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

文档序号:27177066发布日期:2021-10-30 11:06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


背景技术:

2.在有患者足部外伤后,足部需要使用多层纱布进行包扎,包扎后足部变得臃肿,无法继续穿原来的鞋子下地活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会在更换患者足部外敷料后,使用绷带帮助患者将原来的鞋子捆扎在足部,这样患者勉强能走路,但会导致患者走路不方便,且鞋子易松脱,甚至导致患者发生摔倒;临床发现有的患者就医时,会改造自己原有的鞋子,经过改造的鞋能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但是却损坏了一双鞋,造型五花八门,同时如果伤口有渗液的话,鞋子会有异味,会给患者及周边的人带来不佳的感受,同样容易导致患者伤口感染;临床中有的患者来医院就医过程中,会不穿鞋,如果不穿鞋,足部包扎的外敷料容易被污染,导致伤口易感染,给治疗增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具备方便病人穿鞋且避免出现伤口感染,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病人需要自制鞋子,同时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脚后跟挡布、侧边防护条与鞋头,所述脚后跟挡布与侧边防护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扯固定条,且拉扯固定条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鞋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鞋头的一端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有第一鞋面,所述第一鞋面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暖袋,所述保暖袋的内部设有保暖垫,所述第一鞋面的表面设有与保暖袋相适配的收纳槽。
5.本实用新型的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其中第一鞋面的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有第二鞋面,所述第二鞋面与第一鞋面的相对处均设有相互适配的魔术贴,所述第二鞋面与第一鞋面将保暖袋包裹在内部,所述保暖袋的表面设有透气方孔,所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的表面均设有与透气方孔相适配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布片,所述透气布片为竹浆纤维制成,所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均为一种pu限位制成,所述鞋底为一种聚氨酯树脂支撑,且鞋底的底部设有防滑纹,通过第二鞋面与保暖袋,使得能够在天气较为寒冷时,若病人被包扎的脚部露在外面,可将放置有保暖垫的保暖袋放置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之间的内部,即可为病人的脚部提供一定的保暖作用,提高了病人穿着时的舒适度。
6.本实用新型的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其中脚后跟挡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包裹布,所述包裹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拉扯固定条的数量为四个,且一个固定带与两个拉扯固定条为一组,两组固定带与拉扯固定条以鞋底的顶部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分布在鞋底的上方,两组固定带与拉扯固定条的表面均设有相互适
配的魔术贴,通过所设包裹布与固定带,使得能够更为稳定且牢固的将病人手术后的足部包裹住,方便病人鞋的穿脱。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鞋底与第一鞋面,使得在需要对足部包扎后的病人进行脚部鞋子的更换时,能够将病人的脚底先与鞋底贴合,随后将第一鞋面翻转与病人的脚面贴合,此时即可活动拉扯固定条,轻柔的将第一鞋面固定在病人的脚面,从而不需自己改造鞋子也能够使鞋子适应病人包扎后的脚部,达到了提高病人穿鞋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伤口感染的效果。
9.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鞋面与保暖袋,使得能够在天气较为寒冷时,若病人被包扎的脚部露在外面,可将放置有保暖垫的保暖袋放置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之间的内部,即可为病人的脚部提供一定的保暖作用,提高了病人穿着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鞋底;2、脚后跟挡布;3、侧边防护条;4、鞋头;5、拉扯固定条;6、连接带;7、第一鞋面;8、保暖袋;9、第二鞋面;10、透气布片;11、包裹布;1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7.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的足部外伤包扎后的专用鞋,包括鞋底1,鞋底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脚后跟挡布2、侧边防护条3与鞋头4,脚后跟挡布2与侧边防护条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扯固定条5,且拉扯固定条5的表面设有魔术贴,鞋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6,连接带6远离鞋头4的一端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有第一鞋面7,第一鞋面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暖袋8,保暖袋8的内部设有保暖垫,第一鞋面7的表面设有与保暖袋8相适配的收纳槽,通过鞋底1与第一鞋面7,使得在需要对足部包扎后的病人进行脚部鞋子的更
换时,能够将病人的脚底先与鞋底1贴合,随后将第一鞋面7翻转与病人的脚面贴合,此时即可活动拉扯固定条5,轻柔的将第一鞋面7固定在病人的脚面,从而不需自己改造鞋子也能够使鞋子适应病人包扎后的脚部,达到了提高病人穿鞋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伤口感染的效果。
18.第一鞋面7的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有第二鞋面9,第二鞋面9与第一鞋面7的相对处均设有相互适配的魔术贴,第二鞋面9与第一鞋面7将保暖袋8包裹在内部,保暖袋8的表面设有透气方孔,第一鞋面7与第二鞋面9的表面均设有与透气方孔相适配的透气孔,透气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布片10,透气布片10为竹浆纤维制成,第一鞋面7与第二鞋面9均为一种pu限位制成,鞋底1为一种聚氨酯树脂支撑,且鞋底1的底部设有防滑纹,通过第二鞋面9与保暖袋8,使得能够在天气较为寒冷时,若病人被包扎的脚部露在外面,可将放置有保暖垫的保暖袋放置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之间的内部,即可为病人的脚部提供一定的保暖作用,提高了病人穿着时的舒适度。
19.脚后跟挡布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包裹布11,包裹布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2,固定带12的数量均为两个,拉扯固定条5的数量为四个,且一个固定带12与两个拉扯固定条5为一组,两组固定带12与拉扯固定条5以鞋底1的顶部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分布在鞋底1的上方,两组固定带12与拉扯固定条5的表面均设有相互适配的魔术贴,通过所设包裹布11与固定带12,使得能够更为稳定且牢固的将病人手术后的足部包裹住,方便病人鞋的穿脱。
2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能够将病人包扎后的足部放至鞋底1上,在天气较为寒冷时,可将放置有保暖垫的保暖袋放置到第一鞋面与第二鞋面之间的内部,随后将第一鞋面7与第二鞋面9粘接在一起,此时将第一鞋面7与第二鞋面9翻动至病人的脚面处,活动固定带12与拉扯固定条5,根据病人此时足部的肿胀程度,将第一鞋面7和第二鞋面9稳定牢固的固定在病人的脚面上,适应病人包扎后的足部,同时保证鞋子的散热与透气性。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