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
背景技术:2.安全衣是可对劳动者进行防护的衣物,不同领域的劳动者所使用的安全衣款式不同,对劳动者的防护功效也有所不同,在公路的夜间施工场所使用反光功效的安全衣,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但是,现有的施工用安全衣功能少,只能简单的进行反光警示,在夜间施工碰撞到施工车或施工设备,不具有缓冲功能,不利于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且在碰撞时,不能同步进行警报,不能对操纵设备的人员进行警告,持续进行设备操纵会对碰撞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只能简单的进行反光警示,在夜间施工碰撞到施工车或施工设备,不具有缓冲功能,不利于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且在碰撞时,不能同步进行警报,不能对操纵设备的人员进行警告,持续进行设备操纵会对碰撞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用于对夜间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7.安全衣本体,下方外侧连接有调节带,且所述调节带的外侧连接有反光条;
8.包括:
9.前缓冲气囊,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前侧的上方,并所述前缓冲气囊的下方连通有前连接管,且所述前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有前防护气囊,并且所述前防护气囊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前侧的下方;
10.所述前缓冲气囊和所述前防护气囊的前侧均连接有所述反光条;
11.后缓冲气囊,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后侧的上方,并所述后缓冲气囊的下侧连通有后连接管,且所述后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有后防护气囊,并且所述后防护气囊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后侧的下方;
12.所述后缓冲气囊和所述后防护气囊的后侧均连接有所述反光条;
13.输气管,连通在所述前缓冲气囊和所述后缓冲气囊右侧的上端部,并所述输气管上安装有阀门,且所述输气管的后上方开设有充气口,并且所述充气口的内部紧密连接有阀塞;
14.前气管,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气囊的左上方,并所述前气管的上端连通有前延伸管,且所述前延伸管的上端连通有安装座;
15.后气管,连接在所述后缓冲气囊的左上方,并所述后气管的上端连通有后延伸管,
且所述后延伸管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相互连通。
1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警报器、压力传感器和球体:
17.警报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上侧;
18.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部的上侧;
19.球体,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并所述球体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上侧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20.优选的,相互平行分布的所述前缓冲气囊和所述前防护气囊通过所述前连接管相互连通,并所述前缓冲气囊和所述前防护气囊的长度小于所述安全衣本体的长度,此设计可实现前缓冲气囊和前防护气囊之间的气体流动,同步对前缓冲气囊和前防护气囊进行充气。
21.优选的,相互平行分布的所述后缓冲气囊和所述后防护气囊通过所述后连接管相互连通,并所述所述后缓冲气囊和所述后防护气囊的长度小于所述安全衣本体的长度,此设计可实现后缓冲气囊和后防护气囊之间的气体流动,同步对后缓冲气囊和后防护气囊进行充气。
22.优选的,所述前缓冲气囊和所述后缓冲气囊之间通过所述输气管相互连通,并所述输气管的侧视面为“n”形结构,此设计可实现气体的分流,将气体充入到前缓冲气囊和后缓冲气囊中,对称分布的气囊可同时鼓起。
23.优选的,所述球体的纵向中心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纵向中心线相互重合,并所述球体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座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安装座构成弹性结构,此设计可利用气压以及弹簧对球体进行移动,球体可对压力传感器的挤压,可实现信号的传输。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
25.(1)利用输气管的气流输送,对分布的气囊内进行同步充气,利用对称分布的气囊对人体进行防护,并在发生碰撞时,气囊可对人体受到的碰撞力进行缓冲,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人体的安全性;
26.(2)发生碰撞对气囊进行挤压,可将气流输送到安装座内,增加安装座内的气压,使得球体可向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移动,实现信号的输送,控制警报器工作进行警报,对周边人进行预警,及时的发现事故,及时的进行营救。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气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侧剖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俯剖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安全衣本体;2、前缓冲气囊;3、前连接管;4、前防护气囊;5、输气管;6、后缓冲气囊;7、后连接管;8、后防护气囊;9、充气口;10、阀塞;11、阀门;12、调节带;13、反光条;14、前气管;15、前延伸管;16、安装座;17、警报器;18、压力传感器;19、球体;20、限位块;21、弹簧;22、后气管;23、后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用于对夜间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35.安全衣本体1,下方外侧连接有调节带12,且调节带12的外侧连接有反光条13;
36.包括:
37.前缓冲气囊2,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前侧的上方,并前缓冲气囊2的下方连通有前连接管3,且前连接管3的下端连通有前防护气囊4,并且前防护气囊4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前侧的下方;
38.前缓冲气囊2和前防护气囊4的前侧均连接有反光条13;
39.后缓冲气囊6,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后侧的上方,并后缓冲气囊6的下侧连通有后连接管7,且后连接管7的下端连通有后防护气囊8,并且后防护气囊8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后侧的下方;
40.后缓冲气囊6和后防护气囊8的后侧均连接有反光条13;
41.输气管5,连通在前缓冲气囊2和后缓冲气囊6右侧的上端部,并输气管5上安装有阀门11,且输气管5的后上方开设有充气口9,并且充气口9的内部紧密连接有阀塞10;
42.前气管14,连接在前缓冲气囊2的左上方,并前气管14的上端连通有前延伸管15,且前延伸管15的上端连通有安装座16;
43.后气管22,连接在后缓冲气囊6的左上方,并后气管22的上端连通有后延伸管23,且后延伸管23的上端与安装座16相互连通。
44.相互平行分布的前缓冲气囊2和前防护气囊4通过前连接管3相互连通,并前缓冲气囊2和前防护气囊4的长度小于安全衣本体1的长度。相互平行分布的后缓冲气囊6和后防护气囊8通过后连接管7相互连通,并后缓冲气囊6和后防护气囊8的长度小于安全衣本体1的长度。前缓冲气囊2和后缓冲气囊6之间通过输气管5相互连通,并输气管5的侧视面为“n”形结构。
45.使用者对安全衣本体1进行穿戴,利用调节带12进行松紧调节,并利用反光条13的反光,有利于安全衣本体1夜间的警示,结合图2-3所示,将阀塞10从充气口9内拔出,从充气口9处将输气管5内输送气体,气体分流到前缓冲气囊2和后缓冲气囊6内,而由于前缓冲气囊2和后缓冲气囊6分别通过前连接管3和后连接管7分别与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连接,故可将气流输送到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内,前缓冲气囊2、后缓冲气囊6、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逐渐鼓起,冲入适量的气体后,便可将阀塞10塞入充气口9内,并将阀门11关闭,切断输气管5的气流连通,在发生碰撞时,利用前缓冲气囊2、后缓冲气囊6、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进行缓冲,对使用者进行防护。
46.安装座16上设置有警报器17、压力传感器18和球体19:警报器17,安装在安装座16的上侧;压力传感器18,安装在安装座16内部的上侧;球体19,滑动连接在安装座16的内部,并球体19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20,且限位块20的上侧通过弹簧21与安装座16连接。球体19
的纵向中心线与压力传感器18的纵向中心线相互重合,并球体19通过限位块20与安装座16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限位块20通过弹簧21与安装座16构成弹性结构。
47.碰撞力对气囊进行挤压,气囊内的气体可顺着上方连通的前气管14和后气管22进入到安装座16内,由于安装座16内的气压增加,便可推动球体19上移,球体19外侧安装的限位块20在安装座16内滑动并对弹簧21进行挤压,使得弹簧21进行蓄力,而由于球体19的逐渐上移,球体19对压力传感器18进行挤压,压力传感器18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控制警报器17工作开始警报,对周围人进行警示,可及时的发现事故,及时的进行救援,而气囊停止挤压后,弹簧21便可控制限位块20下移复位,从而控制球体19下移复位,停止对压力传感器18的压动,此时警报器17便可停止警报。
4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时,首先,使用者对安全衣本体1进行穿戴,从充气口9处将输气管5内输送气体,气体分流到前缓冲气囊2和后缓冲气囊6以及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内,前缓冲气囊2、后缓冲气囊6、前防护气囊4和后防护气囊8逐渐鼓起,对使用者进行防护,而碰撞力对气囊进行挤压,气囊内的气体可进入到安装座16内,球体19的逐渐上移,对压力传感器18进行挤压,警报器17工作开始警报,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