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鞋类的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38571发布日期:2021-10-30 00:0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用于鞋类的板的制作方法
用于鞋类的板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6年8月26日,申请号为201680064951.2,发明名称为“用于鞋类的板”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3.本技术要求于2016年8月2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no.15/248,051、于2015年10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no.62/236,636以及于2016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no.62/308,608的优先权,以上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4.本公开涉及一种鞋类物品,该鞋类物品包括具有鞋类板和泡棉的鞋底结构以提高在跑步动作期间鞋类的性能方面的效率。


背景技术:

5.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6.通常,鞋类物品包括鞋帮结构和鞋底结构。鞋帮可由适合在该鞋底结构上接纳、固定及支承脚的任何材料形成。鞋帮可以与鞋带、系带、或其他固结件配合以调整该鞋帮围绕脚的配合度。鞋帮的接近脚的底表面的底部部分附接至鞋底结构。
7.通常,鞋底结构包括在地表面与鞋帮之间延伸的层状构型。鞋底结构的一层包括外底,该外底提供耐磨性和与地表面的牵引力。外底可由赋予耐用性及耐磨性并提高与地表面的牵引力的橡胶或其他材料形成。该鞋底结构的另一层包括布置在外底与鞋帮之间的中底。该中底为脚提供缓冲且通常至少部分地由聚合物泡棉材料形成,该聚合物泡棉材料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通过消减地面反作用力来对脚进行缓冲。中底可在与该外底相对的一侧界定底表面且在相反侧限定鞋床(footbed),该鞋床可具有与脚底表面的轮廓相符的外形。鞋底结构还可包括位于靠近鞋帮底部的空间内的增加舒适度的内底或鞋垫。
8.已知脚的跖趾(mtp)关节在跑步运动期间随着脚的跖趾(mtp)关节弯曲通过背屈(dorsiflexion)来吸收能量。由于在脚从地面推开之前脚不会通过跖屈移动,因此mtp关节几乎不会将其吸收的能量返回给跑步运动,并且因此,它被认为是跑步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的来源。已知在鞋底结构中嵌入具有纵向刚度的平的且刚性的板以增加鞋底结构整体硬度。虽然使用平的板使鞋底结构变硬以通过防止mtp关节通过背屈吸收能量来以减少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但使用平的板也不利地增加对脚的踝关节跖屈的机械需求,由此降低了在跑步运动期间特别是在较长的距离的跑步运动期间脚的效率。
附图说明
9.本文中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构型的说明性目的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10.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11.图2是图1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布置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
的空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类板;
12.图3是沿着图1的线3

3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布置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鞋类板;
13.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14.图5是图4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鞋类板布置在第一缓冲构件与第二缓冲构件之间,该第一缓冲构件和第二缓冲构件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
15.图6是沿着图4的线6

6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鞋类板布置第一缓冲构件与第二缓冲构件之间,第一缓冲构件和第二缓冲构件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
16.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17.图8是图7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缓冲构件被接纳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布置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的内表面上并嵌入鞋类的踵部区域中的缓冲构件内;
18.图9是沿着图7的线9

9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缓冲构件被接纳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布置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的内表面上并嵌入鞋类的踵部区域中的缓冲构件内;
19.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20.图11是图10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缓冲构件被接纳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被嵌入缓冲构件内并且在鞋类的踵部区域中被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
21.图12是沿图10的线12

12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缓冲构件被接纳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被嵌入缓冲构件内并且在鞋类的踵部区域中被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
22.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23.图14是图13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缓冲构件被接纳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被嵌入缓冲构件内并且在鞋类的踵部区域中被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
24.图15是沿图13的线15

15截取的横截面图,缓冲构件被接纳在位于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以及鞋类板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被嵌入缓冲构件内并且在鞋类的踵部区域中被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
25.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立体图;
26.图17是图16的鞋类板的侧视图;
27.图18是图16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28.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类板的俯视立体图;
29.图20是图19的鞋类板的侧视图;
30.图21是图19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1.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类板的俯视立体图;
32.图23是图22的鞋类板的侧视图;
33.图24是图22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4.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5.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的前脚区域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6.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7.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8.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39.图30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在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的俯视图;
40.图31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41.图32是沿着图31的线32

32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鞋类板在鞋类的前脚区域中布置在外底与中底之间,并且在鞋类的踵部区域中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之间;
42.图33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43.图34是沿图33的线34

34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鞋类板布置在外底与缓冲构件之间;
44.图35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45.图36是沿图35的线36

36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穿过外底和缓冲构件形成的多个孔,以暴露布置在缓冲构件与中底之间的鞋类板;
46.图37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立体图;
47.图38是图37的鞋类物品的分解图,示出了布置在外底的内表面和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
48.图39是沿图37的线39

39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布置在外底的内表面与中底的底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的缓冲构件上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
49.图40a至图40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用于形成鞋类板的各种预浸料纤维片;
50.图4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用于形成鞋类板的预浸渍纤维片层叠体的分解图;
51.图42a至图42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用于形成鞋类板的各种纤维束层;
52.图43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用于形成鞋类板的纤维线束层的分解图;
53.图44是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原理的鞋类板的模具的立体图,所述模具与在成形为鞋类板之前的纤维层叠体一起示出;以及
54.图45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用于形成鞋类板的模具的立体图,所述模具与成形的鞋类板一起示出。
55.在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56.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构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提供了示例性构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并且示例性构型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阐述具体细节比如具体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构型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该示例性构型,并且具体细节和示例性构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57.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并非意在为限制性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术语“包含”、“包括”、“包括有”以及“具有”是包括性的,并因此指定所
阐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群的存在或附加。本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及操作不应当被解释为必须要求以所论述或说明的特定次序来完成,除非具体指明为完成的次序。可以采用附加的步骤或替代性步骤。
58.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

上”、“接合至”、“连接至”、“附接至”或者“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或层上、与其他元件或层接合、连接、附接或者联接,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

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直接附接至”或者“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没有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应当以相同的方式来理解用以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用词(例如“在

之间”与“直接在

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59.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定。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术语比如“第一”、“第二”以及其他数字术语并不意味着顺序或次序,除非上下文清楚表明。因此,下面所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能够被称为是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60.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具有鞋帮部分的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外底、布置在外底与鞋帮之间的板、以及布置在凹形部与鞋帮之间的第一缓冲层。该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的最前部分,和布置成比最前点更靠近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的最后点。该板还包括凹形部,该凹形部在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包括从鞋底结构的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61.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前点和最后点是共面的。该板还可以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可以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62.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包括布置在凹形部与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且连接凹形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混合部。混合部可以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最前点和最后点可以在混合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63.鞋底结构可以包括布置在大致平的部分与鞋帮之间的第二缓冲层。在外底与板之间可以布置第三缓冲层。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缓冲层布置在踵部区域内。第三缓冲层可以从踵部区域延伸至前脚区域。
64.鞋底结构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板与鞋帮之间和/或在外底与板之间的至少一个流体填充室。该至少一个流体填充室可以布置在第二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中的至少一者内。
65.在一些示例中,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处。曲率半径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恒定的曲率半径可以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恒定的曲率半径可以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66.在一些示例中,外底包括接地表面和形成在外底的与接地表面相反一侧的内表面。内表面可以直接附接至板。内表面可以在凹形部附近附接至板。
67.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鞋帮的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
括外底、布置在外底与鞋帮之间的板、以及布置在弯曲部与鞋帮之间的第一缓冲层。该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的最前点,和布置成比最前点更靠近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的最后点。该板还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在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延伸并连接所述最前点和最后点,并且包括从鞋底结构的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68.该方面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前点和最后点是共面的。该板可以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69.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包括布置在弯曲部与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连接弯曲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混合部。混合部可以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最前点和最后点可以在混合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70.鞋底结构可以包括布置于大致平的部分与鞋帮之间的第二缓冲层。在外底与板之间可以布置第三缓冲层。第三缓冲层布置在踵部区域内。第三缓冲层可以从踵部区域延伸至前脚区域。
71.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包括布置在板与鞋帮之间和/或外底与板之间的至少一个流体填充室。该至少一个流体填充室可以布置在第二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中的至少一者内。
72.在一些示例中,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处。曲率半径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恒定的曲率半径可以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恒定的曲率半径可以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73.外底可以包括接地表面和形成在外底的与接地表面相反一侧的内表面。内表面可以直接附接至板。内表面可以在弯曲部附近附接至板。
74.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鞋帮的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外底、布置在外底与鞋帮之间的板、以及布置在弯曲部与鞋帮之间的第一缓冲层。该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的最前点和布置成比最前点更靠近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的最后点。该板还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在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延伸并连接所述最前点和最后点,并且包括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圆形曲率。在使用期间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75.该方面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前点和最后点是共面的。该板可以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可以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该板还可以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可以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76.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包括布置在弯曲部与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连接弯曲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混合部。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最前点和最后点可以在混合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77.鞋底结构可以包括布置在大致平的部分与鞋帮之间的第二缓冲层。在外底与板之间可以布置第三缓冲层。第三缓冲层可以布置在踵部区域内。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缓冲层从踵部区域延伸至前脚区域。
78.鞋底结构可以包括布置在板与鞋帮之间和/或外底与板之间的至少一个流体填充
室。该至少一个流体填充室可以布置在第二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中的至少一者内。
79.在一些示例中,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处。圆形曲率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圆形曲率可以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圆形曲率可以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底包括接地表面和形成在外底的与接地表面相反一侧的内表面。内表面可以直接附接至板。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内表面可以在弯曲部附近附接至板。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板的与第一缓冲层相反一侧的第二缓冲层,以形成外底的至少一部分。
81.本公开还提供了下列内容:
82.1).一种用于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布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以及凹形部,所述凹形部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凹形部包括从所述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83.2).根据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84.3).根据2)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内。
85.4).根据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内。
86.5).根据4)所述的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凹形部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凹形部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的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
87.6).根据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在所述混合部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88.7).根据1)所述的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凹形部内的缓冲层。
89.8).根据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所述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
90.9).根据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所述mtp点。
91.10).根据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最前点延伸经过所述mtp点。
92.11).一种用于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布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连接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并且所述弯曲部包括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93.12).根据1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94.13).根据12)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内。
95.14).根据1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内。
96.15).根据14)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弯曲部包括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布置在所述恒定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且连接所述恒定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
97.16).根据1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在所述混合部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98.17).根据1)所述的板,还包括与所述弯曲部接触的缓冲层。
99.18).根据1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所述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
100.19).根据1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所述mtp点。
101.20).根据1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最前点延伸经过所述mtp点。
102.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103.在跑步运动期间,鞋类提供与地面蹬离力(push

off force)的施加点位于鞋类的前脚部分中。鞋类的施加点与脚的跖趾(mtp)关节相对。运动员的踝关节与提供蹬离力的施加点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限定围绕踝关节的杠杆臂长度。对脚踝跖屈(例如小腿肌腱单元)的机械需求可以以踝关节处通过将杠杆臂的长度乘以由运动员控制的蹬离力的大小而确定的蹬离力矩为基础。坚硬且平的的鞋类板通常会增加踝关节处的机械需求,这是因为坚硬的平的板使得施加点相对于地面向前移动。因此,踝关节处的杠杆臂距离和蹬离力矩增大。本文中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提供包括与mtp关节相对的弯曲部的刚性鞋类板来缩短杠杆臂距踝关节的长度以减小脚踝处的蹬离力矩。
104.在图1至图3中,提供了鞋类物品10并且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鞋类物品10可以被分成一个或更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包括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前脚部分12可以对应于在使用鞋类10期间脚趾和连接跖骨与脚的指骨的关节。前脚部分12可以对应于脚的mtp关节。在使用鞋类物品10期间,中脚部分14可以对应于脚的足弓区域,并且踵部部分16可以对应于脚的后部部分,包括跟骨。鞋子10可以包括外侧面18和内侧面20,所述外侧面18和内侧面20分别与鞋10的相反两侧相对应的并延伸穿过部分12、14、16。
105.鞋帮100包括限定内部空间102的内表面,内部空间102在使用鞋类物品10期间接纳并固定脚以支撑在鞋底结构200上。踵部部分16中的脚踝开口104可以提供进入内部空间102的通路。例如,脚踝开口104可接纳脚以将脚固定在空间102内并便于脚进入内部空间102和从内部空间102移出。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固结件106沿着鞋帮100延伸以调节内部空间102环绕脚的配合度,同时适应脚的进入内部空间102及从内部空间102移出。鞋帮100可以包括比如眼孔的孔和/或如织物或网圈之类的接纳固结件106的其他接合特征。固结件106可以包括鞋带、系带、系绳、扣和环、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固结件。
106.鞋帮100可以包括在内部空间102与固结件106之间延伸的鞋舌部分110。鞋帮100可以由缝合或黏着地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内部空间102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合适的鞋帮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纺织品、泡棉、皮革和合成皮革。所述材料可以被选择和定位成赋予耐用性、透气性、耐磨性、柔性和舒适性的特性。
1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底结构200包括以层状构型布置的外底210、缓冲构件250和中底220。鞋底结构200(例如外底210、缓冲构件250和中底220)限定有纵向轴线l。例如,在使用鞋类物品10期间外底210与地面接合,中底220附接至鞋帮100,并且缓冲构件250布置在外底210与中底220之间以将中底220与外底210间隔开。例如,缓冲构件250限定有底表面252和顶表面254,该底表面252与外底210相对,该顶表面254布置在缓冲构件250的与底表面252相反的一侧并且与中底220相对。顶表面254可以成形为与内部空间102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相符的轮廓。在一些示例中,鞋底结构200还可以包含附加的层,例如内底260(图2和图3)或鞋垫,该附加的层可以位于鞋帮100的内部空间102内以接纳脚的脚底表面以提高鞋类10的舒适度。在一些示例中,侧壁230围绕缓冲构件250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缓冲构件250与中底220分隔开以在缓冲构件250与中底220之间限定空腔240。例如,当内部空间102将脚接纳在其中时,侧壁230和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可协作以将脚保持并支撑在缓冲构件250上。例如,当执行步行或跑步运动时,侧壁230可限定围绕缓冲构件250的成形的(contoured)顶表面254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以在使用鞋类10的使用期间托住脚。当缓冲构件250附接至中底220时,边缘可以围绕中底220的周缘延伸。
108.在一些构型中,鞋类板300布置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上并且在中底220下方,以减少在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同时在跑步动作期间增强脚随着鞋类10以与地面接合的滚动而滚动。鞋类板300可限定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的长度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在其他示例中,板300的长度延伸穿过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并且不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
109.在一些示例中,鞋类板300在板300的整个表面区域中包括均匀的局部刚度(例如,拉伸强度或挠曲强度)。板的刚度可以是各向异性的(anisotropic),其中沿一个方向横跨板的刚度是与沿另一方向的刚度不同。例如,板300可以由彼此各向异性的至少两层纤维形成,以在板300上提供梯度刚度和梯度负载路径。在一种构型中,板300提供了比横向刚度(例如,在横向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更大的纵向刚度(例如,在沿着纵向轴线l的方向)。在一个示例中,横向刚度比纵向刚度低至少百分之十(10%)。在另一个示例中,横向刚度为纵向刚度的大约百分之十(10%)至大约百分之二十(20%)。在一些构型中,板300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层或更多层纤维束形成和/或纤维层形成。在特定构型中,纤维包括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组合。纤维束可以被附着至基底上。纤维束可以通过缝合或使用粘合剂来附着。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纤维束和/或纤维层可以用热固性聚合物和/或热塑性聚合物固结。因此,板300可以在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横向方向上具有拉伸强度或挠曲强度。可以基于穿着者的肌腱柔韧性、小腿肌肉强度以及/或mtp关节灵活性而为特定的穿着者选择板300的刚度。此外,也可以基于运动员的跑步动作来定制板300的刚度。在其他构型中,板300由一层或更多层单向带/一片或更多片单向带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堆叠中的每个层包括不同于布置在其下方的层的取向。该板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向带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形成板300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包括至少70千兆帕(gpa)的杨氏模量。
1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板300包括大致均匀的厚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的厚度在约
0.6毫米(mm)至约3.0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板的厚度大致等于一个1.0mm。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板300的厚度是不均匀的,使得板300可以限定在鞋底结构200的中脚部分14中的厚度大于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和踵部部分16中的厚度。
111.外底210可以包括接地表面212和相反的内表面214。外底210可以附接至鞋帮100。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的底表面252附着至外底的内表面214并且侧壁230从缓冲构件250的周缘延伸并附着至中底220或鞋帮100。图1的示例示出了外底210在前脚部分12的末端附接至鞋帮100。在使用鞋类物品10期间,外底210通常提供耐磨性和相对于地面的牵引力。外底210可以由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所述材料赋予耐用性和耐磨性的并且增强相对于地面的牵引力。例如,橡胶可以形成外底210的至少一部分。
112.中底220可以包括底表面222和布置在中底220的与底表面222相反一侧的鞋床224。缝合线226或粘合剂可以将中底220固定到鞋帮100。鞋床224可以是成形为与脚的底表面(例如足底)的轮廓相符。底表面222可以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相对以在其间限定用于接纳缓冲构件250的空间。
113.图2提供了鞋类物品10的分解图,示出了外底210、布置在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上的缓冲构件250、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与中底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大致刚性的鞋类板300。缓冲构件250可以定尺寸和形状为占据外底210与中底220之间的空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这里,位于缓冲构件250与中底220的底表面222之间的空腔240限定了接纳鞋类板300的空的空间的其余部分。因此,缓冲构件250和板300可以基本上占据中底220的底表面222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之间的整个体积。缓冲构件250可以在中底220与外底210之间弹性地压缩。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可以对应于具有构造成在其上接纳鞋类板300的表面轮廓的聚合物泡棉板。缓冲构件250可以由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用于泡棉材料的合适的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和烯烃嵌段共聚物。泡棉还可包括单一聚合物材料或者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材料的共混物,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醚嵌段酰胺(peba)共聚物、eva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tpu)和/或烯烃嵌段共聚物。缓冲构件250的密度可以在约0.05克每立方厘米(g/cm3)至约0.20g/cm3范围内。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的硬度可以在从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形成缓冲构件250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可以适合于提供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回。
114.在一些示例中,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在鞋底结构200的至少一部分12、14、16中布置在鞋类板300与缓冲构件250之间,以增强鞋类10的响应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例如,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可以限定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接纳加压流体并提供用于将加压流体保持在其中的耐用密封屏障。加压流体可以是空气、氮气、氦气或诸如六氟化硫的致密气体。附加地或替代性地,流体填充的囊状物可以容纳液体或凝胶。在其他示例中,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布置在缓冲构件250与外底210之间,或者在板300与中底220之间。图2和图3示出了位于鞋底结构200的踵部部分16中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以帮助减弱踵部部分16中发生的与地面的初始冲击。在其他构型中,一个或更多个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可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中脚部分14和/或前脚部分12。当鞋底结构200处于载荷下时,缓冲构件250和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可以协作以增强功能性和缓冲特性。
115.鞋类板300的长度可以在第一端301与第二端302之间延伸。第一端301可以布置成
靠近鞋底结构200的踵部部分16,并且第二端302可以布置在靠近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第一端301也可以被称为板300的“最后点”,而第二端302也可以被称为板的“最前点”。在一些示例中,鞋类板300的长度小于缓冲构件250的长度。鞋类板300还可以包括基本上垂直于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延伸的厚度以及在外侧面18与内侧面20之间延伸的宽度。因此,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基本占据由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和中底的底表面222限定的空腔240,并且板30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图37),鞋类板300的外周边缘沿着鞋类10的外侧面18和/或内侧面20是可见的。
116.图3是沿图1的线3

3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布置在缓冲构件250与中底220之间的鞋类板300,以及布置在外底210与鞋类板300之间的缓冲构件250。内底260可以布置在鞋床224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内。图3示出了缓冲构件250,该缓冲构件250限定了减小的厚度以将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容纳在踵部区域16内。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包封囊状物400,而在其他示例中,缓冲构件250仅限定用于接纳囊状物400的切口。在一些构型中,板300的一部分与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直接接触。缓冲构件250可以在鞋底结构200的踵部部分16中限定比前脚部分12更厚的厚度。换句话说,外底210与中底220间隔开的的间隙或距离沿着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从踵部部分16朝向前脚部分12的方向减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是平滑的并且包括成形为与鞋类板300的表面轮廓的相匹配的表面轮廓,使得鞋类板300和缓冲构件250彼此齐平。缓冲构件250可以在鞋底结构的前脚部分12中限定在从约七(7)毫米(mm)至约二十(20)mm的范围内的厚度。在一个示例中,前脚部分12中的缓冲构件250的厚度为大约十二(12)mm。
117.在一些构型中,例如图35和图36的鞋类板10f,具有用于田径比赛的鞋钉的鞋类,即“跑鞋”,在板300与外底210之间的前脚部分12内包括缓冲构件250f(图36),该缓冲构件250f的厚度减小约八(8)毫米。在这些构型中,在板300与外底210之间的前脚部分12内可以不存在缓冲构件250。此外,与相同的缓冲构件250或不同的缓冲构件相关联的缓冲材料可以布置在板300与中底220之间并且延伸分别穿过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
118.鞋类板300包括弯曲区域310,该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术语“弯曲部”、“凹形部”和“圆形部”也可以用于描述弯曲区域310。鞋类板300可以可选地包括大致平的区域312,该大致平的区域312从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至板300的最后点301。弯曲区域310与围绕mtp点320的曲率半径相关联,以限定从mtp点320的一侧延伸的前弯曲部322和从mtp点320的另一侧延伸的后弯曲部324。例如,前弯曲部322在mtp点320与板300的最前点(amp)302(例如,第二端302)之间延伸,而后弯曲部324在mtp点320与布置在弯曲区域310和平的区域312的接合部处的后点326之间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与关于mtp点320镜像的相同曲率半径相关联。在其他示例中,前弯曲部部分322和后弯曲部3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在一些构型中,后弯曲部324的一部分与前弯曲部322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弯曲部322、324各自可以包括相应的曲率半径,所述曲率半径可以是相同的或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在一些示例中,曲率半径彼此相差至少百分之二(2%)。弯曲区域322、324的曲率半径可以在从200毫米(mm)到约400mm的范围内。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322包括与后弯曲部324的曲率连续的曲率半径,使得弯曲部322、324限定相同的曲率半径并共享相同的顶点。附加地或替代性地,板可
以限定将后弯曲部324连接到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曲率半径。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致平的”是指平的区域312在水平五(5)度、即与地面平行的五(5)度内。
119.mtp点320是鞋类板300距外底210的内表面214的最近点,而板300的后点326和amp 302布置成比mtp点320距外底210更远。在一些构型中,最后点301和amp 302是共面的。在一些示例中,当脚被接纳在鞋帮100的内部空间102内时,板300的mtp点320布置在脚的mtp关节的正下方。在其他示例中,mtp点320被布置在比mtp关节距鞋底结构200的脚趾端更远的位置处。弯曲区域310的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分别为板300提供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减少了脚的mtp关节附近的能量损失,并且在跑步动作期间增强了脚的滚动从而减小了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
1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mp 302和后点326位于mtp点320上方大致等于位置高度h的距离。此处,位置高度h从mtp 320沿大致垂直于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延伸。高度h的范围从大约三(3)毫米(mm)至大约二十八(28)mm。在其他示例中,高度h的范围从大约三(3)毫米至大约十七(17)mm。在一个示例中,高度h等于大约十七(17)mm。因此,由于前弯曲部322从mtp点320向amp 302背离外底210延伸,所以位于前弯曲部322上方的脚的脚趾可以向上偏置。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前弯曲部322的长度l
a
可以大致等于后部弯曲部324的长度l
p
。如本文所使用的,l
a
和l
p
分别沿着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l延伸的线在mtp点320与amp 302和后点326中相应的一点之间测量。换句话说,长度l
a
和l
p
各自跟mtp点320与amp 302和后点326中相应的一点之间的距离相关联。在一些构型中,l
a
和l
p
各自等于板300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而平的区域312的长度则占板300总长度的其余百分之四十(40%)。在其他构型中,l
a
等于板300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l
p
等于板300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并且平的区域312的长度等于剩余长度。在其他构型中,l
a
、l
p
和平的区域312的长度基本相等。改变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导致最前点302和后点306相对于mtp点320的长度l
a
和l
p
和/或高度(h)改变。例如,减小曲率半径导致mtp点320与amp 302之间的角度增大以及amp 302在mtp点320上方的高度h也增大。在弯曲部322、324各自包括不同曲率半径的构型中,对应长度l
a
和l
p
和/或距mtp点320的高度可以不同。因此,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可以针对不同的鞋尺寸而变化,可以根据鞋10的预期用途而变化,和/或可以基于在穿着者的穿着基础(wearer

by

wear)上的脚的解剖特征而变化。
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tp点320位于距amp 302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处。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可以位于mtp点320处。在一些示例中,弯曲区域310(例如,凹形部)与从amp 302延伸经过mtp点320的恒定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在这些示例中,恒定的曲率半径可以从amp 302延伸从amp302起至少板300的总长度的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320。
122.图4至图6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a,该鞋类物品10a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a。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的部件相对于与鞋类物品10a的结构和功能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含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23.鞋底结构200a可以包括以层状构型布置的外底210、第一缓冲构件250a、鞋类板300、第二缓冲构件270和中底220a。图5提供了鞋类物品10a的分解图,示出了限定有纵向轴
线l的鞋底结构200a(例如,外底210、缓冲构件250a、270,板300和中底220a)。外底210包括内表面214,该内表面214布置在外底210的与接地表面212相反的一侧。中底220a包括底表面222a,该底表面222a布置在中底220a的与鞋床224相反一侧并且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相对。
124.第一缓冲构件250a、鞋类板300和第二缓冲构件270布置在内表面214与底表面222a之间以将中底220a与外底210间隔开。例如,第一缓冲构件250a包括底表面252和顶表面254a,该底表面252被外底210的内表面214接纳,该顶表面254a布置在缓冲构件250a的与底表面252相反的一侧并与中底220a相对以将鞋类板300支撑在其上。第二缓冲构件270布置在鞋类板300的与第一缓冲构件相反的一侧。例如,第二缓冲构件270包括底表面272和顶表面274,该底表面272与鞋类板300相对,该顶表面274布置在第二缓冲构件270的与底表面272相反的一侧且与中底220a的底表面222a相对。顶表面274可成形为与在内部空腔102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足底)的轮廓相符。如同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第二缓冲构件270可以限定围绕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a。当第二缓冲构件270附接至中底220a时,侧壁230a可以限定围绕中底220a的周缘延伸的边缘。
125.在一些构型中,第一缓冲构件250a和第二缓冲构件270的总厚度等于图1至图3的鞋类物品10的缓冲构件250的厚度。第一缓冲构件250的厚度可以与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厚度相同或不同。第一缓冲构件250a和第二缓冲构件270可操作成嵌入或夹在鞋类板300之间,使得鞋类板300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和中底220a的底表面222a两者都间隔开。因此,缓冲构件250a、270和板300可以基本占据位于中底220a的底表面222a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
126.缓冲构件250a、270可以在中底220于外底210之间弹性地压缩。缓冲构件250a、270分别可以由聚合物泡棉的厚板形成,该聚合物泡棉的厚板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a、270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缓冲构件250a、270提供不同的缓冲特性。例如,第一缓冲构件250a可以在施加的载荷下弹性地压缩以防止板300平移到与地面接触,而第二缓冲构件270可以为脚提供一定程度的软类型缓冲以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强穿着者脚部的舒适度。鞋底结构200a还可以在鞋底结构的至少一个部分12、14、16中将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结合在鞋类板300与第一缓冲构件250a之间,以增强鞋类10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例如,囊状物400可以填充有加压流体,例如空气、氮气、氦气、六氟化硫或液体/凝胶。因此,由板300和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间隔开的缓冲构件250a、270可协作以向鞋类物品10a提供梯度缓冲,该梯度缓冲随着施加的载荷变化而变化(即,载荷越大则缓冲构件250a、270压缩越多并且因此鞋类执行更多响应)。缓冲构件250a、270的密度可以在从约0.05g/cm3至约0.20g/cm3的范围内。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a、270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a、270的硬度可以在从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形成缓冲构件250a、270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可以适合于提供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回。
127.鞋类板300限定在第一端301与第二端302(例如,amp302)之间延伸的长度,其可以与缓冲构件250a、270的长度相同或小于缓冲构件250a、270的长度。板300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第一缓冲构件250的顶表面254和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底表面272之间
的空间的体积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a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板300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a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但是不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看到鞋类板300的外围边缘沿着鞋类10a的内侧面20和/或外侧面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和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底表面272是光滑的并且包括表面轮廓,其轮廓与鞋类板300的相对侧的表面轮廓匹配,使得鞋类板300与每个缓冲构件250a、270配合齐平。
128.如以上参考图1至图3所描述的,鞋类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硬度,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一个或更多个纤维层和/或纤维束形成。因此,板300可以沿着鞋底结构的纵向方向提供比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的刚度更大的厚度。例如,板300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可以是比纵向方向上的板300的刚度小至少10%,或者可以是板300沿纵向方向(例如平行于纵向轴线l)的厚度的大约10%至20%。此外,板300可以包括在板300上的大约0.6mm至大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厚度,或者在板上变化的不均匀厚度,例如板300在中脚部14的厚度大于在前脚部分12和在踵部部分16的厚度。
129.图6提供了沿着图4的线6

6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分别布置在第一缓冲构件250a和第二缓冲构件270之间的鞋类板300,布置在外底210和鞋类板300之间的第一缓冲构件250a以及布置在中底220a和鞋类板300之间的第二缓冲构件270。内底260可以布置在鞋床224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内。第一缓冲构件250a可以包封囊状物400或限定用于接纳囊状物400的切口,而板300的一部分可以与囊状物400直接接触。在一些构型中,第一缓冲构件250a限定鞋底结构200a的踵部部分16中的厚度大于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而顶表面254包括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与支撑在其上的鞋类板300的表面轮廓相匹配。第二缓冲构件270可与第一缓冲构件250a协作以限定用于将鞋类板300围封在其间的空间。例如,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底表面272和第一缓冲构件250a的顶表面254的部分可以凹入以限定用于保持鞋类板300的空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缓冲件构件270分别在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的厚度比第一缓冲构件250a的厚度大。有利地,由第二缓冲构件270分别在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提供了增加的厚度,从而增加脚的mtp关节和鞋类板300之间的分开距离,并因此增强了当鞋10a进行跑步运动/动作时鞋类10a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在一些构型中,在与板300的mtp点320相对的位置处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厚度大于第一缓冲构件250a的厚度。在这些构型中,第二缓冲构件270可以在与mtp点320相对的位置处限定等于约3.0mm至约13.0mm范围内的值的最大厚度。在一个示例中,最大厚度等于大约10.0mm。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厚度可以沿着从mtp点320到amp 302的方向逐渐变小,使得靠近amp 302的第二缓冲构件270的厚度比靠近mtp点320的最大厚度小大约百分之六十(60%)。另一方面,第一缓冲构件250a可以在与mtp点320相对的位置处限定最小厚度,该最小厚度等于约0.5mm至约6.0mm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中,最小厚度等于大约3.0mm。
130.鞋类板300包括延伸穿过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310,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从在弯曲区域310处的后点326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板300的最后点301的大致平的区域312。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限定了在mtp点320和在鞋底结构200a的脚趾端处的amp 302之间延伸的前弯曲部322,以及在mtp点320和后点326之间延伸的后弯曲部。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各自包括关于mtp点320镜像的相同曲率半径。在其他
构型中,弯曲部322、3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因此,弯曲部322、324可以各自包括相应的曲率半径,所述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可以彼此不同。在一些示例中,曲率半径彼此相差至少百分之二(2%)。弯曲区域322、324的曲率半径可以从约200毫米(mm)到约400mm。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322包括延续后弯曲部324的曲率的曲率半径,使得弯曲部322、324限定相同的曲率半径并共享相同的顶点。附加地或替代性地,板可以限定将后弯曲部324连接到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曲率半径。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大致平的”是指平的区域312在水平五(5)度,即在与地面平行的五(5)度范围内。
131.弯曲部322、324每个可以占板300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而平的区域312的长度可以占板300的长度的剩余百分之四十(%)弯曲区域310的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分别为板300提供了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降低了脚的mtp关节附近的能量损失,并且增强了在跑步动作期间脚的滚动从而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amp 302和后点326位于mtp点320的上方并且可以位于mtp点320上方大致等于位置高度h的距离。此外,前弯曲部322的长度l
a
和后部弯曲部324的长度l
p
(例如,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l延伸的线在mtp点320与amp 302和后点326中的相应的一点之间测量)可以基本彼此相等或可以不同。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3所述,改变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导致最前点302和后点306相对于mtp点320的长度l
a
和l
p
和/或高度(h)改变。因此,板300的刚度可以变化,以提供针对穿着者的鞋尺寸、鞋类10的预期用途和/或穿着者的足部解剖特征而定制的定制鞋类板300。
132.图7至图9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b,其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b。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的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b的结构和功能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含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33.图8提供鞋类物品10b的分解图,示出了鞋底结构200b包括以层状构型布置的外底210b,缓冲构件250b和中底220b并限定纵向轴线l。外底210b包括内表面214b,内表面214b布置在外底210b的与接地表面212相反的一侧。中底220b包括布置在中底220b的与鞋床224相反的一侧的底表面222b。缓冲构件250b布置在内表面214b和底表面222b以将中底220b与外底210b分开。例如,缓冲构件250a包括与外底210的内表面214b相对的底表面252b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b的与底表面252b相反的一侧并且与中底220b相对的顶表面254b。顶表面254b可以成形为与内部空间102内的底表面(例如,脚的足底)的轮廓相符。如同图1至图3的物品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b可以限定围绕第二缓冲构件250b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b。当缓冲构件250b附接至中底220b时,侧壁230b可限定围绕中底220a的周缘延伸的边缘。
134.缓冲构件250b可以在中底220b和外底210b之间弹性地压缩,并且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b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形成。鞋底结构200a还可以在鞋底结构的至少一部分12、14、16中将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结合在鞋类板300和第一缓冲构件250a之间,以增强鞋类10响应于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例如,囊状物400可以填充有加压流体,例如空气、氮气、氦气、六氟化硫或液体/凝胶。
135.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b分别在鞋底结构200b的踵部部分16中的顶表面254b和底表面252b之间的内部部分中限定空腔240b(例如,套筒)。图9提供了沿着图7的线9

9截
取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容纳在缓冲构件250b的空腔240b内的鞋类制品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和从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和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之间的空腔240b暴露的弯曲区域310。图9示出了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该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限定了至空腔240b的进入开口242,空腔240b用于接纳板300的大致平的部分312。空腔240b可以与形成在用于嵌入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的缓冲构件250b内的切口邻接。因此,结合到图7至图9的鞋类物品10b的鞋底结构200b包括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所述缓冲构件250b的底表面252b附着至踵部部分16中的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而板300的弯曲区域310延伸出缓冲构件250b的空腔240b在进入开口242处分别与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的内表面214直接接触。因此,由缓冲构件250b限定的空腔240b操作成将板3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平的区域312)嵌入/封装在其中。如同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和板300,缓冲构件250b和板300可基本上占据中底220b的底表面222b和外底210b的内表面214b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
136.内底260可以布置在鞋床224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内。缓冲构件250b可以包封囊状物450或限定用于接纳囊状物400的切口,而板300的一部分可以与囊状物400直接接触。接纳囊状物400的切口可以与穿过缓冲构件250b形成的空腔240b邻接。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b在鞋底结构200b的踵部部分16中比在前脚部分12中限定更大的厚度。在一些示例中,将中底220b的底表面222b与板300分开的缓冲构件250b的厚度在靠近板300的弯曲区域310的位置处比靠近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的位置处更大。在这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b操作成增加板300和中底220b之间的分开距离板,使得在进行跑步运动/动作时在鞋10b的使用期间防止脚的mtp关节接触板300。缓冲构件250b可以限定鞋底结构200b的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在从约七(7)毫米(mm)至约二十(20)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前脚部分12中的缓冲构件250b的厚度为大约十二(12)mm。缓冲构件250b可以包括从约0.05克每立方厘米(g/cm3)至约0.20g/cm3的密度。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b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b可以包括从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形成缓冲构件250b的一个或更多个材料可以适合于提供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回。
137.如以上参考图1至图3所述,鞋类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更多个纤维束形成。因此,板300可以提供沿着鞋底结构的纵向方向比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的刚度更大的厚度。例如,板300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可以是沿着纵向方向(例如平行于纵向轴线l)的板材300的厚度的约百分之10至百分之20。此外,板300可以包括在板300上的大约0.6mm至大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上均匀的厚度,或者在板上变化的不均匀厚度,例如,板300在中脚部分14中的厚度大于在前脚部分12和踵部部分16中的厚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包括等于大约1.0mm的厚度。
138.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限定在mtp点320与鞋底结构200b的脚趾端处的amp 302之间延伸的前弯曲部322,以及在mtp点320与后点之间延伸的后弯曲部322。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各自包括关于mtp点320镜像的相同曲率半径。在其他构型中,弯曲部322、324各自与不同曲率半径相关联。弯曲部322、324每个可以占板300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而平的区域312的长度可占板300的剩余百分之四十(40%)。弯曲区域310的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分别为板300提供了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减少了脚的
mtp关节附近的能量损失,并且增强了在跑步动作期间的脚的滚动,从而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amp 302和后点326位于mtp点320的上方并且可以位于mtp点320上方大致相等于位置高度h的距离。此外,前弯曲部322的长度l
a
和后部弯曲部324的长度l
p
(例如,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l延伸的线在mtp点320与amp 302和后点326中的相应的一点之间测量)可以基本彼此相等或可以不同。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3所述,改变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导致最前点302和后点306相对于mtp点320的长度l
a
和l
p
和/或高度(h)改变。因此,板300的刚度可以变化,以提供针对穿着者的鞋尺寸、鞋类10的预期用途和/或穿着者的足部解剖特征而定制的定制鞋类板300。
139.图10至图12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c,其包括鞋帮100和附连到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c。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的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c的结构和功能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含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40.图11提供了鞋类物品10c的分解图,示出了鞋底结构200c,鞋底结构200c包括以层状构型布置的外底210c,缓冲构件250c和中底220c并限定纵向轴线l。外底210c包括布置在外底210c的与接地表面212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214c。中底220c包括布置在中底220c的与鞋床224相反的一侧的底表面222c。缓冲构件250c布置在内表面214c和底表面222c以将中底220c与外底210c分开。例如,缓冲构件250c包括与外底210c的内表面214c相对的底表面252c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c的与底表面252c相反的一侧并且与中底220c相对的顶表面254c。顶表面254c可以成形为与内部空间102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的轮廓相符。如同图1至图3的物品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c可以限定围绕第二缓冲构件250c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c。当缓冲构件250c附接至中底220c时,侧壁230c可限定围绕中底220c的周缘延伸的边缘。
141.缓冲构件250c可以在中底220c与外底210c之间的弹性地压缩,并且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c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鞋底结构200c还可以在鞋底结构200c的至少一部分12、14、16中将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结合在鞋类板300和缓冲构件250c之间,以增强鞋类10c响应于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缓冲特性。例如,囊状物400可以填充有加压流体,例如空气、氮气、氦气、六氟化硫或液体/凝胶。缓冲构件250c可以包括在从约0.05克每立方厘米(g/cm3)至约0.20g/cm3的范围内的密度。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c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可以包括从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形成缓冲构件250c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可以适于提供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回。
142.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c分别在鞋底结构200c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的顶表面254c与底表面252c之间的内部部分中限定空腔240c(例如,套筒)。图12提供了沿着图10的线12

12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容纳在缓冲构件250的空腔240c内的鞋类板300的弯曲区域310和从缓冲构件250c的顶表面254c和中底220c的底表面222c之间的空腔240c暴露的大致平的区域312。图12示出了缓冲构件250c的顶表面254c,该缓冲构件250c的顶表面254c限定了至空腔240c的进入开口242c,空腔240c用于接纳板300的弯曲区域310。因此,由图10至图12的鞋类物品10c结合的鞋底结构200c包括缓冲构件250c的顶表面254c,
其分别在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附着至中底220c的底表面222c,而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延伸出缓冲构件250c的空腔240c,在进入开口242c处与踵部部分16中的底表面222c直接接触。缓冲构件250c的整个底表面252c附连到外底210c的内表面214c。因此,由缓冲构件250c限定的空腔240c可操作成在其中嵌入/包封板3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弯曲区域310)。换句话说,支撑脚的mtp关节的板的弯曲区域310通过位于空腔240c的相对侧的缓冲构件250c的相应部分与外底210c和中底220c分离。如同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和板300,缓冲构件250c和板300可基本上占据中底220c的底表面222c和外底210c的内表面214c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内底260可以布置在鞋床242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内。缓冲构件250c可以包封囊状物400或限定用于接纳囊状物400的切口,而板300的一部分可以与囊状物400直接接触。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c限定在鞋底结构200c的踵部部分16的厚度大于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缓冲构件250c可以限定在鞋底结构200c的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在从约七(7)毫米(mm)至约二十(20)毫米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前脚部分12中的缓冲构件250c的厚度大约为十二(12)毫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构件250c在前脚部分12中的板300与中底220c的底表面222c之间的厚度在从约三(3)mm至约二十八(28)mm的范围内。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缓冲构件250c在前脚部分12中的板300与外底210c的内表面214c之间的在约二(2)毫米至约十三(13)毫米的范围内。
143.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3所述,鞋类板300可以包括均匀局部刚度,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各向异性的。例如,板300可以由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一种或更多种纤维束形成。因此,板300可以沿着鞋底结构的纵向方向提供比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的刚度更大的厚度。例如,板300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可以是沿着纵向方向(例如平行于纵向轴线l)的板300的厚度的约百分之10至百分之20。此外,板300可以包括在板300上的大约0.6mm至大约3.0mm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厚度,或者在板上变化的不均匀厚度,例如板300在中脚部分14中的厚度大于在前脚部分12和踵部部分16中的厚度。
144.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限定在mtp点320与在鞋底结构200a的脚趾端处的amp 302之间延伸的前弯曲部322,以及在mtp点320与后点326之间延伸的后弯曲部322。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各自包括关于mtp点320镜像的相同曲率半径。在其他构型中,弯曲部322、3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弯曲部322、324每个可以占板300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而平的区域312的长度可占板300的长度的剩余百分之四十(40%)。弯曲区域310的前弯曲部322和后弯曲部324分别为板300提供了纵向刚度,以减少脚的mtp关节附近的能量损失,并且增强了在跑步动作期间脚的滚动,从而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在其他构型中,弯曲部322、324可各自占板300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amp 302和后点326位于mtp点320上方并且可以位于mtp点320上方大致等于位置高度h的距离。此外,前弯曲部322的长度l
a
和后弯曲部324的长度l
p
(例如,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l延伸的线在mtp点320与amp302和后点326中的相应的一点之间测量)可以基本彼此相等或可以不同。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3,改变弯曲区域310的曲率半径导致最前点302和后点306相对于mtp点320的长度l
a
和l
p
和/或高度(h)改变。因此,板300的刚度可以变化,以提供针对穿着者的鞋尺寸、鞋类10的预期用途和/或穿着者的足部解剖特征而定制的定制鞋类板300。
145.图13至图15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d,其包括鞋帮100和连接到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d。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的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d的结构和功能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含字母扩展部分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46.图14提供了鞋类物品10d的分解图,示出了鞋底结构200d,鞋底结构200d包括以层状构型布置的外底210d,缓冲构件250d和中底220d并限定纵向轴线l。外底210d包括布置在外底210d的与接地表面212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214d。中底220d包括布置在中底220d的与鞋床224相反的一侧的底表面222d。缓冲构件250d布置在内表面214d和底表面222d之间以将中底220d与外底210d分开。例如,缓冲构件250d包括与外底210d的内表面214d相对的底表面252d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d的与底表面252d相反的一侧且与中底220d相对的顶表面254d。顶表面254d可以成形为与内部空间102内的脚的底表面(例如脚底)的轮廓相符。如同图1至图3的物品的缓冲构件250,缓冲构件250d可以限定围绕第二缓冲构件250d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230d。当缓冲构件250d附接至中底220d时,侧壁230d可限定围绕中底220d的周缘延伸的边缘。缓冲构件250d可以在中底220d与外底210d之间的弹性地压缩,并且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d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缓冲构件250d可以包括在从大约0.05克每立方厘米(g/cm3)至大约0.20g/cm3的范围内的密度。在一些示例中,缓冲构件250d的密度为大约0.1g/cm3。此外,缓冲构件250d可以包括在从约十一(11)肖氏a至约五十(5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形成缓冲构件250d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可以适合于提供在至少百分之六十(60%)的能量返回。
147.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d分别在鞋底结构200d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的顶表面254d和底表面252d之间的内部部分中限定腔240d(例如,套筒)。在这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朝向顶表面254d渐缩,从而限定缓冲构件250d在踵部部分16中的厚度比脚前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中的厚度减小。
148.图15提供了沿着图13的线15

15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接纳在缓冲构件250的空腔240d内的鞋类板300的弯曲区域310和从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4d和中底220d的内表面214d之间的空腔240d暴露的大致平的区域312。而图10至图12的缓冲构件250c限定至空腔240c的进入开口242c,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限定至空腔240d的进入开口242d,用于接纳板300的弯曲区域310。因此,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分别固定在前脚部分和中脚部分12,14中的外底210d的内表面214d上,而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延伸出缓冲构件250d的空腔240d在穿过底表面252d形成的开口242d处与踵部部分16中的内表面214d直接接触。在一些示例中,板300的后点326布置在混合部内,该混合部布置在弯曲区域310与大致平的区域312之间并将弯曲区域310连接至大致平的区域312,并且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在靠近板300的混合部的位置处朝向顶表面254d向上渐缩。图15还示出了随着缓冲构件250d的底表面252d朝着顶表面252d渐缩,外底210d渐缩成与板300接触。例如,外底210d在靠近板300延伸穿过进入开口242d的位置处渐缩成与板300的大致平的区域312接触。因此,由缓冲构件250d限定的空腔240d可操作成在其中嵌入/包封板3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弯曲区域310)。换句话说,支撑脚的mtp关节的板的弯曲区域310通过位于空腔240d的相对侧的缓冲构件250d的相应部分与外底210d和中底220d分开。如同图1至图3的缓冲构
件250和板300,缓冲构件250d和板300可基本上占据中底220d的底表面222d和外底210d的内表面214d之间的整个空间体积。内底260可以布置在鞋床224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内。缓冲构件250d可以限定鞋底结构200d在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在从约七(7)毫米(mm)至约二十(20)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缓冲构件250d在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为大约十二(12)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构件250d在前脚部分12中的板300与中底220d的底表面222d之间的厚度在从约三(3)mm至约二十八(28)mm的范围内。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缓冲构件250d在前脚部分12中板300与外底210d的内表面214d之间的厚度在约二(2)毫米至约十三(13)毫米的范围内。
149.图16至图18提供了一种鞋类板300a,该鞋类板300a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a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50.图16提供了鞋类板300a的俯视立体图,其中,限定了在对应于最后点的第一端部301与对应于板300a的最前点(amp)的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的长度。术语“第一端部”和“最后点”在本文中将以可互换的方式使用。术语板300的“第二端部”和“amp”在本文中将以可互换的方式使用。鞋类板300a可以在整个长度上分段以限定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脚趾区段362对应于脚的脚趾,而mtp区段对应于连接脚的跖骨与趾骨的mtp关节。板300a的脚趾区段362和mtp区段364可以对应于图1至图15的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前脚部分12。桥接区段366对应于脚的足弓区域并且将mtp区段364连接至踵部区段368。当板300a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底结构200至200d中时,桥接区段366可以对应于中脚部分14,并且踵部区段358可以对应于踵部部分16。图16示出了包括弯曲区域310(包括区段362、364、366)和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区段368)的鞋类板300a。
151.图17提供了图16的鞋类板300a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mtp点320作为鞋类板300a与大致平行于地面(未示出)延伸的水平参考面rp的最接近点。例如,mtp点320与水平参考面rp相切,并且mtp点320在脚被鞋类10至10d的内部空间102接纳时可以布置在脚的mtp关节正下方。在其他构型中,mtp点320布置在脚的mtp关节下方并略微在mtp关节后方,使得前弯曲部分322位于脚的mpt关节下面。弯曲区域310的前弯曲部分322可以限定mtp点320与amp 302之间相应的曲率半径和长度l
a
,而弯曲区域310的后弯曲部分324可以限定mtp点320与后点326之间相应的曲率半径和长度l
p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沿着水平参考面rp在mtp点320与amp 302和后点326中的对应的一点之间分别测量l
a
和l
p
。在一些示例中,前弯曲部分322(包括脚趾区段362和mtp区段364)的l
a
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后弯曲部分324(包括桥接区段366)的l
p
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并且大致平的部分312(包括踵部区段368)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四十(40%)。在其他示例中,前弯曲部分322的l
a
在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后弯曲部分324的l
p
在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并且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剩余长度。
152.与前弯曲部分322相关联的曲率半径使得amp 302从mtp点3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α1延伸。因此,前弯曲部分322允许板300a的脚趾区段362在远离地面的方向上
偏压脚的脚趾。角度α1的值可以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α1的值近似等于24度。类似地,与后弯曲部分324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后端点326从mtp点320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β1延伸。角度β1的值可以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β1的值近似等于24度。在一些构型中,角度α1和角度β1基本上彼此相等,使得曲率半径彼此相等并且共用同一顶点。
1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点326沿着顺着板300的弯曲区域310的混合部328布置,其曲率半径构造成将后弯曲部分324处的弯曲区域310连结至大致平的区域312。因此,混合部328布置在弯曲区域310的恒定曲率半径与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恒定曲率半径之间并连接弯曲区域310的恒定曲率半径和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恒定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混合部328可以允许板的大致平的区域312沿着大致平行于水平参考面rp(以及地表面)的方向在第一端部301(最后点)与后点326之间延伸。作为后弯曲部分324的曲率半径和混合部328的曲率半径的结果,后点326可以包括在mtp点320上方的位置高度h1。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后点326的位置高度h1对应于沿着大致垂直于水平参考面rp的方向在后点326与参考平面rp之间延伸的分开距离。在一些示例中,位置高度h1的值可以在约3mm至约28mm的范围内,而在其他示例中,位置高度h1的值可以在约3mm至约17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位置高度h1等于约17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后点301和amp 302在混合部328与大致平的区域312的连结处是共平面的。
154.图18提供了图16的鞋类板300a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在板300a的整个长度上限定的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mtp点320可以存在于将脚趾区段362连结至桥接区段366的mtp区段364内。后点326可以在靠近桥接区段366与踵部区段368的连结处的位置处布置在桥接区段366内。例如,混合部328的曲率半径(图17)可以将与后弯曲部分324相关联的桥接区段366以无缝的方式连结至与板300的平的区域312相关联的踵部部分368。
155.图19至图21提供了一种鞋类板300b,该鞋类板300b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56.图19提供了鞋类板300b的俯视立体图,其中,限定了在板300b的第一端部301与amp 302b之间延伸的长度。板300b可以在整个长度上分段以限定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图19示出了包括弯曲区域310b(包括区段362、364、366)和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区段368)的鞋类板300b。
157.图20提供了图19的鞋类板300b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鞋类板300b的弯曲区域310b与水平参考面rp相切的mtp点320b,并且mtp点320b在脚被鞋类10至10d的内部空间102接纳时布置在脚的mtp关节下面。在mtp点320b与amp 302b之间延伸的前弯曲部分322b的曲率半径小于图16至图18的前弯曲部分322的曲率半径。因此,与前弯曲部分322b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amp 302b从mtp点320b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α2延伸,该角度α2大于与图16至图18的前弯曲部分322相关联的角度α1。因此,与前弯曲部分322b相关联的斜面比图16至图18的前弯曲部分322的斜面更陡,使得与图16至图18的板300a相比,板300b的脚趾区段362使脚的脚趾偏压地更远离地面。在其他示例中,前弯曲部分322b的l
a
在鞋底结构200
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后弯曲部分324b的l
p
在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并且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剩余长度。
158.类似地,在mtp点320b与后点326b之间延伸的后弯曲部分324b的曲率半径小于图16至图18的后弯曲部分324的曲率半径。因此,与后弯曲部分324b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后点326b从mtp点320b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β2延伸,该角度β2大于与图16至图18的后弯曲部分324相关联的角度β1。因此,与后弯曲部分324b相关联的斜面比图16至图18的后弯曲部分324的斜面更陡,使得与图16至图18的板300a相比,板300b的桥接区段366使脚的mtp关节朝向地面偏压地更远离踵部。角度α2的值可以在大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α2的值近似等于24度。类似地,与后弯曲部分324b相关联的曲率半径导致后点326b从mtp点320b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β2延伸。角度β2的值可以在约12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β1的值近似等于24度。在一些构型中,角度α2和角度β2大致彼此相等,使得曲率半径彼此相等并且共用同一顶点。
159.弯曲部分322b、324b可以各自包括可以相同或可以彼此不同的相应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曲率半径彼此相差至少百分之二(2%)。弯曲区域322b、324b的曲率半径可以在约200毫米(mm)至约400mm的范围内。在一些构型中,前弯曲部分322b的曲率半径延续后弯曲部分324b的曲率,使得弯曲部分322b、324b限定相同的曲率半径并且共用同一顶点。附加地或替代性地,板可以限定将板300b的后弯曲部分324b连接至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曲率半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大致平的”是指平的区域312在水平五(5)度内、即平行于地面五(5)度内。
1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点326沿着顺着板300b的弯曲区域310b的混合部328b布置,其包括曲率半径构造成将后弯曲部分324b处的弯曲区域310b连结至大致平的区域312b的曲率半径。因此,混合部328b布置在弯曲区域310的恒定曲率半径与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恒定曲率半径之间并连接弯曲区域的恒定曲率半径和大致平的区域的恒定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如同图16至图18的弯曲区域310的混合部328,混合部328b可以允许板300b的大致平的区域312沿着大致平行于水平参考面rp(以及地面)的方向在第一端部301(最后点)与后点326b之间延伸。作为后弯曲部分324b的曲率半径和混合部328b的曲率半径的结果,后点326b可以包括mtp点320上方的位置高度h2,该位置高度h2大于图16至图18的后点326在mtp点320上方的位置高度h1。在一些示例中,位置高度h2的值可以在约3mm至约28mm的范围内,而在其他示例中,位置高度h2的值可以在约3mm至约17mm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位置高度h2等于约17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后点301和amp 302b在混合部328b和大致平的区域312的连结处是共平面的。
161.图21提供了图19的鞋类板300b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在板300b的整个长度上分段的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mtp点320b可以存在于将脚趾区段362连结至桥接区段366的mtp区段364内。后点326b可以在靠近桥接区段366与踵部区段368的连接处的位置处布置在桥接区段366内。例如,混合部328b(图20)的曲率半径可以将与后弯曲部分324b相关联的桥接区段366以无缝的方式连结至与板300b的平的区域312相关联的踵部区段368。
162.图22至图24提供了一种鞋类板300d,该鞋类板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
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c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63.图22提供了鞋类板300c的俯视立体图,其中,限定了在板300c的第一端部301与amp 302c之间延伸的长度。板300c可以在整个长度上分段以限定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图22示出了包括弯曲区域310c(包括区段362、364、366)和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区段368)的鞋类板300c。
164.图23提供了图22的鞋类板300c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弯曲区域310c是半圆形的,使得前弯曲部分322c和后弯曲部分324c与相同的曲率半径r相关联并共用公共顶点v,使得弯曲部分322c、324c相对于mtp点320c成镜像。在一些构型中,半径r的值在约86mm至约202mm的范围内。在其他构型中,半径r的值在约140mm至约160mm的范围内。半径r的示例值可以为约87mm、约117mm、约151mm或约201mm。mtp点320c与水平参考面rp相切并且mtp点320c在脚被鞋类10至10d的内部空间102接纳时布置在脚的mtp关节下面。因此,mtp点320c对应于包括弯曲部分322c、324c的弯曲区域310c的中心。前弯曲部分322c在mtp点320c与amp 302b之间延伸,而后弯曲部分324c在mtp点320c与后点326c之间延伸。
165.前弯曲部分322c可以限定mtp点320c与amp 302c之间的长度l
a
,该长度l
a
大致等于后弯曲部分324c在mtp点320c与后点326c之间的长度l
p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沿着水平参考面rp在mtp点320c与amp302c和后点326c中的对应的一点之间分别测量l
a
和l
p
。在一些构型中,将鞋类板300c并入与男士尺码10相关联的鞋类物品10至10d时,l
a
和l
p
各等于约81mm。在一些示例中,前弯曲部分322c(包括脚趾区段362和mtp区段364)的l
a
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后弯曲部分324(包括桥接区段366)的l
p
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并且大致平的部分312(包括踵部区段368)占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四十(40%)。在其他示例中,前弯曲部分322c的l
a
在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后弯曲部分324c的l
p
在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的范围内,并且大致平的区域312包括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剩余长度。
166.amp 302c从mtp点320c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α3延伸,而后点326c从mtp点320c以相对于水平参考面rp的角度β3延伸。由于弯曲部分322c、324c与相同的曲率半径r相关联并共用公共顶点v,因此角度α3和β3大致彼此相等。在一些示例中,角度α3和角度β3的值在约11度至约35度的范围内,并且在其他示例中,角度α3和角度β3在约20度至约25度的范围内。角度α3和角度β3的示例值为约12度、约16度、约22度或约57度。角度α3对应于在脚被鞋类10至10d的内部空间102接纳时板300c的脚趾区段362向上偏压脚趾远离地面的角度。
167.此外,后点326c和amp 302c可以各自包括在mtp点320c上方的相同的位置高度h3。如同图16至图18的板300a和图19至图21的300b一样,后点326c和mtp点320c的位置高度h3对应于沿着大致垂直于水平参考面rp的方向在mtp点320c与后点326c和amp 302c中的对应的一者之间延伸的分开距离。在一些构型中,位置高度h3的值在约17mm至约57mm的范围内。位置高度h3的示例值可以包括约17mm、约24mm、约33mm或约57mm。
16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点326c沿着顺着板300的弯曲区域310c的混合部328c布置,
其包括构造成将后弯曲部分324c处的弯曲区域310c连结至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曲率半径。因此,混合部328c布置在弯曲区域310c的恒定曲率半径和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恒定曲率半径之间并且连接弯曲区域310c的恒定曲率半径和大致平的区域312的恒定曲率半径。在一些示例中,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混合部328c可以允许板300c的大致平的区域312沿着大致平行于水平参考面rp(以及地面)的方向在第一端部301(最后点)与后点326c之间延伸。因此,amp 302c和后点326c可以与混合部328c和大致平的区域312之间的连结处基本共平面。因此,在板300c的第一端部301与后端326c之间延伸的踵部区段368和桥接区段366的一部分可以是大致平的。当将鞋类板300c并入与男士尺码10相关联的鞋类物品10至10d时,该混合部328c的曲率半径可以为约133.5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后点301和amp 302c在混合部328c与大致平的区域312的连结处是共平面的。
169.图24提供了图22的鞋类板300c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在板300c的整个长度上分段的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和踵部区段368。mtp点320c可以存在于将脚趾区段362连结至桥接区段366的mtp区段364内。后点326b可以在靠近桥接区段366与踵部区段368的连接处的位置处布置在桥接区段366内。例如,混合部328c(图23)的曲率半径可以将与后弯曲部分324c相关联的桥接区段366以无缝的方式连结至与板300c的平的区域312相关联的踵部部分368。鉴于上述图22至图24的鞋类制品300c,可以为10号男鞋指定以下参数:
170.1.r=201mm,α3=12度,h3=17mm,l
a
=81mm,并且混合部328c的曲率半径等于134mm;
171.2.r=151mm,α3=16度,h3=24mm,l
a
=81mm,并且混合部328c的曲率半径等于134mm;
172.3.r=117mm,α3=22度,h3=33mm,l
a
=81mm,并且混合部328c的曲率半径等于134mm;以及
173.4.r=87mm,α3=35度,h3=57mm,l
a
=81mm,并且混合部328c的曲率半径等于134mm。
174.参照图1至图24的鞋类板300至300c,弯曲区域322至322c允许板300至300c的整体纵向刚度减少穿用者的脚的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同时便于脚在步行/跑步运动期间的滚动,从而减少杠杆臂距离并减轻穿用者踝关节处的应变。与前弯曲部分322至322c相关的曲率半径特别影响板300至300c的纵向刚度以及脚在行走/跑步动作期间如何滚动。在一些示例中,板300至300c省略了大致平的区域312以限定在后点326至326c与amp 302至302c之间延伸的长度。mtp点320至320c对应于板300至300c与地面最接近的(例如最低的)点,并且在脚被鞋底结构200至200d的顶部上鞋类10至10d的内部空间102接纳时,mtp点320至320c可以位于脚的mtp关节处或在脚的mtp关节的正后方。一个或更多个缓冲构件250至250c、270可以并入鞋底结构200至200d。缓冲构件250至250c、270可以限定在鞋类板300至300c的mtp点320至320c的上方的最大厚度,以使脚的mtp关节与mtp点320至320c之间的距离最大化。缓冲构件250至250c、270可以包括当在所施加的载荷下被压缩时具有至少60%的弹性的高性能(软和低能量损失)泡棉材料,以有助于在鞋类10至10d的使用期间而进行步行/跑步运动时返回能量。鞋类板300至300c的不同几何形状赋予运动员——比如具有不同跑步方式诸如前脚着地与后脚着地的跑步者——不同的机械优势。弯曲部分322至322c、324至324c
的曲率半径产生不同的角度α1至α3,使得对于不同的鞋子尺寸,位置高度h至h3不同。
175.图25提供了一种鞋类板300d,该鞋类板300d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d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76.鞋类板300d限定了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的长度,并且该鞋类板300d在整个长度上分段以限定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桥接区段366d和踵部区段368。与板300a、300b、300c的桥接区段366的宽度相比,板300d的桥接区段366d在靠近踵部区段368的位置处限定了减小的宽度。窄的桥接区段366d减小了鞋类板300d的重量,同时增加了鞋类板300d的柔性。mtp区段364与板300d的最宽部分相关联,而脚趾区段362稍微窄以支承脚的脚趾。
177.参照图26,图26是鞋类板300e的俯视图,该鞋类板300d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e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78.图26示出了鞋类板300e,该鞋类板300e不具有与大致平的区域312相关联的踵部区段368。板300e限定在第一端部301e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的减小的长度,并且该板300e在整个长度上分段以限定脚趾区段362、mtp区段364和截断的桥接区段366e。在此,板300e的第一端部301e与板300至300d的后点326至326d相关联。
179.在一些示例中,截断的桥接区段366e与足以支承脚的跖骨关节的减小的长度相关联。这样,板300e可以仅限定包括截断的桥接区段366e、mtp区段364和脚趾区段362的弯曲区域310。此外,板300e可以由一块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80.图27提供了鞋类板300f的俯视图,该鞋类板300f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f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81.鞋类板300f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并且穿过鞋类板300f的分开式前脚部分12f、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的长度。板300f包括延伸穿过分开式前脚部分12f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310。板300f还可以包括从板300f的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达板300f的第一端部301的大致平的区域312。
182.板300f的分开式前脚部分12f包括外侧区段371和内侧区段372。在一些示例中,外侧区段371和内侧区段372分别从板300f的mtp点320延伸。将前脚部分12f分成外侧区段371和内侧区段372可以提供板300f的更大的柔性。在一些示例中,内侧区段372比外侧区段371更宽。在一个示例中,内侧区段372与适于支承脚的第一mtp骨(例如,大脚趾)和拇趾的宽度相关联。板300f可以由一块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83.图28提供了鞋类板300g的俯视图,该鞋类板300g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g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84.鞋类板300g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并且穿过鞋类板300g的指形前脚部分12g、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的长度。板300g包括延伸穿过指形前脚部分12g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310。板300g还可以包括从板300f的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达板300g的第一端部301的大致平的区域312。
185.板300g的指形前脚部分12g包括具有外侧曲率374的内侧区段372g。在一些示例中,内侧区段372g从板300g的mtp点320延伸并且内侧区段372g与适于支承脚的第一mtp骨(例如,大脚趾)的宽度相关联。外侧曲率374去除了板300f的将支承第二mtp骨至第五mtp骨的部分。板300g可以由一块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86.图29提供了鞋类板300h的俯视图,该鞋类板300h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h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87.鞋类板300h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并且穿过鞋类板300h的环形前脚部分12g、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的长度。板300h包括延伸穿过环形前脚部分12h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310。板300h还可以包括从板300h的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达板300h的第一端部301的大致平的区域312。
188.板300h的环形前脚部分12h包括穿过板300h的前脚部分12h形成的内部切口区域380。切口区域380被板300h的外周缘界定的边缘382围绕。在一些示例中,边缘382从板300h的mtp点320延伸,并且边缘382构造成从下面支承脚,而内部切口区域380与开放区域相关联以减少板300h的重量。板300h可以由一块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89.图30提供了鞋类板300i的俯视图,该鞋类板300i可以结合到图1至图15的鞋类物品10、10a、10b、10c和10d中的任一者中的来代替鞋类板300。鉴于鞋类板30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板300i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90.鞋类板300i限定在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之间延伸并且穿过鞋类板300i的钳形前脚部分12i、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的长度。板300i包括延伸穿过钳形前脚部分12i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310。板300i还可以包括从板300i的弯曲区域310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达板300i的第一端部301的大致平的区域312。
191.板300i的钳形前脚部分12i包括外侧区段371i和内侧区段372i。在一些示例中,外侧区段371i和内侧区段372i分别从板300f的mtp点320延伸。区段371i、372i可以配合以限定类似于图29的板300h的切口区域的内部切口区域380i,但是开口384将区段371i、372i分开以允许区段371i和区段372i彼此独立地弯曲。因此,钳形前脚部分12i提供能够分别彼此独立地弯曲的、类似于图27的分开式前脚部分12f的区段371和区段372的外侧区段371i和内侧区段372i,但是与结合有分开式前脚部分12f的板300f的重量相比,内部切口区域380i向板300i提供了减小的重量。板300i可以由一块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92.图31和图32提供了鞋类物品10e,该鞋类物品10e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e。鉴于鞋类物品1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e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93.鞋底结构200e可以包括以分层构型布置的外底210e、缓冲构件200e、鞋类板300和中底200e。图32提供了沿着图31的线32

32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鞋类板300分别在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中布置在缓冲构件250e与中底220e之间,并且鞋类板300在前脚部分12中布置在外底210e与中底220e之间。缓冲构件250e包括与地面2相对的底表面252e以及布置在缓冲构件250e的与底表面252e相反的一侧上并且附着至板300的顶表面254e。外底210e可以对应于可以附着至缓冲构件250e的底表面252e和板300的一个或更多个接地区段。在一些构型中,外底210e被省略,使得缓冲构件250e的底表面252e分别在鞋底结构200e的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中接触地面2,而板300在鞋底结构200e的前脚部分12、即板的弯曲部分中接触地面2。
19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800(例如,田径用鞋钉)沿着朝向地面2的方向远离板300和外底210e延伸以提供与地面2的牵引力。突出部800可以直接附接至板300或外底210e。图32示出没有缓冲材料布置在mtp点320上方(例如,在板300与中底220e之间)或在mtp点320下方(例如,在板300与外底210e之间)。因此,缓冲材料250e分别设置在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4中,以减弱跑步动作期间的地面反作用力的初始冲击,而在缓冲不太重要的前脚部分中没有布置缓冲材料250e以减轻鞋底结构200e的重量。包括鞋底结构200e的示例性鞋类10e可以与用于短距离田径比赛的跑鞋相关联。此外,内底260可以布置在中底220e的鞋床224上位于脚下面的内部空间102内。
195.图33和图34提供了鞋类物品10e,该鞋类物品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f。鉴于鞋类物品1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f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196.鞋底结构200f可以包括以分层构型布置的外底210f、缓冲构件200f、鞋类板300和中底200f。图34提供了沿着图33的线34

34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鞋类板300布置在缓冲构件250f与中底220f之间,并且缓冲构件250f布置在板300与外底210f和/或地面2之间。缓冲构件250f包括与地面2相对的底表面252f以及布置在缓冲构件250f的与底表面252f相反的一侧上并且附着至板300的顶表面254f。外底210f可以对应于可以附着至缓冲构件250f的底表面252f的一个或更多个接地区段。在一些构型中,外底210f被省略,使得缓冲构件250f的底表面252f接触地面2。此外,内底260还可以布置在中底220f的鞋床224上位于脚下面的内部空间102内。
197.缓冲构件250f可以将鞋底结构200f的踵部部分中的厚度限定为大于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换句话说,将外底210f和中底220f分开的间隙或距离在沿着鞋底结构200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从踵部部分16朝向前脚部分12减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构件250f的顶表面254f是光滑的并且包括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成形为与鞋类板的表面轮廓匹配以使得鞋类板300和缓冲构件250f彼此齐平地配合。缓冲构件250f可以将鞋底结构的前脚部分12中的厚度限定在八(8)毫米(包括八毫米)至约九(9)毫米(包括九毫米)的范围内。因此,与板300的弯曲区域310相对的缓冲构件250f的厚度可以仅厚到足以防止板300在跑步动作期间直接接触地面2。
1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800(例如,田径用鞋钉)沿朝向地面2的方向远离板300和外底210f延伸以提供与地面2的牵引力。突出部800可以直接附接至板
300、缓冲构件250f或外底210f。
199.图35和图36提供了鞋类物品10g,该鞋类物品10g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g。鉴于鞋类物品1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g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200.图35提供了鞋类物品10g的俯视立体图,其中,示出了鞋底结构200g,该鞋底结构200g包括以分层构型布置的外底210g、缓冲构件250g、鞋类板300和中底220并限定纵向轴线l。在一些构型中,鞋类板300的周缘分别沿着外侧部18和内侧部20从鞋类10g的外部可见。在这些构型中,鞋类10g可以设计成具有用于步行的预期用途。
201.图36提供了沿着图35的线36

36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鞋类板300布置在缓冲构件250g与中底220之间,并且缓冲构件250g布置在板300与外底210g之间。内底260可以布置鞋床224上位于脚下面的内部空间102内。尽管未包括在图36的构型中,图1至图3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可以并入鞋底结构200g以提供额外的缓冲。外底210g包括接地地面212g和内表面214g,该内表面214g布置在外底210g的与接地表面212g相反的一侧上并与缓冲构件250g的底表面252g相对。缓冲构件250g包括底表面252g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g的与底表面252g相反的一侧上的顶表面252g。
202.鞋底结构200g的构型与图1至图3的鞋底结构200基本上相同,但是鞋底结构200g包括穿过外底210g和缓冲构件250g形成的多个孔255,所述多个孔255用于在从鞋类10g的底部观察时暴露板300的部分。图36示出了位于踵部部分16和前脚部分12中的多个孔255。其他构型可以包括在踵部部分16和/或前脚部分12中的更多/更少的孔255以及中脚部分14中的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部分12、14、16中只有一者包括孔255。每个孔255可以穿过外底210g和缓冲构件250g形成并且在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延伸。有利地,使用孔255来减小鞋底结构200g的总重量以提供较轻的鞋类物品10g。孔255可以类似地穿过图1至图15和图33至图36中的任意鞋底结构200至200f形成。
203.图37至图39提供了鞋类物品10h,该鞋类物品10h包括鞋帮100和附接至鞋帮100的鞋底结构200h。鉴于鞋类物品10的相关部件相对于鞋类物品10h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质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部件,而包括字母扩展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已经被修改的那些部件。
204.鞋底结构200h可以包括以分层构型布置的外底210、第一缓冲构件250h、由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形成的板以及中底220a。图38提供了鞋类物品10h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限定纵向轴线l的鞋底结构200h(例如,外底210h、缓冲构件250h和中底220h)。外底210h包括布置在外底210的与接地表面212相反的一侧上的内表面214h。中底220h包括布置在中底的与鞋床224相反的一侧上并与外底210h的内表面214h相对的底表面222h。
205.缓冲构件250h和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布置在内表面214h与底表面222h之间以将中底220h与外底210h隔开。例如,缓冲构件250h包括由外底210h的内表面214h接纳的底表面252和布置在缓冲构件250h的与底表面252相反的一侧上并与中底220h相对的顶表面254h,该顶表面254h用以支承其上的囊状物400h。在一些示例中,侧壁230h围绕缓冲构件250h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缓冲构件250h与中底220h分开以在缓冲构件250h与中底220h之间限定腔240h。例如,侧壁230h可以限定围绕缓冲构件250的成形顶表面254h的周缘
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以在进行步行或跑步运动时在鞋类10的使用期间支撑脚。当缓冲构件250附接至中底220时,边缘可以围绕中底220的周缘延伸。
206.在一些构型中,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布置在缓冲构件250h的顶表面254h上并且位于中底220h下面,以减少mtp关节处的能量损失,同时在跑步动作期间在鞋类10h滚动成与地面接合时增强脚的滚动。如同图1至图3的鞋类板300,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的刚度大于缓冲构件250h和外底210h的刚度。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可以限定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h的至少一部分长度的长度。在一些示例中,囊状物400h的长度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h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在其他实例中,囊状物400h的长度延伸穿过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并且不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
207.缓冲构件250h可以在中底220h与外底210h之间弹性地压缩。缓冲构件250h可以由聚合物泡棉板形成,该聚合物泡棉板可以由形成图1至图3的缓冲构件250的相同的一种或更多种材料形成。例如,缓冲构件250h可以由eva共聚物、聚氨酯、聚醚、烯烃嵌段共聚物、peba共聚物和/或tpu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形成。响应于地面反作用力,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还可以增强鞋类10h的缓冲特性。例如,囊状物400h可以填充有加压流体,比如空气、氮气、氦气、硫(sulfur)、六氟化物或液体/凝胶。
208.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的长度可以与缓冲构件250h的长度相同或者小于缓冲构件250h的长度。囊状物400h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以基本上占据缓冲构件250h的顶表面254h与中底220h的底表面222h之间的空间(例如,腔240h)的体积,并且可以分别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h的前脚部分12、中脚部分14和踵部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囊状物400h延伸穿过鞋底结构200h的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但是不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在一些示例中,囊状物400h的侧壁403沿着鞋类10h外侧部18和/或内侧部20可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构件250h的顶表面254h和中底220h的底表面222h是光滑的并且包括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成形为与囊状物400h的相对侧的表面轮廓匹配,使得囊状物400h与缓冲构件250h和中底220h齐平地配合。
209.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限定内部腔,该内部腔接纳加压流体同时提供用于将加压流体保持在内部腔中的耐用密封隔离件。囊状物400h可以包括与中底220h的底表面222h相对的上隔离件部分401和布置在囊状物400h的与上隔离件部分401相反的一侧上并与缓冲构件250h的顶表面254h相对的下隔离件部分402。侧壁403围绕囊状物400h的周缘延伸并且将上隔离件部分401连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2。
210.在一些构型中,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的内部腔还接纳束缚元件500,束缚元件500具有附接至上隔离件部分401的上板、附接至下隔离件部分402的下板以及在束缚元件500的上板与下板之间延伸的多个束缚件530。可以使用粘合剂结合或热结合将束缚元件500固定至囊状物400h。束缚元件500可操作成防止囊状物400h由于囊状物400h的内部腔内的流体的压力而向外扩张或以其他方式膨胀。也就是说,束缚元件500可以在处于压力下时限制囊状物400h的膨胀以保持隔离件部分401和402的预期的表面形状。
211.图39提供了沿着图37的线39

39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布置在缓冲构件250h与中底220h之间,并且缓冲构件250h布置在外底210h与囊状物400h之间。内底260可以布置鞋床224上位于脚下的内部空间102中。在一些构型中,缓冲构件250h在鞋底结构200h的踵部部分中限定的厚度大于在前脚部分12中限定的厚度,并且
顶表面254h包括成形为与其上的囊状物400h的下隔离件部分402的表面轮廓匹配的表面轮廓。缓冲构件250h可以与中底220h配合用于限定在缓冲构件250h与中底220h之间封围囊状物400h的空间。
212.如同鞋类板300至300i,囊状物400h包括延伸穿过前脚部分12和中脚部分14的弯曲区域410,并且囊状物400h可以可选地包括大致平的区域412,该区域412从弯曲区域410处的后点处延伸穿过踵部部分16到达囊状物400h的靠近鞋底结构200h的脚趾端部布置的amp。弯曲区域的限定前弯曲部分422和后弯曲部分424的曲率半径可以分别类似于图1至图3的鞋类板300的前弯曲部分322和后弯曲部分324中的对应一者。在一些构型中,弯曲部分422、424各自包括相对于mtp点420成镜像的相同的曲率半径,mtp点420与囊状物400h的最接近外底210h布置的点相关联。在其他构型中,弯曲部分422、424各自与不同的曲率半径相关联。弯曲部分422、424可以各自占囊状物400h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三十(30%),而平的区域412的长度可以占囊状物400h的长度的剩余半分之四十(40%)。弯曲区域410的前弯曲部分422和后弯曲部分424分别为囊状物400提供了纵向刚度,该纵向刚度减少了靠近脚的mtp关节的能量损失,并且在跑步动作期间增强了脚的滚动,由此减小杠杆臂距离并减轻踝关节上的应变。尽管图37至图39的示例性鞋类10h并入弯曲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来代替缓冲构件250h与中底220h之间的鞋类板300,但是弯曲的流体填充的囊状物400h可以代替如上所述的任意鞋类物品10至10g的板300。
213.上述鞋类板300至300i可以使用纤维片或纺织品——包括预浸染(即,“预浸渍”)的纤维片或纺织品——制造。替代性地或另外地,鞋类板300至300i可以通过将纤维丝束附着至基底或将纤维丝束彼此附着而由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纤维(例如,纤维丝束)的多个长丝形成的线束制造,以生产具有主要以预定角度或预定位置布置的纤维的线束的板。当使用纤维的线束时,包括在线束中的纤维类型可以包括合成的聚合物纤维,该合成的聚合物纤维可以被熔化并重新凝固以加强存在于该线束中的其他纤维以及可选的其他部件,比如缝合线或基底或缝合线和基底两者。可选地或附加地,可以通过在将纤维的线束附着至基底和/或将纤维的线束彼此附着之后施加树脂来加强线束的纤维以及可选的其他部件,比如缝合线或基底或缝合线和基底两者。在下面描述上述过程。
214.参照图40a至图40e和图41,鞋类板300至300i被示出为通过使用一系列堆叠的预浸渍纤维片600a至600e形成。预浸渍纤维片600a至600e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片600a至600e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是具有用树脂浸染的一系列纤维602的单向带状物或多轴向织物。纤维602可以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形成单向片或多轴向织物的其他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比如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硼纤维可以提供高的杨氏模量,而玻璃纤维(例如纤维玻璃)和其他聚合物纤维(例如合成纤维,比如除芳族聚酰胺之外的聚酰胺、聚酯和聚烯烃)提供中等模量。替代性地,片600a至600e中的一些片可以是单向带状物,而片600a至600e中的其他片是多轴向织物。此外,片600a至600e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包括由相同材料形成的纤维602,或者替代性地,片600a至600e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包括由与其他片600a至600e的纤维602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纤维602。
215.在制造板300至300i期间,提供单向带状物或多轴向织物并将其切割成纤维层。这些层被切割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且各个片600a至600e的形状由堆叠的层切割成图40a至图40e中示出的形状。如此以来,片600a至600e包括以相对于彼此的不同角度形成的纤维
602,使得一旦被切割,单向带状物或多轴向织物的纤维602的纵向轴线就相对于每个片600a至600e的纵向轴线(l)以角度(φ)定位。因此,当片600a至600e堆叠在彼此之上时,纤维60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板300至300i的纵向轴线以不同的角度定位。
216.在一个构型中,图40a中示出的角度(φ)为零度(0
°
),图40b中示出的角度(φ)为

15度(

15
°
),图40c中示出的角度(φ)为

30度(

30
°
),图40d中示出的角度(φ)为15度(15
°
),并且图40e中示出的角度(φ)为30度(30
°
)。在制造板300至300i时,这些层堆叠成使得当由堆叠的层切割片600a至600e时,片600a至600e具有图40a至图40e中示出的形状,并且片600a至600e按图41中示出的顺序堆叠。换句话说,底片600c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

30
°
定位的纤维602,下一个片600d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15
°
定位的纤维,接下来的两个片600a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0
°
定位的纤维,下一个片600b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

15
°
定位的纤维,并且顶片和最终片600e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纵轴(l)以30
°
定位的纤维602。尽管底片600c被描述为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

30
°
的角度(φ)定位,并且顶片600e被描述为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30
°
的角度(φ)定位,但是底片600c可以替代性地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

15
°
的角度(φ)定位,并且顶片600e可以替代性地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15
°
的角度(φ)定位。此外,尽管两(2)个片600a被描述为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0
°
的角度(φ)设置,但是可以以0
°
的角度(φ)设置多于两个的片600a。例如,可以设置八(8)个片600a。
217.一旦层被堆叠并被切割成片600a至600e,堆叠物就会经受热和压力以将板300至300i的特定形状赋予堆叠的片600a至600e,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此外,当使用以树脂预浸染的纤维时,使堆叠物经受热和压力可以使预浸染的树脂熔化或软化并将层附着在一起且将层保持为特定形状。替代性地地或另外地,可以将液态树脂施加至层以将板附着在一起并在一些情况下加强纤维,由此一旦树脂已经凝固就能提高板的拉伸强度。
218.参照图42a至图42e和图43,鞋类板300至300i被示出为通过使用将纤维的线束附着至基底的工艺而形成。也就是说,鞋类板300至300i由纤维的以所选择的形式布置的一个或更多个纤维的线束形成,以在整个板300至300i上赋予各向异性刚度和梯度载荷路径。纤维的线束702可以附着至同一基底704或不同基底704并以分层构型装饰(embroidered)。如果纤维的丝束702被施加至不同基底704,则一旦每个基底704被供给有纤维的丝束702,各个基底704就被堆叠在彼此的顶部上。另一方面,如果仅利用一个基底704来形成板300至300i,则将纤维的第一线束702施加至基底704,其中,将纤维的附加的线束702(即,层)施加到第一线束702的顶部上。最后,可以使用单根连续的纤维的线束702来形成板300至300i,由此首先将线束702施加并附着到基底704,并且随后在该线束702的顶部上进行层叠以形成图43中示出的分层构型。尽管可以使用上述工艺中的每个工艺来形成板300至300i,但是将描述以下工艺来形成图43中示出的构型:采用单个基底704,其中,将纤维的各个线束702施加至该单个基底704,由此各个线束702a至702e分别形成预形成的板的层700a至700e。
219.每根线束702可以指多根纤维、单丝、纱线或聚合物预浸染丝束的丝束。例如,线束702可以包括多根碳纤维和多根树脂纤维,所述多根碳纤维和多根树脂纤维在被活化时凝固并且将碳纤维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期望的形状和位置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丝束”是指可以加捻或解捻的束(即,多根细丝(例如纤维)),并且每根丝束可以被指定与相应的丝束包含的纤维数量相关联的尺寸。例如,单根线束702的尺寸可以在每束约1,000根纤维
至每束约48,000根纤维的范围内。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基底704是指纱、载体或衬垫物中的任一者,至少一股纤维的丝束702附接至纱、载体或衬垫物中的任一者。基底704可以由热固性聚合物材料或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基底704可以是纺织品(例如,针织、机织或非织造)、注塑成型物品或热成型物品。在一些构型中,与每根线束702相关联的纤维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比如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硼纤维可以提供高的杨氏模量,而玻璃纤维(例如,纤维玻璃)和聚合物纤维(例如合成纤维)提供中等模量。
220.当形成板300至300i时,可以将第一线束702c施加至基底704。即,第一线束702c可以直接施加至基底704并且可以缝合至基底704以将第一线束702c保持在期望的位置中。在一个构型中,将第一线束702c施加至基底704,使得线束702c以图42c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

30度(

30
°
)的角度(φ)定位。另一线束或第二线束702d可以例如经由缝合施加至第一线束702c,并且另一线束或第二线束702d可以以图42b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15度(

15
°
)的角度(φ)形成。第三线束702a可以以图42a中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0度(0
°
)的角度(φ)施加至第二线束。第四线束702b可以以图42d中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

15度(15
°
)的角度(φ)施加至第三线束。第五线束和最后线束702e可以以图42e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30度(30
°
)的角度(φ)施加至第二线束。尽管第一线束702c被示出并描述为以图42c中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

30度(

30
°
)的角度(φ)被施加,并且第五线束702e被示出并描述为以图42e中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30度(30
°
)的角度(φ)被施加,但这些角度(φ)也可以替代性地分别为

15度(

15
°
)和15度(15
°
)。
221.线束702a至702e形成预形成板300至300i的各个层700a至700e。一旦形成层700a至700e,层700a至700e就经受热和压力以活化各个线束702a至702e的浸染树脂,并且进一步将板300至300i的特定形状赋予层700a至700e,如下面将详细描述的。
222.如上所述,使用分层工艺形成的板300至300i(图43)的层比经由预浸渍纤维片(图41)形成的板300至300i的层少一个。也就是说,分层工艺可以仅利用具有图42a中示出的相对于基底704的纵向轴线(l)成0度(0
°
)的角度(φ)的单个层700a。尽管分层工艺在形成板300至300i时使用少一个的层,但是所得到的板300至300i与使用预浸渍纤维片形成的板300至300i具有大致相同的性质(即,刚度、厚度等)。
223.具体参照图44和图45,结合模具800对板300至300i的形成进行描述。模具800包括第一半模802和第二半模804。半模802、804包括具有各个板300至300i中的一者的形状的模腔806,以允许模具800将特定板300至300i的期望形状赋予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
224.在形成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之后,将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插入到半模802、804之间的模腔806内的。此时,模具800通过朝向彼此移动半模802、804或通过使半模802、804中的一者朝向半模802、804中的另一者移动来关闭。一旦关闭,模具800就将热和压力施加至布置在模腔806内的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以活化与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相关联的树脂。施加至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的热和压力导致模腔806的特定形状被施加至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并且一旦固化,与堆叠的片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相关联的树脂导致堆叠的片
600a至600e或层700a至700e硬化并保持期望的形状。
225.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片600a至600e和层700a至700e被描述为包括树脂材料,但是片600a至600e和层700a至700e可以另外地被供给注入到模800内的树脂。除了片600a至600e和层700a至700e的浸染树脂之外可以使用注入的树脂,或者替代性地,可以使用注入的树脂来代替浸染的树脂。
226.可以使用上述工艺来形成可以用于制造定制鞋类的鞋类板和缓冲元件。例如,可以记录脚的各种测量值以确定并入鞋类物品中的鞋类板和缓冲构件的合适尺寸。另外地,可以获得与脚的进入口相关联的数据以确定脚是否会磨脚趾或磨踵部。脚测量值和获得的数据可以用于确定鞋类板的最佳角度和曲率半径,并且确定定位在鞋类板上方、下方或包封鞋类板的一个或更多个缓冲构件的厚度。此外,鞋类板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基于所收集的数据和脚测量值来确定。在一些示例中,脚测量值和所收集的数据被用于从多个大小和尺寸的预制鞋类板和/或缓冲构件中选择紧密匹配穿用者的脚的鞋类板和/或缓冲构件。
227.定制鞋类板还可以允许针对鞋类的特定穿着者定做板的刚度。例如,可以测量运动员的肌腱刚度和小腿肌肉强度,以确定运动员使用的板的合适刚度。在此,鞋类板的刚度可以随着运动员的力量或运动员的肌腱的尺寸/状态而改变。另外地或替代性地,可以基于特定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和跑步机能——比如在跑步运动期间运动员关节的角度如何改变——来定做板的刚度。在一些示例中,在为运动员制造定制板之前获得运动员的力和动作测量值。在其他示例中,板以特定的刚度范围或刚度增量被制造以提供半定制的鞋类,使得各个运动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刚度。
228.在一些示例中,制造鞋类板30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多个堆叠的层(或丝束):熔合所述多个堆叠的层以形成整体层;以及热成形整体层以形成板30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限定内部空间102的鞋帮100并且将该板插入到内部空间102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从前脚部分12延伸至踵部部分16的中底220,将板300定位在中底220的上部部分上、将鞋帮100固定至中底220并且将外底210固定至中底220以形成鞋类物品。
229.以下条款提供了用于上述鞋类物品的板的示例性构型。
230.条款1:一种用于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布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以及凹形部,所述凹形部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凹形部包括从所述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231.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232.条款3:根据条款2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233.条款4:根据条款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所述最后点位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内。
234.条款5:根据条款4所述的板,还包括布置在凹形部与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连接凹形部和大致平的部分的的混合部。
235.条款6:根据条款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
236.条款7:根据条款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用于男士尺码的十(10)的鞋类
物品的等于约134毫米(mm)的曲率半径。
237.条款8:根据条款5所述的板,其中,最前点和最后点在混合部与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238.条款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并且最后点定位成距mtp点的距离为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
239.条款1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大约81毫米(mm)处,并且所述最后点位于从最前点起大约板的总长度的81毫米(mm)处。
240.条款11: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并且最后点定位成距mtp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
241.条款12: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mtp点。
242.条款13: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
243.条款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板,其中,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所述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244.条款1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约0.6毫米(mm)至约3.0mm的厚度。
245.条款16: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等于至少七十(70)千兆帕(gpa)的杨氏模量。
246.条款1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所述mtp的位置高度等于约三(3)毫米(mm)至约二十八(28)mm。
247.条款1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mtp的距离等于约十七(17)毫米(mm)至约五十七(57)mm的位置高度。
248.条款19: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最前点从所述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约十二(12)度至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49.条款20: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最后点从所述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约十二(12)度至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50.条款21:一种用于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布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连接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并且所述弯曲部包括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恒定的曲率半径,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251.条款22:根据条款2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252.条款23:根据条款22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253.条款24:根据条款21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
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254.条款25:根据条款24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弯曲部包括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布置在所述恒定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连接所述恒定曲率半径与所述大致平的部分。
255.条款26:根据条款16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
256.条款27:根据条款2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用于男士尺码的十(10)鞋类物品的等于约134毫米(mm)的曲率半径。
257.条款28:根据条款16所述的板,其中,最前点和最后点在混合部和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258.条款2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
259.条款3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约81毫米(mm)处,并且所述最后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约81毫米(毫米)处。
260.条款31: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并且最后点定位成距mtp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
261.条款32: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mtp点。
262.条款33: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
263.条款34:根据条款33所述的板,其中,恒定的曲率半径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所述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264.条款3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约0.6毫米(mm)至约3.0mm的厚度。
265.条款36: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等于至少七十(70)千兆帕(gpa)的杨氏模量。
266.条款3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mtp的距离等于约三(3)毫米(mm)至约二十八(28)mm的位置高度。
267.条款38: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mtp的距离等于约十七(17)毫米(mm)到约五十七(57)毫米的位置高度。
268.条款3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从所述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大约十二(12)度至大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69.条款4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后点从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约十二(12)度至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70.条款41:一种用于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板,所述板包括:最前点,所述最前点布置在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中;最后点,所述最后点布置成比所述最前点更靠近所述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所述最前点与所述最后点之间延伸并且连
接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并且所述弯曲部包括从所述鞋底结构的所述最前点至跖趾(mtp)点的圆形曲率,在使用期间,所述mtp点与脚的mtp关节相对。
271.条款42:根据条款23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和所述最后点是共面的。
272.条款43:根据条款42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273.条款44:根据条款23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布置在鞋底结构的踵部区域内的大致平的部分,最后点位于大致平的部分内。
274.条款45:根据条款44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弯曲部包括混合部,所混合部述布置在圆形曲率与大致平的部分之间并连接圆形曲率和大致平的部分。
275.条款46:根据条款4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大致恒定的曲率。
276.条款47:根据条款45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混合部包括用于男士尺码十(10)鞋类物品的等于约134毫米(mm)的曲率半径。
277.条款48:根据条款45所述的板,其中,最前点和最后点在混合部和大致平的部分的接合部处共面。
278.条款4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三十(30%)。
279.条款5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约81毫米(mm)处,并且所述最后点位于从最前点起板的总长度的约81毫米(毫米)处。
280.条款51: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mtp点定位成距最前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约百分之三十五(35%),并且最后点定位成距mtp点的距离为所述板的总长度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25%)至大约百分之三十五(35%)。
281.条款52: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圆形曲率的中心位于所述mtp点处。
282.条款53: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圆形弯曲从最前点延伸经过mtp点。
283.条款54:根据条款53所述的板,其中,所述圆形曲率从最前点延伸从最前点起所述板的总长度的至少百分之四十(40%)经过mtp点。
284.条款55: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约0.6毫米(mm)至约3.0mm的厚度。
285.条款56: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包括等于至少七十(70)千兆帕(gpa)的杨氏模量。
286.条款5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mtp的距离等于约三(3)毫米(mm)至约二十八(28)mm的位置高度。
287.条款58: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板的最前点和最后点各自包括距mtp的距离等于约十七(17)毫米(mm)到约五十七(57)毫米的位置高度。
288.条款59: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前点从所述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约十二(12)度至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89.条款60:根据前述条款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其中,所述最后点从mtp点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约十二(12)度至约三十五(35)度的角度延伸。
290.条款61:一种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包括接纳根据条款1至6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接纳鞋类物品的鞋帮,以及将所述板和所述鞋帮彼此附着。
291.条款62:一种制造条款1至60中的板中的任一板的方法,包括堆叠纤维片以形成条款1至60中的任一项中的板。
292.条款63:根据条款6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热和压力施加至堆叠的纤维片以活化与纤维片相关联的树脂。
293.条款64:根据条款63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热和压力包括在模具内施加热和压力。
294.条款65:一种制造条款1至60中的板中的任一板的方法,包括将第一纤维束施加到第一基底以形成条款1至6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
295.条款66: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纤维束施加到第一纤维束上以形成板。
296.条款67: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纤维束施加到第二基底并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连同第一纤维束和第二纤维束一起堆叠以形成板。
297.条款68:根据条款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热和压力施加至纤维以活化与纤维片相关联的树脂。
298.条款69:根据条款68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热和压力包括在模具内施加热和压力。
299.前面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的。其并非意在穷举或限制本公开内容。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构造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构造,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互换并且可以在选定的构型使用。特定构造的各个单独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化。这样的变化不被认为是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