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493849发布日期:2022-04-06 1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1)、抗菌层(2)、编织层(3)、内混有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发泡层(4)、加强层(5)以及耐磨层(6);所述发泡层(4)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阵列柱(8)以及弧形凸起(10),所述阵列柱(8)以及弧形凸起(10)相互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编织层(3)内开设有与阵列柱(8)相匹配的阵列孔(7)以及与弧形凸起(10)相匹配的弧形凹槽(9);编织层(3)与发泡层(4)之间通过阵列柱(8)嵌入阵列孔(7)以及弧形凸起(10)嵌入弧形凹槽(9)进行配合;所述发泡层(4)的底面设置有向鞋垫后部倾斜排布的阵列齿(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层(1)的厚度为0.1mm~0.2mm,植绒层(1)与抗菌层(2)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抗菌层(2)为香蕉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涤纶长丝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且抗菌层(2)的厚度为0.2mm~0.3mm;所述植绒层(1)以及抗菌层(2)上均开设有用于方便远红外光透过的透光网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3)为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混纺层;所述编织层(3)的厚度为1mm~2mm,编织层(3)上开设的阵列孔(7)直径为2mm~3mm,所述弧形凹槽(9)的外形为直径2mm~3mm圆柱孔形状,且弧形凹槽(9)的凹槽底部为球形弧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5)为内嵌编织网的弹性橡胶层结构,加强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阵列齿(11)相匹配的配合齿,加强层(5)与发泡层(4)之间通过阵列齿(11)与配合齿进行相互嵌入并固定粘接为一体;加强层(5)与耐磨层(6)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耐磨层(6)为聚酯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考拉尼龙纤维以及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20~30份、滑石粉10~15份、交联剂0.5~1份、交联助剂5~10份、发泡剂3~5份、发泡助剂1~3份、润滑剂1~2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0.5~1.5份;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40℃~150℃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4);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4);步骤五:在发泡层(4)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3),编织层(3)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2),抗菌层(2)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1);所述发泡层(4)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5),加强层(5)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5~10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30%~40%;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2mm~0.3mm的纤维线;步骤
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2~3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000r/min~25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60℃~8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10min-20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所用的酒精为无水乙醇,且所述后处理液在磁力搅拌器上的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30min。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编织层(4),按照经线和纬线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所述编织层(4)的经线按照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的间隔排布方式进行排布;所述编织层(4)的纬线按照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研磨机包括进料斗(12)、研磨室(13)、研磨头(15)、驱动电机(19)以及收集槽(21);所述研磨室(1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研磨齿(14),所述研磨头(15)位于研磨室(13)内部,且研磨头(15)的外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研磨齿(16);所述研磨头(15)底端与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轴(17)相互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9)垂直固定安装在收集槽(21)内部,且驱动电机(19)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罩(20);所述研磨室(13)的四周阵列设置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的外端与收集槽(21)的内壁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2)以及研磨室(13)的整体外形均为锥形结构;进料斗(12)的直径小端与研磨室(13)上部的直径小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头(15)的外形为锥形头结构,研磨头(15)与研磨室(13)的内壁之间留有漏料间隙,且该漏料间隙从上到下逐渐从宽到窄变化;所述电机轴(17)通过轴承(18)穿过电机罩(20)的顶壁进行配合安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鞋业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健鞋垫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抗菌层、编织层、内混有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发泡层、加强层以及耐磨层;所述发泡层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阵列柱以及弧形凸起,所述阵列柱以及弧形凸起相互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编织层内开设有与阵列柱相匹配的阵列孔以及与弧形凸起相匹配的弧形凹槽;编织层与发泡层之间通过阵列柱嵌入阵列孔以及弧形凸起嵌入弧形凹槽进行配合;所述发泡层的底面设置有向鞋垫后部倾斜排布的阵列齿。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远红外线保健效果及抗菌效果,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昭霞 彭飘林 吕美莲 李政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黎明职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4/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