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

文档序号:29592134发布日期:2022-04-09 09:4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康养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观念的改变,健康中国已成为了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对生活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健康、自由的价值上升与放大,越来越高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接受以预防为主的中医健康养生,生活习惯也将逐步调整,积极地参与乡村田园游、森林生态游、康养运动游等自然休闲活动,运动旅行成为了新时期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康养运动包是运动旅行中不可缺少的装备,成为了未来运动健康产品研发中的重要一项。市面上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而中医理疗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学,具有很多其他医学不具备的功效。而运动包作为一种便携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更方便对伤病者进行康复训练。
3.而现有的康养运动包只是在正常背包的背部设置按摩球,来达到运动时通过背部的活动与按摩球摩擦进行按摩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不能产生有效的按摩效果,起不到较佳的康养效果。
4.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康养运动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包括:
7.包体,内部设置储物区和功能区;
8.包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包体连接;
9.放置盒,设置在包体外部上端;
10.背部按摩结构,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外部,其包括:
11.第一主按摩件,内部设置有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包括:
12.主齿轮,设置在所述包体内部,与所述第一主按摩件固定连接;
13.第一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主齿轮传动连接;
14.第一副按摩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装置配合连接的从动装置;
15.腰部按摩结构,设置在所述背部按摩结构的下方,其内部水平滑动设置两个第二按摩件,两个所述第二按摩件之间设置传动结构;
16.双背带,设置在所述包体的背部两侧;
17.防震垫,设置在包体背部,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震突起。
18.优选地,所述包体内部设置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限位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19.优选地,所述从动装置包括链条与两个副齿轮,两个所述副齿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主齿轮传动连接。
20.优选地,所述腰部按摩结构包括:
21.滑槽,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外部;
22.两个第二按摩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部,其端部均设置第二弹簧;
23.若干个第二按摩球,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按摩件顶部;
24.两个螺纹滑块,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按摩件顶部,其端部均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
25.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
26.双向螺纹杆,与两个所述螺纹滑块螺接;
27.第二电机,垂直设置在所述包体内部,其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与所述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
28.通槽,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
29.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按摩件与第一副按摩件顶部均设置圆形按摩块,所述圆形按摩块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气囊。
30.优选地,所述储物区内部设置对称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置若干个滑动件,若干个所述滑动件两两之间设置滑动板。
31.优选地,所述腰部按摩结构两个端部均连接有腰带,所述腰带两端部均设置有魔术贴。
32.优选地,所述包体顶部设置手提带。
3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1、在需要缓解疲劳时,通过开启电机带动背部和腰部的按摩结构对人体背部和腰部进行按摩,有益于多方位对背部和腰部进行对应的按摩,起到刺激人体穴位,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康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35.2、在背包内设置储物区和功能区,功能区放置运动套等进行康养运动的器件,储物区内放置一些应急中医药物、一些养生类的中医食物以及书籍资料,通过储物区内的多个滑动板对储物区进行区域划分,有益于对不同物品之间的分类管理,方便在需要时拿取,相对于普通运动包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的正视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的背部整体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的背部按摩部分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的第一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包体,2-包盖,3-放置盒,4-背部按摩结构,5-腰部按摩结构,6-双背带,7-防震垫,8-手提带,11-第一滑槽,12-滑动件,13-滑动板,21-连接件,41-第一主按摩件,42-第一副按摩件,43-主齿轮,44-副齿轮,45-链条,46-第一电机,47-固定盒,48-限位块,49-第一弹簧,51-滑槽,52-第二按摩件,53-第二按摩球,54-螺纹滑块,55-双向螺纹杆,56-第二电机,57-通槽,58-腰带,71-防震突起,531-第二弹簧,561-第一伞齿轮,562-第二伞齿轮,581-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部”、“端部”、“外部”、“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上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为了理解和说明,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
44.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多功能康养运动包,包括:包体1、包盖2、放置盒3、背部按摩结构4、腰部按摩结构5、双背带6、防震垫7。
45.其中包体1内部设置储物区和功能区,包体1通过连接件21与包盖2连接,
46.连接件21设置有拉链与背包密码锁;包体1外部上端设置有放置盒3,放置盒3表面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散发中药材气味;包体1的外部设置有背部按摩结构4,其包括:内部设置有主控装置的第一主按摩件41,其中主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包体1内部的主齿轮43,主齿轮43与第一主按摩件41固定连接;主齿轮43与第一电机46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副按摩件42内部设置有与主控装置配合连接的从动装置;背部按摩结构4的下方设置有腰部按摩结构5,腰部按摩结构5内部水平滑动设置两个第二按摩件52,两个第二按摩件52之间设置传动结构;包体1的背部两侧设置有双背带6,双背带6与包体1顶部通过拉环连接,其与包体1底部固定连接,双背带6内部设置调节扣,用于调节双背带的长度;包体1背部设置防震垫7,防震垫7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震凸起71,缓解活动过程中背包的颠簸。通过第一电机46带动主齿轮43转动,同时通过主齿轮43带动与其连接的从动装置进行运动,从而带动主齿轮43与从动装置上的第一主按摩件41和第一副按摩件42进行转动,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
47.为了更好地稳定背部按摩结构4的主控装置,在包体1内部设置固定盒 47,固定盒47内设置有安装第一电机46的限位块48,第一电机46与固定盒 4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9。
48.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按摩刺激效果,从动装置包括链条45与两个副齿轮 44,两个副齿轮44通过链条45与主齿轮43传动连接。通过主齿轮43转动带动链条45转动,从而带动与链条45连接的两个副齿轮44转动。
49.为了对腰部进行按摩刺激,腰部按摩结构5包括:设置在包体1外部的滑槽51,滑动设置在滑槽51内部的两个第二按摩件52,两个第二按摩件52端部均设置第二弹簧531,两个第二按摩件52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按摩球53,两个第二按摩件52顶部各设置有两个螺纹滑块54,每个螺纹滑块54端部均与传动结构连接。为了通过传动结构更好地控制腰部按
摩结构5,传动结构包括:双向螺纹杆55,与两个螺纹滑块54螺接;第二电机56,垂直设置在包体1内部,其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561,第一伞齿轮561啮合有与双向螺纹杆55传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562;通槽57,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56。通过第二电机56带动双向螺纹杆55上的两个螺纹滑块54移动,带动与两个螺纹滑块54连接的第二按摩件52在滑槽51内滑动,带动与第二按摩件52上的第二按摩球53进行按摩。
50.为了达到更好地按摩体验,第一主按摩件41与第一副按摩件42顶部均设置圆形按摩块,所述圆形按摩块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气囊。
51.为了对运动包内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在储物区内部设置对称的第一滑槽 11,两个第一滑槽11内均设置若干个滑动件12,若干个滑动件12两两之间设置滑动板13。
52.为了运动过程中保持腰部与背包贴合,对腰部时刻进行按摩,腰部按摩结构5两个端部均连接有腰带58,腰带58两端部均设置有魔术贴581。
53.为了方便运动包进行手提位移,在包体1顶部设置手提带8。
54.工作原理:在需要进行休息放松时,通过电机带动背部和腰部的按摩结构对人体背部和腰部进行按摩,通过多个按摩件对让人体不同部位同时进行按摩,有益于自动对背部和腰部进行对应的按摩,起到刺激人体穴位,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康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背包内通过多个滑动板对储物区进行区域划分,有益于不同物品间的存放。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