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2280发布日期:2021-11-06 05:3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服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


背景技术:

2.隔离服,又称洁净工作服,无尘衣,无菌服、防护服等。除了衣服本身不能成为散发尘源以外,还兼有防止人体散发尘埃的效果,同时作为无菌服,在材料和设计上应具备安全保护性、舒适性、作业方便性、审美性等基本性能,否则由于工服的式样、布料及无菌内衣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洁净室内的尘埃和菌落数。
3.现有用于医疗防护的隔离服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连体带帽款式,有效阻隔微细粉尘和液体穿透,同时又能允许水汽透出,常用于医院等传染病科常备的防护用品,而现有的防护服(隔离服)为方便生产故采用均码设计,而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隔离服)时,由于其手臂的长短存在差异,在隔离服的臂长远大于医护人员的臂长时,导致医护人员在拿取医疗器具或进行手术时,冗长的袖臂容易干涉医护人员的行动,造成不便。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上袖套和下袖套之间通过连接件调节袖长,使隔离服更加合身,并且采用聚乙烯材质,使得上袖套和下袖套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编织密度,对外界的粉尘以及液体具有良好的格挡作用。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包括连体带帽结构的衣体,所述衣体两侧的衣袖上设有上袖套和下袖套,所述上袖套和下袖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下袖套和上袖套相互朝向的一侧设有用以调节间隙大小的连接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对上袖套和下袖套进行连接,并调节上袖套与下袖套之间的间隙,从而能根据医护人员的臂长对衣体的衣袖长度进行调节,解决了衣袖过长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活动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与上袖套和下袖套缝合连接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均与上袖套或下袖套缝合连接,所述弹性绳上滑动连接有用以夹持弹性绳的松紧扣。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绳以及松紧扣的设置,使得相邻连接件的松紧扣能穿过弹性绳并由松紧扣之间相互抵触,且能通过两弹性绳打结,进而调节上袖套与下袖套之间的间隙,对袖长进行调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上缝合连接有位于胸部且竖向设置的气密性拉链,所述气密性拉链自衣体的脖颈部延伸至衣体的裆部位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密性拉链自脖颈延伸至衣体的裆部,便于人们穿着隔
离服。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上粘接有位于其脊背处的荧光带,所述衣体的背部可拆卸连接有标记铭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荧光带的设置,使得隔离服在光线较暗的区域也具有良好的辨识度,并且通过标记铭牌,能供医护人员在标识铭牌上进行标识,提高隔离服的分辨,实现对医护人员的辨识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上缝合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标记铭牌上缝合连接有与魔术贴毛面粘接的魔术贴钩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毛面的设置,便于将标记铭牌进行拆卸,方便人们在隔离服上进行标记书写名字等操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的帽部设有弹性带,所述衣体的帽部缝合连接有相互卡接以围绕脖颈部的围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带位于衣体的帽部能起到较好的张紧调节,使得帽部通过弹性带紧贴脸颊,提高隔离服的隔离效果,并通过围边的设置,能对人们的颈部进行包裹,进一步提高隔离服的隔离防护能力。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上缝合连接有位于脸颊两侧的且相互扣合的遮口布。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遮口布相互扣合,使得医护人员在佩戴口罩后,能通过遮口布的相互扣合,对医用口罩起到格挡的作用,避免口罩的使用过程中意外脱离。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袖套和下袖套由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由聚乙烯纤维加捻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上袖套和下袖套,使得上袖套和下袖套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提高隔离服的耐撕裂能力。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连接件对上袖套和下袖套进行连接,并调节上袖套与下袖套之间的间隙,从而能根据医护人员的臂长对衣体的衣袖长度进行调节,解决了衣袖过长而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衣体;2、上袖套;3、下袖套;4、弹性绳;5、松紧扣;6、荧光带;7、标记铭牌;8、围边;9、遮口布。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一种耐用型医用隔离服,如图1所示,包括连体带帽结构的衣体1,衣体1两侧的衣
袖上缝合连接有位于上臂的上袖套2以及位于小臂处的下袖套3,上袖套2和下袖套3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下袖套3和上袖套2相互朝向的一侧缝合连接用以调节间隙大小的连接件,而衣体1上缝合连接有位于胸部且竖向设置的气密性拉链,气密性拉链自衣体1的脖颈部延伸至衣体1的裆部位置。
31.如图2所示,衣体1上粘接有位于其脊背处的荧光带6,衣体1的背部可拆卸连接有标记铭牌7,具体的,衣体1上缝合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标记铭牌7上缝合连接有与魔术贴毛面粘接的魔术贴钩面,实现标记铭牌7的拆装。
32.如图3所示,连接件包括与上袖套2和下袖套3缝合连接的弹性绳4,弹性绳4的两端均与上袖套2或下袖套3缝合连接,弹性绳4上滑动连接有用以夹持弹性绳4的松紧扣5。
33.如图1和图4所示,衣体1的帽部位于脸颊处缝合连接的弹性带,且弹性带采用莱卡纤维编织而成,并且衣体1的帽部缝合连接有相互卡接以围绕脖颈部的围边8,衣体1上缝合连接有位于脸颊两侧的且相互扣合的遮口布9,在本实施例中,围边8以及遮口布9均采用纽扣或子母扣连接的方式,且上袖套2和下袖套3由经纱和纬纱通过经纬编织机以一上一下平纹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由聚乙烯纤维以s捻向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
34.通过位于胸前的气密性拉链拉至衣体1的裆部位置,方便人们将一体结构的衣体1进行穿着,然后将气密性拉链拉至领口处时,并将衣体1的帽部戴于头部,通过弹性带的设置,使得帽部的边沿紧贴医护人员的脸部,同时扣合围边8上的子母扣,使得围边8对医护人员的脖颈处进行保护,而后穿戴医用口罩,并将遮口布9相互连接,对口罩进行遮挡,避免在医护人员活动过程中,口罩意外脱落而存在感染的风险。
35.然后在衣体1的衣袖比医护人员的臂长长时,能通过弹性绳4的设置,使得上袖套2与下袖套3之间通过两弹性绳4的捆绑打结,进而对衣袖的长度进行调节,同时通过松紧扣5的设置,能起到较好格挡的作用,从而提高上袖套2和下袖套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隔离服更加合身,便于医护人员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