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4429发布日期:2021-10-24 10:2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城市的高层住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在高层公寓,但建筑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因此,高层住宅的居民应具备必要的消防常识,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一旦发生火灾,不可盲目逃生。对于处于火灾现场的人们来说,如何及时获得实时火情信息、合理的逃生路径及自救工具进行自救,安全快速的撤离火灾现场,至关重要。目前,很多高层楼房都配备有应急救援工具,但是现有的应急救援工具一般仅仅通过电控锁锁住,这样的箱门还是有可能被盗贼撬开,安全性较差,如果应急救援工具被盗在发生险情时就可能直接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性较高,不易被盗,同时又方便在火情发生时人们对其取用的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应急救援包的安全性,降低其被盗的风险,同时便于人们取用的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包括应急救援装置本体、竖隔板、托板、气缸、两组转轴、传送带、放置板、连接轴、两组铰接座、滑杆、取放门和两组合页,竖隔板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内,托板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壁和竖隔板前端,气缸安装在托板顶端,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两组转轴转动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壁和竖隔板之间,两组转轴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放置板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放置板转动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壁和竖隔板之间,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销轴,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壁和竖隔板上均设有滑槽,两组销轴滑动安装在两组滑槽内,连接轴顶端通过两组铰接座转动安装在放置板底端,连接轴底端与滑杆顶端铰接,滑杆底端与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应急救援装置本体顶端转动设有顶盖,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端设有取放口,取放门通过两组合页转动安装在取放口。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脚垫和四组螺母,四组脚垫螺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底端,四组螺母螺装在四组脚垫上。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取放门上设有观察窗。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吊环,四组吊环分别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顶端。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缓冲板,缓冲板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前壁和竖隔板之间。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内部底端。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托
板底端和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内壁上。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防滑垫,四组防滑垫固定安装在四组脚垫底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应急救援包放置在放置板顶端,当需要取用时,启动气缸,带动伸缩杆收缩,带动滑杆转动,带动连接轴滑动,从而带动放置板翻转,使应急救援包掉落至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底端,之后打开取放门,将应急救援包取出即可,如果需要放置或更换新的应急救援包,那么打开顶盖,将应急救援包投入应急救援装置本体内,使其从传送带上滑落至放置板上即可,通过以上设置,可提高安全性,降低应急救援包被盗的风险,同时便于人们取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放置板正常状态下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放置板翻转状态下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连接轴和铰接座等连接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标记:1、应急救援装置本体;2、竖隔板;3、托板;4、气缸;5、伸缩杆;6、转轴;7、传送带;8、放置板;9、连接轴;10、销轴;11、铰接座;12、滑杆;13、顶盖;14、取放门;15、合页;16、脚垫;17、螺母;18、观察窗;19、吊环;20、缓冲板;21、缓冲垫;22、加强筋;2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包括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竖隔板2、托板3、气缸4、两组转轴6、传送带7、放置板8、连接轴9、两组铰接座11、滑杆12、取放门14和两组合页15,竖隔板2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托板3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壁和竖隔板2前端,气缸4安装在托板3顶端,气缸4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5,两组转轴6转动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壁和竖隔板2之间,两组转轴6之间通过传送带7传动连接,放置板8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放置板8转动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壁和竖隔板2之间,连接轴9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销轴10,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壁和竖隔板2上均设有滑槽,两组销轴10滑动安装在两组滑槽内,连接轴9顶端通过两组铰接座11转动安装在放置板8底端,连接轴9底端与滑杆12顶端铰接,滑杆12底端与伸缩杆5的输出端铰接,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顶端转动设有顶盖13,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端设有取放口,取放门14通过两组合页15转动安装在取放口;首先应急救援包放置在放置板8顶端,当需要取用时,启动气缸4,带动伸缩杆5收缩,带动滑杆12转动,带动连接轴9滑动,从而带动放置板8翻转,使应急救援包掉落至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底端,之后打开取放门14,将应急救援包取出即可,如果需要放置或更换新的应急救援包,那么打开顶盖13,将应急救援包投入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使其从传送带7上滑落至放置板8上即可,通过以上设置,可提高安全性,降低应急救援包被盗的风险,同时便于人们取用。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脚垫16和四组螺母17,四组脚垫16螺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底端,四组螺母17螺装在四组脚垫16上;转动脚垫16,可带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上下移动,便于调节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的高度和水平,之后旋紧螺母17,可固定住脚垫16,避免脚垫16移动。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取放门14上设有观察窗18;通过设置观察窗18,便于查看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的情况,提高便利性。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吊环19,四组吊环19分别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顶端;通过设置吊环19,便于整体装置的吊装转运,提高便利性。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缓冲板20,缓冲板20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前壁和竖隔板2之间;通过设置缓冲板20,可对放置板8回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放置板8的稳定性。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缓冲垫21,缓冲垫21固定安装在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部底端;通过设置缓冲垫21,可对应急救援包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其摔坏。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加强筋22,加强筋22固定安装在托板3底端和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壁上;通过设置加强筋22,可加强托板3的稳定性。
2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还包括四组防滑垫23,四组防滑垫23固定安装在四组脚垫16底端;通过设置防滑垫23,可增大脚垫16的摩擦,提高稳定性。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转动脚垫16,调节好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的高度和水平,再旋紧螺母17即可,应急救援包放置在放置板8顶端,当需要取用时,启动气缸4,带动伸缩杆5收缩,并带动滑杆12转动,同时带动连接轴9滑动,从而带动放置板8翻转,使应急救援包掉落至缓冲垫21顶端,之后打开取放门14,将应急救援包取出即可,如果需要放置或更换新的应急救援包,那么打开顶盖13,将应急救援包投入应急救援装置本体1内,使其从传送带7上滑落至放置板8上即可。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的气缸4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