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健康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0820发布日期:2022-03-17 03:0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地健康鞋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健康鞋。


背景技术:

2.充斥人们周围的空气总是处在不断的流动的状态中,流动的空气与人体的皮肤或人体表面的衣物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使人们身上带上静电。
3.通常情况下,人体的静电对于人的健康并无多大的影响,而一旦人们与外界的导电体接触,则人体的静电快速释放形成电流,使人体感受到电击的不良体验,另外当人们身处易燃、易爆物所在的区域时(比如:放置汽油的场所、充斥可燃物粉末的车间等),人体静电的释放还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人体附带的静电在释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良体验和危险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地健康鞋。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地健康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接地健康鞋,包括大底和鞋帮,所述鞋帮与所述大底固定连接,所述大底的上方设有承压件,所述承压件位于所述鞋帮的下部;所述大底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外露于所述大底的下表面用于接地,所述承压件设有导电布,所述导电布与所述导电柱电连接,所述导电布延伸至所述鞋帮的内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健康鞋在穿着使用的过程中,穿着者的脚底踩踏抵接导电布,使穿着者的身体通过导电布和导电柱接地,从而使人体的静电及时通过导电布和导电柱向大地释放,使人体不易积蓄静电,从而减少人体与外界导电体接触时出现静电急遽放电带来电击的不良体验,以及减少因静电放电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
8.可选的,所述承压件包括中底和鞋垫,所述鞋垫可分离放置于所述中底的上方,所述导电布包括中底导电布和鞋垫导电布,所述中底导电布分别连接导电柱和所述鞋垫导电布,所述鞋垫导电布延伸至所述鞋帮的内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鞋帮内侧的穿着者的脚部依次通过鞋垫导电布、中底导电布和导电柱进行接地;鞋垫直接供穿着者的脚底踩踏接触,使鞋垫导电布较为易于在使用中破损,鞋垫可分离放置于中底的上方,当鞋垫导电布的导电性能因破损而降低时,可及时更换新的鞋垫,使新的鞋垫的鞋垫导电布满足导电需求。
10.可选的,所述承压件包括上面层、缓冲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缓冲层和下面层连成一体,所述承压件与所述鞋帮连接固定,所述导电布的下部延伸至所述下面层的下表面,所述导电布的上部延伸至所述上面层的上表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压件的上面层、缓冲层和下面层连成一体,承压件与鞋帮连接固定,大底也与鞋帮连接固定,使承压件与大底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使导电布的位置相对导电柱的位置固定,从而有利于使导电布与导电柱之间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进而
有利于使接地健康鞋的穿着者脚部保持稳定的接地状态;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的缓冲层可使承压件保持良好的缓冲性能。
12.可选的,所述大底设有供所述导电柱穿设的通孔,所述导电布与所述导电柱的上端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与通孔穿设连接,使导电柱的上端面可与导电布直接接触,而无需设置连接导电布和导电柱的构件,有利于简化结构。
14.可选的,所述导电柱的上端连接有导电带,所述导电带位于所述大底与所述承压件之间,所述导电带抵接所述导电布。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布位于中底与承压件之间,并且导电带长度较长,导电带与导电布之间抵接时不易因中底与承压件之间存在的间隙而失效,导电柱通过其上端的导电带连接导电布,有利于保障导电柱与导电布之间的连接关系。
16.可选的,所述大底设有供所述导电柱插设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贯穿所述大底的上下表面,所述阶梯孔的大端口朝下设置,所述导电柱与所述阶梯孔的大端插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插设于阶梯孔内,导电柱的上端面与阶梯孔内的台阶面抵接时,可使导电柱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从而无需对导电柱进行沿竖直方向的定位,即可较好控制导电柱相对大底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利于使导电柱的下端面与大底下表面靠近导电柱的区域保持平齐,从而保障导电柱的接地效果,以及减少因导电柱引起的硌脚感。
18.可选的,所述大底设有供所述导电柱插设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口朝下设置,所述导电带穿过所述插接槽的槽底壁,所述导电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柱,所述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电布。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与插接槽插接,当导电柱的上端面抵接插接槽的槽底面时,导电柱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另外导电带穿过插接槽的槽底壁时,可通过尖刺物将导电带穿过插接槽的槽底壁,使槽底穿孔的直径较小,从而有利于保障大底的完整度,进而有利于保持鞋的防水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导电柱设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导电柱分别位于所述大底的后跟部和前脚掌部;所述导电布的数量参照所述导电柱设置,各所述导电布位置与所述导电柱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21.当人们行走过程中,双脚交替踩踏地面,脚掌抬起落下的过程中的多数时间内,前脚掌部与后跟部并不同时着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底的前脚掌部和后跟部分别设置一个导电柱,可使穿着于穿着者双脚的接地健康鞋至少有一个导电柱抵接地面;从而有利于使人体持续保持接地的状态。
22.可选的,所述导电柱的下端面设为花刀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的下端面设为刀花面,使导电柱下端易于受力变形,从而有利于减少导电柱在踩踏过程中对穿着者脚部形成的硌脚感,有利于保障接地健康鞋的穿着体验。
24.可选的,所述导电柱包括基体和多个柱状的导电体,所述导电柱通过基体与所述大底连接,所述基体同时连接各所述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基体上端面保持平齐,所述导电体的下端突出基体的下端面。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通过导电体导电,即导电体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的成本较高,通过使导电柱由基体和导电体组成,使导电柱的导电材料的用料减少,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接地健康鞋在穿着使用的过程中,穿着者的身体通过导电布和导电柱接地,使人体不易积蓄静电,从而减少人体与外界导电体接触时出现静电急遽放电带来的电击感,以及减少因静电放电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
28.大底的前脚掌部和后跟部分别设置一个导电柱,可使穿着于穿着者双脚的接地健康鞋至少有一个导电柱抵接地面;从而有利于使人体持续保持接地的状态。
附图说明
29.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承压件与导电布结构的爆炸视图。
31.图3是图2中b-b向用于体现导电柱与通孔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32.图4是图1中a-a向用于体现承压件结构的剖视图。
33.图5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承压件结构的剖视图。
34.图6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导电布包覆承压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35.图7是实施例3的大底结构示意图。
36.图8图7中c-c向用于体现阶梯孔与导电柱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37.图9是实施例4体现导电柱与插接槽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38.图10是实施例5的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是实施例6的导电柱的结构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大底;11、通孔;12、阶梯孔;13、插接槽;2、鞋帮;3、承压件;31、中底;32、鞋垫;33、上面层;34、缓冲层;35、下面层;4、导电柱;41、基体;42、导电体;5、导电布;51、中底导电布;52、鞋垫导电布;6、导电带。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接地健康鞋。
43.实施例1:
44.参照图1和图2,接地健康鞋包括大底1和鞋帮2,大底1与鞋帮2的下部粘接固定,大底1的上方设有承压件3,承压件3位于鞋帮2下部的内侧,大底1设有导电柱4,导电柱4外露于所述大底1的下表面,承压件3设有导电布5,导电布5与导电柱4电连接,且延伸至鞋帮2的内侧,使接地健康鞋的穿着者的脚部依次通过导电布5和导电柱4接地,以利于释放人体静电。
45.导电柱4可以是由碳纤维、石墨烯改性纤维等导电材料制成的柱体结构,导电柱4可以是圆柱形、椭圆柱形或方柱等形状,本实施例以圆柱形结构为例。
46.参照图2和图3,大底1设有供导电柱4穿设的通孔11,导电柱4与通孔11的内壁粘接固定,导电柱4的下端面设为花刀面,使导电柱4下端在踩踏过程中易于变形,以减少踩踏时
的硌脚感。
47.参照图2和图4,承压件3包括中底31和鞋垫32,中底31边缘与鞋帮2下部边缘缝合固定,鞋垫32可分离放置于中底31的上方;导电布5包括位于中底31的中底导电布51和位于鞋垫32的鞋垫导电布52,中底导电布51和鞋垫导电布52均以折叠缝合的形式进行连接固定,折叠状态的中底导电布51同时贴合中底31的上下表面,折叠状态的鞋垫导电布52同时贴合鞋垫32的上下表面,中底导电布51和鞋垫导电布52均以导电面朝外设置。中底导电布51的下部抵接导电柱4的上端面,中底导电布51的上部抵接鞋垫导电布52的下部,鞋垫导电布52的上部供穿着的脚底抵接。
4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接地健康鞋使用过程中,穿着者的脚底踩踏抵接于鞋垫导电布52,使人体依次通过鞋垫导电布52、中底导电布51和导电柱4接地,使人体的静电及时通过导电布5和导电柱4向大地释放,从而减少人体积蓄静电的情况,进而减少人体与外界导电体42接触时因静电放电所带来的电击感,以及减少因静电放电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
49.实施例2:
50.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承压件3包括上面层33、缓冲层34和下面层35,上面层33和下面层35可使用编织面料或皮革材料制成,缓冲层34由橡胶发泡材料制成,上面层33的边缘与下面层35的边缘缝合固定,上面层33与下面层35之间形成容纳缓冲层34的空腔,承压件3的上面层33、缓冲层34和下面层35连成一体。
51.参照图6,导电布5以折叠的状态同时贴合上面层33的上表面和下面层35的下表面,导电布5的导电面朝外设置,使导电布5的导电面可同时抵接穿着者的脚底和导电柱4的上端面。承压件3的边缘与鞋帮2的下边缘缝合固定。
52.承压件3的边缘与鞋帮2的下边缘缝合固定,而大底1也与鞋帮2粘接固定,使承压件3与大底1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使位于承压件3的导电布5与位于大底1的导电柱4之间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有利于使接地健康鞋的穿着者的脚部保持良好的接地状态。
53.实施例3:
54.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底1设有供导电柱4插设的阶梯孔12,阶梯孔12贯穿大底1的上下表面,阶梯孔12的大端口朝下设置,导电柱4与阶梯孔12的大端插接,导电柱4与阶梯孔12大端的内壁粘接固定,且导电柱4的上端面抵接阶梯孔12内的台阶面。导电柱4的上端连接有导电带6,导电带6穿出阶梯孔12的上端,导电带6位于大底1与中底31之间,导电带6抵接中底导电布51的下部。
55.导电柱4与阶梯孔12插接时,导电柱4的上端面与阶梯孔12内的台阶面抵接,使导电柱4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以利于使导电柱4的下端面与大底1下表面靠近导电柱4的区域保持平齐,从而有利于保障导电柱4的接地效果,以及减少导电柱4引起的硌脚感。
56.实施例4:
57.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底1设有供导电柱4插接的插接槽13,导电柱4与插接槽13的内周壁粘接固定,导电柱4的上端面抵接插接槽13的槽底;导电柱4的上端连接有导电带6,导电带6与插接槽13的槽壁穿设连接,导电带6位于大底1与中底31之间,导电带6与中底导电布51抵接。
58.导电带6穿设时,可以利用尖刺物将导电带6穿过插接槽13的槽底壁,以尽可能减
小大底1的穿孔尺寸,从而有利于保持大底1的完整度和保障大底1的防水性能。
59.实施例5:
60.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电柱4的数量设为多个,导电柱4的位置可参照人体的脚底部位的穴位分布设置,基于导电柱4的设置对大底1的结构强度具有一定影响的考虑,导电柱4的截面尺寸可以根据导电柱4的具体数量和分布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导电布5的数量参照导电柱4设置,导电布5的位置与导电柱4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另外导电布5也可设置为覆盖各导电柱4分布区域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导电柱4的具体数量设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前脚掌部,另一个位于后跟部。
61.当人们行走过程中,双脚交替踩踏地面,通常情况下,同一脚的前脚掌部与后跟部并不同时着地,通过在大底1的前脚掌部和后跟部分别设置一个导电柱4,接地健康鞋的穿着者行走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导电柱4抵接地面,从而使穿着者行走过程中持续保持接地状态。
62.实施例6:
63.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电柱4包括基体41和多个柱状的导电体42,导电柱4通过基体41的外周面与通孔11的内壁粘接固定,导电体42的长度方向沿导电柱4的长度方向设置,导电体42由碳纤维、石墨烯改性纤维等导电材料制成,各导电体42均匀等距排列,基体41为连接固定各导电体42的橡胶部件,导电体42的上端与基体41上端面保持平齐,导电体42的下端突出基体41的下端面,形成刀花面结构。
64.导电柱4由基体41和导电体42组成,使导电材料的用料减少,有利于降低用料成本。
6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