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3601发布日期:2021-12-18 01:4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睫毛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美妆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使眼睫毛向上弯曲的睫毛夹。


背景技术:

2.通常,使眼睫毛向上弯曲的睫毛夹;如公告号为cn207666188u的睫毛夹;
3.公告号为cn207186253u的夹合式眼睫毛夹;
4.公告号为cn207084407u的睫毛夹;
5.现有的睫毛夹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夹持手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上弧形夹片,第二支架上设有下弧形座,下弧形座上安装有弧形弹性件;第一夹持手柄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夹持手柄通过连接臂连接弧形座;通过按压夹持手柄,驱动下弧形座上的弧形弹性件挤压上弧形夹片以使眼睫毛向上弯曲。
6.现有的睫毛夹上,下弧形座的两端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套在第一支架的两根柱子上,按压夹持手柄,连接臂驱动下弧形座沿着柱子移动向上弧形夹片挤压,下弧形座上的弧形弹性件与上弧形夹片之间形成一夹合间隙。
7.现有的睫毛夹结构,由于第一支架上的两根柱子与夹合间隙基本处于同一个曲面上,当用户整理眼睫毛时,第一支架上的两根柱子可能干扰到对睫毛的整形处理,同时也会误夹持眼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睫毛夹,供弧形下夹部导向的支撑柱不易干扰到睫毛的整形处理。
9.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睫毛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10.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两根支撑柱和弧形上夹部;
11.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弧形下夹部;所述的弧形上夹部与所述的弧形下夹部形成夹持睫毛的弧形夹合口;
12.所述的弧形下夹部的两侧设有带导向孔的连接部,所述的导向孔套在所述的支撑柱上;所述的弧形夹合口所形成的弧形面与所述的支撑柱相互错开。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弧形下夹部的两端部位于所述的支撑柱的前侧,所述的支撑柱位于弧形夹合口所形成的弧形面的后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连接部由弧形下夹部的端部向后延伸至支撑柱位置,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连接部向下弯曲并向后延伸,以使导向孔位于弧形下夹部的下方位置。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弧形下夹部的端部与支撑柱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空隙距离为0.1

5毫米。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弧形上夹部的横截面呈弯曲状,在弧形上夹部的上端面具有一上弧形面,上弧形面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的弧形下夹部配合的上夹持棱。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弧形下夹部包括与支撑柱活动连接的弧形基座和弧形弹性件,所述的弧形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的弧形基座上,所述的弧形弹性件与弧形上夹部配合。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弧形基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弧形弹性件的下部置于所述的凹槽内。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按压手柄和两个倾斜臂,所述的支撑柱位于倾斜臂的上方;
21.所述的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按压手柄和与第二按压手柄轴接的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上端连接在弧形下夹部的底部。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支撑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上端连接于弧形下夹部的底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按压手柄的前端。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端通过轴销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按压手柄的前端。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弧形夹合口所形成的弧形面与支撑柱相互错开,用户在夹合睫毛过程中,弧形面靠近睫毛根部,此时支撑柱与弧形面错开,一方面可以避免支撑柱摩擦、硌应眼皮或弧形下夹部与支撑柱的空隙夹疼眼皮;另一方面,支撑柱不在弧形面沿其既有弯曲度左右延伸的延伸弧面上,使得眼周两端侧的睫毛也能够不受阻碍地伸入至弧形夹合口内,弧形下夹部与弧形上夹部能够完全夹合眼周的全部睫毛,进一步提高睫毛夹合后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睫毛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睫毛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式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第一按压手柄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如图1和图2所示,睫毛夹100,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夹持组件10和第二夹持组件20。其中,第一夹持组件10包括两根支撑柱11和弧形上夹部12;弧形上夹部12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柱11上。
35.更为具体的是,第二夹持组件20包括弧形下夹部22;弧形上夹部12与弧形下夹部22形成夹持睫毛的弧形夹合口h;弧形夹合口h在弧形下夹部22上下移动过程中对应开合。使用时,用户将睫毛夹100上的弧形夹合口h对准并移动至睫毛根部的合适位置处,继而相向夹合两个按压手柄,以使睫毛向上卷翘。
36.实际安装时,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弧形下夹部22的两侧设有带导向孔23的连接部k,导向孔23套在支撑柱11上;弧形夹合口h所形成的弧形面s与支撑柱11相互错开;其中,支撑柱60与弧形面s相互错开,是指支撑柱60不在弧形面s沿其既有弯曲度左右延伸的延伸弧面上。
37.一方面可以避免支撑柱11摩擦、硌应眼皮或弧形下夹部22与支撑柱11的空隙夹疼眼皮;另一方面,支撑柱11不在弧形面s沿其既有弯曲度左右延伸的延伸弧面上,使得眼周两端侧的睫毛也能够不受阻碍地伸入至弧形夹合口h内,弧形下夹部22与弧形上夹部12能够完全夹合眼周的全部睫毛,进一步提高睫毛夹合后的效果。
38.另外,本实施例中弧形面s与支撑柱11相互错开的形式可以为:支撑柱11位于弧形面s两端的正后侧、斜后侧或其他错开位置形式,该技术手段意在达到弧形下夹部22与支撑柱11之间的空隙f错开于弧形面s的效果。弧形面s的弧度与人体眼部位置处的弧度相当,以使用户夹睫毛时更为舒适。
3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弧形下夹部22的两端部位于支撑柱11的前侧,支撑柱11位于弧形夹合口h所形成的弧形面s的后侧。
40.连接部k由弧形下夹部22的端部向后延伸至支撑柱11位置,连接部k通过弧形下夹合部22两端处的下侧面向下并向后延伸形成,且如图1、图3所示,该连接部k优选呈“l”型状。安装时,将导向孔23套在支撑柱11上,以使在用户夹睫毛时,弧形下夹部22可沿着支撑柱11上下移动。
41.连接部k向下弯曲并向后延伸,以使导向孔23位于弧形下夹部22的下方位置。
42.如上文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弧形下夹部22的端部与支撑柱11之间存在空隙f,该空隙f错开于弧形面s,该空隙f距离为0.1

5毫米。
43.如图1和图3所示,弧形上夹部12的横截面呈弯曲状,在弧形上夹部12的上端面具有一上弧形面m,上弧形面m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与弧形下夹部22配合的上夹持棱12k。另外,本实施例中弧形上夹部12包括一推压面,一方面推压面能够更充分地推起眼皮以露出全部睫毛根部,便于弧形上夹部12与弧形下夹部22能够更完全地夹合睫毛;另一方面,该推
压面的弧度与人体眼部位置处的弧度相当,以使用户夹睫毛时更为舒适。
4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弧形下夹部22包括与支撑柱11活动连接的弧形基座221和弧形弹性件222,弧形弹性件222安装于弧形基座221上,弧形弹性件222与弧形上夹部12配合。更为优选的是,弧形基座221上设有凹槽223,弧形弹性件222的下部置于凹槽223内。
45.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夹持组件10还包括第一按压手柄14和两个倾斜臂13,支撑柱11位于倾斜臂13的上方;第二夹持组件20还包括第二按压手柄24和与第二按压手柄24轴接的支撑臂30。
46.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按压手柄24与支撑臂30轴接处即为本实施例中所指的轴接部a,轴接部a上设有一轴接中孔a1,第一支臂31的下端设有第一轴接孔b1,第二支臂32的下端设有第二轴接孔b2,第一支臂31的下端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分别位于轴接部a的两侧,支撑臂30的上端连接在弧形下夹部22的底部。
47.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通过轴销结构连接于第二按压手柄24前侧的轴接部a上。本实施例中的轴销结构优选为铆钉40,铆钉40分别穿过第一轴接孔b1、轴接中孔a1和第二轴接孔b2,以将第二按压手柄24、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三者进行转动连接。
48.具体而言,铆钉40包括中间的轴部41及轴部41两端的限制部42,轴部41穿过第一轴接孔b1、轴接中孔a1、第二轴接孔b2,且两个限制部42分别限制在第一支臂31的外侧和第二支臂32的外侧。
49.更为具体的是,支撑臂30包括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上端连接于弧形下夹部22的底部,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按压手柄24的前端。
50.如图1所示,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间距小于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上端间距。两个支臂的下端用于与轴接部a转动固定,因此下端的间距可以较小,以满足安装需求;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上端焊接在弧形下夹部22的底部,两个支臂的上端间距较大是为了起到更好地支撑弧形下夹部22,用户操作两个手柄对睫毛夹合时将更为稳定、省力。
5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按压手柄24的前端设有一轴接部a,第一支臂31的下端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分别布置在轴接部a的两侧,继而通过铆钉40依次穿过第一支臂31、轴接部a及第二支臂32下端开设的轴接孔a1以将三者转动连接;两个支臂各自独立连接在轴接部a两侧,一方面避免两支臂转动时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将传统的支臂组件分成两个支臂,以与轴接部形成两个连接点以增加稳定性,从而提高睫毛夹夹合睫毛时的稳定性。
52.优选地,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的轴接孔所在端部呈圆环状,与之匹配的是,第二按压手柄24的轴接部a呈圆环状。以使睫毛夹100的整体外表面圆滑、光洁,避免棱角硌应用户皮肤。
53.在实际设计时,优选地,第二按压手柄20可以由金属杆弯折形成,以在第二按压手柄20的轴接部a形成两根支杆t,每个支杆t上分别具有一个轴接分孔t1,两个轴接分孔组成轴接中孔a1。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联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睫毛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