使用者将主体1套在手上,进而增加了减震手套穿戴的便利性。
4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