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8748发布日期:2021-12-29 14:2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拖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


背景技术:

2.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头,多为平底,而后半截通常没有鞋帮。拖鞋在不伤害鞋和脚的前提下,只通过鞋或脚,或鞋和脚的方向平行于脚底的三块突起,或是鞋底内面所在的近似平面且与小腿轴心延长线共平面的运动就能使鞋和脚分离,由于其便利性和舒适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普通拖鞋的穿入角度通常较小,对于一些脚部肿胀的患者较难穿入,即使勉强穿入,患者脚部的舒适度也较差。并且由于脚肿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平衡控制程度有相当程度的弱化,在一些光滑地面容易摔倒,造成损伤。。
3.为解决现有拖鞋尺寸不可调、防滑性差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旨在解决现有拖鞋尺寸不可调、防滑性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包括鞋底和鞋头,所述鞋底包括防滑部、支撑部、接触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防滑部之间,所述防滑部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防滑面,所述防滑面抵接地面,所述接触部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防滑面,所述第二防滑面抵接脚部;所述鞋头包括包裹部以及调节带,所述鞋底包括宽头端和窄头端,所述包裹部的中部拱起形成凸型结构,所述包裹部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宽头端两侧连接,所述包裹部的中部环绕所述宽头端形成通道便于脚部伸入,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包裹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调节带绕所述第一端转动,所述调节带朝向所述包裹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粘贴面,所述包裹部背离所述宽头端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第二粘贴面根据所述第二端距离第一端的距离进行可调节式粘贴。
7.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滑面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按摩磁石。
8.优选地,所述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采用魔术贴粘贴形式,所述第一粘贴面为勾面,所述第二粘贴面为毛面。
9.优选地,所述调节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带分别位于所述包裹部与所述宽头端连接的两侧。
10.优选地,所述调节带背离所述包裹部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粘贴面,所述第三粘贴面为勾面。
11.优选地,所述支撑部采用eva橡塑发泡材质。
12.优选地,所述鞋底厚度为10mm

15m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对于鞋底,接触部、支撑部以及防滑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使用者脚底与接触部抵接,鞋底的防滑部与地面抵接,使用者脚底与接触部形成一层防滑作用,防滑部与地面再形成一层防滑作用,双重防滑提高使用者的防滑能力,即使是平衡控制程度较差的脚部肿胀的患者依然可以有效防滑,避免摔倒,同时位于防滑部和接触部之间的支撑部为使用者提供强度支撑,提高其使用牢固程度。对于鞋头,调节带设置于包裹部上,通过调节带下方的第一粘贴面与包裹部上方的第二粘贴面的粘贴位置不同进行鞋头的松紧程度调节,脚肿患者在使用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前,将第一粘贴面与第二粘贴面分离,包裹部与接触部之间的空隙较大,便于患者脚部伸入,在患者脚部伸入后,使调节带朝向包裹部远离窄头端的一端拉伸后将第一粘贴面与第二粘贴面粘贴,使包裹部与接触部之间的空隙变小,便于脚部固定于包裹部中,防止脱落,在使用过程中,若患者察觉包裹部过紧或过松,可适当将调节带向前后或向后灵活调整,尺寸可调,适用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的左右两脚拖鞋调节带均展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的左脚拖鞋调节带粘贴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的左脚拖鞋鞋底俯视图。
17.附图标号说明:
[0018][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1]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至图3中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至图3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对应地随之改变。
[002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如图1至图3所示,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包括鞋底10和鞋头20,其中,鞋底10鞋底10包括防滑部11、支撑部12、接触部13,支撑部12设置于接触部13和防滑部11之间,防滑部11背离支撑部1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防滑面111,防滑面抵接地面,接触部13背离支撑部12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防滑面131,第二防滑面131抵接脚部;鞋头20包括包裹部21以及调节带22,鞋底10包括宽头端110和窄头端120,包裹部21的中部拱起形成凸型结构,包裹部21的底端分别与宽头端110两侧连接,包裹部21的中部环绕宽头端110形成通道便于脚部伸入,调节带22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23和第二端224,第一端223与包裹部2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端224带动调节带22绕第一端223转动,调节带22朝向包裹部2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粘贴面221,包裹部21背离宽头端11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粘贴面211,第一粘贴面221与第二粘贴面211根据第二端224距离第一端223的距离进行可调节式粘贴。左右两脚的结构根据左右脚脚型不同对称设计。
[0025]
具体地,如图1至图2所示,鞋头20和鞋底10上下设置,对于鞋底10,接触部13、支撑部12以及防滑部1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使用者脚底与接触部13抵接,鞋底10的防滑部11与地面抵接,使用者脚底与接触部13形成一层防滑作用,防滑部11与地面再形成一层防滑作用,双重防滑提高使用者的防滑能力,即使是平衡控制程度较差的脚部肿胀的患者依然可以有效防滑,避免摔倒,同时位于防滑部11和接触部13之间的支撑部12为使用者提供强度支撑,提高其使用牢固程度。对于鞋头20,调节带22设置于包裹部21上,通过调节带22下方的第一粘贴面221与包裹部21上方的第二粘贴面211的粘贴位置不同进行鞋头20的松紧程度调节,脚肿患者在使用尺寸可调式防滑拖鞋前,将第一粘贴面221与第二粘贴面211分离,包裹部21与接触部13之间的空隙较大,便于患者脚部伸入,在患者脚部伸入后,使调节带22朝向包裹部21远离窄头端120的一端拉伸后将第一粘贴面221与第二粘贴面211粘贴,使包裹部21与接触部13之间的空隙变小,便于脚部固定于包裹部21中,防止脱落,在使用过程中,若患者察觉包裹部21过紧或过松,可适当将调节带22向前后或向后灵活调整,尺寸可调,适用程度更高。
[0026]
第一防滑面111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防滑纹1111,第二防滑面13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按摩磁石1311。如图1至图3所示,圆形防滑纹1111具有更好的防滑缓冲效果,而按摩磁石1311在人们适用拖鞋时可舒筋活络,特别是对于脚肿患者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0027]
第一粘贴面221和第二粘贴面211采用魔术贴粘贴形式,第一粘贴面221为勾面,第
二粘贴面211为毛面。如图1和图2所示,魔术贴式的粘贴方式适用方便且成本较低,有利于生产销售。
[0028]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带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带22分别位于包裹部21与宽头端110连接的两侧。调节带22背离包裹部21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粘贴面222,第三粘贴面222为勾面。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调节带22分别设置于包裹部21左右两端,且两个调节带22朝向包裹部21的一面均设置为毛面,两个调节带22背离包裹部21的一面均设置为勾面,即左侧的调节带22先与包裹部21粘贴后,右侧的调节带22可继续与左侧的调节带22以及包裹部21同时粘贴,且粘贴强度不受影响,由左右两侧的调节带22相互配合调整包裹部21的松紧程度更为便利和有效。
[0029]
支撑部12采用eva橡塑发泡材质。eva橡塑发泡材质的支撑部12技能提高鞋底10的支撑强度,同时也可提升使用者踩踏的舒适度。鞋底10厚度为10mm

15mm。本实施例中,鞋底10厚度为12mm,确保舒适度与成本平衡。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