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9623发布日期:2021-12-08 14:05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卡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


背景技术:

2.当前医院广泛采用门禁管理,工作人员刷卡进入工作用房或通道,需要从口袋拿出放进,某医院对门禁卡及卡套进行细菌采样,结果卡套的污染率高达75.00%。在精神科隔离观察病房的工作人员,均需穿隔离衣上班,门禁卡放在胸前的口袋容易掉落或脱隔离衣时一并扔掉。而市售卡套只能悬挂在脖子或钥匙圈上,取用不便且有危险,而且容易被污染。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将门禁卡用宽松紧带固定在前臂隔离衣内,进行刷卡时,只需举起前臂刷卡开门,无需反复从口袋取出和放回门禁卡。但此种自制门禁卡套不规范,使用时也不方便,为此,提出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包括:
6.用于容置门禁卡的主体组件和将所述主体组件绑设在手臂上的收紧组件;
7.所述主体组件具有进卡口及与所述进卡口相连通的置卡腔,所述进卡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卡口封闭的扣合装置;
8.所述收紧组件包括:松紧带及所述松紧带锁固在手臂上的锁固装置,当所述松紧带绕设在手臂上时,所述锁固装置能够将所述松紧带锁紧。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四边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料层的四边,二者内部的空间形成所述置卡腔。
10.在一个实施例中,
11.所述扣合装置包括第二面料层、第一子扣、第一母扣;
12.所述第二面料层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料层的前表面;
13.所述第一子扣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料层上且远离所述第二面料层与所述第一面料层的缝合处;
14.所述第一母扣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层上,所述第一母扣与所述第一子扣相适配。
15.在一个实施例中,
16.所述收紧组件还包括第一橡胶壳体,所述第一橡胶壳体具有相对的左端和右端;
17.所述松紧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左端伸出;
18.所述锁固装置包括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所述第二子扣设置于所述松紧带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伸出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母扣设置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右端;
19.所述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相适配,二者扣合时,可将松紧带锁固在手臂上。
20.在一个实施例中,
21.所述收紧组件还包括第一杆体;
22.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内;
23.所述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且所述松紧带成卷缠绕在所述第一杆体上。
24.在一个实施例中,
25.所述收紧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橡胶壳体,其中一个第二橡胶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下侧内壁上,另一个第二橡胶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上侧内壁上;
26.所述第一杆体的上、下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橡胶壳体内。
27.在一个实施例中,
28.所述第二橡胶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凹槽;
29.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所述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且绕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
30.在一个实施例中,
31.所述第二橡胶壳体内还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
32.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所述圆形滑块的内侧壁粘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
33.在一个实施例中,
34.所述第一母扣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电池与控制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警报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警报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35.在一个实施例中,
36.所述第二母扣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紧组件,可将门禁卡锁固在手臂上,方便使用的同时可以防止丢失。
3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表面内部结构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橡胶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表面结构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料层与第三面料层的内部结构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路图。
46.附图标记:1、主体组件;101、第一面料层;102、进卡口;103、第二面料层;104、第一子扣;105、第一母扣;106、第三面料层;2、收紧组件;201、第一橡胶壳体;202、第二橡胶壳体;203、第一滑槽;204、第一凹槽;205、圆形滑块;206、第一杆体;207、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8、松紧带;3、第一压力传感器;4、电池;5、第二杆体;6、第二子扣;7、第二母扣;8、警报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硅胶垫;11、控制器;12、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4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4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包括:
50.用于容置门禁卡的主体组件1和将所述主体组件1绑设在手臂上的收紧组件2;
51.所述主体组件1具有进卡口102及与所述进卡口102相连通的置卡腔,所述进卡口102处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卡口102封闭的扣合装置;
52.所述收紧组件2包括:松紧带208及所述松紧带208锁固在手臂上的锁固装置,当所述松紧带208绕设在手臂上时,所述锁固装置能够将所述松紧带208锁紧。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面料层101和第三面料层106,所述第一面料层101的四边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料层106的四边,二者内部的空间形成所述置卡腔。
54.所述扣合装置包括第二面料层103、第一子扣104、第一母扣105;
55.所述第二面料层103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料层101的前表面;
56.所述第一子扣104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料层103上且远离所述第二面料层103与所述第一面料层101的缝合处;
57.所述第一母扣105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料层101上,所述第一母扣105与所述第一子扣104相适配。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组件2还包括第一橡胶壳体201,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具有相对的左端和右端;
59.所述松紧带20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内,另一端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左端伸出;
60.所述锁固装置包括第二子扣6和第二母扣7,所述第二子扣6设置于所述松紧带208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伸出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母扣7设置于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右
端;
61.所述第二子扣6和第二母扣7相适配,二者扣合时,可将松紧带208锁固在手臂上。
6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紧组件2还包括第一杆体206;
63.所述第一杆体20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内;
64.所述松紧带20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杆体206的外壁,且所述松紧带208成卷缠绕在所述第一杆体206上。
65.进一步地,所述收紧组件2还包括两个第二橡胶壳体202,其中一个第二橡胶壳体202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下侧内壁上,另一个第二橡胶壳体202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杆体206的上、下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橡胶壳体202内。
6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橡胶壳体202内形成有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内设置有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所述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04的内侧壁,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且绕设于所述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
6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橡胶壳体202内还形成有第一滑槽203,所述第一滑槽203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04的上方;所述第一滑槽203内设置有圆形滑块205,所述圆形滑块20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03的内侧壁,所述圆形滑块205的内侧壁粘接于所述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
6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扣105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外侧壁安装有电池4与控制器11,所述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内侧壁安装有警报器8,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警报器8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6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母扣7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8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70.上述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大体的说明,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71.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门禁卡套,包括主体组件1和收紧组件2,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面料层101、进卡口102、第二面料层103、第一子扣104、第一母扣105和第三面料层106,第一面料层101的四边缝合连接于第三面料层106的四边,第一面料层101的前表面缝合连接于第二面料层103的一侧,进卡口102开设于第一面料层101的前表面,第二面料层103的后表面缝合连接于第一子扣104的前表面,第一面料层101的前表面缝合连接于第一母扣105的后表面,第一子扣104与第一母扣105相适配;
72.收紧组件2包括第一橡胶壳体201、第二橡胶壳体202、第一滑槽203、第一凹槽204、圆形滑块205、第一杆体206、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和松紧带208,第二橡胶壳体202共设置两个,一个第二橡胶壳体202的下表面粘接于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内侧底壁,另一个第二橡胶壳体202的上表面粘接于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内侧顶壁,第一凹槽204开设于第二橡胶壳体202的上表面,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凹槽204的内侧壁,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的另一端粘接于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绕设于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粘接于松紧带208的一端,松紧带208绕设在第
一杆体206的外侧壁。
7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橡胶壳体201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松紧带208的外侧壁,松紧带208的一端缝合连接有第二杆体5,通过设置第二杆体5,防止松紧带208被收紧组件2拉入第一橡胶壳体201内,方便人员拉动松紧带208。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03开设于第一凹槽204的内侧顶壁,圆形滑块20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03的内侧壁,圆形滑块205的内侧壁粘接于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通过转动第一杆体206,圆形滑块205在第一滑槽203内转动,既能固定第一杆体206的位置,又能辅助第一杆体206转动。
7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母扣105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外侧壁安装有电池4与控制器11,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内侧壁安装有警报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8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第一母扣105和第一子扣104分开后,从而触发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压力传感器3对控制器11发信号后,控制器11向警报器8发出信号,警报器8发出响声,提醒使用人员门禁卡有掉落的风险。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松紧带208的一侧缝合连接有第二子扣6,第一橡胶壳体201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母扣7,第二子扣6与第二母扣7相适配,第二母扣7的内侧底壁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8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第二子扣6与第二母扣7分开后,从而触发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9对控制器11发信号后,控制器11对警报器8发出信号,警报器8发出响声,提醒使用人员门禁卡有掉落的风险。
7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面料层106的后表面缝合连接于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前表面,第三面料层106与第一橡胶壳体201缝合连接,加固其相连稳定性,不易分开掉落。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料层101的后表面与第三面料层106的前表面粘接有海绵垫12,通过在第一面料层101与第三面料层106的之间粘接有海绵垫12,在增强舒适性的同时又能保护门禁卡。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橡胶壳体201的后表面粘接有硅胶垫10,通过设置硅胶垫10,在使用人员使用时能提高体感的舒适性。
8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料层101、第二面料层103与第三面料层106的材质为高弹的莱卡氨纶和聚醋化合物交织而成,松紧带208的材质为棉或化纤为经、纬纱,与一组橡胶丝(乳胶丝或氨纶丝)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
81.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4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与控制器11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1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警报器8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82.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的型号为cp

pwm,警报器8的型号为gst

hx

f8502,第一压力传感器3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型号为gss406,电池4的型号为aa3000。
83.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门禁卡通过进卡口102放入内部,然后将第二面料层103放下封住进卡口102,然后将第一子扣104扣在第一母扣105内,。将本装置戴在前臂处时,将第二子扣6与第二母扣7相互卡紧,然后通过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207的反作用力将第一杆体206转动,从而将松紧带208绕设在第一杆体206的外侧壁上,从而收紧松紧带208,方便操作,如果第一子扣104与第一母扣105分开或者第二子扣6与第二母扣7分开后,从而触发第
一压力传感器3的同时第一压力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8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引发警报器8响铃,从而提醒使用者第二面料层103打开,防止门禁卡掉落。
8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85.一、本实用新型将松紧带绕设前臂时且自动收紧松紧带时,通过将第二子扣与第二母扣相互卡紧的方式将所述松紧带固定在前臂上,此外,由于增设的电镀铜涡卷发条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带动第一杆体转动,从而将松紧带绕设收紧在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上,达到固定松紧带时收紧松紧带的目的,操作简单实用。
86.二、本实用新型在门禁卡有掉落的风险时,第一子扣与第一母扣或者第二子扣与第二母扣意外分开,从而触发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同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警报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引发警报器响铃,达到提醒使用者门禁卡有掉落的风险的目的,操作简单实用,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8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