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6004发布日期:2022-01-26 21:1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


背景技术:

2.包,即手袋箱包,包括钱包、钥匙包、零钱包、手拿包、拎包、背包、书包、挎包、公文包、拖包等等。不仅用于存放个人用品,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乃至性格等等。手提包是随身携带装轻便东西的拎包。
3.但现有技术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提包可能会突然加入质量较大的物品,导致手提包过重,这种突然的变化,使用者并不能马上适应,需要一定的缓冲条件,以防止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现有的手提包大都是包体与提带直连,不具备缓冲条件。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手提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手提包质量突然变化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包括提包外壳和手提条带,所述提包外壳的外表壁一侧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侧壁悬挂机构,所述第一侧壁悬挂机构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挂板滑槽,所述第一侧壁悬挂机构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挂板滑槽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滑腔,所述第一挂板滑槽的内壁凹槽处滑动设置有第一减震连杆,所述第一减震连杆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悬挂板,所述第一悬挂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挂钩孔。
7.优选的,所述提包外壳的外表壁另一侧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侧壁悬挂机构,所述第二侧壁悬挂机构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挂板滑槽,所述第二侧壁悬挂机构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二挂板滑槽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二减震滑腔,所述第二挂板滑槽的内壁凹槽处滑动设置有第二减震连杆,所述第二减震连杆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悬挂板,所述第二悬挂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挂钩孔。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连杆的两端分别贯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滑腔与所述第一侧壁悬挂机构的内部两侧壁之间相互滑动,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滑腔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减震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连杆的两端相互焊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连杆的两端分别贯两个所述第二减震滑腔与所述第二侧壁悬挂机构的内部两侧壁之间相互滑动,两个所述第二减震滑腔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减震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减震连杆的两端相互焊接。
10.优选的,所述提包外壳的后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提包翻盖。
11.优选的,所述手提条带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挂钩,两个所述连接挂钩分别与第一侧壁悬挂机构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相互配合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装置整体由提包外壳、手提条带和提包翻盖组成,其中手提条带上的连接挂钩与提包外壳上的第一侧壁悬挂机构分别连接,能使手提条带受到提包外壳的下拉重力有一定的缓冲回弹趋势,因为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存在使装置能够产生相对于突加质量的反向作用力,以提供使用者的适应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4.2.第一减震滑腔和第二减震滑腔分别为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提供了作用空间,使第一侧壁悬挂机构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内部的个结构之间较为合理,使手提包内突增的质量经过第一侧壁悬挂机构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传递给手提条带前被削弱或转化,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壁悬挂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侧壁悬挂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提包外壳;2、手提条带;21、连接挂钩;3、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1、第一挂板滑槽;32、第一减震滑腔;33、第一减震连杆;34、第一悬挂板;35、第一挂钩孔;36、第一减震弹簧;4、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1、第二挂板滑槽;42、第二减震滑腔;43、第二减震连杆;44、第二悬挂板;45、第二挂钩孔;46、第二减震弹簧;5、提包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手提包,包括提包外壳1和手提条带2,提包外壳1的外表壁一侧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挂板滑槽31,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的内部靠近第一挂板滑槽31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滑腔32,第一挂板滑槽31的内壁凹槽处滑动设置有第一减震连杆33,第一减震连杆33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悬挂板34,第一悬挂板3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挂钩孔35,本装置整体由提包外壳1、手提条带2和提包翻盖5组成,其中手提条带2上的连接挂钩21与提包外壳1上的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分别连接,能使手提条带2受到提包外壳1的下拉重力有一定的缓冲回弹趋势,因为第一减震弹簧36和第二减震弹簧46的存在使装置能够产生相对于突加质量的反向作用力,以提供使用者的适应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2.进一步的,提包外壳1的外表壁另一侧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挂板滑槽41,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的内部靠近第二挂板滑槽41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第二减震滑腔42,第二挂板滑槽41的内壁凹槽处滑动设置有第二减震连杆43,第二减震连杆43的外表壁一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悬挂板44,第二悬挂板4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挂钩孔45,手提条带2上的两个连接挂
钩21分别通过第一挂钩孔35和第二挂钩孔45与第一悬挂板34和第二悬挂板44相连接,使手提条带2与提包外壳1间接连接,其中第一悬挂板34和第二悬挂板44分别沿第一挂板滑槽31和第二挂板滑槽41上的凹槽滑动,第一减震滑腔32和第二减震滑腔42分别为第一减震弹簧36和第二减震弹簧46提供了作用空间,使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内部的个结构之间较为合理,使手提包内突增的质量经过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传递给手提条带2前被削弱或转化,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
23.进一步的,第一减震连杆33的两端分别贯两个第一减震滑腔32与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的内部两侧壁之间相互滑动,两个第一减震滑腔32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减震弹簧36,两个第一减震弹簧3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减震连杆33的两端相互焊接,第一减震弹簧36在第一减震滑腔32内部运动,并与第一减震连杆33连接,是装置的主要缓冲结构之一为装置提供与质量增加方向相反作用力;
24.进一步的,第二减震连杆43的两端分别贯两个第二减震滑腔42与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的内部两侧壁之间相互滑动,两个第二减震滑腔42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减震弹簧46,两个第二减震弹簧46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减震连杆43的两端相互焊接,第二减震弹簧46在第二减震滑腔42内部运动,并与第二减震连杆43连接,是装置的主要缓冲结构之一为装置提供与质量增加方向相反作用力;
25.进一步的,提包外壳1的后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提包翻盖5,提包翻盖5作为装置中提包外壳1的开口的翻盖,对提包外壳1内部结构和物体起保护作用;
26.进一步的,手提条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挂钩21,两个连接挂钩21分别与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相互配合连接,手提条带2是装置的提拉结构,手提条带2通过连接挂钩21与提包外壳1连接,保证了装置的完整性,且连接挂钩21与第一挂钩孔35和第二挂钩孔45的连接方式使得手提条带2的拆卸和更换更加方便,在手提条带2出现故障后能快递更换,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2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手提包时,手提条带2会通过连接挂钩21分别与提包外壳1两侧的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相互连接,提包翻盖5能对提包外壳1的开口进行一定的阻挡,其中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是对称结构,第一挂板滑槽31和第二挂板滑槽41侧壁分别设置的第一减震连杆33和第二减震连杆43起到力的转接作用,第一减震弹簧36和第二减震弹簧46分别在第一减震滑腔32和第二减震滑腔42内部发挥弹性缓冲的作用,其中第一减震连杆33和第二减震连杆43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悬挂板34和第二悬挂板44能延伸出第一侧壁悬挂机构3和第二侧壁悬挂机构4与手提条带2通过第一挂钩孔35和第二挂钩孔45连接。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