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6877发布日期:2021-11-10 10:0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


背景技术:

2.在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会对其安全与高效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为使各专业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下可以快速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常以应急演练考察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并通过评估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与整改工作。
3.目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人员没有专用的评估服,在演练评估中评估人员身穿普通软质反光背心,并携带大量评估工器具,如评估表、计时设备、拍照设备、录像设备、照明设备、写字板、签字笔等设备。虽然反光背心可对评估员做出基本防护,但是在评估人员遇到危险情况下无法发出警示信号或危险预警;虽然反光背心所配置的若干口袋可携带一定的评估工具,但是其软质材料难以固定视频记录仪等设备,易发生拍摄角度倾斜、设备跌落等情况,而造成设备丢失、损坏或记录数据失效,并且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中若不慎将某种设备丢失在轨行区,而且未在运营工作开始及时发现并清除可能会造成异物侵限、道岔故障等情况进而威胁列车运行安全;评估人员在频繁的跑位过程中,多次启用、切换和关闭各种设备工具给评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减少了可用于现场观察与记录数据的时间,导致宝贵的数据资源难以完整与准确地记录,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在高架、隧道等复杂昏暗条件下快速穿行,频繁收起和使用多种设备在减少了评估人员可用于跑位时间,匆忙之中若不慎摔倒会导致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评估人员无法得到很好的预警防护以及过多设备不方便携带和使用导致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包括
6.本体,所述本体的肩部设置有卡扣,所述本体的正面以及背面均设置有警示设备,所述警示设备用于发出警示声和/或警示光,
7.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照明设备,
8.所述照明设备下方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卡槽a,
9.所述卡槽a下方的本体上设有桌板,所述桌板可关于本体开合,
10.于本体的背面设有用于装载联络设备的卡槽b以及用于装载移动电源的卡槽c,
11.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用于装载手持式书写工具的卡槽d。
12.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正面与反面均设有反光条。
14.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正面设有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照明按钮。
15.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正面设有用于控制警示设备的报警按钮。
16.进一步地,所述警示设备包括报警器与警示灯,所述报警器用于发出警示声,所述警示灯用于发出警示光。
17.进一步地,所述卡槽a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一个卡槽a中设置有伸缩支架。
1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c内设有usb电源接口,所述移动电源通过usb电源接口为照明设备与警示设备供能。
19.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可伸缩照明设备与固定照明设备。
20.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可伸缩照明设备与固定照明设备并排设于本体的正面,所述固定照明设备设于三者正中。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发出警示声和/或警示光的警示设备,通过声光报警保障评估人员安全;通过设置多种卡槽,使多种设备牢固的卡扣在评估服上,方便携带各种设备,且设备不会轻易丢失与跌落,减低设备丢失在区间隧道等关键区域产生的安全风险,提高演练过程的整体安全水平,且便于评估人员快速使用、关闭、移动各设备,减轻评估人员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演练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25.上述附图中:1为本体,2为卡扣,3为照明按钮,4为报警按钮,5为可伸缩照明设备,6为固定照明设备,7为报警器,8为第一卡槽a,9为第二卡槽a,10为反光条,11为转动杆,12为卡槽d,13为桌板,14为伸缩杆,15为伸缩支架,16为桌板卡扣,17为工作面,18为警示灯,19为卡槽b,20为卡槽c,21为usb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7.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正面与反面,所述本体1可以为长袖也可以为短袖,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实施例采用短袖款式。
28.所述本体1的正面以及背面均设置有警示设备,所述警示设备用于发出警示声和/或警示光。具体地,所述警示设备包括报警器7与警示灯18,其中报警器7用于发出警示声,所述报警器7内嵌在本体1的正面,当评估人员在区间隧道等较危险区域需要发出警示信号或遇到危险后需要报警求救时,操作使其持续发出警鸣声音,以便保障评估人员安全;所述警示灯18用于发出警示光,参见图3,警示灯18数量为三,三个警示灯18内嵌在本体1的反面,当评估人员需要发出警示信号或遇到危险后需要报警求救时,操作使三个警示灯18同时闪烁红灯,为评估人员发出警示信号,保障评估人员安全需求。
29.所述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可伸缩照明设备5与固定照明设备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可伸缩照明设备5为可伸缩照明灯,可伸缩照明灯通过伸缩杆14设于本体1的正面,伸缩杆14是可改变形状的软杆,由碳素钢材料的金属波纹管制成,对软杆施加外力可发生塑性形变,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形变状态不回复,通过扭转和伸缩/拉长伸缩杆14,使得可伸缩照明灯伸缩、转动,可根据实际照明需要向外伸长与改变照明方向并维持不变,在评估打分时照亮评估表区域以便演练过程数据记录及评估打分工作的顺利完成;将伸缩杆14缩回后又可照亮评估人员前方区域,方便操作。固定照明设备6为固定内置照明灯,固定内置照明灯内嵌在本体1的正面,开启后为评估人员照亮前方区域,便于评估人员观察前方地面及演练情况。参见图1,可伸缩照明设备5、固定照明设备6与报警器7从左至右依次并排设于本体1的正面。
30.所述本体1正面设有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照明按钮3以及用于控制警示设备的报警按钮4。具体地,参见图1,照明按钮3内嵌于本体1正面的右上角(本体1左肩处),其与可伸缩照明灯与固定内置照明灯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按压开启后可打开固定内置照明灯和可伸缩照明灯,为演练人员照亮前方演练区域及写字板区域,满足演练环境下中的场景观察及评估打分需求。报警按钮4设置在在本体1正面的右上角(本体1左肩处),且设于照明按钮3下方,其与报警器7与警示灯18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按压开启后可打开本体1正面的报警器7和背面的警示灯18,报警器7持续发出报警警鸣,警示灯18闪烁红灯,在危险环境下通过警鸣和警示灯发出警示信号,保障评估人员安全。
31.所述本体1的右肩部固定有卡扣2,卡扣2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卡扣,卡扣2底部与右肩铆接在一起,卡扣2用于固定手电筒,通过螺栓调整卡扣空间大小以卡接手电筒,可牢固固定常用型号手电筒;在隧道或夜间高架区间等昏暗条件下,在可伸缩照明灯与固定内置照明灯无法满足照明需求时,可通过在肩膀上卡扣手电筒辅助照明,以充分满足昏暗环境下的演练评估需求。
32.参见图1

2,所述照明设备下方的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卡槽a,所述卡槽a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一个卡槽a中设置有伸缩支架15。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在并排设置的可伸缩照明设备5、固定照明设备6与报警器7下方的本体1正面设有第一卡槽a8与第二卡槽a9,第一卡槽a8与第二卡槽a9同样并排设置,则第一卡槽a8可以用于固定视频摄制设备,比如视频记录仪,将视频记录仪固定卡扣在第一卡槽a8上,第一卡槽a8保证了视频记录仪角度不易发生变化,保证摄像角度与范围满足工作记录需求。参见图2,第二卡槽a9上铆接有伸缩支架15,伸缩支架15尾端连接于第二卡槽a9上,操作伸缩支架15可使得伸缩支架15根据使用需求伸缩长短,伸缩支架15用于固定手机,随伸缩支架15调整手机与操作人员的距离,以便评估人员在演练评估过程中拍照和记录时间。
33.所述卡槽a下方的本体1上设有桌板13,所述桌板13可关于本体1开合,参见图1

2,于本体1的正面上设有凹槽,凹槽近本体1底部的侧边设有活页,活页上通过螺栓固接桌板13,使得桌板13可关于本体1开合,在评估时打开桌板13,参见图2,打开后的桌板13向上一面为工作面17,评估人员可在桌板13的工作面17上使用笔和评估表进行演练关键数据记录和演练情况打分,使用完毕后可便捷的将桌板13收回凹槽内。为了使桌板13在收纳好后能固定,在凹槽上部的本体1上设有可转动的桌板卡扣16,具体地,在本体1上固定转动杆11,桌板卡扣16旋接在转动杆11上,转动桌板卡扣16使之与收纳好的桌板13卡合,则桌板13被
固定不会往下掉,转动桌板卡扣16使之不与桌板13接触,则桌板13可以打开。
34.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装载手持式书写工具(笔)的卡槽d1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将卡槽d12设于用于收纳桌板13的凹槽侧边,在运营人员不评估时将笔卡在卡槽d12内,评估时从卡槽d12内取出笔,便于评估工具的携带与存放。
35.继续参见图3,于本体1的背面设有用于装载联络设备的卡槽b19以及用于装载移动电源的卡槽c20,卡槽b19与卡槽c20并排设置,且二者设于警示灯18下方的本体1背面,卡槽b19用于卡接联络设备,如对讲机,卡槽b19内铆接弹性开口管卡,可调整弹性开口管卡开口的大小以牢固的卡扣对讲机,保证其不会掉落和丢失。
36.所述卡槽c20内设有usb电源接口21,卡槽c20内同样铆接弹性开口管卡,弹性开口管卡内装载移动电源,移动电源通过电线与usb电源接口电性连接,usb电源接口与可伸缩照明设备5、固定照明设备6、报警器7以及警示灯18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从而将移动电源的电能传输至可伸缩照明设备5、固定照明设备6、报警器7以及警示灯18以提供电源供应。
37.对于评估环境在车站环境和白天场景,不需要照明和安全警示时,可不安装移动电源,故本体1的正面与反面均设有反光条10,使用反光条10满足评估员的基本安全需求。具体地,在卡槽a和桌板13之间,以及在本体1正面的底部,均粘接有反光条10,同样地,在警示灯18和卡槽b19、卡槽c20之间,以及在本体1反面的底部,均粘接有反光条10,便于其他人员或列车发现评估人员位置,保证评估人员在现场的基本安全需求。
38.为了更好的设置各种卡槽,使得设备易于固定,使用时不发生形变,所述本体1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或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碳或石墨化的树脂作为基体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在众多轻量化材料中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性,轻量化效果十分明显,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抗疲劳性,耐热烧蚀的性能好,平行于增强方向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能抗裂纹传播,可减震,抗辐射。通过选用重量轻、坚固、防火、抗辐射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保障设备在正常使用时位置和角度不易发生变化,本体1也不会轻易形变。
39.故本实施例所述的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具有以下优点:
40.(1)容易实施与推广,此设备适配轨道交通领域各种演练评估场景,可根据演练环境选择性搭配评估设备,并可推广至其他各领域演练评估场景使用,可满足专业性与通用性要求。
41.(2)提高演练评估效率,根据演练场景预先装配可选设备后,评估人员可快速与便捷的佩戴评估服,便于评估人员快速使用、关闭、移动各设备,减轻评估人员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演练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3)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多种设备牢固的卡扣在评估服上,不会不易丢失与跌落,减低设备丢失在区间隧道等关键区域产生的安全风险,提高演练过程的整体安全水平。
43.(4)保障评估人员安全,减少评估过程中的设备装配时间、减少评估人员双手的占用时间与频次,为评估人员提供满足需求的照明环境,充分保障常规与危险环境下评估人员的安全防护需要。
44.(5)经济适用,采用拓展式配备形式,构造精巧,制造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采购与投入一线使用。
4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是为轨道交通演练评估人员提供满足多种演练环境需要、
安全便捷、经济适用的专用评估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如下:
46.演练评估前: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根据演练科目,明确演练环境、演练人员岗位与数量、评估人员数量等信息,配备相应数量的评估服,其中演练环境为车控室、站台、站厅等照明环境和工作环境良好的演练岗位对应的评估人员可不配备手电筒、移动电源等;演练环境为高架或隧道内的轨行区等照明环境不佳、地形复杂、有行车风险等安全风险的环境可配备手电筒和移动电源,评估人员可启用补充照明和报警信号,以充分保障评估环境满足需求并保障运营安全;评估人员以盔甲式穿戴方式佩戴评估服,并使用评估服侧面的束带固定,佩戴简便。
47.评估人员装配视频记录仪、手机、笔、评估表等设备,视频记录仪卡扣在第一卡槽a8内并开启待用,手机卡扣在伸缩支架15上,笔卡扣在卡槽d12内,评估表收进折叠桌板内或由评估人随身携带;加配手电筒和移动电源,手电筒卡扣在卡扣2中,电源卡扣在卡槽c20中并连接usb电源接口21,为评估服的可伸缩照明设备5、固定照明设备6、报警器7以及警示灯18提供电源。
48.演练评估中:评估人员以人盯人的形式跟随演练人员,观察演练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是否携带齐全装备、是否正确操作设备、正确传达信息以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等,并将演练过程数据和演练评价数据记录在评估表上。
49.其中,车控室、站台、站厅等照明环境和工作环境良好的演练环境下,评估人员调整并固定视频记录仪角度,开启视频记录仪并全程记录演练人员过程情景;评估人员将伸缩支架15调整至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开启手机,根据时间显示记录演练过程关键时间,使用拍照功能记录留存关键过程场景或演练人员执行失误场景;评估人员打开桌板13,将评估表放置于桌板13上,取下卡槽d12内的笔,将演练过程数据和演练评价数据记录在评估表上;在需要跟随演练人员移动位置时,评估人员将笔扣回卡槽d12内,收起桌板13跟随演练人员快速移动,达到指定位置后重新打开桌板13并记录数据;
50.在高架或隧道内的轨行区等照明环境不佳、地形复杂、有行车风险等安全风险的环境中,评估人员在评估开始前,打开卡扣2内固定的手电筒以补充照明;按下照明按钮,开启固定照明设备6和可伸缩照明设备5,其中固定照明设备6照亮评估人员前方演练区域,评估人员调整可伸缩照明设备5使其照亮桌板13区域,便于评估人员在评估表上记录数据;视频记录仪、手机、桌板13的使用方式同站内演练环境;在不确定环境是否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可按下报警按钮,评估服内嵌的报警器7和警示灯18同时开启,发出警示声音并闪烁红灯,充分保障评估人员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
51.演练评估后:评估人员返回至车站车控室或站长室等区域,将桌板13、伸缩支架15等复位,以盔甲式穿戴形式脱下评估服,取下视频记录仪、手机、手电筒、移动电源等可拆卸设备,并将其存储至指定位置。
52.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专用服还有其他功能:在执行车站巡检、轨道巡检、设备维修等场景下的工作记录、人员防护,应急救援场景下的定位提醒和引导作用,也可拓展至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现场演练评估中使用该评估服进行现场评估的应用。
53.值得注意的是,照明按钮3控制打开照明设备以及报警按钮4控制打开警示设备的方法为成熟的现有技术,视频记录仪如何卡接于卡槽a内,手机如何卡接在伸缩支架15上同样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5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