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4077发布日期:2022-06-15 18:2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服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


背景技术:

2.空调服装,是一款内置空调系统的服装;初始的空调服,其是通过两个电池动力风扇将气流导入衣服内,从而达到提高舒适度的目的。
3.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以tec技术为基础的空调服,如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4509548u公开的一种风冷智能温控衣服,包括衣服本体、半导体制冷片、热交换器、管风机、导风管和控制模块,所述衣服本体的衣领、袖口和下部开口处分别设有收紧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热交换器接触相连,所述热交换器设在导风管上,所述导风管的两端分别和衣服本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导风管内设有管风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管风机和控制模块分别电性相连。
4.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收紧装置收紧衣服的衣领、袖口和下部开口处,使衣服本体与人体形成密闭空间,再通过管风机实现空气的内循环;空气内循环的同时会带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进行内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舒适度的目的。
5.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通过收紧装置使衣服与人体之间形成用于内循环的空间,收紧装置在收紧衣服时会勒到皮肤,影响穿着时的舒适度;同时,内循环的空间是通过软胶垫撑起的,软胶垫为多个,在穿着该衣服时,会让人感受到软件垫带来的颗粒感,也会影响穿着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旨在提高空调服的穿着舒适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与一进气通道导通,所述进气通道延伸至衣服本体外且其上设有阀门;
8.还包括一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两端与所述夹层导通,所述循环通道与一循环风机配合实现夹层内空气的内循环;还包括一tec模块,所述tec模块的其中一个温度发生端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内;所述循环风机、tec模块与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所述进气通道配合的用于向夹层鼓风的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所述夹层内的压强的压强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进气风机工作。
11.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所述夹层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
所述tec 模块工作。
12.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tec模块包括tec本体、分别与所述tec本体的2个温度发生端接触的2个导温片,其中一个所述导温片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内;所述tec 本体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安装盒,所述进气通道、循环通道、循环风机、控制模块、进气风机、tec本体、导温片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安装盒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上。
14.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通过一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
15.所述隔板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阀门连接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安装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导通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导通的第二通孔,空气在进气风机的作用下经第一通孔、进气通道、第二通孔进入到夹层内;
16.所述隔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tec本体设置在安装孔处;所述导温片包括导温板、多个翅片,所述导温板覆盖在所述安装孔处且与所述安装孔密封配合,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导温板的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侧;
17.所述安装盒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导通的循环进风孔、循环出风孔,所述循环进风孔、第二腔室、导温板以及循环出风孔配合形成所述循环通道,其中一个导温片的翅片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内且位于循环进风孔、循环出风孔之间。
18.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导通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第一腔室、导温板以及第四通孔配合形成散热通道;另一导温片的翅片延伸至所述散热通道内且位于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之间,所述散热通道与一散热风机配合用于加快散热通道内的翅片的温度散失速度,所述散热风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包括盒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为开放侧,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可拆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盒体的2个开放侧上;
20.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第二通孔、循环进风孔、循环出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上。
21.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电磁阀,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阀门、进气风机工作。
22.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2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衣服本体内设有夹层,通过进风通道向夹层内充入空气;再通过tec 模块降低夹层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实现空调服的功能;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风机和循环通道的方式使夹层内的低温空气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的引入外界空气的方式,在保持同一制冷温度时,内循环的方式会减少温度的散失,使得tec模块消耗的功率更低;
25.现有技术通过收紧衣服开口以及在衣服内壁设置软胶垫的方式使衣服与人体之间形成储存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在衣服本体内设置夹层作为储存空间;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减少了收紧装置以及软胶垫的使用,使得本方案所述的空调服在穿
着时的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装盒与夹层配合的结构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装盒的结构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装盒的另一个结构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安装盒的爆炸视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盒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阀门、衣服本体配合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tec的空调服,包括衣服本体1,所述衣服本体1设有夹层11,所述夹层11与一进气通道a导通,所述进气通道a延伸至衣服本体1外且其上设有阀门b;
36.还包括一循环通道c,所述循环通道c的两端与所述夹层11导通,所述循环通道c与一循环风机d配合实现夹层11内空气的内循环;还包括一tec模块2,所述tec模块2的其中一个温度发生端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c内;所述循环风机d、tec模块2与一控制模块 3电连接。
37.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衣服本体1内设有夹层11,通过进风通道向夹层11内充入空气;再通过tec模块2降低夹层11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实现空调服的功能;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循环风机d和循环通道c的方式使夹层11内的低温空气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的引入外界空气的方式,在保持同一制冷温度时,内循环的方式使得tec模块 2消耗的功率更低;
39.现有技术通过收紧衣服开口以及在衣服内壁设置软胶垫的方式使衣服与人体之间形成储存空间,而本实施例在衣服本体1内设置夹层11作为储存空间;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减少了收紧装置以及软胶垫的使用,使得本方案所述的空调服在穿着时的舒适度更高。
40.所述夹层11通过高密度涤纶制成,或通过锦纶制成,或通过其它透气性差或不透气材质制成,或通过在普通布料上涂上可使夹层11不透气的涂层的方式制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4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手动鼓风的方式将空气输入到夹层11内,也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将空气输入到夹层11内,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还包括一与所述进气通道a配合的用于向夹层11鼓风的进气风机e,所述进气风机e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通过控制模
块 3控制进气风机e工作。
42.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所述夹层11内的压强的压强传感器f,所述压强传感器f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控制模块3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f的信号控制所述进气风机e工作,智能控制空气的输入量,无需人为判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b可以为电动阀、电磁阀,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开闭;所述阀门b也可以为机械式的单向阀,通过手动控制开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所述阀门b为电磁阀,其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控制模块3根据所述压强传感器f的信号控制所述阀门b、进气风机e工作,实现夹层11充气的智能控制;
44.若夹层11内空气泄漏,其压强会低于预设范围,此时,控制模块3也可以根据压强传感器f的信号控制所述阀门b、进气风机e工作,使夹层11内的压强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45.在不使用该空调服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阀门b打开,将夹层11内的空气放走,使得该空调服可折叠,便于收纳。
46.更为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所述夹层11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g,所述温度传感器 g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控制模块3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g的信号控制所述tec模块2 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g的设置可以实现空调服的智能控温,使得该空调服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外设实际温度来灵活调节制冷温度;
47.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所述压强传感器f、温度传感器g为一体式的检测装置,其可以检测压强和温度,其检测端延伸至所述夹层11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tec模块2包括tec本体21、分别与所述tec本体21的2个温度发生端接触的2个导温片22,导温片22的设置可以加快温度的传递,其中一个所述导温片22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c内,使得导温片2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接触面积增大,提高制冷效果;所述tec本体21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
49.具体来说,tec本体21根据电流的走向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即,本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服还可以实现制热功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5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进气通道a、循环通道c可以为单独的管道结构,也可以通过其它板状结构组合而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还包括一安装盒4,所述进气通道a、循环通道c、循环风机d、控制模块3、进气风机e、tec本体21、导温片2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盒4内;所述安装盒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g、压强传感器f设置在所述安装盒4上,结构紧凑,方便维修维护;
51.具体来说,所述安装盒4通过一隔板5分割成第一腔室a、第二腔室b;
52.所述隔板5上设有进气孔51,所述进气孔51、阀门b连接形成进气通道a;所述安装盒 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a导通的第一通孔c、与所述第二腔室b导通的第二通孔d,空气在进气风机e的作用下经第一通孔c、进气通道a、第二通孔d进入到夹层11内;
53.所述隔板5上设有安装孔52,所述tec本体21设置在安装孔52处;所述导温片22包括导温板221、多个翅片222,所述导温板221覆盖在所述安装孔52处且与所述安装孔52密封配合,所述翅片222设置在所述导温板221的远离所述安装孔52的一侧;
54.所述安装盒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b导通的循环进风孔e、循环出风孔f,所述循环进风孔e、第二腔室b、导温板221以及循环出风孔f配合形成所述循环通道c,其中一个导温片22的翅片222延伸至所述循环通道c内且位于循环进风孔e、循环出风孔f之间。
55.所述tec本体21的个数可以为1个、2个或更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56.所述阀门b包括通道、设置在通道内的隔片,还包括阀芯,所述隔片上设有导通孔,通过电磁原理控制阀芯升降实现导通孔的开启或关闭;
57.所述进气通道a由进气孔51、阀门b的通道、导通孔组成。
5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tec本体21是设置在安装盒4内的,即其制冷端、制热端均设置在安装盒4内,其中制冷端的温度经循环风机d带走,而制热端产生的热量则会积攒在安装盒4内,热量散失速度慢,优选地,所述安装盒4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a导通的第三通孔g、第四通孔h;所述第三通孔g、第一腔室a、导温板221以及第四通孔h配合形成散热通道h;另一导温片22的翅片222延伸至所述散热通道h内且位于第三通孔g、第四通孔h 之间,所述散热通道h与一散热风机i配合用于加快散热通道h内的翅片222的温度散失速度,所述散热风机i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
59.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所述安装盒4包括盒体41、第一盖体42、第二盖体43,所述盒体41相对的两侧为开放侧,所述第一盖体42、第二盖体43以可拆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盒体41的2个开放侧上,结构简单,方便维修或维护;
60.所述隔板5设置在所述盒体41上,所述第一通孔c、第三通孔g、第四通孔h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42上,所述第二通孔d、循环进风孔e、循环出风孔f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43上。
61.即,第一盖体42、盒体41、隔板5三者配合形成第一腔室a;第二盖体43、盒体41、隔板5三者配合形成第二腔室b;
62.所述第一盖体42、第二盖体43在盒体41上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可拆式卡扣结构实现,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电路板、电池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64.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腔室a的上部设有一向着第二腔室b方向凹进的凹部,控制模块3 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65.所述循环风机d、散热风机i均为离心式风机,其从侧边出风;所述循环风机d设置在所述循环进风孔e处,且其出风口向着所述导温片22的翅片222;所述散热风机i设置在第三通孔g处,且其出风口向着所述导温片22的翅片222;循环风机d、散热风机i的出风口起到导向、聚流的作用,保证循环效果、散热效果。
66.具体来说,所述隔板51上也可以设置有一挡板,挡板与循环风机d配合使得第二腔室b 分割成空气循环部以及进风部。
6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