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3659发布日期:2022-07-02 00:2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袜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袜子。


背景技术:

2.在当前电热袜的大量产品中,均采用独立制作发热片与袜子主体,然后对两者通过车缝等多道工序进行缝合加工,使两者进行结合,达到使一只普通袜子具备发热功能的目的。即先通过专业生产袜子的机器,生产出圆筒状的袜子主体后,再通过粘合或者刺绣绑定等方式将发热丝以一个固定的形态固化至底片或基材上,使之成为三明治结构(表层为无纺布,中间为发热线,底层为无纺布)。然后再将发热片采用车缝的工艺缝制到袜子主体上。由于粘合发热线的两层柔性材料(比如无纺布)大多不具备弹性,且车缝工艺也不具备弹性,所以一旦袜子主体车缝发热片之后,弹性至少丧失40%,从而导致穿着体验极差。另,由于现有袜子发热部位大多为脚底,多一层发热片(三明治结构),脚底异物感非常强,亦会导致穿着体验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热袜子,旨在解决现有电热袜子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袜子,所述电热袜子包括针织袜子主体、发热线、电源线组件以及电源模组,所述发热线植入所述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一预设部位,使得所述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所述电源线组件植入所述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二预设部位,所述电源模组植入所述针织袜子的第三预设部位,所述发热线通过所述电源线组件与所述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沿所述针织袜子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预设部位位于所述针织袜子主体的脚尖部或脚掌部或脚踝部或小腿部。
5.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所述第二预设部位以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均为提花圆筒形成的双层结构,以分别对应植入所述发热线、所述电源线组件及所述电源模组。
6.可选地,所述针织袜子主体为高弹力包芯纱与仿貂绒编织而成。
7.可选地,所述发热线包括发热线主体以及包裹所述发热线主体的防护层。
8.可选地,所述发热线主体为金属发热丝或合成纤维发热丝或纯碳纤维发热丝或合成碳纤维发热丝。
9.可选地,所述防护层为硅胶层或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
10.可选地,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以及将所述正极电源线与所述负极电源线编织在一起的编织物表皮。
11.可选地,所述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两层波浪状,且所述发热线的一端通过一铜扣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发热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铜扣端子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
12.可选地,所述铜扣端子的外侧包裹有热缩管。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袜子,其包括针织袜子主体、发热线、电源线组件以及电源模组,发热线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一预设部位,使得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电源线组件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二预设部位,电源模组植入针织袜子的第三预设部位,发热线通过电源线组件与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这样一来,本电热袜子通过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一预设部位的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来实现针织袜子主体的发热功能,可极大简化袜子的生产工艺,不再需要发热片的生产流程,降低了袜子的生产成本,并使得袜子的工艺更加美观,整个发热系统器件被简化且隐藏进入针织袜子主体中。同时,采用发热线的结构设计,相比发热片,可极大缩小了异物体积,使得人体对发热片的异物感基本消失,同时,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可确保其不会影响本电热袜子的弹性及增大其发热区域,使得发热系统器件更牢固,不易脱离针织袜子主体,且电热袜子的发热部位更加符合人体特点,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穿着更合脚,舒适。另外,由于第一预设部位沿针织袜子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且第一预设部位位于针织袜子主体的脚尖部或脚掌部或脚踝部或小腿部,这样一来,可根据需求将发热部位调整至人脚的脚尖、脚掌、脚踝、小腿等任一位置(以第一预设部位位于针织袜子主体的脚尖部为例,由于第一预设部位沿针织袜子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当穿上本电热袜子时,发热线可在脚尖处形成360度环形发热,这样的发热方式更加符合人体特点)。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电热袜子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袜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电热袜子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电热袜子的第一预设部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袜子100,该电热袜子100包括针织袜子主体110、发热线120、电源线组件130以及电源模组140,发热线120植入针织袜子主体110的第一预设部位111,使得发热线120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电源线组件130植入针织袜子主体110的第二预设部位112,电源模组140植入针织袜子1的第三预设部位113,发热线120通过电源线组件130与电源模组140进行电性连接;第一预设部位111沿针织袜子主体110的圆周方向延伸,且第一预设部位111位于针织袜子主体110的脚尖部或脚掌部或脚
踝部或小腿部。
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预设部位111、第二预设部位112以及第三预设部位113均为提花圆筒形成的双层结构,以分别对应植入发热线120、电源线组件130及电源模组140。针织袜子主体110整体为高弹力包芯纱与仿貂绒编织而成,可采用普通7针,9针或12针织片机织出,其具体材料成分为:22.5%粘胶,52.5%锦纶,10%涤纶,15%氨纶。该材料弹性好,舒适如软,适合针织机编织。普通针织机针织出的袜子为平面片状,有利于对针织袜子主体110进行后续加工。在针织袜子主体110进行针织过程中,通过机器编程,对针织袜子主体110的不同区域进行图案形状,颜色,以及局部单双层设计,即第一预设部位111、第二预设部位112以及第三预设部位113均为提花圆筒形成的双层结构,具体如图3所示,形成上下层中空空间,可将发热线120用加长秃头针穿引至中空空间中即可实现其植入。由于发热线120为柔软线材,其可在植入第一预设部位111后,可变成与第一预设部位111相同的多处折弯的预设形状。
21.上述提到的发热线120包括发热线主体以及包裹发热线主体的防护层,其中,发热线主体为金属发热丝或合成纤维发热丝或纯碳纤维发热丝或合成碳纤维发热丝。防护层为硅胶层或tpu层。由于金属发热丝不耐折,而纯碳纤维发热丝直径过粗,容易有异物感,所以发热线主体优选采用合成碳纤维发热丝。同时,由于tpu层的气味、对皮肤过敏等特性达不到相关的环保标准,因而,防护层优选采用硅胶层。
22.如图2所示,电源线组件130包括正极电源线131、负极电源线132以及将正极电源线131与负极电源线132编织在一起的编织物表皮133。正极电源线131、负极电源线132均为带pu(polyurethane,聚氨酯材料)表皮的铜线,因而,编织物表皮133与电源线本身的pu表皮可分别对正极电源线131与负极电源线132形成双层保护,使其安全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23.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提到的多处折弯的预设形状可以是两层波浪状,此时,发热线120多处折弯形成两层波浪状,且发热线120的一端通过一铜扣端子11电性连接正极电源线131的一端,发热线12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铜扣端子11电性连接负极电源线132的一端。由于发热线120采用合成碳纤维发热丝作为发热材料,而合成碳纤维材料无法采用焊锡工艺进行焊接,需采用铆压工艺进行通导连接,因而采用铜扣端子11实现发热线120与电源线间的电性连接,同时,铜扣端子11的外侧包裹有热缩管12,可对端子进行保护和绝缘。且将两个铜扣端子11分别固定在两个不同的双层结构中,使其不能接触,可有效降低短路风险,提高其安全性。另外,由于针织袜子主体110是有弹性的,发热线120为柔软线材,但没有弹性,发热线120多处折弯形成两层波浪状,可解决左右横拉的尺寸弹性变化的需求,同时,上下直拉也可通过两层波浪状之间的间距变化而兼容弹性。还有,当通过控制发热线120的弯曲程度以及两层波浪状之间的间距就可控制发热面积与单位面积发热量。发热线120的发热温度可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控制在37-70摄氏度之间。
24.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袜子,其包括针织袜子主体、发热线、电源线组件以及电源模组,发热线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一预设部位,使得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电源线组件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二预设部位,电源模组植入针织袜子的第三预设部位,发热线通过电源线组件与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这样一来,本电热袜子通过植入针织袜子主体的第一预设部位的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来实现针织袜子主体的发热功能,可极大简化袜子的生产工艺,不再需要发热片的生产流程,降低了袜子的生产成本,并使得袜子的工艺
更加美观,整个发热系统器件被简化且隐藏进入针织袜子主体中。同时,采用发热线的结构设计,相比发热片,可极大缩小了异物体积,使得人体对发热片的异物感基本消失,同时,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可确保其不会影响本电热袜子的弹性及增大其发热区域,使得发热系统器件更牢固,不易脱离针织袜子主体,且电热袜子的发热部位更加符合人体特点,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穿着更合脚,舒适。另外,由于第一预设部位沿针织袜子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且第一预设部位位于针织袜子主体的脚尖部或脚掌部或脚踝部或小腿部,这样一来,可根据需求将发热部位调整至人脚的脚尖、脚掌、脚踝、小腿等任一位置(以第一预设部位位于针织袜子主体的脚尖部为例,由于第一预设部位沿针织袜子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当穿上本电热袜子时,发热线可在脚尖处形成360度环形发热,这样的发热方式更加符合人体特点)。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电热袜子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