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8992发布日期:2022-05-17 14:1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


背景技术:

2.头盔是保护头部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冲击时保护佩戴者的头部,阻止或减轻伤害乃至挽救佩戴者的生命的防护头具。
3.现有的头盔,主要由外壳、内衬、悬挂系统三部分组成,而头盔的壳体都由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如金属、工程塑料、凯芙拉纤维等等,通过它的变形来吸收大部分冲击力;内衬材料具有吸汗、保暖、减震的功能,军用头盔则往往还具有进一步减缓冲击力、防止壳体碎片伤及头部的功能;悬挂系统则是介于壳体与内衬之间的部分,通常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佩戴者头型的差别。
4.申请号为201520889793.7的专利申请《多功能车用头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车用头盔,其公开日为2016年5月11日,所述多功能车用头盔包含有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上系有两条扣带,所述扣带的自由端连接有卡扣,所述头盔本体的外表面上贴附有反光贴,所述头盔本体底部通过带子系有口罩;所述头盔本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端部安装有反光镜。然而,该头盔上的扣带均固定在头盔本体两侧,再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绑定,由此存在头盔与悬挂系统无法便捷拆装、清洗、维护、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的头盔的悬挂系统不易拆装、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至少包括:
6.一内盔,所述内盔上设有一防脱装置;
7.所述防脱装置包括一带状结构,所述带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内盔的两侧以使所述轻防盔佩戴于人体头部时不易掉落;以及
8.一外套,所述外套用于容置内盔,并使所述内盔的外表面被部分或全部遮蔽。
9.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内盔顶部外壁设有向上延伸的防撞凸出部。
1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凸出部具有一顶部,所述顶部纵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
1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凸出部上具有若干通孔。
1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凸出部还包括支撑所述顶部的底部,所述通孔分布在所述防撞凸出部的底部侧壁和/或顶部的至少一斜面上。
13.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内盔的至少一侧面还具有若干透气孔。
1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的顶部具有一用于将所述轻防盔内的气体导出的导流结构。
1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内衬,所述内衬设于所述内盔的内侧。
16.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内衬上设有至少一个内衬通孔。
17.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带状结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所述内盔可拆卸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9.通过防脱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该轻防盔在佩戴时,不易掉落,同时,防脱装置可以进行拆卸收纳,有利于防脱装置与内盔分离,有利于使防脱装置与内盔分离,从而便于各组件的维护、清洗、更换。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的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式轻防盔的内盔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内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盔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0内盔
ꢀꢀꢀꢀꢀꢀꢀꢀꢀꢀꢀꢀꢀꢀꢀꢀ
11防撞凸出部
ꢀꢀꢀꢀꢀꢀꢀꢀꢀꢀ
12通孔
29.13透气孔
ꢀꢀꢀꢀꢀꢀꢀꢀꢀꢀꢀꢀꢀꢀ
20防脱装置
ꢀꢀꢀꢀꢀꢀꢀꢀꢀꢀꢀꢀ
21带状结构
30.22卡扣
ꢀꢀꢀꢀꢀꢀꢀꢀꢀꢀꢀꢀꢀꢀꢀꢀ
23卡接固定件
ꢀꢀꢀꢀꢀꢀꢀꢀꢀꢀ
30外套
31.31帽沿
ꢀꢀꢀꢀꢀꢀꢀꢀꢀꢀꢀꢀꢀꢀꢀꢀ
40内衬
ꢀꢀꢀꢀꢀꢀꢀꢀꢀꢀꢀꢀꢀꢀꢀꢀ
41内衬通孔
32.50导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轻防盔,至少包括:
36.一内盔10,所述内盔10上设有一防脱装置20;
37.所述防脱装置20包括一带状结构21,所述带状结构2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内盔10的两侧以使所述轻防盔佩戴于人体头部时不易掉落;以及
38.一外套30,所述外套30用于容置内盔10,并使所述内盔10的外表面被部分或全部遮蔽。
39.作为一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所述轻防盔至少包括一内盔10和一外套30,所述外套30内设有一主要用于防护的内盔10;
40.其中,所述外套30可以为透气材质,例如布套,也可以为不透气材质,例如塑料外套,当所述外套30采用透气材质时,可以直接套设于所述内盔10外表面;而当所述外套30为不透气材质时,则可以优选在所述外套30与所述内盔10之间设置一间隙以使气体内部的气体可以进行流通交换,避免直接堆积在内盔10内部,同时所述外套30则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与所述内盔10连接,例如设置凸起与凹槽的卡接方式等;而在透气与不透气材料中,还可以进行软质、硬质、弹性、刚性等多种不同材质的选取;
41.由此,当所述外套30将所述内盔10容置于其中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套30将内盔10的外表面结构进行遮蔽,使得该轻防盔更为美观,并根据不同材质的实际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保护,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外套30的颜色或图案调整拥有区分不同使用者的轻防盔,或同一使用者在拥有的多个轻防盔时进行有效区分;
42.此外,所述内盔10上设有一防脱装置20;所述防脱装置20包括一带状结构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状结构21为一布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带状结构21还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松紧带等,而所述带状结构2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内盔10的两侧;
43.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优选方案中,如图2、4、6所示,所述带状结构21的两端可以设置有易拆装的卡扣22,从而实现该卡扣22与所述带状结构21的便捷更换、维护,同时,在所述内盔10两侧外表面设置与该卡扣22相匹配的卡接固定件23,从实现将该带状结构21可拆卸的与所述内盔10连接,当然,在一些其他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所述内盔10的内表面设置卡接固定件23,从而实现与卡扣22的卡接固定;
44.正是基于所述防脱装置20的设置,当所述轻防盔佩戴于人体头部时,通过连接在内盔10上的带状结构21与内盔10的配合固定,使得该轻防盔不易掉落,且脱下时,则可以将带状结构21的一端进行拆卸,从而实现轻防盔的取下;
45.不仅如此,当所述轻防盔在不需要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防脱装置20拆下,一些相同款式下的轻防盔,可以实现一防脱装置20适配多个轻防盔,从而降低购买成本,并且在不使用时,所述防脱装置20可以进行拆卸收纳,从而有利于所述防脱装置20与所述内盔10分别进行维护、清洗、更换。
4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盔10顶部外壁设有向上延伸的防撞凸出部11,防撞凸出部11的设计可以在存在一定危险的作业时,当有硬物碰撞轻防盔帽体表面时,由于防撞凸出部11的存在,可以使得冲击力得到缓冲,从而降低对头部的碰撞力,不仅更好的保证了佩戴者的安全,同时还可以降低硬物碰撞后对盔体的损坏。
47.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防撞凸出部11具有一顶部,所述顶部纵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防撞凸出部11的顶部采用三角形设计,一方面三角形的稳定性更为优异,同时三角形的斜面在受到碰撞时更易卸力,从而更好的保护盔体不受破坏。
48.作为一优选方案,如图2-4所示,所述防撞凸出部11上具有若干通孔12,通过在所
述防撞凸出部11上设置通孔12可以更好地将内盔10内的热气散出。
49.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防撞凸出部11还包括支撑所述顶部的底部,所述通孔12分布在所述防撞凸出部11的底部侧壁和/或顶部的至少一斜面上,通过在底部侧壁以及顶部斜面上设置通孔12,可以更好的将内盔10内的热气散出。
50.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内盔10的至少一侧面还具有若干透气孔13,在内盔10的侧面设置透气孔13,可以有效的将内盔10内的热气散出,当然,透气孔13的数量以及是否需要在两侧面均进行设置,则可以根据内盔10使用材质以及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
51.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30的顶部具有一用于将所述轻防盔内的气体导出的导流结构50,即所述导流结构50可以为在所述外套30顶部设置的一气体流通通道,当外套30的透气效果不佳是,可以藉由该导流结构50将轻防盔内的热气或其他气体进行排出。
52.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内衬40,所述内衬40设于所述内盔10的内侧,所述内衬40的设计,一方面是基于内盔10一定程度上为主要的保护结构,因此其采用的材质一般较硬,而内衬40的设置则可以避免穿戴者的头部直接接触内盔10,在出现轻微碰撞时,穿戴者的头部不会直接与内盔10进行碰撞;而优选地,所述内衬40与所述内盔10之间一般是具有一定的间距的,从而更好的实现缓冲。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衬40上设有至少一个内衬通孔41,内衬通孔41的设计,可以有效疏通头部的热气。
5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带状结构21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所述内盔10可拆卸连接,当然,应说明,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而卡扣的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排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5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30具有一帽沿31,所述帽沿31可以便于拿起所述轻防盔,同时具有一定的遮阳挡雨的作用。
5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带状结构21的长度可调节,所述长度可调节的带状结构21可以使得该防脱装置20的适应性更强,当然实现所述带状结构21的长度调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诸如书包带等方式实现,此处不做一一赘述。
57.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内盔、防撞凸出部、通孔、透气孔、防脱装置、带状结构、卡扣、卡接固定件、外套、帽沿、内衬、内衬通孔、导流结构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